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代名画记》看儒学思想对唐代绘画的影响

2023-07-06任嘉艺

艺术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唐代中国画

摘要:儒学在唐代占主导地位,同时画史画论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对唐代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历代名画记》是晚唐张彦远的传世名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的绘画通史,蕴含丰富的儒学思想。文章主要围绕《历代名画记》的部分画论分析儒学思想在唐代绘画中的主要表现,具体包括儒家所提倡的“礼制”“仁德”“教化人心”等理念对唐代绘画题材、构图、技法等方面的影响。文章从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说明唐代绘画在《历代名画记》中的体现,解释透过《历代名画记》了解唐代绘画的原因。第二部分通过介绍《历代名画记》的创作背景,引出儒学思想在唐代的地位和主要特点。第三部分阐述《历代名画记》的主要内容,以及唐代儒学思想在《历代名画记》中的体现。第四部分运用综合分析法,总结儒学思想对唐代绘画产生的影响。在大部分唐代画家的创作理念和审美中都体现了儒学思想,使唐代绘画具备丰富的社会价值和思想内涵。文章通过梳理儒学思想在《历代名画记》中的具体表现,推理儒学思想对唐代绘画的影响,不仅能够加深读者对《历代名画记》与儒学思想的理解,还可以使其更好地认识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儒学价值。

关键词:儒学思想;《历代名画记》;唐代;中国画

中图分类号:J209;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3-0-03

1 唐代绘画在《历代名画记》中的体现

唐朝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人们分门别类地梳理了绘画。山水画和花鸟画逐渐成熟,而人物画经历了长期发展,融合了秦汉的纯朴豪放、魏晋的含蓄隽永,进入了一个精湛瑰丽的新时期。在此背景下,以张彦远为代表的唐代美术理论家,依托对绘画的独特认识让绘画艺术进入中国正统文化的行列。《历代名画记》不仅系统全面地梳理总结了晚唐过往绘画艺术及其理论成就,而且将过往被视为工匠的画人和画迹以史传的形式记录下来,确立了绘画艺术及绘画艺人的文化地位,对唐代绘画艺术及理论的发展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前三卷对晚唐过往绘画的源流、兴废,画家的师承关系,山水画及其风格的发展演变,以及我国古代评画标准的六法论等都进行了详细论述。从论述中可以看出唐代绘画继承总结并发展了前代的绘画,在技法上更趋于细腻、精湛,画面构图更加严谨、富有规律感。同时,在观念和审美上逐渐走向独立,形成了鲜明的唐代绘画风格。此外,唐代绘画的发展与统治者积极利用书画配合自己的政治统治密不可分。因此,唐代绘画题材明显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特征。

《历代名画记》第四至十卷总结和评论了上至轩辕黄帝时代、下至晚唐会昌元年的370余名画家的生平和事迹[2],具体包括他们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创作经验和主要成就,以及作者对中国古代绘画价值的评价。其中,第九至十卷为唐代画家史传,包括唐代画作的绘画技法、表现手法、艺术效果和对后世绘画的影响等评述。因此,本文结合《历代名画记》的主要内容分析唐代绘画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儒学思想在《历代名画记》诞生背景下的地位及特点

2.1 《历代名画记》的诞生背景

唐代的美术理论著述众多,在数量上超越了唐代以前的任一朝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画史《历代名画记》出现于唐代,是绘画艺术及其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学术文化的发展,使唐代的人对绘画艺术及其功用的认识更为透彻。另一方面,唐代国力强盛,社会稳定,人们极其热爱书画艺术,从皇帝到王公贵族、士人百姓,都以收藏鉴赏书画为时尚[1],这促进了唐代绘画艺术的繁盛及天下书画名迹的聚集,使唐代的人有条件收藏、鉴识与品评历代书画名迹。

