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植传统文化 润泽美好人生

2023-07-06陈秀娟刘丽丽楚建娇

中国德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列子德育传统

陈秀娟 刘丽丽 楚建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握国家课程是根基、地方课程是补充、校本课程是拓展与丰富的正确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围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子小学地处列子故里,学校以培养“有根、有魂、有慧”的新时代学子为育人目标,提出“根教育”理念,即“扎根经典教育,根植圣贤文化”。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积极开展五育并举实践,打造独属于学校的特色名片。

一、顶层建设,立足优秀传统文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握国家课程是根基、地方课程是补充、校本课程是拓展与丰富的正确导向。学校立足教学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学科德育,构建“扎根立德”德育课程体系。

(一)完善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学校将“传统文化润童心”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思路,将德育工作细化落实到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中,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处共同参与的工作小组。校长负责对学校德育工作及教学方向进行总体规划,力求使学校育人文化与德育工作高度契合;副校长基于学校办学理念,负责整体搭建德育工作框架;德育处负责推动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使德育课程建设、德育队伍建设、学生评价创新、家校工作开展等内容在校内生根发芽。

(二)研读政策文件,确立工作目标

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的德育目标,学校将“扎根立德”课程的教学目标概括为立志、担当、修身、明理、笃行,通过多样化实践将目标细化落实到各个年级。在小学低段,学校开展幼小衔接课程、21天行为打卡活动、整理技能比赛等,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生活常识,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向上、文明有礼的品质。在小学中段,学校举办爱国主义主题演讲、红色实践基地游览、少先队主题学习等活动,使学生感悟家乡的巨大变化和祖国的发展史,帮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的品质。在小学高段,学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带领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光荣革命历史,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民主法制观念。

(三)立足传统文化,构建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根教育”理念,从课程、环境、活动、实践四大方面构建“扎根立德”德育课程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日常德育课程体现“立志”,具体实践形式包括升旗仪式课程、学科德育课程、重大节日课程及每月一事课程,通过日常熏陶,促使学生将良好品质及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活动课程体现“担当”,具体实践形式包括列子文化艺术节、“诵读小达人”评选、版画皮影社团、传统体育进校园等,为学生搭建多样化活动平台。环境课程体现“修身”,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布置中,还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特殊教室等,实现环境育人。经典课程体现“明理”,学校创设读经六年课程、经典考级课程、列子故事校本课程、国学讲堂等,逐步完善德育经典课程建设。实践课程体现“笃行”,具体实践形式包括国学小义工、志愿服务、列子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等,通过躬身实践,引导学生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落地实践,积极开展德育教学

学校围绕“扎根立德”德育课程体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校园环境建设、校内课程创新、校外实践项目等多个方面,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学与学生生活中,提升学校的育人成效。

(一)环境熏陶,润物无声

作为一所以先贤姓名命名的学校,在校园文化设计上,学校围绕列子事迹、列子作品、列子精神进行整体设计,突出环境育人的整体氛围,处处体现“道法自然”的和谐之美。学校列子广场正中矗立着列子雕像,与两侧的对联“先贤修大道惠泽黎庶”“学子展宏图恩报国家”相得益彰,饱含了对“列子少年”的美好期许。御风亭下微风徐来,学生感受着先贤的潇洒与自在;文化墙上,《愚公移山》的故事经久不衰;走廊墙壁上,《三字经》《弟子规》传递经典;文化长廊上,列子故事图文并茂;楼梯上,经典书法作品浸润学生心灵;教室里,经典诵读专栏丰盈着学生的生命。学生们徜徉其中,感受着国学经典带来的视觉冲击和精神滋养。

(二)经典课程,打底润心

1.读经课程奠基

学校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整体规划一到六年级的诵读内容,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涵养文化底蕴。同时,学校设置了严格的诵读考级制度,有效推进经典诵读活动落细落实。

2.特色课程添彩

一方面,学校依托列子生前留下的著作,开设“列子故事”特色课程。该课程精选《列子》中的56个经典故事,研发低、中、高三个年段的校本教材,并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学校安排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经典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另一方面,学校还开设了“探寻中医药之美”校本课程,以传承中医文化为主题,将中医药文化与学科联动,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学生通过阅读、欣赏、观摩和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民族自豪感。

3.公益课程蓄力

学校依托列子文化,举办“列子大讲堂”。学校邀请专家进校讲学,不仅使教师与家长了解经典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也使更多的经典传统文化爱好者得以一展所长。通过公益课程的开展,学校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日常活动,以“礼”辅行

