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民间美术图像与工艺的转型再生

2023-07-06常春淼

艺术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民间美术转型工艺

摘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界在国外各种理论的冲击下掀起了文化回归的热潮,反映在艺术界,则是“民间美术热”。其原因在于,学界普遍认为民间美术承接原始艺术,并且历经千年,浸润了我国各个阶段流行的传统文化,沿袭至今。因此,学界呼吁要重视民间美术,提振其被忽视的文化、历史与审美等价值。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为了适应当前的生存环境,各类民间美术或多或少面临着图像与工艺的变迁。面对这种情况,部分学者认为其原生性特点被破坏,表示惋惜与遗憾。也有持积极态度者,他们认为各类民间美术能够传承至今,其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容小觑。以民间泥塑为例,淮阳“泥泥狗”曾一度接近消亡,而如今又重新焕发生机。为了探究民间美术图像与工艺变异背后的文化逻辑,探讨其内在的合理性,文章采用比较的视角,分析1986年至21世纪收录的“泥泥狗”同题材图像——“人祖猴”在可视形态、色彩以及纹饰方面的转变,确定民间美术在工艺历经演进过程后,形式出现了明显变化,进而探讨其工艺的工业化转型的文化实质。文章认为,在民间美术图像与工艺变异现象的背后,人的目的是决定性影响因素,即受经济、社会、审美等因素驱动。民间美术图像与工艺的转型,契合人类的生存需求,符合人类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民间美术;图像;工艺;转型;泥泥狗;人祖猴

中图分类号:J0;J3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3-00-04

0 引言

作为太昊陵古庙会①的“附着物”,淮阳②“泥泥狗”承载着当地人对祖先的追忆。近年来,学界对“泥泥狗”的研究,不仅有学术层面的起源推理,还出现了与时代结合的实践分析。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学界多叹惋“泥泥狗”的手工劳作逐渐被模具和机器取代。然而,研究者可能忽视了三个关键学理问题:“泥泥狗”图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与技艺转型是否有必然的关联?如果有,技艺如此转型是否合理?

1 “泥泥狗”图像的转型

“泥泥狗”的品类每年都在增加。1986年出版的《河南民间玩具》收录了69个不同种类的“泥泥狗”造型,以猴、雁、兔、蛙以及猴雁结合的形象为多。2010年出版的《淮阳“泥泥狗”》,对“泥泥狗”图像的记录达到总篇幅的三分之二。据调查,淮阳泥塑艺人任国和,如今能捏出1000多个品种的“泥泥狗”。邵波也认为,自己能捏出不重样的两千多种“泥泥狗”。

以典型图像“人祖猴”为例,目前却并不如艺人们所言的丰富多彩。可见的作品,一是艺人之间的作品无法即刻区分,二是手制不能与模制“人祖猴”进行明显区分。这远非艺人们常说的“一家一个样”。其造型是否确实发生变异?本文将1986年及之前的“人祖猴”造型与2022年的“人祖猴”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泥泥狗”特定样式的变化规律。

为何将时间界定为1986年?吕品田曾指出,“原生形态的衰落与蜕变形态的生发,构成民间美术随社会文化变革而呈现的两种基本态势”[1]。1986年前后,专家学者陆续介入“泥泥狗”的发展过程。其中,“生殖崇拜”与“伏羲文化”③是众多研究成果中影响较深、较广的结论。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学界,还体现在民间。当地与外界接触较为密切的代表性传承人,不乏在介绍作品时刻意强调“生殖崇拜”者。也有艺人会因为学者随口问的一句“有没有十二生肖”,而开始创作十二生肖系列[2]。由此可见,民间艺人十分在意学者的“权威”,并在创作中有意附和。因此,1986年应当作为“泥泥狗”泥塑创作变异的转折点。

对“人祖猴”的形象进行比较分析的原因有二:一方面,艺人们一致认为,“人祖猴”是淮阳“泥泥狗”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有“老模子”;另一方面,学界普遍认为,“人祖猴”是人祖伏羲在民众心中的缩影显现,在双方认同的情景中更具典型性。为方便叙述,将1986年及以前的典型“泥泥狗”品种“人祖猴”称为“原始人祖猴”,近几年的则称为“当代人祖猴”。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共收集14件作品进行对比,“原始人祖猴”与“当代人祖猴”各7件(见表1)。

