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与旅游发展研究

2023-07-06谢凝桉

艺术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细沙传统村落

摘要:遍布各省市的传统村落因地域不同而独具特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与建设开发关乎乡村振兴全局。细沙荣获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称号,在自然环境、传统建筑、文物古迹、村落格局、民风民俗等方面,有重要的传承和发展价值。活态传承是在保持传统村落本真的同时,使其充满活力、重现生机。传统村落细沙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精彩纷呈的文化展演为资源,将旅游业作为桥梁,打通了通往现代化的高速车道。细沙位于乌江流域沿岸,地理位置优越,以黔北古民居、各色民风民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兼具自然和人文建设之利。传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活乡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建构传统村落新的发展机制、将村落建设与旅游发展有效衔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文章通过对传统村落细沙的实地调查,发现传统村落细沙各要素与现代化旅游发展之间需要进一步匹配,尤其是文化活态传承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很大的鸿沟。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进一步发掘细沙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村落细沙的保护和传承,对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与共赢。

关键词:传统村落;细沙;活态传承;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323;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3-0-03

0 引言

细沙位于贵州省湄潭縣,地处乌江沿线要道,有“湄潭南大门”之称,地势起伏错落,岩溶地貌分布广。细沙由于海拔较周围村寨低平,所以气候更加温暖湿润,适宜作物的生长。受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细沙以山区型交通建设为主,内部道路尽头是地下溶洞,不可通行,但可以作为制作洞藏糟辣椒的天然洞穴,总体上形成了“乌江半岛山水林田洞”的生态格局,加上独具特色的黔北民居、质朴的民风民俗以及特色产业资源,共同构筑了其乡村旅游的自然和人文背景。

1 黔北民居的风格优化

黔北民居由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1]这七个核心要素构成,色彩搭配协调美观,民居形态古朴实用。细沙民居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具有适应不规则团块状地形的优点[2]。背靠缓坡,筑坝而居,坐拥开阔的院坝。从院落主体建筑的形态特征来看,其主要以“一”字形院落为主,包括正房、辅助用房和院坝等元素。此外,带转角的“一”字形院落,作为辅助空间的拓展,通常用作牲畜房、杂物间等。一正一厢的“L”形院落是民居空间的另一种拓展形式,即在正房的侧边垂直修建一栋厢房,能使院落的紧凑感和功能性更强。三合院在黔北民居中较为典型,其布局方正,结构清晰,外围结构坚固,内院敞开,具有半封闭性,既具有防御性,又体现出传统家庭的礼俗秩序[3]。堂屋居正中的明间,是供奉祖先牌位和神位的正式场所,正房对面为院墙,与两侧厢房一起围合成“三面临舍,一面对墙,与田相对”的院落格局。

传统村落的保护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4]。为发展绿色旅游业,细沙正致力于修缮传统民居,建设新型民居。当地在保留黔北民居特色的同时,创造性地融合了黔南民居风格及现代化建筑风格。据当地村干部介绍,新型民居建筑风格主要是黔北民居的白粉墙、青瓦与黔南民居传统的木质结构楼房的结合,传承中亦有创新。为达到生态宜居的目标,住宅统一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充分保护自有资源,依托依山傍水、靠路邻江的先天优势,利用独特的山水林田湖景观,实现人居与生态的兼容。二是改善人居环境,集中规划、统一设计传统村落建筑特色,做实庭院经济,保持一致风格。三是统一规划设置环卫设施,通过“寨管家”等微治理模式,激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维持村寨环境的清洁美丽。

总之,细沙传统村落建设坚持村民自主、因地制宜、便于普及的原则,依据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的理念发展,努力实现乡村的“美化、绿化、净化”,着力塑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特色农村人文生态景观。

2 民风民俗的文化表达

中华文明根植于传统的农耕文化,而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5]。农耕文化衍生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珍贵民俗。“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有利于提升旅游的魅力,旅游有利于增强文化的活力。”[6]进入新时代,对村落的民风民俗进行挖掘和传承,有利于使传统村落乡风文明焕然一新,同时以小见大,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

