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金融的价值及风险控制

2023-07-06曹树新刘永睿

中国商论 2023年12期
关键词:物流金融物流企业风险控制

曹树新 刘永睿

摘 要:本文分析了物流金融对中小客户企业、金融机构及物流企业的价值,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了物流金融存在的潜在风险,从中小客户企业、金融机构及物流企业的10个维度来分析物流金融的风险,并对物流金融的风险控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风险控制;金融机构;物流金融;中小客户企业;物流企业

本文索引:曹树新,刘永睿.<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12):-092.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6(b)--04

物流金融伴随物流产业的发展应运而生,其参与主体有物流企业、客户企业和金融机构,为物流领域提供资金融通、结算等服务的金融业务。

1 价值分析

凭借物流金融的功能,中小客户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通过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融合提高整个供应链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充分挖掘了各个企业的竞争优势。

1.1 中小客户企业的价值分析

首先,中小企业通过物流金融解决其面临的融资劣势,降低非正常融资手段的交易成本。中小企业由于很难达到金融机构对融资企业在资金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上的要求,无法顺利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利用物流金融,物流企业可以凭借信息优势减少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降低企业非正常融资的成本。

其次,物流金融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成本是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库存质押所引起,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造成极大的风险。物流金融通过适当的方式,允许中小企业利用原材料和流动商品作为质押物贷款,使沉淀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最后,物流金融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物流企业通过物流金融有效地介入整条供应链中,以其专业的物流技能和实际的操作经验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金融,不仅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物流成本,还能使企业将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日常的生产经营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因此,如图1所示,物流金融可以为中小企业带来三点利润增加,即PC1+PC2+PC3。PC1表示因降低非正常融资而减少的交易成本;PC2表示资金正常流动下的利润增加;PC3表示物流成本在得到物流服务时导致成本的减少。

1.2 金融机构的价值分析

首先,通过物流金融可以适当规避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减少呆账、坏账比例。

其次,物流金融可以幫助金融机构拓展新的中小企业客户,扩大信贷规模。

最后,开展物流金融可以使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例如,在物流金融的基础上,金融机构为物流企业和中小客户企业提供配套的资金管理服务、短期理财服务、结算服务等。

因此,如图2所示,物流金融可以为金融机构带来三点利润增加,即PB1+PB2+PB3。PB1表示通过减少信贷风险而降低成本;PB2表示由新的客户关系产生的利润增加;PB3是提供增值服务带来的利润增加。

1.3 物流企业的价值分析

首先,通过物流金融打开了物流企业崭新的服务领域,产生了新的利润。

其次,物流金融业务使物流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增加了物流金融的物流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传统物流、融资、结算等一体化的便捷服务,建立品牌优势。

最后,物流金融可以使物流企业与中小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因此,如图3所示,物流金融可以为物流企业带来四点利润增加,即PL1+PL2+PL3+PL4。PL1表示扩大金融服务产生的利润;PL2表示控制风险减少的风险成本;PL3表示控制整条供应链而降低的交易成本;PL4表示客户关系的有效管理带来的利润增长。

2 风险分析

物流金融的服务模式、风险管理方法还存在很多经验性的不足。物流金融虽然能够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但是一旦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任意一条脉络在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危机。因此,即使物流金融能够实现三方共赢,也不能轻易忽略物流金融带来的风险。

2.1 金融机构在物流金融中面临的风险

(1)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风险。金融机构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合理、重要岗位职责权限设置是否符合内部控制要求、职权划分是否明确、管理监督机制是否健全、人员设置是否满足岗位要求、管理层的经验和对风险的敏锐度等都会直接影响物流金融的实施与风险控制的效果。此外,由于物流金融的发展不成熟,金融机构相关物流金融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操作管理不成熟等会加大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

(2)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金融机构必须与物流企业建立并维护好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培养壮大物流企业,保证物流金融得以开展。这个过程运作复杂,对物流企业信息流的真实可靠性要求较高,相当于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的多元化,通过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涉足一个新的业务领域,也就加大了经营风险。

(3)金融机构的监管风险。物流金融的风险控制必须与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衔接,设置一定的监控方案和预警机制,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实时或定期监管维护。监管方案的设计不够完善、监管系统不够先进、监管操作不规范、监管人员安排不合理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金融机构风险监控的失效。

(4)物流企业带来的风险。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的信息流是产生效益的根本,物流企业人员的诚信风险值得考虑。如果物流企业的人员徇私舞弊、破坏了信息共享,就很有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发生损失。另外,物流金融存在一定的合同风险,如果物流企业主导的合同的有效性、周全性、明确性不够到位,就很可能给金融机构带来一定的连带合同风险。

