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伴与唤醒,是教育最真诚的样子

2023-07-10邓晓婷

教育家 2023年26期
关键词:学校老师教育

邓晓婷

少年时期的王世东是个标准的农村孩子。清晨时分,他顶着骄阳在田间割草,临近8点,又匆忙拎起书包朝学校狂奔。在那个“考不上大学很自然,能考上专科也很荣耀”的年代,王世东和他的同辈们几乎有一样的光阴片段:一边下地劳动,一边准备着赶赴考场。麦浪里,汗水满身,也有金灿的梦。

这个梦,王世东从未潦草地放下。从偏僻的家乡到东北师范大学,再从北京市八一中学(现北京市八一学校)到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30多年来,无论求学、为师还是做校长,王世东始终秉信人生或教育就是要不断地解决问题,处理好各种关系,真正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陪伴他们,唤醒他们。

“用心记住该记住的事情”

中学时期,王世东学得最好的是化学。他记忆中的化学老师,上课从不带课本和教案。只见他轻装上阵,一支粉笔如烟卷挂在耳后备用,另一支则用来写板书。他总是从黑板的右上角开始,边写边讲,行云流水般,写到黑板的左下角,再完美地碾上一个圆点,这时候下课铃准响。“我们农村学校没有实验可做,老师就把实验装置全画在黑板上,所以我非常喜歡上他的课。”谈起化学老师,王世东眼里尽是光芒。

高考填志愿时,王世东原本想报化学专业,平日经常和化学老师斗嘴的生物老师却打趣道:“报什么化学,你看我每天多逍遥,一周8节课,他天天弄高考,我们挣的钱一样多。”王世东笑称,凭着一股幼稚的劲头,自己填报了生物学科作为第一志愿,又顺利被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录取。得知王世东的选择,父亲不太开心,撂下一句玩笑话:“学生物你还用去大学?在家我都能教你。”

在父亲眼里,生物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做农活。进入大学之后,王世东果真凭借着极强的动手能力,跟着生物遗传学老师种麦子,跟着植物生理学老师种大豆……几年下来,因为有奖学金的支持,王世东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维持生活开销。毕业前夕,学校希望王世东留下来做实验员,在最后一张信息表即将确认时,王世东从系里得知北京招聘中学老师的消息。面试完毕,王世东成功收到了北京市八一中学的录取通知。

来到北京,步入校园,满怀期待迎接新身份的王世东,被前辈们专注的态度深深震撼着。1991年7月,到八一中学报到后,他渐渐和后勤处管理固定资产的武老师熟悉起来,武老师带着王世东到处盘查学校的固定资产,“哪间屋子多一把椅子,哪把椅子本该属于哪里,武老师全都记得!一下子就把我震住了”。年轻的心澎湃着,王世东暗自决定,自己也要像武老师一样,用心把该记住的事情牢牢记住。

一个多月的时间,王世东跟着武老师打扫校园,慢慢熟悉了每一个角落。待夏令营开班,有名语文老师因故无法到岗,学校临时把王世东从宿舍叫出来,让他顶替班主任的位置。“5天夏令营期满,年级组长说我干得不错,就这样,我以生物老师的身份当上了班主任。”

正式开学前夕,王世东骑着自行车,穿越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以及永丰、白家疃等偏远农村,一个不落地对所有学生进行了家访。8月30日,学生正式报到那天,王世东自信地站在教室门口,每个学生他都能叫出名字。“他们一进来,我挨个告诉他们座位在哪,每个孩子都很兴奋。那时候我脑海里慢慢酝酿着一个概念:无论表扬还是批评学生,一定要点到名字。”

紧接着,王世东迎来了教育生涯中第一场家长会。素朴的年代,年级组长在前门站着,班主任师傅在后黑板下站着,一前一后,为王世东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保驾护航”。“我讲着讲着,年级组长走了,一不留神,班主任师傅也不见了。”王世东很纳闷,家长会结束后他找到他们略显委屈地说:“你们怎么都跑了,都不管我了。”两位老教师会心一笑,夸王世东的演讲条理清晰、张弛有度,“我们没必要盯着了,是时候放手了”。一股暖意涌来,王世东至今感恩自己的成长路上,有这么多关心自己的前辈,可敬又可爱。