2.1 傩戏

傩戏,又称“傩愿戏”“冲傩”等,分布面广,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信仰[7]。乾隆年间,民间开始以傩戏酬神,举行冲傩仪式,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开展傩戏演出时,演出人佩戴伏羲、女娲面具,手执神带、牛角,或吹或唱或舞,请神送鬼,坛班世代相传。冲傩的旺季主要在冬季腊月,祈愿来年五谷丰登。傩戏表演有特定的时间、地点,通过服装、道具、法器等物质形态,凝聚了仪式的意义,目的在于驱鬼逐疫,赶走瘟神,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切期盼。此外,傩戏以虚拟的仪式表演营造了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并利用傩仪音乐的潜在功能性,在情绪和意象之间架起一座特定的桥梁,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映照,具有特殊的民俗价值。

2.2 打锣鼓

打锣鼓是于1970年因婚丧嫁娶所需发展而来的民俗形式,包含大锣、小锣(亦称“拢子”)、鼓、钹四种乐器。由四个人每人手持一种乐器同时演奏,每演奏三个曲目,中场休息一次,根据活动期限,持续时间有长有短,通常为1~2天。目前,其已形成了40多个曲目,如《打剪刀》《铁脚板》《山幺台》《剪刀夹》《双飘带》《金龙上树》等。打锣鼓有着不成文的规定,如细沙寨内锣鼓队只需提供吃食,就可以免费为婚嫁、丧事活动提供演奏,村域外邀请演奏则需要收费。锣鼓队以接“外活”为生,对内则主要服务于村域社会,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2.3 跳花灯

古时上元节,载歌载舞“闹元宵”,男女手持巾、扇,随音乐起舞,称“跳花灯”,主要为一旦一丑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步法灵活,手式多变,艺术特色活泼生动,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花灯队伍到来前,村民们会在自家堂屋门前放好饭菜,以邀请花灯队伍到家中跳灯祈福,如果不愿接待花灯队伍,则点亮一盏灯。花灯队伍沿着主道巡游,浩浩荡荡,陈列绚丽的服饰、闪耀的花灯,节日氛围浓厚,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细沙现有五名老人会跳花灯,技艺娴熟,但已有近30年未跳过花灯,这一技艺面临失传。

2.4 打闹歌

黔北打闹歌是黔北民众辛勤劳作的经验总结,是民间口头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8]。“打闹”是指由两名歌师分别击鼓和敲锣,齐唱俚语歌,以督促劳作中懒散落后之人辛勤劳作的表演形式。唱词内容有爱情、劳作的临场情形的即兴之作,也有说古、教化的古代词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每到农忙之时,每家每户到田间地头辛勤劳作时,打闹歌就会隆重登场。

2.5 农民画

农民画以反映农民生活为主要题材,灵感来自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画由心生,是乡民们世界观的艺术表达。其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多次亮相贵州省内外,好评如潮。农民画或表达历史足迹,或表达宗教信仰,或表现悲欢聚散。民间画师将感情融入画笔、纸张甚至服饰上,在表现多样化内容时,通常将当地的民风民俗、农事生产、自然风景等事物融入画中[9],“喜欢哪样‘画哪样,怎样好看怎樣画”,随性洒脱,质朴无华。

细沙乡风民风淳朴,群众内生动力强,当地群众自发捐资修建文化广场、购置音响设备,用于开展文娱活动,且村民们参与度高、积极性强,感党恩、颂党恩、盼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愿望强烈。对民风民俗的保护与传承,就是保留民众精神的净土,其在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成为文化旅游的新动力。

3 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的交融

实现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10]。细沙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开发潜能巨大。就其主导产业而言,细沙经历了一个历时性的变化,从江上打鱼,到林上经济、传统种植业,再到水果种植的新型农业。