对表1中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形态上,首先,“原始人祖猴”边缘线粗糙而有起伏,手工痕迹明显,而“当代人祖猴”边缘线平整流畅。其次,“原始人祖猴”在比例构成上,虽有明显夸张,但从头到四肢都各占一定比例,可以分辨出四肢与腹部的位置,而“当代人祖猴”构成比例明顯发生变异,腹部所占比例增加。最后,通过观察尺寸数据,可知“原始人祖猴”形制普遍偏小,“当代人祖猴”的体积有所增加。但两个时期的“人祖猴”基本构成相同,即人面猴身。

色彩上,首先,“原始人祖猴”基本遵循五色观,即黑、黄、绿、白、红,率性而为,“当代人祖猴”在色彩上有明显的增添,蓝色与橘黄色出现在黑色胎体上。这从侧面印证了,艺人一方面被学者所作的定义束缚,另一方面保留了自身对作品创作的理解。另外,大部分艺人不再使用调制缓慢的传统颜料,而是使用方便且易上色的水粉、丙烯颜料等。这使“当代人祖猴”的色彩明亮鲜艳,而“原始人祖猴”的色彩较为暗淡。不过,“原始人祖猴”颜色暗淡,也不能排除有部分磨损的原因。

纹饰上,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泥泥狗”的点彩无任何技巧,全凭艺人的手感。“原始人祖猴”的点画形式,虽有明显的对称意识,但具体的点大小不一。同时,不同颜色的线条粗细有致,短线条的排列不强求规整,在一定的规则中富于变化,古拙神秘之感由此而生。“当代人祖猴”的装饰技法则略显刻意,每个白色圆点的大小接近一致,线条的粗细也鲜有变化,缺少手工意味,短线条的排列似乎在刻意接近平行,精致的机械感扑面而来。这或许与部分艺人点彩工具的变化有关。

经过前文对图像的分析,总结出以下两点。

其一,“原始人祖猴”的人工痕迹明显,可以看出,从捶泥到捏制再到点彩,均为手工完成,是艺人们的率性而为,正所谓“一家一个样”。再观“当代人祖猴”的作品,虽然其中有纯手工捏制的作品,但刻意向模制的规整感靠近。这种转变受到了经济利益的驱使。“原始人祖猴”凭借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被发掘,然而如今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传承延续的阻碍。

其二,迎合消费者而出现的规整精致的“泥泥狗”,因受欢迎而批量生产。单一形象的独特性被无限折叠,直至肉眼难以捕捉。这种量产复制的工艺,消解了“泥泥狗”内生的文化独特性。不过整体来看,黑底泥玩具“泥泥狗”依然在全国独树一帜,其基本的文化积淀并未完全剔除。此外,“泥泥狗”能够大量生产,反映出其在新时代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2 “泥泥狗”工艺转型及其文化实质

淮阳“泥泥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其艺术特性因工艺的机械化转型而逐渐削弱。然而,不能仅因其最终呈现的物态外观有所改变,便痛惜其艺术价值的消解。“泥泥狗”绝非贫苦农民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趣味而创造的,它是贫苦农民人生理想最实在的显现。“泥泥狗”是学者判定的艺术,更是艺人们生存的手段。

如今,“泥泥狗”制作工艺发生转变已是事实。一切的手工步骤,都能以更加便捷的工具替代,包括从机器捶泥到模具的使用,再到新的着色材料以及上色工具。因此,研究认为“泥泥狗”造型发生变异,与工艺步骤的改变息息相关。那么,工艺技术现代化转型是否会改变民间美术珍贵的精神内核呢?