1.经典仪式课程

学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的仪式课程,具体包括入学礼、入队礼、升旗仪式等内容。学校力求通过仪式课程实现“行为习惯培养——行为习惯检查——行为效果检测——行为习惯展示”的进阶式培养策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学习积极性。

2.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深入践行“我们的节日”传统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组建学校志愿者团队,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特色活动,增智提能

1.举办“列子文化艺术节”

学校以“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为方向,以“经典”为教材,以“活动”为纽带,举办一年一度的“列子文化艺术节”。演列子故事、诵经典诗词、唱经典歌曲,使学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内心。

2.评选“诵读小达人”

学校每年开展“诵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活动,以评选为契机,将阅读国学经典和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将阅读经典作为校内常态化工作,并于每学期末评选“诵读小达人”,对学生进行表彰。

3.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

学校将高跷、武术、太极、射箭等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校园,使古老的运动在列子故里的土地上重新焕发生命活力。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爱上运动。

(五)校外实践,励志笃行

1.国学进家庭,体验孝老尊长

学校布置“日行一孝”品德实践作业,鼓励学生给爷爷奶奶敲敲背、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等。通过生活体验,学生感受到了长辈劳作的不易,体验孝老尊长的快乐。

2.“国学小义工”,体验助人为乐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落实与传承。学校创新开展“国学小义工”活动,引导学生对照经典,到生活中找差距、找问题,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体验“泛爱众,而亲仁”的快乐。

3.与列子“同行”,做少年君子

学校围绕列子的生平、遗迹和作品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实践中涵养气质、提升自豪感。

三、多维评价,助力德育课程出彩

学校将五育并举与“根教育”理念有机结合,在原有的自管理评价体系下,打通线上线下评价壁垒,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指标,创设“列子小学‘自管理评价体系”,从评价方案拟定到评价实施,做到顶层设计体系化、规范评价流程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以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制定细则:以课程为引领,以文化渗透评价

学校立足整体教学目标,将课程按照德育课程、学科认知课程、校本课程等进行科学统整,将教学目标与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有机结合,在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上,设置评价监测点,再将评价监测点重新带入学校课程体系,推动综合素质评价的常态化实施,充分体现“教、学、评”的统一。

(二)推动实施:以争章为驱动,以评价激励改进

学校采用“列子币——能量卡——星磁铁”的梯级奖励机制,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及时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鼓励与反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学校借助平台生成的大数据,对学生进行阶段性与标志性评价,并在学期末生成《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单》和《学生成长纪实报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诊断数据。

(三)完善形式:以活动为载体,以展示凝聚特色

学校自管理评价以“根”文化为起点,以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为基点,通过日常学科素养活动和阶段性班级、校园展示等方式不断丰富评价内容。学校借助校内体育运动会、“列子文化艺术节”、六一儿童节、主题演讲、劳动志愿岗、经典诵读展示等活动,不断创新评价形式,提升学校自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四、躬耕不辍,总览德育教学成效

学校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以德育教学为主渠道,高效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在特色育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学校德育工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理、益智、修身、践行,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二是拓宽了传统育人的新渠道。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搭建了更大的展示平台。如带领學生参加电视台举办的“了不起的少年”列子专场活动、参与录制《民歌·中国》特别节目、参与录制“六·一”儿童节晚会《少年奇遇记》节目。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在展示自我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提高了学校的德育工作质量。学校着眼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规划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按照“理论先导——目标定位——典型示范——活动推进——评价激励——反思矫正——逐步深化”的实践路径,开创性地融合了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此外,学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生活动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校内德育活动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全方位德育工作模式,帮助学生完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进阶式发展。

四是建立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学校构建起家校、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推行“211”服务模式,建立并完善特殊群体学生档案,摸清底数、精准施策。学校定期开展服务帮扶活动,努力将家教问题解决在校内、化解在平时、解决在当下,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学校还成立了“列子小学家长学校”,组织开展家长课堂与家校社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自觉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并理解课程改革,引导家长加入素质教育行列,大力推动学习型家庭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学校始终坚持在教学中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学校将继续前行,不断开拓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培养“有根、有魂、有慧”的新时代学子贡献力量。

【陈秀娟,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子小学书记、校长,高级教师;刘丽丽,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子小学副校长,二级教师;楚建娇,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子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文苑

猜你喜欢

列子德育传统
列子不受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老传统当传承
《列子》研究综述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