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旅行,在文化坐标里观山阅水
2023-07-06秦雅慧
学校从“小小地图”开始,让学生们在掌上旅行,学习中华人文历史、感悟民族英雄人物精神、体会家乡风土人情。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艺术小学是一所集文化教育、艺术教育与舞台表演于一体的全日制公办完全小学。教育大计,德育先行,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和新途径,学校从“小小地图”开始,让学生们在掌上旅行,学习中华人文历史、感悟民族英雄人物精神、体会家乡的风土人情。在开阔学生眼界、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让学生更加热爱脚下这片土地,对祖国产生无限的崇敬之情。
一、专注学生成长,回归教育本色
一草一木皆是教育,一砖一石都能育人。学校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起点,把“艺教育,雅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为切入点,在创建校园环境文化的过程中,以各省市标志性的大事、代表性的人文建筑和自然风光为脉络,形成了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主题、以地雕为主要形式的超大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学校紧紧围绕这一充满文化元素的德育景观,以思政融合为突破点,建立了“小地图大世界”课程。学校以课程实施为出发点,形成了德育联动共同体,将德育、美育、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方面串珠成线,让学生们虽身在校园,却能“欣赏”祖国各地的“风景”,学习多彩的地方文化,拓寬了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培养了一批对家乡充满热情,对祖国充满热爱的优秀少年。
学生通过六年的浸润,成长为家国情怀深厚、文化底蕴扎实的优秀学子,如“云中仙鹤”那样翱翔于天,拥有广博丰富的知识、温文尔雅的举止;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乐于奉献的家国情怀;拥有忠于祖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展现出“少年强则国强”的“志学”气概。
二、坚定正确方向,构建德育课程
(一)“小地图大世界”课程目标
1.以多彩地理为基,树立家国情怀
学校紧紧围绕“教育应回归育人本真,塑造有‘灵魂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思想,让学生通过认识并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森林海湾等自然风光,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认知,从历史遗迹、文化传承中了解祖国大好河山所蕴含的人文知识。此外,学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引导学生从内而外、发自肺腑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高大雄伟与波澜壮阔,增强学生对家国的归属感,培育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2.以社会人文为火,点燃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与国家主体的亲缘性是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同是开展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中国地域广袤辽阔,气候丰富多样,中华文明在很久之前就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而这种文化格局的形成,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息息相关。学校从各地美食和文化入手,以独特的美食、优美的诗歌、多彩的方言、华丽的民族服饰、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导引,绘制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中国人文地图,同时选取二十四节气代表诗歌,串联各地习俗、美食、歌谣、传说等元素,挖掘地域文化精髓,让学生在地域美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节气文化的体验中,了解各地特色习俗,丰富自身文化修养,体会地域风情之美,感悟中华人文精神,在传承上建立牢固的思想联结,激荡情感共鸣,树立文化自信,做好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3.以情景建构为引,塑造慧雅少年
以德育志也好,以德育情也罢,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以德育人上来。学校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强化情境建构,让学生走出书本,为学生创造研究情境,将地图与实践课程、红色教育、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进行融合,使学生具备“学而不倦之毅力、探索求实之勇气、知情合一之学风”,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最终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慧雅少年”。
(二)“小地图大世界”课程内容
“小地图大世界”课程中的“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一主题,究其本源属于情感态度的价值观范畴,是让学生获得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归依。课程采用单元教学的形式,逐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渗透,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体会不同地域风情、发现社会文明内涵等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分析,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波动。此外,学校还采用“主渠道引导,多学科渗透”的教育策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学科主题活动,构建课程内容,推动课程思政深度融合。
如在一年级推行“最美中国篇”,以幅员辽阔的中国版图为导引,通过全景、全貌、全方位的讲述,锻炼学生的方位感及“手-眼-耳-脑”的互动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空间、绘制区域基本地图的能力;在二年级推行“多彩中国篇”,从自然景观着手,进行全景式“扫描”,探索祖国美景、景观的分布规律,认识多彩名山、多彩森林、多彩草原、多彩海湾,不断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认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怀;在三年级推行“舌尖中国篇”,以各地风味独特的美食为导引,绘制不同地域、不同材料、“百花齐放”的中国美食地图,展示中华美食的特有气质和博大精深,传播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四年级推行“节气中国篇”,选取二十四节气代表诗歌,串联各地习俗、美食、谚语、歌谣、传说等元素,以一种既宏大又精微的时间刻度,集中展示发轫于农耕文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温润学生的现代生活,厚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五年级推行“人文中国篇”,从优美的诗歌到多彩的方言,从华丽的民族服饰到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过程中,丰富自身文化修养,体会地域风情特色,做好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六年级推行“践行中国篇”,以情境建构、社会参与、协作学习为支架,以丰富多彩的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为导引,促使学生在研究和实践中达到实践能力与爱党报国情怀的有机统一。
(三)“小地图大世界”课程实施
以爱施教,以爱育德。“小地图大世界”课程的实施体现在“五个专”,即“专人”“专时”“专研”“专行”“专配”。
