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物流资源军民融合,提升区域联勤保障能力
2023-07-10晏强张翔王锐李卓毅
晏强 张翔 王锐 李卓毅
摘 要:文章从深化物流资源军民融合的必要性角度展开讨论,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物流资源军民融合、提升区域联勤保障能力的基本途径,并初次将区域社区物流纳入军民融合物流的范畴和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流资源;军民融合;联勤保障
中图分类号:F259.27;F5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08.04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logistics resources from the necessity of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logistics resources. It puts forward the basic means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logistics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regional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then discusses the category and method of regional community logistics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logistics fo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s: logistics resources;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军队区域联勤保障模式的逐步实施,给物流资源的军民融合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加强物流领域军民融合,构建区域军民一体物流保障模式,对于降低军事物流成本、提高军事物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深化物流资源军民融合的必要性
1.1 深化物流资源的军民融合,是军事物流保障能力增强的体现
我军军事斗争准备之一是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基础,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基本作战样式,战场的地域空间不断扩大,武器技术密度快速增长,超视距大纵深、远程精确制导、多维快速运动、过饱和打击等成为主要作战特点,战场保障的需求呈非线性变化,对联勤保障提出了足额、精准、快速和到位的投送要求。对此,部队遵循“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构建了以联勤部队为主干、军种为补充,统分结合、通专两线的保障体制,形成了专用自保、通用联保的保障力量格局[1]。然而,战争消耗巨大,联勤部队和其他军种的保障力量有限,军队的保障力量绝大部分集中在战役前端,那么中后端保障行動就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实施,因此有必要融合国家、军队、社会等共同力量参与,集成各种优质保障资源,更好地完成军事保障任务。
例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军大量征召从事各种专业勤务工作的后备役人员扩充兵力,美军的后勤物流保障有相当一部分是利用民力完成的,有80%的后勤技术保障人员是征召的预备役人员;有38家航空公司、几十家海运公司、7个州的铁路部门和数百家汽车运输公司为美军提供运输服务,使军队获得了“实时、适地、适量”的补给[2]。再如1982年的英阿马岛海战、2003年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等,都是近代战争史上物流资源军民融合的经典案例。
1.2 深化物流资源军民融合,是军事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解放战争中,我军后勤物资运输成功采用了物流领域军民融合的方式,从红军长征到解放战争、从抗美援朝到自卫反击作战,均有大量军民深度参与到物流的特殊大军中,人民输送粮食、物资支援前线,支前民工与军队后勤并肩战斗的历史足以证明,物流资源军民融合为军事物流提供了重要支撑。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便是我国早期的物流军民融合。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我国物流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国家从战略角度出发把物流产业列入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行业不断应用高新技术,其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在智能性、精准性、时效性等方面均远超军事物流现有的科技水平,如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以及军队铁路专用线、战备公路,全军后方仓库群以及战役战术层次的仓库,都已经具有相当客观的规模和实力。2021全国快递业务量超1 083亿件,同比增长29.9%,快递业务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这为现代条件下物流资源军民融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行性。
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我国军民融合式的物流体系已初步建立,在军事保障社会化和军民融合程度深化上取得了长足发展,把国家、军队和市场物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顺丰快递、京东物流、中铁快运、中国邮政、德邦物流等物流公司和运输企业参与到军队后勤物流体系建设当中,为军事物流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军地分散投资与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物流资源的利用率[3]。
1.3 深化物流资源军民融合,是提高现代物流运行质量的需要
我军军事物流通常采用的作业方式是按“工厂仓库-战役仓库-队属仓库-分队仓库-作战单元”的流程组织实施,多采用人工操作,作业环节多、工作量大。随着军队体制改革的完成,部队聚焦“能打仗、打胜仗”,非作战部队编制规模被不断缩减,军事物流“事多人少”的矛盾凸显出来,日益成为军队后勤保障的短板弱项。一方面,面对信息化战争等新作战模式对军队后勤保障的高要求,使得军队迫切需要将现代先进的物流技术融合到军事物流中,提高了军事物流的质量。另一方面,军事物流的管理模式比较成熟,值得地方物流去深入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整体物流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助推社会物流体系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同时,军队与地方物流在技术、信息、基础设施设备等资源方面具有兼容性和同源性,双方可以联合开发利用,相互促进,避免重复建设,进而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
2 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组织机构不够完善,统筹统管体制缺乏