“该等的时候等,该冲的时候冲”

王世东带的第一届学生中,就出了一名中考状元。谈及当时的教育方法,王世东给学生立了一个规矩: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教导他们从他律到自律,“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王世东清晰地记得,每次带领全年级学生出去春秋游或社会实践,到达景点或目的地后,他总是让自己的班级最后一个进去,第一个出来。事隔多年,学生们也总会忆起当时的情景:“那时候心里觉得不服气,为什么每次都是咱们最晚进去,又第一个出来?玩的时间总是比别人少。”

从青葱年少迈入稳重中年,他们终于明白,人生路上,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是什么都要去争第一。当时那段困扰自己的小小经历,却在今后的工作和人生中为他们早早建立起耐心和韧性。“该等的时候要等,该冲的时候要冲。”王世东笃定地说。

在八一中学的历练给王世东的教育生涯开了一个好头。

“到北科大附中后,我发现学生不怎么爱读书。”北科大附中在海淀区算不上名校,孩子们普遍对自己的要求不太高。平日里,王世东常听见教室里传来“哎呀,及格啦!”的欢呼,看到孩子们在这里健康、开心地成长,他十分欣慰,在他心里,分数当然不是学生的全部。但他还是想尽自己所能,让他们变得更好。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王世东提出给每名学生免费买书,但所选书籍必须是:自己想读的书、想推荐给同学的书、想推荐给老师的书。推荐给同学的书至少有三名以上同学读过,且写了书评或读后感,推荐者才有第二次买书的机会。读书活动顺利开展,在中关村、西单图书大厦的读者服务部,写有北科大附中某某班级的图书,逐渐堆叠起来。

为检验读书效果,王世东倡议在低中年级开展课本剧、话剧活动,针对高年级组建了辩论社团。在一次国际辩论中,学校的辩论队抽到一个题目:《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里的人物哪个更复杂?参加辩论的那几名学生没有读过《三国演义》,所以败下阵来。一辩选手哭得稀里哗啦,他满校园跑,王世东满校园追。

待学生冷静后,王世东耐心地问:“你为啥哭?”学生说:“因为我没有读过《三国演义》,给学校丢脸了。”王世东安慰道:“一点也不丢脸,8进4的成绩已经很棒了。虽然你没读过,但你从辩论的角度,有无可辩?”学生冷静下来说:“可以辩,但当时在场上抽到这个题目就蒙圈了。其实我可以从《红楼梦》人物很简单的角度去辩论!”王世东顺势引导:“对,这是从辩论技巧的角度,如果从读书的角度呢?”

学生立马回过神来,向王世东保证一周之内一定把《三国演义》读完。果真,一周之后,这位一辩小将把人物关系梳理图分享给王世东,他欣慰地说:“这次辩论不是败了,是成功了,终生难忘了。”

前段日子,即将去爱尔兰念书的大四学生李楠回母校看望王世东。她提及自己在爱尔兰申请研究生期间的故事,深感幸运。李楠说,当时在材料里她填写了自己在大学期间参加的各种活动,但面试官似乎不感兴趣,唯独对她中学时期的二胡专场越问越深入:“谁倡导的?谁组织的?在这个活动当中你的角色是什么?最终的效果如何?”相比其他活动,面试官更在意学生真正的兴趣所在,以及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的项目化过程。

王世东说:“李楠是我们学校二胡社团的首席,二胡拉得非常好,所以当时我就想,要给这批有特长的学生做专场展示,我相信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在北科大附中,各种专场活动和社团逐渐兴办起来,每年从社团里都能涌现很多优秀毕业生。

“对社团我们也有考评机制,能通过就继续招生,有些社团不再有成员加入,逐渐就自生自灭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逐渐让学生理解一种规律,社会上有些行业在某个时期很火,过了一段时间就冷下去,甚至整个行业都会消失。教育无处不在,我们要根据现有的环境延展学生的认知。”

王世东说,从社团走出来的孩子回母校和他谈心时,他们普遍有一个共识:不刻意强调学习的时候,倒是对学习产生了兴趣。王世东笑着说:“这些孩子的观点和我小时候倒挺像,我小时候就是希望赶紧去学校,好逃避辛苦的劳动。现在的孩子天天拘在课桌前,所以会想方设法地去玩。”

