APP下载

在逆境中绽放,在创新中转型

2023-07-10孟凡宝

教育家 2023年27期
关键词:五中滁州学校

孟凡宝

在蔚然深秀的琅琊山脚下,有一座小巧精致的学校。曾经,这里以教育质量薄弱闻名,十几年的创新变革,让它成为优质、高效的代名词,这所学校就是滁州市第五中学(以下简称“滁州五中”)。从薄弱到优质,滁州五中多年来始终坚持“轻负高质,全面发展”的理念,从管理入手,着力推动教师变革,助推教师成长,不断创新,勇于进取,为学校高质发展、创新转型探索出新的路径。

学区之变——新政带来新机

滁州五中占地狭小,然而,它精巧别致、整齐洁净,尤其是外墙上的校风、教风、办学目标等,彰显出学校远大的办学理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令人难以想象当初的滁州五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滁州五中始创于1975年,硬件陈旧,设施残缺。在职教师全部来自周边乡镇,生源少,基础差,教师没劲头教,学生不愿意学,办学声誉低,口碑差。有百姓曾戏称,孩子若不好好学习,上中学就把他送到五中去。

2000年7月,滁州市政府出台了“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政策。五中抓住这一契机,严格按照招生要求,除确保学区内学生都能按时入学外,还尽力接收随迁子女、返乡子女、部队驻军子女等,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常态化做好控辍保学,有效地保证了生源数量和质量。

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硬件方面,购置现代远程教学设备,更新、配齐9大功能室,并对教师进行多媒体应用培训,遴选水平过硬的功能室管理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功能室效能。软件方面,召开会议、制定对策、分组研讨、公布制度、建立考核机制、实行扁平化管理,校级领导直接深入教学一线,亲自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杜绝过去无据可依、随意敷衍的现象,做到有章可循、有量可考。同时,学校摒弃快慢班区别化教学模式,改为平行分班,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公平的优质教育。

课程创新建设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载体,滁州五中着力落实课程管理,开足开齐课程。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注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学科和课时,坚持做到一天7节课,双休日、节假日不补课。同时,推动“五育并举”的落实,做好课后服务、分层作业设计,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家长负担。

教师之变——在课改中增强能力

曾经,五中的教师全部来自周边的乡镇,理念落后、模式陈旧,甚至不能胜任日常的教学任务。学校注重内部挖潜、外部借力,利用教材研讨、集体备课、班主任经验交流、名家示范上课等方式,引导教师摒弃僵化的思维方式、改变死板的教学模式,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逐渐培养出一批良工名匠,学校教育质量切实提高。

教师观念转变、能力提高的另一途径,是多看、多想、多学、多练。为此,学校给教师提供多个学习培训的机会,让教师接触更多的教育方法、见识更多新的教育理念,开阔眼界,提高能力。多年来,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广西、福建、陕西等地的优质学校参观学习,到华东师范大学进行教育教学培训,专门安排60余名班主任和预备班主任到陕西师范大学接受培训,提高班主任教师的教育能力与管理能力。学校还选派多名青年骨干教师到优质名校跟岗学习,到兄弟学校进行支教,参与多样的教育模式,适应多样的教育环境。此外,学校坚持开展青蓝先锋工程,着力推进德馨美润文化建设,丰富“红五星”党建品牌内涵,宣传“四有”好老师评选标准,创新“五维度”师德考核模式,全方位提高教师素养。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高素质教师是引领教学改革的支撑。滁州五中始终秉承以“研”促“教”、以“教”促“改”的理念,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更多的教师利用国培、省培、校本研修、在线课堂、公需培训等平台,进行教学课程改革实践。同时,教改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此,学校通过教研活动日、集体备课、外出观摩、外出赛课、同课异构、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课题研究等方式,改变课程中的繁、难、偏、旧现状,强化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的生成。此外,学校鼓励教师撰写学习心得、汇报交流、发表论文,巩固成果,目前,已先后申报或完成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4个,获奖的论文或案例300余篇。

学生之变——在求知中茁壮成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滁州五中推动学生转变的重点之一就是养成教育。曾经,学校管理能力不足,家庭管理也不被重视,学生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影响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对此,学校狠抓班子建设,制定《滁州五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滁州五中学生礼仪标准》《滁州五中学生教育惩戒实施办法》等,要求学生人人熟知《中学生守则》,增强文明素养,养成文明习惯。同时,学校设立“法治副校长”“兵校长”,专门进行法制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文明之星、劳动之星、进步之星“三星”评选,联合校团委、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分组包干,量化打分,让每位学生明礼知失,爭先创优。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条件。滁州五中始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作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团队活动、新时代好少年评选中推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有效学习方法的养成。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注重坐的姿态、读书姿态,提高注意力;在课下注重养成独立完成作业、勤学好问、不怕困难的习惯;指导学生落实课前美文欣赏、课后笔记整理、建立学科错题本等要求,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陈旧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生命素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滁州五中成立心理咨询室,引进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表现,及时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同时,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每年开展一到两次全校性的心理健康大课、一次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团建活动、三次心理健康讲座,还设立十多个社团,为学生舒缓学习压力、减轻学业负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五中很早便成立家长学校,定期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和技巧的培训,每学年召开两到三次家长会,引导家长了解孩子,学会帮助孩子。学校还通过家长巡考、家长座谈、课堂观察、校长信箱等方式,让家长切身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来。

教育永无止境,唯有砥砺前行。一系列的改革让滁州五中焕发新的活力,教师成长更有动力,学生发展更加多元,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校还成立了五中教育集团,辐射周边薄弱学校,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助力。而今,学校已成为安徽省C20教育联盟的始创校、滁州市特色示范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并被授为安徽省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优质生源基地、滁州学院大学生实习基地。

猜你喜欢

五中滁州学校
《滁州西涧》(草书)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curriculum of English major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Essay on My English Learning Standpoint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学校推介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召开,绿色发展成为“十三五”时期主旋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