2.2 儒学思想在唐朝的地位

唐代统治者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方针,将儒学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唐朝的皇室和官员都非常重视儒学,并将其运用到政治和社会管理中,如建立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在教育方面,人们通过太学和私塾传授儒学知识,官方考试体系和学校教育系统也都以儒学经典为基础。此外,唐朝的文化与艺术也深受儒学影响,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从题材、精神内涵到技法等多方面都突出了儒学思想特征。

2.3 儒学思想在唐朝的特点

唐代儒学思想的特点是注重个人修养、强调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在唐代,这一思想体系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和艺术等领域。在艺术领域,儒学思想成为唐代绘画的主要理论来源,为唐代绘画注入了深刻的人文意义和道德价值。

唐代儒学思想强调“礼制”与“仁德”。“礼制”强调的是外在行为的规范和制度,“礼制”对各类礼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标准,旨在让人们遵循礼制,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稳定社会秩序。而“仁德”则强调个人内在的自我修养和道德品格。“仁德”即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同时,孔子认为仁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通过学习先贤与经典学问而形成的良好道德品质,以使人与人和睦共处,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天人合一”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它强调天地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反的原始力量所构成,这种相对性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人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身体和心灵也由阴阳两种原始力量相互作用而成。因此,人和宇宙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人应该追求与天地宇宙的和谐统一,实现“天人合一”。随着儒家学说的广泛传播,“天人合一”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阐释和发展。孔子认为,人应该遵循天命,尊重自然规律,做一個合乎道德、合乎人性的人。他认为人应该以道德为准绳,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

唐代的儒学思想认为,人性本善,但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影响容易失去本性。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提高社会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因此,要通过“教化人心”来引导人们修身养性。运用教育和道德规范,塑造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让人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的人。

3 儒学思想在《历代名画记》中的体现

3.1 儒学思想在《历代名画记》画论中的体现

儒学思想在绘画的题材选择和人们的审美观中有所体现,《历代名画记》首篇“叙画之源流”中,论述了绘画题材的功能问题,强调作画的功用在于教育,帮助人们阐释问题,起到社会文化普及和抑恶扬善的作用,使观者有所感悟[3],以此成就社会教化,让人懂得人伦纲常,这体现了“教化人心”“修身养性”“崇德向善”的儒学思想。在儒家看来,教化是立身之本。发挥绘画的教化功能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崇高的道德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提高个人的德行和审美水平,培养其远大的情操和精神。

在“论画六法”中,张彦远认为“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所以他们的作品可以流芳百世。但晚唐以来,绘画开始普及,作者不滿缺乏学识和素养的市井平民作画,他认为绘画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即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并且绘画离不开学识和技能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式。这种观点与儒学思想中强调人的修养和教化作用相符。绘画要以良好的学识和修养为基础,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艺术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3.2 儒学思想在《历代名画记》画法中的体现

儒学思想在构图和细节上有所表现。在“论画六法”中,张彦远引用了南齐人谢赫对画法的观点:“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其中张彦远主要阐释了他对“气韵生动”和“经营位置”的理解[4]。

“六法”不仅是绘画的法则,还包括绘画的技法。“气韵生动”要求一幅好的绘画作品不仅具有表面的形象和构图美感,还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感受。实现“气韵生动”需要画家有精湛的绘画技巧和深入了解所描绘对象,且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自我约束力,这与儒学思想强调人的精神修养和道德品质相符。

“经营位置”是绘画的纲领要旨,不只是构图的概念,主要是“位置”,要求画家选择合适的位置和角度,且所画人物山水各有其位,不可错乱,从而使画面具备和谐统一之美。这反映了儒学思想中“礼制”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物应该遵循礼仪规范,与自然和同类相互协调、依存,保持平衡和谐的状态。

4 儒学思想对唐代绘画的影响

4.1 儒学思想对唐代绘画的推动

儒学思想塑造了唐代绘画的题材和内容。唐代以儒学思想为基础,崇尚“仁德”“礼制”“天人合一”

