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思楼楼牌的设计和制作”单元设计
2023-07-06德妮
德妮
劳动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本教学案例根据学校现有条件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即为学校的九思楼设计和制作楼牌。学生在楼牌设计和制作的劳动过程中,体验工业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所带来的挑战与乐趣,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形成尊重工业生产劳动、普通劳动者、劳动成果的观念,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
单元内容分析
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就发现总找不到教学楼,师生分析了原因,发现校园里各个教学楼都只在一个面有楼名,当绕到没有楼名的那几个面时,就容易出现找不到教学楼的尴尬情况。于是,我们就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能不能为我们的教学楼做一套楼牌,让不熟悉校园的人更方便快捷地找到教学楼?在问道于学生后,我们开发了“九思楼楼牌的设计和制作”课程。
单元学习目标
经历九思楼楼牌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体验工业生产劳动过程;能够根据产品的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具,制定创意设计方案,能够识读并绘制简单的产品技术图样,并根据图样加工制作产品模型或原型,完成产品组装、测试、优化;经历产品设计和制作的全流程后,初步理解工业生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能够形成尊重劳动成果和相关职业劳动者的优良品质;经历使用木工工具进行产品加工的过程,形成积极参与工业生产劳动的态度和安全规范进行工业生产劳动的良好劳动习惯。
单元教学安排
本单元的实施分为调研、方案的创意和表达、产品加工、产品呈现四个阶段。其中,调研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楼牌的设计需求进行调研,包括九思楼的含义、楼牌的摆放位置、楼牌的尺寸设计。方案的创意和表达阶段,学生要学习简单技术图样的表达方法,并结合九思楼的含义的调研,进行创意图案的设计。产品加工阶段,学生要像木匠一样,学习工具使用方法,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规范操作,完成产品的制作。最后一个环节是产品呈现阶段,产品要放置在校园里,这是对设计和加工过程的极大考验,更是对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最直接的评价。
这四个阶段所展现的劳动流程是常见的产品设计和加工流程,这个单元最大的特点是所有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都围绕着一个问题——新生入学找不到教学楼而展开。教学从问题开始,到问题解决而终止。
环节一:调研。
带领学生阅读《校园里的国学》,学生知道了楼名源于《论语·季氏》中孔子的名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知道“九思”是要求君子在视听言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做到事先思考和省察,以求尽善尽美。通过对楼名来源的了解,学生们知道了学校的建筑也是有育人目标的,寄托着学校对学生道德修养各个方面的期望。
将全体学生分成11个组,每4个人一组,以组为单位针对每个楼需要做楼牌的楼门数量进行调研,以确定楼牌数量、摆放位置,并为楼牌尺寸的设计提供依据。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拿着尺子在校园展开测量,思考楼牌做多大合适、放在哪里合适、离门框多大距离合适等问题。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实践着、讨论着。
环节二:方案的创意和表达。
楼牌的设计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楼牌的尺寸:学生依据测量结果,结合各楼的实际情况,通过讨论,确定楼牌的尺寸为400毫米×900毫米,可以有横版和竖版两种不同排版方式。
楼牌的材料:学生依据已有的技术水平,在分析木板、PVC和透明亚克力板的優势和劣势之后,确定木材为表达楼牌内容的主要材料,透明亚克力板为底板。
楼牌的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并根据该教学楼的使用性质进行创意设计,如思贤楼是图书馆,所以思贤楼的楼牌设计中包含了书的元素。
环节三:产品加工。
零部件加工:学生用学过的直线锯割技术和曲线锯割技术完成了楼牌主体木艺零部件的制作。
组装和优化:在组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优化,如丢失了较小的零件、打磨过程中产生劈裂等,在优化的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品美化:学生用较为防水的丙烯颜料上色美化。
环节四:产品呈现。
班级选拔:学生将本组作品固定到KT板上,并粘贴到黑板上,以便作品展示与评价。
评价方式:教师设计了评价量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主要采取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保证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本单元的学习评价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针对学习态度、小组分工等学习过程方面的评价,二是针对作品设计与制作结果的评价。在评价中聚焦是否体现设计要求、是否符合制作要求等具体的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认识评价在技术学习中的重要性。
校级展示:在学校的支持下,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最终挂在了各个楼门口,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作品能物尽其用,对制作产生兴趣,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李玮琳老师点评
这个项目属于工业生产劳动任务群,该任务群中劳动素养的提升主要通过劳动项目的实践来实现。学生在经历完整的加工流程后,对该类生产劳动的加工流程、工具选择、材料选择有了充分的认识,掌握了加工的流程,体会到了加工工艺的复杂性,在作品呈现的过程中,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被激发。
这个劳动项目的成果会展示在校园里,这是一种无声的爱校教育,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情感的传递。学生在项目实施中自然流露出的责任与担当也凸显了劳动课程端正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的价值。
这个项目的来源是一个校园里发现的实际问题,项目的实施过程是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实践后,学生会将这类工业生产劳动问题的解决流程和方法内化于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项目内容的开放性、项目实施过程的开放性必然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