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探究

2023-07-06马宜筱

艺术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虚拟化

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诞生于后现代文化及消费社会的背景中,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在这种审美现象中,艺术走下神坛,与大众文化融合,审美被纳入日常生活的范畴。作为与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相关的重要命题,日常生活审美化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更频繁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文化与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理论命题在中国的出现提供了现实契机,“美”已经渐渐进入现实生活,融入人们的日常情境里。当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把这种对现实生活美的审视延伸至更宽广、更自由的虚拟空间中。21世纪初,中国美学界、文艺理论研究界曾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展开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美学命题的提出,对美学的内涵和原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出现与发展给审美日常化的进程带来了新变化。视觉文化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导致审美浅表化;社交媒体形成的审美化图像具有重构现实的功能;表层美更容易被符号化、被建构,美因而趋向于模板化。在这种语境下,社交媒体与美学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关键词:社交媒体;日常生活审美化;虚拟化;审美符号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3-0-03

0 引言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后现代解构浪潮与符号消费合谋的结果,意味着艺术审美进入大众生活从而走向泛化。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在让·鲍德里亚、沃尔夫冈·韦尔施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在1990年所著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这一概念,并归纳出三个层面的内涵。首先,现代主义艺术运动所追求的是消除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分野,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质。其次,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将日常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最后,日常生活审美化充斥于当代日常生活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即消费文化发展的中心[1]。

随着审美向日常世界延伸,审美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被不断强化,而这种强化又进一步影响了审美的形式与内容,从而使审美具有一种新的性质。审美的概念从纯粹的感性经验开始向生活实用层面过渡,凸显了享乐与快感等元素,并在消费过程中得以体现,怎样定义这种新型的审美也成为学者们一再探讨的问题。

1 社交媒体的特点

社交媒体是基于用户之间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流的在线平台,在互联网这片沃土上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划分社交媒体具体形态,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社交媒体分为博客及微博、维基、图片分享、播客及视频分享、论坛、社交网络这六大类。相较于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新型的社交媒体具有以下特征。内容上,用户能相对自由地编辑或选择社交媒体的内容,进行小众化、个性化的生产。用户可充分利用其集结同好伙伴的功能,自发形成线上社群。形式上,社交媒体多以短小的图文形式呈现,总体容量不大,因此制作时间大大缩减,有的甚至几分钟就能完成;相较不易修改的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可以随时随地修改和更新。受众上,社交媒体的专业门槛相对较低,大众皆可使用,操作简单。

近10年,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直播类、短视频类、图文类等自媒体平台逐渐占领市场。作为新兴媒体形式,短视频充满了美的视觉符号和影像,相较图文形式更吸引眼球,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短视频来分享生活点滴、了解世界。这些社交平台的出现加速了审美日常化的进程,并为这一审美潮流带来了新变化。其中,“审美日常化充斥于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一点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这些新型社交媒体具有多形式、多渠道、强互动等傳播特点,助推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向:艺术与现实生活乃至虚拟生活的界限更加模糊,审美体验的泛化与表层化,审美对象的虚拟化,审美形态的符号化……这些都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美学命题紧密相关。

2 社交媒体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点

2.1 审美体验浅表化

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把产品的情感体验分为三个层次,即感官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2]。感官体验即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体验;行为体验指在一系列的行为动作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反思体验指经过人的思考或心理加工后的情感体验,它超越了自然生理本能,往往带有社会性和文化性。在社交媒体的审美活动中,行为体验、反思体验相较感官体验并不常见。“双十一”各大带货直播间内,人们被快活热闹的购物氛围、光鲜亮丽的商品以及主播悦耳的声调、愉悦的神情所吸引,在消费狂潮中体验快感。拿到网购商品后,消费者往往不会在使用过程中感悟设计者的用心之处,细究商品背后的社会性和文化价值更是无从谈起。正是这种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美,为美的生产者提供了偷懒的机会。以刺激感官为主的浅层审美体验消解着审美的其他层面,人的审美变得浅表化。与此同时,相关文化产业抓住大众这一审美特点,在表面修饰上投入大量精力,在价值内涵层面却几乎不下功夫,美逐渐沦为一种符号形式。