首先,人的经济和效益目的趋向性,是民间美术工艺转型的根本动力,促使“泥泥狗”造型无意识向工业化靠拢。老艺人任国和已达74岁高龄,谈起“泥泥狗”依然充满激情,滔滔不绝。他对两件事十分骄傲,一是他的作品被专家学者认为正宗,并有证书证明;二是他坚持纯手工捏制每个“泥泥狗”,并指出目前在1000个做“泥泥狗”的艺人中,靠手工捏制的不到20人。然而,把老艺人手工制作的作品放在模制品旁边,不仔细观察则很难分辨出哪一个是手工所制。在艺人看来,或许只考虑到形象精致的“泥泥狗”更能卖个好价钱,并不十分理解专家学者强调的手工制作,正是因为其有机器代替不了的文化意味。老艺人们仍有一些极具艺术性的“纯粹”之作,只是销量少,无须向来者展示[3]。在任国和家中,一件放在角落的作品十分瞩目,头顶双鱼的人面猴,坚实的躯干似乎象征着生命之树。

其次,人的审美潮流的从众性,促使民间美术工艺转型。依赖工业化制作“泥泥狗”的艺人,以邵波为代表。在其工作室外,“技能實训非遗传承中心”和“产品研发创新创意中心”等几块牌匾竖立在大门右侧。刚踏入工作室,便能看到左侧墙壁上琳琅满目的介绍,各种获奖作品多如牛毛。这里的“泥泥狗”焕然新生,原本庄严无表情的“人祖猴”在邵波的设计下换上了笑脸,更加符合消费者“图吉利”的心理,一眼望去,十分气派。如今,随着名气的增长,邵波要应对的事务愈加繁重。在手工劳作中,他本人真正参与的大概只有模具造型设计与制作流程。同时,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邵波本人不在工作室,他的亲戚或学徒在制作“泥泥狗”。他本人在时,会十分热情地向来人详细介绍“泥泥狗”与工作室的现状。而没有改变的是,依然是邵波之外的人员在制作“泥泥狗”。这意味着,由于量产的方便快捷,“泥泥狗”的制作由个体独自完成走向更加精细的分工合作。不可否认的是,邵波设计出的“泥泥狗”更符合当今消费者的主流审美与需要,即精致、便携、易

保存。

最后,民间美术工艺的转型关系到人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工艺系统的法则,一般认为是“特定人群为了自身生存,而无意识选择的、便捷有效的社会问题处理方式”[4]。一般民间美术诞生于苦难,伴随着功利性,其精神实质是贫苦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乡间是民间美术生发的摇篮和成长的土壤,社会结构稳定是乡土社会最大的特点,这也是一些民间美术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思维方式也逐渐向城镇化靠拢。工艺技术转型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传承人依靠新工艺,在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传承积极性,并借此获得价值感、认同感。艺人们依然希望通过制作“泥泥狗”获得更好的生活。从这一点来说,民间美术的生命力依然存在。

当然,这种转变并不只是艺人们的主动选择,也是多重压力之下的妥协。民间美术成品从手工制作的粗糙转向工业化的精致,这种倾向在各地民间美术的发展进程中十分普遍。

第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下,政府大力支持艺人技艺创新。在邵波工作室所使用的大铁炉上,印着“2019年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字样,昭示了政府对其工作室的鼎力相助。艺人们都愿意响应政府的号召,在政府的带领下脱贫致富。政府的一举一动在无形中树立了风向标,其对新技术的肯定势必引来其他艺人的效仿。

第二,学者的介入影响了艺人的创作趋向。从专家学者的思想理论,到他们的审美偏好,艺人们都十分渴望了解,并向其靠拢。专家学者偏爱收藏大型的“泥泥狗”,艺人们便不可避免地希望花更多时间完成专家学者的订单,那么对一些小型并且需求量大的“泥泥狗”创作,就只能使用简单快捷的模制方式。

第三,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艺技术现代化转型。消费者一方面或许并不在意工艺品具有的艺术价值,大多被其文化背景吸引。另一方面,工艺品作为礼物,要做到质量上乘、便于保存。手工捏制的“泥泥狗”,由于粗糙且易损坏,丧失了部分市场。

总而言之,艺人们的生存逻辑,促使他们不得不在制作“泥泥狗”时,将前述因素考虑在内。对民间美术面临的转型问题,张道一坚信,民间美术永远不会消逝。只要有人民在,他们就会自觉地创造民间美术,这是他们的精神归处[5]。正如《塑神秘谱》中,人们需要“痘疹娘娘”“送子娘娘”等神,就会有相应的形象被创造出来。因此,包括“泥泥狗”在内的民间美术,走上工艺转型之路,归根结底是为了继续满足人的需求。如今,吃饱穿暖已不是难事,艺人们希望靠自己的手艺,从“活下去”向“活得好”努力,这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3 民间美术图像与工艺变异的文化和理性

