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背景下安徽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探索

2023-07-06黄逸清管莹莹

商场现代化 2023年8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中小企业

黄逸清 管莹莹

摘 要:2022年两会期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2021年“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定位对比方向更加明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关键路径,更是打造中国经济活力,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近年来国内制造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安徽作为制造业大省,其中占据中坚力量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应当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在行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下,实现企业内部智能升级和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制造业企业未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应用性角度分析安徽省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机遇,在复杂的内外部宏观環境下以给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中小企业;传统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

一、制造业企业发展背景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数十年间中国经济规模快速增长,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30%。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企业中99.8%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提供了79.4%的就业岗位,营业收入占全国总额的68.2%,为经济增长和保障就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小企业大量开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制造业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内驱力,是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近20年来,全球互联网和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向传统产业渗透,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融合下,产生了新的行业生态和商业模式。近年来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主题的产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中小制造企业的生存逻辑和发展环境。

国务院在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当中指出,要充分支持中小企业,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制造业结合。

2022年两会期间提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通过金融服务、人才通道、孵化平台等,对“专精特新”型企业进行培养,发挥中小企业创新优势,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各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

自“十三五”时期以来,安徽省也在积极致力于推动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并取得良好成效。省财政坚持多点发力,积极推行各类优惠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制造强省建设,打造并优化产业链布局,提高国际竞争力。全省各地市政府配合国家和区域政策,积极践行实践。合肥市政府发布《合肥市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聚焦平台建设,结合不同企业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梯度支持。马鞍山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数”“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步伐,打造“智造名城”。从全方位、多角度、大力支持安徽省中小制造业企业践行转型升级发展目标。

二、安徽省中小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现状及问题

笔者选择安徽省传统中小制造业企业A公司作为分析对象,结合案例相关内容分析和讨论现阶段安徽省中小制造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现状及问题。

1.核心技术缺乏,发展质量不高

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过去因为产业集群在地理上的不集中,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间的竞争客观上促进了制造业水平的进步。但由于部分领域缺乏核心技术,就整体行业和产品链而言,我国的制造业在国际上仍然属于中游水平。而作为主要力量的中小企业更是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平衡,于是造成了企业核心研发能力较为欠缺,无自主核心技术的难题。

例如,通过对A公司连续三年的财报数据进行盈利能力指标分析,并取2020年全行业指标良好值进行对比(净资产收益率良好值为7.9,成本费用利润率平均值为3.4,良好值是16.2)。表1可以看出相关盈利能力指标都呈现正相关盈利的状态,并保持在行业良好值之上,但依旧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还是核心技术缺乏造成企业附加值低、利润低,发展质量开始逐年下滑,这一问题也和A公司虽然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都高于行业良好值,但体现企业控制成本费用的能力和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却低于行业良好值相呼应,也从侧面反映像A公司这类中小企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2.中小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相对单一

现阶段,中小制造业企业面临着生产技术简单,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以及管理水平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有些甚至依旧保留家族企业生产模式,造成企业管理模式单一,大多数企业管理层专业技术过硬但管理水平相对较弱,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

例如,通过对于A公司连续三年的财报数据进行营运能力指标分析,一般情况下,营运能力的各项指标即各项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少,表示营运资金流动越迅速,资金周转能力越强。表2可以看出,2019年和2020年A公司的各项周转速度较好。但2021年开始,各项指标开始下滑,说明A公司这类中小企业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面临着经营不善,产品市场未开发好,存货变现能力变差,生产或销售环节出现了问题等情况,该指标也同时与盈利能力的成本费用利润率相呼应,企业在相关的内部成本管理出现了问题,营运能力有所下降。

A公司这类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相对单一,该模式下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工作重心依旧停留在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对企业其他相关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和研究,重业务轻财务环境下可能会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环节中出现财务风险甚至是损失。例如,生产管理水平不到位,可能会增加相关营运成本。近年来中国人力资源成本上升,使得许多中小企业竞争力下降。在国际竞争中,高端制造业难以突破欧美封锁,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流失。

3.转型升级所需的资金匮乏,融资难

中小制造业企业的企业资产和经营规模都相对较小,资产能力不足、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都使得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不高,向银行获取贷款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再加上缺乏核心技术支持、附加值低、利润低,自身的原始积累无法支持企业进行强有力的转型升级。同时,融资困难也会限制企业的投资决策选择,更倾向于选择紧缩性的投资策略,低风险、低收益,无法较好地选择和利用财务杠杆效应。

例如,通过对于A公司连续三年的财报数据进行偿债能力指标分析,可以反映企业在经营投资及策略上的选择,举债经营能力的强弱等情况。有效对企业偿债能力研究分析,有利于企业管理做出正确投资选择、经营选择和借贷选择。表3可以看出A公司偿债能力指标整体维持较好的水平,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都相对较高,但偿债能力并不是越强越好,站在债权人角度来看,高偿债能力的公司具有较高的资金偿还能力,潜在财务危机较小。但从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看,A公司这类中小制造业企业,融资能力相对受限,保持较高的偿债能力避免造成信用损失,在选择的财务政策也偏向于保守财务政策并未能充分有效利用滞留在流动资产上的周转资金,没有很好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可能进而会影响企业整体获利水平和转型升级发展进程。