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审美浅表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在社交媒体中诞生的“美”,正如声光绚丽的带货直播间,大多直接作用于感官,调动的更多是感觉,而非感情。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的评论区留言,可以一窥广大网友的审美活动形态。一张明星仿妆自拍、一段流行舞蹈翻跳、一节饶舌歌曲表演,评论区里的人们几乎迫不及待地表达着自己的审美狂热,“美翻了”“绝绝子”“杀疯了”“你是我的神”等贫乏、夸张乃至粗俚的语言表达反映出追求感官、浮于表面的审美意识形态,在韦尔施看来,这就是表面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异化的审美形态。在使用社交媒体作用审美媒介时,大众很难进入深层次审美。当大众通过广为流传的简介去了解一本名著,以刷零零散散的短视频片段的方式来观看一部影视作品,点击铺天盖地的营销号去解读一起社会事件时,其审美也仅限于走马观花式的概览,很难获得深层次的审美愉悦。在陷入感官享乐的同时,我们无暇端详、无暇思考、无暇品味,看到美人只会感慨“真美啊”,说不出《诗经》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之语。

韦尔施曾说:“后现代的我们只是从艺术世界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然后用一种粗滥的形式把它表征出来。”[3]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在拉取动态、观看短视频时,仅仅触及了审美的最表层,恣意地获取来自视觉感官层面的快感。这样的快感意味着在面对审美对象时失去理性思考,更不会产生现代性的反思批评;而这种空有漂亮的形式而没有内容的美与阅读经典、观赏戏剧所获得的美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2.2 审美对象虚拟化

鲍德里亚曾提出:“消费文化与电视产生了过量的影像与记号,从而产生了一个仿真的世界,在这个仿真世界中,实在与意象之间的差异被消解,变成了极为表层的审美幻觉。”[4]社交媒体所具备的虚拟化能力远超电视、电影等传统视觉媒体,它形成的审美化图像不仅能再现现实,而且能重构现实,呈现出一个拟态化的景观世界,这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人类自此进入了虚拟的视觉文化时代。大众的审美对象不仅仅是现实生活,或者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产品,更是利用技术打造的虚拟生活。社交媒体所引发的审美虚拟化趋势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开辟了全新的领域,甚至为大众进入深层次审美开辟了一条颇有潜力的道路。

在各大视频网站中,吃播和旅播一直热度不减,更是被众多网友称为“治愈体验”。这里所说的“治愈”,即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带入他人虚拟的审美体验,治愈自己眼下并不如意的生活。深夜吃播、旅游打卡,在这些体验中,人们没有吃东西,也没有真正踏上旅途,而是将他人的行为作为一种审美慰藉,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好喜欢看他吃东西啊,本来没食欲现在都饿了”“好喜欢看他露营啊,仿佛自己也身处自然之中”,深夜时分,仍然徘徊于直播间的人对这样的弹幕并不陌生。看着屏幕前一碗冒着热气的烩菜,听着主播大口吸溜的声音,因疲倦而麻木的感官顿时苏醒,身心得到放松。社交媒体时代,借助先进的技术条件,这样的审美体验完全可以从感官领域扩展到精神领域。网红李子柒被国外网友称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她在视频中营造了一个世外桃源,其作品堪称网络传播时代的“中国田园诗”。许多过着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通过观看李子柒的视频为自己的心灵寻求一方安静的天地,而“李子柒现象”不仅满足了人们放松的需求,还实现了对传统优秀文化与崇高审美的回归。