3.1 精品水果

细沙地势崎岖,耕地面积有限且呈碎片化分布,大规模、机械化农业无法推行。村民们凭借海拔低、积温高等自然优势,以乌江沿岸低海拔地带为主要种植区域,引进优质红肉蜜柚,于2012年大规模推广种植,如今全镇已达到2.4万亩种植面积,现1.6万亩可收获,每亩计1万元收入,纯利润4000元左右。红肉蜜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仅红肉蜜柚的种植大获成功,当地柑橘类作物的种植规模也十分可观,如李子、椪柑、沃柑、砂糖柑等品种实现了大规模种植,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3.2 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是以森林资源为依托,顺应生态循环系统,利用科学技术为林地提高经济附加值的农事活动。细沙凭借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开发了林菌、林药、林粮三种林下经济模式。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赤松茸在郁闭的空间中生长,以废弃枝条为肥料,80亩的种植基地能够实现每亩1000斤的产量,市场收购价约为5元/斤,是村民们重要的副业。茯苓作为松树根部的寄生真菌,药用价值显著,在1000亩的松树林中广泛种植,产量可达800吨。此外,果树套种大豆也是林下经济的一种,称林粮模式。大豆植株矮小,收获期短,在各类果树合适的间隙套种,能充分利用地力,亦可获得额外的收益。

3.3 洞藏糟辣椒

细沙400亩集体辣椒,在当地按照每斤1.2元的价格售卖,所得经济效益较低。虽然海拔较低,辣椒早熟,上市较早,但其竞争力不强。合作社村民们商议决定自产自销,开办糟辣椒产业。细沙溶蚀地貌显著,有纵深规模较大、可供开发的溶洞。溶洞全年恒温10℃左右,是糟辣椒的天然加工储存室。糟辣椒在溶洞中常年恒温发酵,在缓慢低温中沉淀出独特风味,形成独特品质,并逐渐打出了“洞藏糟辣椒”的名头,年产量600余吨,年产值300余万元,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但单一的产品难以开拓市场,因此,村民们创新开发了“洞藏+N”的生产模式,如洞藏萝卜干、洞藏盐菜、溶洞酸菜及溶洞芽苗菜等,使传统技艺得到创新发展。

水果种植、林下经济与洞藏糟辣椒的尝试,实现了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的有效衔接,利用农、林、洞各自的优势增产增值,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会成为当地乡村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

4 结语

如今,细沙的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但村落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特色资源有待激活。民居空置现象比较普遍,民宿的接待能力不足;耕地撂荒、果园老化欠管护;村内建筑杂乱,村落传统风貌保护不足,乡土特色流失;人才外流影响资源的外流,劳动力外出比例大。二是特色文化有待发扬。显性文化少、隐性文化多,传统文化受新式文化冲击,传承存在断层的情况。因此,亟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空间有机联系起来,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空间载体。三是特色产业有待发展。手工洞藏糟辣椒由于主体权责的不明晰,所以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发展势头逐年下降。其他产业也面临着不同的困境,激发特色产业的生机,实现新的发展,是下一步的重点。

细沙立足乡情,以传统古建筑、传统民俗文化为载体,以精品水果、林下循环经营、洞藏糟辣椒等为特色产业,将文化、产业、旅游构筑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系统。乡村振兴仍在进行中,细沙人杰地灵,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传统村落存续的格局、景观和历史细节,保持传统村落文化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和特殊性,回归本真,从根本上守住乡村振兴的文化之根,在时代的变迁中望山看水、回味乡愁,并非难事。

参考文献:

[1] 聂森.论民居装饰艺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继承与发展:以黔北民居为例[J].艺术·生活,2011(4):57-58.

[2] 何烨.播州土司民居建筑民族特性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4(1):117-119.

[3] 聂森.黔北传统民居中的礼俗文化研究[J].兰台世界,2013(19):125-126.

[4] 亢舒.传统村落实现“活态传承”[N].经济日报,2023-04-18(006).

[5] 高尚宾,徐志宇,靳拓,等.乡村振兴视角下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163-168.

[6] 杨军昌,杨蕴希.清水江流域民族教育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5):1-6.

[7] 樊明富.加强黔北傩文化遗产保护力度[N].遵义日报,2009-11-07(002).

[8] 刘丽.道真打闹歌:仡佬族“打闹歌”的文化意蕴[J].贵州文史丛刊,2010(3):79-82.

[9] 周泽森.湄潭年鉴[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18.

[10] 李光耀,孙乾翔,徐颖,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以徐州市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3(3):44-49.

作者简介:谢凝桉(2000—),女,贵州贵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族学。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细沙传统村落
沙漏里的细沙
沙漏里的细沙
家乡的细沙羊尾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闽南民间故事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河北蔚县古堡建筑群落文化结构表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