手工艺本体不断调整的过程,包含了某种符合社会功能作用的合理结构重组[3]。“泥泥狗”正在经历的尴尬局面,并不独立发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随着图像与工艺的变迁,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平衡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的问题。

首先,經济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民间美术图像与工艺变迁最根本、最活跃、最强大的文化动力。通过前文的整理分析可以确定,“泥泥狗”图像在形态、色彩和纹饰三个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变化的目的,正如“人祖猴”腹部的夸大以及对“女阴”纹样的着重描绘,一是迎合专家学者的意见,二是为了进行文化宣传。商品一旦加上文化故事的渲染,便会变得格外吸引人。又如纹饰的规整对称,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装饰品的审美需要。这些最终都引向创造者对经济利益的需求。除此之外,艺人们的生活环境早已不似从前,这进一步引起了艺人们思维的转变。工艺的改进促进了图像的变化,而图像变化的需要又促进了工艺的变迁。

其次,民间美术工艺的转型,势必引起相关图像的变化。长久以来,学界十分重视对民间美术图像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为了避免与纯艺术混同研究,既要注重作为文化现象的民间美术研究,又要注重其在生活整体中的状态。前者更接近美术的内涵,更关注可视的结果,即艺术本体,后者则更关注人的本体性[6]。“泥泥狗”成品形态所传达出的远古信息,历年来吸引无数专家学者驻足。其作为民间工艺的一部分,绝非仅靠关注其呈现出的外在造型就可以完全解析,还需要与艺人的手艺结合,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民间美术图像与工艺的改变好坏一直存在争论。一般认为,在社会人类学理论框架内,文化的变迁在某种程度上正如自然生态的更替,具有特定时空语境的自发性和逻辑性,同时更有作为群体自我修复和自我适应的合理性。工艺的改变,或许会触动如今文化界常说的“原真性”[7]。然而,仅仅因为如今的造物活动,与学界第一次发现它时的制作方式及成品形态有所不同,便断言其原真性消失了,未免有些强词夺理。第一,尚无确凿证据可以指出民间美术中任何一类的最初原貌。第二,人是生活着的人,就人的一生而言,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同一事物尚且存在不同评价,更何况历史悠久的民间美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亦强调活态传承,这意味着工艺是动态延续的。一名合格的匠人,在传承技艺的过程中,必然会对造物活动产生独特的理解,或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或是为了打造更美的外观,或快或慢,造物活动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有一点需要注意,淮阳“泥泥狗”因艺术与文化价值而享誉国内外,但其作为小商品的属性不可忽视。长期以来,“泥泥狗”通过“走市场”进行传播,进而达到繁荣,图像与工艺发生变化,更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不能为了追求纯粹的艺术价值,而使民间美术脱离本来的存续状态,忽视其包含的经济价值。机械地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原真性,进而批判民间美术图像与工艺的转型,是不合理的。

4 结语

总而言之,不能由于图像与工艺转变的历史逻辑合理性,无节制地对民间美术进行以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的商品开发,毫无底线地忽略民间美术精神层面的创造意义。民间艺人们仍需要有意识地传承手工艺,而不仅仅是教授下一代如何使用模具。民间美术图像与工艺的转型,合乎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但这并不代表要绝对地赞美机械化生产,而是要认清民间美术图像和工艺变化中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进而更加有效地平衡、找准民间美术今后的发展定位。

参考文献:

[1] 吕品田.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J].文艺研究,2000(2):96-104.

[2] 屈峰.淮阳泥泥狗的传承和变异[D].开封:河南大学,2009.

[3] 顾浩.图像与手工的逻辑:基于当代聂家庄泥塑文本细节的社会人类学再解读[J].装饰,2016(7):95-98.

[4] 顾浩.工艺致世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美术“工艺”相关问题的反思[J].新美术,2014(4):61-72.

[5] 张道一.民艺,我所思[J].民艺,2020(1):6-9.

[6] 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21.

[7]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6-64.

作者简介:常春淼(1997—),女,河南周口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装饰美术与传统手工艺。

猜你喜欢

民间美术转型工艺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转型
沣芝转型记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