社交媒体重构的不仅仅是现实,从某种程度上讲,它还能起到重构自我的作用,只是这样的自我往往已经脱离现实生活中真实而具体的个体,变得面目全非。在这种审美情境下,审美主体是自我,审美客体是社交媒体所塑造的虚假的自我,而个体在对虚假自我的审美过程中获得的仅仅是拟像社会中的自我满足。这种披着虚荣心的满足感是一种畸形的审美,它与欣赏优秀艺术作品所获得的身心富足感截然不同,偏离了审美活动的要义,是有悖于审美规律的。而社交媒体是怎样建构这样虚假的自我的呢?这与人们的社交心理与社交需求有关。处于社交媒体这一拟像社会景观中,人们往往非常在意自己发布的内容是否受到关注,他人的关注与评价会不断刺激个体调整发布内容,从而迎合他人的正向反馈以获得满足,直至沉浸其中,逐渐上瘾。为了维持这种满足感,个体会仔细地经营自己的社交圈,通过修饰过的影像和各种美化来包装自己,享受他人肯定、羡慕、奉承所带来的优越感。这会导致审美主体迷失,久而久之,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将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拉开距离,个体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建构了一个虚假的自我,获得了一种虚假的满足。

2.3 审美形态符号化

社交媒体的出现导致审美浅表化的趋向,而这样徒有形式而缺少内容的美更容易被符号化、被建构。这就意味着,在社交媒体中个人审美活动不再是完全自主自律的,而是受到某种大众审美意识形态的影响。审美作为一种主观与客观共同作用的活动,主观情感层面被削弱了,或者说审美体验的环节被压缩了。更多客观物品通过大众意识形态的建构成为“美”的标志,大众只是跟风式地追寻“美”的标志,却很少追问为什么“美”,引发“美”的一系列情感过程不复存在。

在小红书、抖音等以视听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网红、明星的造型、妆容、拍照风格、生活方式等借助资本的运转迅速流行,从而成为一段时间的时尚标杆。例如,某颇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分享妆造服饰、日常爱好或生活好物,公开“如何打造某某同款”的诀窍后,普通用户纷纷效仿,争相“打卡”,证明自己的品位与明星一样卓绝。“怎么穿出‘高级感”“快来get这招,变身精致女孩”这样的话术配合图片、视频建构着大众审美。如此看来,社交媒体似乎在无形中为大众制定了一套审美标准,它“为什么是美的”“怎样通过某个物品变美”匹配了相对固定的符号答案。在这套审美标准的背后,闪现着某种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是一种意识形态,接受审美关键的过程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战胜另一种意识形态的过程。这套审美标准并不是由社交媒体制定的,而是由其主要用户——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大众所共同建构的。他们的审美情趣经由社交媒体的传播成为大众的审美模板,他们趋同的消费行为同样在拟态社会中成为主流。社交媒体的景观逐渐呈现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拍照软件根据潮流变化不断更新滤镜,为大众提供越来越精细的美颜服务;为了获得更多的点赞,视频的剪辑对画面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连一段朋友圈的文案也要精心编辑,富有诗意,不落俗套……社交媒体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剥夺了大众定义美的权利,使艺术失去灵性。人们在视频、图片、文案中呈现的“美”像是被套上了相同的审美公式,越来越趋同。社交媒体时代,审美看似更加多元开放,实则变得局限了。人们的欲望已非本真,而是受他人审美意识形态的影响,内在的精神品质和个性美逐渐被时代消磨。

3 结语

不可否认,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时代带来了便利,社交媒体的兴起加速了社会文化的传播与繁荣,拓宽了审美的对象与途径,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人们在社交媒体平台表现自我的同时,要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自我,跳出审美符号化、模式化的圈套,聆听自我内心的真实欲望。应积极引导社会大众参加健康有益的审美活动,充分利用技術手段,以人文价值为依托,促进社交媒体与美学良性互动,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网络时代迸发出新的审美价值与强劲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95-100.

[2] 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3.

[3] 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6,42.

[4]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2.

作者简介:马宜筱(2002—),女,江苏扬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虚拟化
基于OpenStack虚拟化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对基于Docker的虚拟化技术的几点探讨
虚拟化技术在CTC/TDCS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创造中的应用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高速公路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应用与探讨
存储虚拟化还有优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