4.创新人才匮乏,难以吸纳到企业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

中小制造企业能否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发展,而核心技术的发展源于对创新型人才的利用。企业的创新型人才不同于普通劳动者,更注重对前沿知识的吸收、对企业需求的洞察、对新兴技术的研发。我国中小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无能力或不重视技术型人才的运用,创新型人才匮乏,企业对环保、信息化等新概念的理解较弱,产品竞争力不足,企业利润率低下,员工待遇一般,不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

安徽省中小制造业企业现有的一大问题是高端创新型人才欠缺,相关资料表明,安徽省制造业存在人才结构性缺失,即普通劳动者数量过剩、技能水平不足,高端技术型人才数量不足。安徽省高端制造业较少,高价值岗位不足,导致对人才的吸引能力较弱,外地人才落户较少,本地人才流失严重。没有高端制造业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中小企业更加不堪重负,陷入恶性循环。

三、安徽省中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中小制造企业想要在残酷的竞争中持续生存发展除了坚持自主创新,科学分析自身情况外,更要紧跟国家宏观政策走向,积极跟随时代发展大趋势并及时地转型升级,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型产业链模式。

1.政府政策支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政府政策在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应起到引导和支持作用,发挥政府在市场环境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在未来区域规划管理中给予先进制造业、创新科技项目更高优先级。

金融方面,政府可以发挥自身桥梁作用,促进银行和企业良好合作,缓解由于融资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贷款难度大、融资难问题。鼓励金融机构推出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其对中小企业科研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安徽省中小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2.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渐渐无法适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尤为重要。

企业需逐步地完善组织框架,为经营管理活动打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各机构人员分工明确,将企业内部机构设置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达到管理上的有效约束,风险上的有效防范。虽然内部控制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但是如果没有这项控制措施,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要贯彻落实内部检查控制,确保监督的有效落实,通过构建业绩考核体系,来鼓励更多的员工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

3.引入环保概念,打造低碳制造业企业

环保概念是21世纪国际环境下最主流议题,环保概念与制造业的联系愈发紧密。环保意识与环保产业在思想和物質层面互为表里,迅速扩张,环保产业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支柱力量,并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安徽省中小企业应顺应历史潮流,逐渐减少传统能源产品的生产,增加新能源产品的生产,减少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增加低碳环保类产品的生产。

转型环保产业,一可优化经济结构,促进高附加值产业发展、高价值岗位增加;二可保护环境,通过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三可在国际上占据道德制高点,低成本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国家和企业的软实力。

4.加强创新人才建设,推动产学研合作

中小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对核心技术的把握,核心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通过加强企业与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相互间的交流,为企业创建提供技术资源支持,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以企业发展为中心、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产学研合作。安徽省中小制造业企业应着力培育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过关键技术突破,掌握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目标建设,扩充高薪岗位、提升人才待遇,为创新型人才构建良好的就业环境。

5.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培育核心竞争力

“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为新时代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当前安徽省中小制造业企业对数字化的敏感性欠缺,数字化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不清晰。安徽省中小企业应把握时代机遇,顺应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大潮,将数字化与传统制造业相融合,优化生产流程和组织架构,提升生产效率,实现深度融合,建立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创新试验场等,培养具有国内及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型企业。

6.促进发展产业集群效应,建立专业化分工合作

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必然道路,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能够给制造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与竞争优势。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使一些战略性产业或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努力实现专业化分工和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7.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全方位提升产业竞争力

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制造业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将价值链由以制造业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通过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组合包”,将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进行融合,优化产业链各环节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客户对企业的黏性。

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的服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较低,为了实现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要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企业除提供产品设备外,还提供设备的维修、检修、改造以及信息化专业化的远程设备状态管理服务。安徽省中小企业要明确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高收益性,明确服务化转型路径。

参考文献:

[1]袁媛,乔蕾,李晨.“互联网+”行为对保险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9):59-61.

[2]钱鸣,毛平.“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经济,2017(35):100-101.

[3]田淑芳.提升安徽省制造业创新能力的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8):31-32.

[4]盛革,季六祥.制造强国:商业生态系统与制造企业价值网平台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5]马荣荣.“互联网+”背景下对大学会计教学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8(1):434.

[6]杨琳华.推进县域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破解传统制造业发展难题的建议[J].商展经济,2020(11):77-79.

[7]饶瑞竹,陈光莉.数字经济推动安徽省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1(14):124-127.

[8]赵波.中国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黄逸清(1992.02— ),女,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中小企业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与物流园区联动关系分析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