(5)中小客户企业带来的风险。中小客户企业带来的风险主要就是客户贷款违约的风险。物流金融基于中小客户企业融资需求而存在,资金在供应链的融通最终都建立在中小客户企业都能正常还款的基础上。即使这部分中小客户企业是通过物流企业的信息流筛选出来的优质客户,也有可能因为没有约定较高的违约成本而违约,比如质押物的价值较低、质量较差等。另外,供应链中原材料涨价、产品滞销等市场因素的变动导致中小客户企业确实无法承受和应对,导致供应链相关环节的客户企业出现违约。

(6)市场带来的风险。国家法律政策、经济环境、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影響也会给物流金融的实施带来风险。

2.2 物流企业在物流金融中面临的风险

(1)物流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物流金融对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权限的划分、岗位的相互制约、管理的经验累积等都会直接影响使用物流金融的效率。

(2)物流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对传统物流而言,物流金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正因如此,物流企业不可能拥有与之配套的管理模式和人员要求。如果物流企业不能迅速适应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和风险管理,相关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完善的系列培训,就会造成内部货物商品的管理换乱,无法实现规模效应,甚至失去金融机构、中小客户企业的信任,客户流失,加大了物流企业的经营风险。

(3)物流企业的监管风险。物流金融中,物流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存货抵押和商品购销过程中的运输,还要在金融机构信息平台和自身信息管理系统的“指示”下,分析中小客户的财务状况,对存货和商品随时进行动态的监管和释放。物流企业还要负责存货和商品等质押物的价值评估,如果发生了违约,就要负责变现。这一系列的职责,对物流企业的监管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4)中小客户企业带来的风险。中小客户企业抵御竞争者、市场等风险的能力较差,一旦出现较大的意外,就会导致中小客户企业发生违约,给物流企业带来一定的违约风险。

2.3 中小客户企业在物流金融中面临的风险

(1)中小客户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多数物流金融的运作都是在中小客户企业货物和商品的质押和交纳一定保证金的保障下得以实施,但是通过物流金融得到的融资是相对短期、必须偿还的。一旦销售环节出现问题,资金无法回笼,就将面临质押物被变现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小客户企业的财务风险。

(2)中小客户企业的市场风险。货物和商品进行质押,使得质押物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果国家法律政策、经济环境、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宏观调控等方面发生较大的变动,中小客户企业很难根据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和举措降低损失,最终就会影响到物流金融的结算。

综上所述,在对物流金融模式进行完善和推广的同时,必须控制好物流金融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降低风险获得收益,实现三方共赢。控制好物流金融的风险,除了进行常规意义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监督控制外,本文还提出了以下几点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操作手段。

3 风险控制

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物流金融风险,因此要合理化解物流金融潜在的风险就要全面地考虑问题,从多方面入手,控制物流金融的风险,具体有以下几点。

3.1 通过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融合,建立物流金融平台

实现物流企业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融合,要将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和完善,即搭建一个供应链网络或信息平台,保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信息的统一。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物流金融信息平台提供的信息,帮助物流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结算和金融服务,为中小客户企业量身定制存款组合、理财方案,降低其融资成本,同时有选择性地开展物流金融,降低了自身放贷的风险。因此,应加快建设适用于物流金融相关的风险监控、客户信用管理、结算等系统,与物流企业尽快建立基于供应链的物流金融信息平台,为物流金融的开展和推广奠定信息基础。

本文初步设计的物流金融信息平台应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功能:物流金融项目管理、基础数据维护、统计查询、库存管理、运输管理、风险管理、存货质押等融资管理、商品市场信息管理等。物流信息管理平台主要由四个业务模块组成:商品签约交易平台、物流服务信息平台、融资与结算平台和第三方服务平台。通过与物流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平台的对接,对供应链的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实时监控与相互验证,为物流企业及其上下游商户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信息管理平台的结构如图4所示。

3.2 实时监控中小客户信用风险,建立信用风险预警机制

信用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 ,还是买卖交易双方的基本要求。

首先,建立中小客户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包括历史信用和现实资金状况两个方面,考察中小客户企业的财务信息、现金流量、非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的评价从企业实收资本、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几个方面考察。重点关注中小客户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很多中小客户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就是资金链断裂。同时,要参考中小客户企业的历史信用、竞争力、产品的市场销售、管理水平等指标。中小客户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还应结合客户基本资料、一定的实地调查等定性信息,了解中小客户企业的市场环境、是否存在法律纠纷、是否存在重要担保等,最终进行综合信用评价。