在组织体系中,沟通与衔接十分重要,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包括军队、政府和企业等多个分系统的融合,涉及众多部门,集合多方力量形成合力,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对其进行宏观调控、整体规划、战略统筹、统一协调、合理分配各种资源。由于军事物流的特殊运行体制,军地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在融合需求和沟通上还不是十分顺畅,内部组织的协调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资源军民融合的发展,军地物流资源不能进行有效配置和优化,缺乏相互衔接和配合机制,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4]。
2.2 军地物流仓储资源规划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
多年来,军地物流仓储资源一直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军地部门、地方之间的封闭性现状,导致物流仓储建设经济效益与军事效益融合度不足。首先,军用物流仓储资源注重军事效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经济效益。多年来,我军实行的是多级库存制度,即根据各部队的申请由相关保障机构梯次逐级向前供应,通过增加装备物资保障机构和修建更多仓库来扩大物资储备[5]。因此军事物流仓储资源缺乏整合优化与有效利用,部分仓库每年都要消耗大量不必要的维持成本,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其次,随着京东、顺丰、中国邮政等地方大型物流企业的兴起,地方物流仓储资源丰富,而且比较发达,但往往更加注重经济利益,虽然近几年军队和各大物流企业展开了战略合作,但从任务分配、配送、仓储建设等方面来说,地方物流资源的军事效益发挥不够明显;此外,各物流企业、不同部门、地方的仓库之间缺乏协调,导致仓库得不到有效利用,部分仓库处于闲置浪费状态。
2.3 共享信息不畅,难以有效融合
军事物流的整个过程涉及生产、运输、储存、采购、使用和管理等众多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共同构成有机整体。目前,在每个环节都设有相对完善的业务信息系统,但这些业务信息系统主要是基于传统保障方式建立的,军民融合的物流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系统大多都是孤立运行,信息共享性差,横向联通没有完成,与地方物流系统相互割裂,与集成化运行的要求想去甚远,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互通能力较弱,军民物流系统的互操作性差。在信息技术方面,各个系统、各项技术之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业务数据方面,各系统的共享性较差,标准化程度不高,存在数据孤岛,数据重复采集现象也频繁发生,业务数据冗余与公共数据匮乏现象较为突出,无法实现智能化管理,直接影响到物流资源军民融合的精准性。
2.4 忽略社区物流资源,未将社区物流纳入物流军民融合领域
现代战争是人民战争,社区设有很多预备役人员、超市与地下车库,社区物流的物资基本都围绕生活所需展开,与部队所需食品、给养器材、被服装具等物资具有广泛的军民共通性,包括一些物流企业在社区设立的仓储点,这些物资在平时能够很好地满足了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当发生紧急事件时,社区物流将发挥出很大作用。西部区域受到历史与地理位置的限制,自然灾害事件频频发生,在一些乡镇以及偏远地区,国内物流企业如顺丰和京东在这些位置设立的网点很少,这就有必要将社区物流融入军民融合领域,达到“以民掩军”的目的。
3 融合军地物流资源的基本途径
3.1 完善保障指挥体系,实现物流资源军民融合的统筹统管
建立权威高效的军地物流融合保障指挥体系,是构建和完善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式保障的核心,是实现物流资源军民融合的首要条件。因此,只有建立起系统完善的物流资源军民融合组织指挥机构,才能實现物流资源军民融合的统筹统管。在国家战略层面,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统筹规划成立物流资源军民融合指挥部,将地方物流与军队物流统一纳入军民融合式物流体系之内,统筹统管各区域军地物流融合机构。在战役层面,以战区联勤保障中心为区域指挥机构,联合各地省委军民融合办、市委军民融合办、区(县)委军民融合办分别成立军民融合物流指挥中心,对军地物流资源进行融合优化,对物流资源军民融合进行全面指挥,实现物流资源军民融合的统筹统管[6]。
3.2 加快标准融合建设,促进军地物流技术标准的“精准链接”
物流标准的军民融合涉及物流中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没有合适的标准体系就无法高效衔接各个环节。物流资源军民融合的服务对象是军事活动,对于西部战区物流资源的军事融合标准需要由西部战区联勤保障中心来负责牵头,参加国家物流标准体系和军民物流标准体系,联合省委军民融合办、区域相关联勤保障部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地方政府、民营物流企业、物联网信息技术企业等组织对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相关的标准和制度建设进行探讨,广泛征询各方意见,最终制定出合理且可行的标准和制度,以支撑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规范发展。
3.3 建设物流信息融合平台,促进军地物流信息网的“无缝链接”
为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物资保障需求,需要建立完善的军民融合物资保障体系,着力构建军地共建共享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融合平台是指贯穿军民融合物流各个环节,实现信息收集、共享、交互、加工和应用等功能,确保在应急物流过程中有效整合信息、共享信息、支撑决策,最终保障应急任务得以快速、高效、有序完成的数据存储与指挥控制中枢[7]。由于军队物流具有一定保密性,可在军队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由区域保障中心牵头,联合省委军民融合办建立军民融合物流信息系统。通常情况下军队物流信息系统保持单向对接军民融合物流信息系统,只接收军民融合物流信息系统数据,实现单方共享,由军队物流信息系统对其数据进行统一分析、决策和指挥。
3.4 充分利用地方社区资源,力求“最后一公里”直达配送
军队后勤的工作目标就是为了打仗,必须在保障打仗、保障训练的基础上改进供应方式,强化服务、提升效益。随着全军实战化训练不断深入、驻训部队日益增多,西部区域后勤保障滞后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充分利用地方社区资源,在当地武装部统一指挥下,结合部队训练任务,在部队驻训相对集中的区域借助社区建立临时仓储配送点,依托地方物流企业运送,就近就便为驻训部队提供后勤保障,实现“需求主导、直达配送”。由于社区不设立武装机构,可由社区服务中心兼管武装工作,国防动员、民兵组织、兵员征集、应急或者作战物资筹备配送等工作便可在社区末端得到落实。尤其是智慧社区的出现,为社区物流资源的军民融合提供了较好的信息化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谭超,张伟,郑然,等.军事后勤学研究生《军兵种后勤》课程改革与实践[J].西南军医,2021,23(3):292-294.
[2] 崔向华,吕俊.从战争看美军的后勤保障[J].现代军事,2003(6):58-60.
[3] 蒋宁,李大保,王丰,等.我军军事物流保障流程分析[J].中国储运,2020(2):124-127.
[4] 杨昕,杨菲.西部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3):27-29.
[5] 严欢欢,陈智炜,李国军.军民融合物流资源共享对策探讨[J].当代经济,2017(3):16-17.
[6] 向永谦,李欣,李涛.面向军民融合的LSGIS系统设计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18,16(7):63-64,74,10.
[7] 李耀庭,杨西龙,李绍斌.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7,19(4):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