“专人”指学校为每个年级都配备了政治素养过硬、情怀深厚、思维新颖、视野广阔、自律严格的专职教师。
“专时”指每周确保一节“小地图大世界”校本课,实现课程的连续性和进阶性,确保学生周周有收获,月月有进步,年年上台阶。
“专研”指开展每周一次的主题式教研,以问题为导向,探索解决的路径及实施策略,学校还邀请了各领域专家到学校指导课程建设。
“专行”指围绕此课程开展的“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趣说省份简称”“我爱我的家乡”等突出家国情怀的系列主题活动。
“专配”指将此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融合,研发出的一套与之相符的集趣味性、互动性、多样性为一体的线上应用系统。
(四)“小地图大世界”课程评价
学校通过确定实施途径、细化评价标准,形成了“三个三”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1.以“学”为中心开展课堂评价
学校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特点,以游戏互动、信息搜集、绘画展示等多种方式创新设计不同学段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该评价标准分为三类,一是能理解:学生能根据学习目标准确搜集信息,了解课堂内容,理解文本主旨;二是会学习:学生能根据学习内容,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三是善表达:学生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按照学习目标要求,以“说”“写”“画”“演”等不同形式呈现课堂内容,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2.以“行”为中心落实活动评价
学校依托“课程化全员艺术展演”机制,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展示自我,获得评价。如学生通过精心演绎以祖籍河南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为主角创编的话剧《昌黎梦归》,让学生在评价中建立自信,感受中国科技、经济、军事的快速发展。该评价标准分为三类,一是言行自信:学生能在情景中融入角色,传达出人物不同的心理,展示语言美、仪态美;二是言行如一:学生能把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诚挚的言行表达出来,做到情景内外一致;三是言行谦和:学生能学习人物角色“恭敬而不骄慢,温顺而不懦弱”的品质。
3.以“思”为中心关注成长评价
学校运用多媒体手段构建第三方评价数据平台,开发“教师端”“家长端”“学生端”模块,实时记录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活动情况,建立学生“互联网+云平台”,推进“无址化”学习模式,通过公众号、班级群、“两微”等平台发布标准示范视频和学生优秀成果视频,展示学生体验祖国山河、社会风情、传统文化等情况,给学生画“过程像”“全身像”,实现评价及时化、信息化、标准化。该评价标准分为三类,一是家国一体:学生能根据所学丰富自身知识,激发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二是文化自信: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建立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三是勇于探究: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活动中激发探知求索的学习精神。
(五)“小地图大世界”实践成果
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学校围绕“教、学、评”等系列活动,结合“小地图大世界”课程,在学习实践中充分发挥德育在学生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进一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途径及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1.充盈知识储备,夯实文化底蕴
通过六年为一体系的教育教学实践,学生充分了解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情况,各省市的名称由来,各地山川、海湾、美食、文化等情况,能够做到串点成线、由线及面、汇面到体,能够领会祖国的美好河山与渊源文化,夯实自身文化底蕴。
2.塑造思维品质,厚植家国情怀
学生通过所学理解了国家在主权方面的意志和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外交立场,以及在国际社会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塑造了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的意志品质,真正做到了坚定爱国意识、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3.开展综合实践,培育探索精神
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相关实践活动,如“小小天气播报员”“城市食之味”“趣说省份简称”等,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开展“体验一次家庭旅行”“自制一份旅行手帐”“学做一道地域美食”等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知求索的学习精神,培养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三、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支持保障
(一)强化政治保障
学校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党建的重要内容,按照校长负责制要求,把德育工作摆上支委会议事日程,由学校党组织加强指导和管理,并通过校长办公会议将学校德育相关的具体工作进行分工部署,按照“三重一大”制度合理预算工作经费,做到德育工作校长亲自抓,推动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组织保障
为确保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能够稳定发挥育人功能,起好导向和保证作用,确保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成立了学校德育处,负责制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计划,确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和重点,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学生日常生活的常规管理,抓好全校、各年级、各班级的校风、级风、班风建设及检查评比工作,推进新时期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落实落细。
(三)强化人才保障
人才是落实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德育工作是“五育并举”的第一要务。学校坚持优先选用以党员教师为主的优秀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干部,持续提高学校德育干部的思想水平、专业能力和工作激情,拓寬管理视野,提升工作经验,培养一支有较高理论水平、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的干部队伍,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落实落细。
深猷远计,学校将继续潜心钻研,打磨精品教学设计、完善网状评价体系、优化育人路径,推广富有生命力的思政融合课程。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去点燃学生的信心,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去唤醒学生的恒心,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去感召学生的耐心,使学生在理想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新一代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秦雅慧,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艺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
实习编辑︱乔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