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下传统商圈高质量发展对策

2023-07-06赖阳王春娟

中国商论 2023年12期
关键词:商圈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

赖阳 王春娟

摘 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传统商圈建设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标杆项目,城市更新提质助推传统商圈高质量发展。当前,城市传统商圈发展中存在交通规划有待提升、商业业态品牌结构不合理、商业环境缺乏品质、文化体验互动不强等问题。未来,城市传统商圈应以交通规划、业态品牌、环境品质、文化体验、政策机制的优化提升为重点,加快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塑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业文化新生态,以期更好地提升消费、繁荣城市。

关键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新;城市商业;商圈;高质量发展

本文索引:赖阳,王春娟.<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12):-00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6(b)--03

1 引言

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商圈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平台和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城市传统商圈既是具有广域影响的商业消费名片,又是城市更新的重点赛道,更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标杆项目。城市更新提质助推传统商圈高质量发展,消费体验、业态融合、文化氛围成为城市传统商圈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被国务院率先列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名单,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2021年9月,北京市商务部发布《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作为首都,北京已经初步具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基础的重要经济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引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北京样本”。本文以北京为例,对传统商圈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而王府井、前门、东直门、崇文门等商圈在北京传统商圈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适性。因此,本文选取北京市的王府井、前门、东直门、崇文门等城市传统商圈进行实地调研,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下传统商圈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下传统商圈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市传统商圈已经具备一定的品牌集聚、文化体验,在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交通规划有待提升、商业业态品牌结构不合理、商业环境缺乏品质、文化体验互动不强等问题。

2.1 交通规划有待提升

城市传统商圈地上、地下交通与人流动线缺乏协调与规划。例如,商圈地铁的地下通道需要刷卡消费,不利于地铁的地下通道人行通过,商业体缺乏联动、商气不通,各商业具有特定消费人群,引流互动不强;地下通道楼梯不利于通行,地下通道设计缺乏人性;通道设施陈旧、老化,缺乏友好度及客流导引功能;商圈地铁站—公交车站等换乘不便捷、机场快轨换乘不通等问题有待解决,缺乏非机动车停车场,占道停车严重,地下停车缺乏一体化规划。

2.2 商业业态品牌结构不合理

城市传统商圈零售业态占比过高,餐饮、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业态不足。商圈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首店品牌集聚,但在文化娱乐品牌首店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以首店经济为主的新业态发展在某商圈体现不充分,首店、旗舰店有待进一步引进。例如,某商圈零售业态占51%,餐饮业态占34%,文化休闲娱乐和其他配套服务占15%;某商圈零售业态占比近七成,餐饮业态占比约10%,文化休闲娱乐和其他配套服务业约占比10%。

2.3 商业环境缺乏品质

城市传统商圈在商业环境品质上有待提高。例如,某商圈的标识、导引系统缺乏统一设计,整体外观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商业体外立面、街区公共环境设施有待进一步改造升级;某商圈枢纽项目等空中花园绿化环境有待提升,尚未形成融合化消费空间;商圈缺乏人流引導、行人休憩的广场;商圈缺乏国际化时尚展示发布场所。

2.4 文化体验互动不强

城市传统商圈文化体验互动性不强。例如,商圈缺乏艺术馆、博物馆,文化娱乐艺术体验不足;商圈商业体验性不强,数字技术与演艺资源相结合的体验缺乏,沉浸式演艺体验不足,商圈文化与艺术品位有待提高,沉浸式艺术体验不足,多媒体、光影技术等数字技术与商业资源有待融合,沉浸式科技体验不足,数字技术、音乐、运动的契合度不高,沉浸式运动体验不足;商圈满足现代消费者“好玩、好看、好逛”等复合化需求的休闲体验类商业明显不足,街区缺乏文化属性、文化元素与文化体验,相关艺术活动、丰富多元的街区体验未开展等。

3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下传统商圈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鉴于城市传统商圈高质量发展存在交通规划有待提升、商业业态品牌结构不合理、商业环境缺乏品质、文化体验互动不强等问题,本文提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下城市传统商圈未来应以交通规划、业态品牌、环境品质、文化体验、政策机制的优化提升为重点,加快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塑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业文化新生态,更好地提升消费、繁荣城市。

3.1 交通规划优化提升,实现商圈外通内聚

城市传统商圈未来应当交通规划优化提升,整合商圈内外部商业资源,促进商圈内部整体交互和对外吸引力的扩展,实现商圈外部融通、内部聚合,激发城市商圈共生力。一是商圈外部互联互通,将流动客流转化为商圈的商流。地铁便于商圈与外部联通通行,特别是地铁的地下通道联通能用于地下人行通过。商圈应改造升级地铁系统,实现商圈同一地铁站点的地铁通道刷卡进出不扣费,利用地铁将地下通道联通,便于人行地下通行,提高商圈通行的便捷性。同时,恢复商圈机场快轨等换乘;商圈地下停车一体化规划,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实现商圈外部互联互通。二是商圈内部聚合发展,形成完整的商业生态体系。商圈内结合各自项目特点进行整体规划、错位经营。加强商业体之间过街天桥的客流导引功能,增强商圈地下通道人性化设计,实现引流互动效应,形成商圈整体交互性和对外吸引力扩展。