在王世东和学校全体师生的努力下,近年来,北科大附中的高考成绩不断向好,一批批学子考入“985”“211”院校。学生课外成绩突出,在科技、体育、艺术等领域的各级竞赛中,累计获奖157人次。

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关系

每天早上5点半左右到校,晚上8点多下班,学生跨进校门那一刻,最早看见的老师中总有王世东的身影。“这么多年,教育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是事业、责任,也是一份小小的使命。我常对全校老师说,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人是群居动物,生活在边缘的人其实很难受。”

正因为人的社会属性,王世东总结道,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关系:处理与问题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从老师的角度来讲,备课期间,要处理好与课标、教材、教参的关系;上课期间,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任课老师的关系;课堂之外,还要处理与家长、与自己家庭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可谓是最重要的。

“很多时候哪一门学科学得好,通常是因为打心底里敬佩老师。就像初中时期,除了化学,我也很喜欢语文。我的语文老师简直太厉害,直接用钢板把文言文刻出来,第一行是原文,第二行空着留待我们填上重点字词,第三行是原文的翻译。小钢板刻得跟印刷体一样,所以我愿意学。”王世东还提道,女儿的新概念英语曾来来回回学了三遍,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老师教得好,自己每次学习都会有新的收获。

除了课堂,师生关系还有很大一部分在课外。

前段日子,学校有名男学生头发留得特别长,班主任几乎每天都催促他剪发,但学生心里似乎“较着劲”,反而越留越长。某天清晨,王世东在校门口温和地将男学生拉到一边,拍着肩膀对他说:“唉哟,你这头发太长了,热不热呀?是不是该理一理?”“校长,下周就理。”

只见周一,一个“小平头”清爽地出现在教室,班主任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大概以为是孩子突然开了窍。王世东说,在师生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如何,一定要站在真正关心学生的角度,只有打通了情感,才能通往他們的心底,让学生真正接受。

谈及几十年来学生面貌的变化,王世东喜忧参半。“现在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肯定更宽了,也敢于挑战学术权威,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相比而言,他们的体质和心理状态却不如以前的学生好。”分析其原因,王世东认为,现在的学生在户外晒太阳的时间太少,危险系数稍微高的运动一律不能开展,再加之过度保护,导致了身心素质的下滑,动手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很多孩子的统合能力变得很差,甚至连“马路牙子”也走不了。“这或许是国家重视和加强体育、劳动教育的初衷。”王世东突然沉重起来。

“青少年时期,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发育,比如小孩通过扔东西,能够感受不同的物体落在地面的声音,他们撕纸或‘毁坏家里的物品时,其实能感受到不同物质的软硬度。但大多数情况下,家长们会制止这些行为。我们真应该给他们更多成长的空间。”

王世东认为,当下的教育还有不少需要改革的地方。比如,如何才能让孩子更加健康地学习?王世东提出,小学阶段应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初中培养学习专注度,高中着重提升学习品质,并将其转变成核心素养,到了大学才应该去追求成绩和分数。

面对青少年愈发严重的抑郁倾向,王世东谈道,在运动员中很少有抑郁症患者,因为运动不仅能释放不良情绪,还能培养敢赢也敢输的人生态度。为了锻炼孩子们的体魄,王世东在学校设立了“校长奖章”制度,“校长奖章”是北科大附中体育运动的最高荣誉。“前两年有名小男孩,最开始一个引体向上也做不了,现在做30个不在话下。学校的足球小将毕业时也被几所名校‘争抢,他们的成才之路都是从零开始。”

在北科大附中的这些年,王世东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把学校办得更好。学生的成长是一方面,对教师的关心更不能少。曾有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不愿评职称,王世东鼓励他们不光要把学生教好,还要尽力为自己争取向上的机会。只有成长的路途中有收获,教育的力量才能更持久。

“世界上,对教育有很多定义,但我始终认为,教育是唤醒的过程。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都得带有一份爱心,让学生感受到理解与支持。”在王世东的许多照片里,他总是面带慈爱与微笑,被意气风发的青春面孔围绕着,可敬亦可爱。

猜你喜欢

学校老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