其次,保管和利用好中小客户企业的信用评价资料,设定中小客户企业资格准入标准,建立客户资料采集、资信调查、客户资信档案、客户信用分级、内控、信用额度稽核等管理制度,从而完成客户全方位的信用风险管理。对于规范系统的信用评价资料,设置金融机构可接受的资格标准,对符合资格准入标准的中小客户企业提供物流金融,以弱化对供应链中单个中小客户企业的风险准入要求,降低物流金融的风险。

最后,建立信用风险预警和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通过实时监控、实时评价,设置物流金融风险预警,动态监督并控制中小客户企业带来的违约风险,以便即使发生违约,金融机构也能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和空间,控制物流金融的风险。

3.3 帮助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与物流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

金融机构只有帮助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才能促进物流金融的开展。例如,通过统一授信(金融机构直接将一定的贷款额度交给物流企业,由企业在开展物流服务的过程中,根据客户条件和需求,提供融资和结算等金融服务)的方式,方便物流企业在金融服务提供过程中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在信息平台的配合下,灵活开展、实时监控。

物流企业凭借金融机构提供的信息平台,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物流金融的开展使得物流企业面临客户数量多、地理位置分散、金额较小、特征需求各异等问题,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自身信息处理的优势,帮助物流企业整合运用好物流过程信息和客户的财务、商品的市场信息,协调物流企业各部门和环节的工作,使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一体化。通过长期合作,促进物流金融的全面升级,最终使物流金融的开展获得稳定持久的保障。

3.4 制定供应链融资方案,提高物流金融质量,同时完善配套的其他服务,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

成功的销售不只依赖良好的销售渠道,产品本身的质量更为重要,如果金融机构提供的物流金融质量无法满足中小客户企业的需求,物流金融就难以持续。首先,金融机构必须制定可靠、适用的供应链融资方案,对供应链内中小客户企业进行分散、小额、批量化的融资支持,真正意义上为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其次,金融机构应完善配套的其他服务,实现物流金融的便利性和全面性,用成熟完善的全套服务满足客户各方面的需求。例如,开发便捷的结算方式、提供闲散资金超短期理财、法律咨询、提供上下游撮合、上市并购咨询等。最后,通过物流企业所在的供应链,稳定已有的中小客户企业,并吸引更多潜在的客户。

3.5 成立物流金融部,形成配套的组织构架

物流金融的开发关键是对大、中、小企业的一体化审批与联动开发,因此需要成立专门的物流金融开发部门。

首先,设立产业金融部,其市场营销团队涵盖公司和小微客户经理,并在部门内部建立公司小微营销联动机制;产品经理与风险经理的配置应满足公司和小微客户经理市场营销的需求,必要时可对中后台开展跨跳线的综合培训;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应通过一体化审批得以实现,即以特定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一揽子授信方案的通过需经有权人的一次性审批。

其次,人员岗位配置包括客户经理、风险经理、产品经理和派驻风险官。其中,客户经理、风险经理、产品经理人数建议比例为5:1:1。风险官由上级风险管理部门派驻,人选应由公司业务评审条线产生。

最后,考核激励。产品经理按产业金融部整体指标考核,与团队分享业绩提高的收益。在产业金融部内实现大中小一体化考核,弱化公司客户经理的关系营销和客户私有化,通过联动实现资源投入和整体供应链综合收益在产业金融部内共享。

参考文献

储雪俭,黄越,李佳阳. 基于激励博弈的供应链金融物流监管风险研究[J]. 供应链管理, 2020(12):48-52.

黄丽香. 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管理问题及应对方法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7):68-70.

马多春,凡新凯.物流金融在物流市场的现状及问题解决策略[J].全国流通经济, 2019(18):28-29.

林昊.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8(6): 72-73.

常金玲. 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業务的风险管理研究[J].市场周刊, 2021(2):23-24+34.

熊晓炼,谭江敏. 我国物流金融业务的管理创新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3):4-6.

陈其超,吕锦玲. 我国物流金融业务运作与盈利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7(1):72-73+102.

陈海霞.物流金融业务模式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7(4):139-140.

赵燕妮,冯志勇.基于风险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的分析[J].中国市场, 2016(6):27-28.

猜你喜欢

物流金融物流企业风险控制
合作联盟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物流金融监管绩效FCE评价研究
新形势下宜宾港物流金融的发展策略研究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营销管理与创新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