3.2 业态品牌优化提升,激发商圈消费活力

城市传统商圈未来应通过引进品牌首店、丰富店铺层级、优化业态结构来优化提升商圈业态品牌,实现商圈资源错位规划,形成互动共赢效应,激发城市商圈消费活力。一是聚焦“首店经济”,鼓励品牌首店入驻。商圈应引进多元化主题首店,发挥集聚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孵化落地更多新的消费品牌和消费模式。二是丰富店铺层级,形成多样的商业生态体系。商圈应引进国际一线品牌旗舰店、形象店,新型时尚潮流品牌及国潮老品牌和创新品牌,以及小微店鋪集群,通过大小群落的丰富化,覆盖有独特、鲜明特色的北京本土文化及新型消费。例如,提高商圈新国潮、独创性门店比例,汇聚更丰富多元的品牌,增加特色餐饮、网红小吃,形成更有氛围的街区体验环境和更加充分的商业服务空间。三是引导业态结构升级,形成食、娱、购多元化业态体系。商圈应降低零售比例,丰富餐饮品类,提高文化休闲、配套服务业态比例。餐饮需要进行多元化布局,不能仅局限于配套餐饮,应增加网红冰淇凌、轻食、黑珍珠多种类的餐饮品牌。

3.3 环境品质优化提升,打造商圈沉浸多元化消费场景

城市传统商圈未来应通过商业环境改造提升、构建融合化消费空间、打造时尚展示发布场所、增加文化休闲场所、举办特色化商业活动,打造商圈沉浸多元化消费场景。一是商业环境改造提升。商圈应在外立面展示、标识系统、照明系统、绿化环境、人行道铺装等方面改造升级,增加街头艺术家作品、街区景观重新塑造、街区环境人性化设计。同时,商圈商业体地上一层橱窗应打开变成开放空间,如商圈应在商业环境改造提升上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二是构建融合化消费空间。商圈应将公共空间和消费空间更好地融合,利用室外空间作为演出、文化艺术活动场所。例如,商圈空中花园应打造活化商业公共空间、绿色生态消费体验、多功能共享空间。三是增加展示发布场所,打造多元社群。利用室外广场等空间,打造时尚发布场所,举办运动主题活动、特色品质市集、主题快闪店、特色主题陈列各类特色商业活动,打造丰富的场景、多元的社群。例如,商圈室外广场应简化室外广场使用审批流程,便于发挥室外广场空间利用。

3.4 商旅文融合发展,升级商圈文化体验

城市传统商圈未来应发挥特色文化优势,通过商旅文融合展示、商旅文融合体验、商旅文融合场景,形成文化体验磁极,升级商圈文化体验。一是商旅文融合发展。商圈应发挥特色文化优势,通过商旅文融合展示、商旅文融合体验、商旅文融合场景,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与活态展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文化体验、线上与线下融合的餐饮体验、商业与文化创意融合的体验,引入文化艺术等场景,形成文化体验磁极,升级商圈文化体验,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开发整合更多旅游休闲文化资源,从以游客打卡为主升级为消费人群生活的文化休闲娱乐体验。例如,利用商圈大街、街边老店、商业街等打造商旅文融合的文化体验。二是增加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商圈要充分利用室内中庭、室外小广场、花园、下沉式空间、街道等现有室内外空间增加博物馆、艺术馆、艺术展演等文化休闲场所,提供休闲娱乐、拍照打卡点,形成街头艺术家、街头文化等户外艺术文化氛围,增强商圈消费活力。三是增加文化娱乐活动。商圈可以增强文化定位,整合区域文化艺术资源,增加夜游项目、文化艺术表演和体育运动,密室、剧本杀、艺术展、音乐会、飞盘运动等带有文化特质的消费,成为集艺术体验、科技体验、运动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商圈。例如,商圈可以增加夜游体验项目,在现有人行空间增加雕塑、小品、街头表演等文化性、娱乐性、艺术性设施和氛围营造。

3.5 完善政策机制,支撑商圈高质量发展

城市传统商圈未来应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撑、争取资金支持、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解决产权瓶颈、管理运营瓶颈等,支撑商圈高质量发展。一是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在地上地下交通规划、室外空间活动简化审批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设立商圈改造专项配套资金,增大对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休闲业态的补贴支持。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引进统一商业运营公司成立运营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招商、规划、管理等,在保证业态结构最合理的情况下,按照商圈的业态调整方向,引导特色、体验品牌入驻。三是成立商圈商会和专家委员会,发挥商会领导、专家智力支持与行业自治作用,合力引导商圈改造提升。四是建立商圈“消费者监督与反馈+商户沟通与服务”的闭环体系,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参考文献

刘司可,路洪卫,彭玮.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模式及启示:基于24个世界一线城市的比较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21(5):70-77.

柳思维.城市商圈的时空动态性述评与分析[J].财贸经济,2007(3):112-116.

曾锵.零售商圈吸引力:基于雷利法则和赫夫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0(4):107-113.

柳思维,吴忠才.基础设施对城市商圈影响的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09(9):32-37.

祝合良,王春娟.数字经济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机理与路径[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41(5):2-10.

韩凝春,王春娟.新生态体系下的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J]. 中国流通经济,2021(3):121-128.

王春娟,王成荣.数字经济背景下社区商业智慧化转型:理论体系与机制模型[J].商业经济研究,2021(10):5-9.

猜你喜欢

商圈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TOD/城市更新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商圈商业的秘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