“教化人心”等思想,这些理念被融入绘画中。唐代画家从题材中挖掘出人文、自然和道德的主题,贯穿绘画作品中,从而增强了唐代绘画的民族性和文化底蕴。

儒学思想推动了唐代绘画技法的提升。唐代绘画技法的发展离不开儒学思想的指导和启示。为了准确地表现物象,唐代画家通过研究和借鉴儒学经典,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绘画技法。例如,在创作题材内容及画像构图时,不仅注重形态的真实性,还注重表现方法的精湛性和技法的独特性,受儒学思想的指导和启示,强调平和的构图、崇尚柔美的线条等。

儒学思想对唐代绘画审美标准的提高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儒学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审美规范、心灵净化,这些哲学思想与唐代绘画密切相关。唐代画家习惯将儒学思想融入绘画中,追求绘画艺术的“风雅谢礼”,严格遵循儒家道德规范,通过绘画表达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人文自然、尊重道德美学的价值观。

总的来说,儒学思想起到了推动唐代绘画发展的作用。儒学思想不仅为唐代画家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思想启示,还丰富了唐代绘画的内涵和方式,而且在道德伦理、审美标准等方面对唐代绘画产生了积极影响。唐代绘画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不仅是因为唐代画家们的才华,还有唐代绘画背后亘古不变的儒学思想。

4.2 儒学思想对唐代绘画的制约

儒学思想对唐代绘画的制约主要表现在绘画题材、技法和构图这三个方面。

儒学思想对唐代绘画题材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儒学复兴的唐代,绘画的实用观念已深入人心[5]。儒学思想主张“仁德”与“礼制”,使唐代绘画题材更加注重表现人物的伦理道德,往往以儒家所提倡的正面人物为主要创作对象。根据儒学思想,人生的最高追求是道德的完善和培养君子品格。唐代画家在创作中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往往更倾向于创作人物画、花鸟画等与儒家教育、礼仪等更为吻合的题材。同时,重视儒学礼仪的观念使宴会画成为唐代绘画中比较流行的题材。

儒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唐代绘画技法的运用。儒学强调“形神兼备”“正义美观”等理念,这样的理念要求唐代画家在绘画中注意形体的准确度和内容的真实性,而不是过分强调艺术的装饰性,否则会对“儒雅”“典雅”的审美标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唐代画家在绘画技法的运用上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制约,其要求画家遵循儒学思想中的审美标准进行创作,因而唐代的绘画方式整体大同小异。

除了限制题材和技法运用外,儒学思想还对唐代绘画的构图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儒家崇尚“中庸之道”,通常要求唐代画家在绘画构图中保持“中”“和”“稳”的态度,画家往往采用对称结构、对角线构图等方式来突出人物形象,因此,画面大体呈现出平和规律的感觉,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5 结语

儒学思想虽然对唐代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但大体上还是促进了唐代绘画的发展。儒学思想注重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和艺术,这赋予唐代绘画厚重的历史感和传统文化魅力。从绘画形式来看,唐代的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等更加典雅庄重,弥合了古老的神话故事以及权贵、富商等人物形象。无论是画面构图还是色彩运用等,都体现出一种兼具雅致和儒学思想内涵的温婉之美。

较之唐代,当代艺术创作者有条件更加深入地挖掘中国经典的儒学思想,挖掘人类丰富的内心情感,进而创作出具有现代意义、高度艺术性的文化底蕴深厚的绘画作品。未来,随着我国进一步提高对文化软实力和传统文化的重视度,儒学思想在艺术领域的地位会得到更好的凸显。这有助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韩慧.绘画中国美术的灵魂:透过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体验儒学对中国画的影响[J].人文之友,2021(8):18-19.

[2] 高飞.《历代名画记》及相关研究的阅读和思考[J].书画世界,2021(5):62-63.

[3] 冯嘉颖.以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为据论笔墨创作者之教育思辨[J].艺术教育,2022(9):46-51.

[4] 罗德艳.从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读“六法”[J].美术大观,2015(10):42.

[5] 宋晓峰.儒学观念对唐代绘画思想的影响[J].美术观察,2007(10):117.

作者简介:任嘉艺(200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唐代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刺破青天锷未残(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