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督脉灸联合铜砭刮痧治疗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

2023-07-05上官丹罡袁玉莲谷梅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长沙410003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3期
关键词:因性刮痧督脉

上官丹罡,袁玉莲,谷梅(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3)

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与康复是一个漫长且连续的过程[1],在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因多次化疗会受到社会和个人多方面的影响。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一种易受累和缺乏激情的主观感受[2],若不及时干预,患者对疾病治疗会出现消极态度,对于机体康复和日常生活均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医认为[3],妇女是以肝为先天,乳腺为肝经循行之所,肝气的升降与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而肝属木、脾属土,需补脾以佐平肝气,因此,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应采用“平肝补脾”的治疗原则。目前中医常采用督脉灸进行治疗[4],督脉属阳脉之海,灸温补,平衡机体,能明显减轻癌症患者的疲乏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砭石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5],因铜具有热传导性强和消毒的功效,使用铜砭刮痧可温和刺激机体穴位,从而达到温阳平衡之效。本研究旨在探讨督脉灸联合铜砭刮痧治疗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诊断并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肝郁脾虚型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中医证候标准:主症易乏力、疲劳,神疲食少,口干咽燥,次症乳房胀痛、月经失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虚;②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化疗治疗;③化疗后,血常规等相关结果无明显异常;④患者及家属同意入组,经本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排除标准:①合并大肠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②术前行新辅助化疗;③合并红细胞疾病等血液系统疾病;④不可正确表述自身感受,具有精神、表达障碍。

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组年龄35-65岁,平均(48.87±5.24)岁,病程0.4-2.2年,平均(1.35±0.34)年;对照组年龄35-64岁,平均(49.18±5.37)岁,病程0.5-2.1年,平均(1.42±0.38)年。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病程等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督脉灸治疗。①将人参、黄芪、当归、丁香、女贞子、川芎和肉桂按照一定比例研末制粉。将3kg的生姜进行去皮、切丁、粉粹和滤汁等步骤,形成姜泥,并放入干燥袋中备用。②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将督脉大椎至腰俞及两侧的皮肤进行消毒。③取20g药粉,均匀铺在患者背部,覆以桑皮纸,桑皮纸上再平铺一层姜泥,摆放成以督脉为中心的柱形姜带,宽10cm,高5cm。④将艾绒均匀平铺在姜带上,宽5cm,厚3cm,点燃艾绒待其自然燃尽,约40-50min。⑤待灸毕,移除患者背部的艾灰、姜泥和药粉后,使用清水擦拭患者背部皮肤。督脉灸治疗与患者乳腺癌化疗治疗同步进行,每日1次,连续治疗1周,共治疗4个化疗周期。

观察组患者采用督脉灸联合铜砭刮痧治疗。督脉灸治疗方法和治疗次数同对照组。铜砭刮痧治疗方法如下:①刮痧板以黄铜为主要材料,并制成虎符铜砭。②患者摆好体位,刮痧板与皮肤呈45°,先在患者的刮痧穴位区域轻拭刮,待患者适应刺激后再开始进行刮痧治疗。③选择督脉、膀胱经以及肝脾投影区进行刮痧。督脉自大椎刮至长强,全部刮透左右内外足太阳膀胱经,重点刮痧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及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肾俞穴位;全部刮透手三阴经及三焦经,重点刮拭云门、中府区域;乳房刮痧时避开乳头处,所有疼痛部位均重点刮痧。根据不同的刮痧部位选择虎符刮痧板的不同部位,每个部位均在上述穴位各刮拭15-20次。④刮痧力度要以患者个人的耐受程度为宜,刮痧结束后嘱患者饮200-300ml温开水,饮食选择清淡食材,宜在4h后洗热水澡,注意保暖。刮痧治疗120min/次,1次/周,共治疗4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中医证候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后,观察两组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医证候积分采用中医证候分级量表对乳房胀痛、神疲食少和月经失调等症状进行评分,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对应计分0-3分。

1.3.2 癌因性疲乏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后,采用中文版Piper疲乏修订量表(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Chinese,RPFS-C)[7]评价两组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RPFS-C包括行为、情感、感觉、认知4个维度,每个维度均采用0-10分计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癌因性疲乏越严重。Cronbach’s α系数为0.835。

1.3.3 疼痛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后,参考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乳腺癌患者疼痛感。VAS分值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1.3.4 生活质量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后,采用中国癌症化学生物治疗患者生活质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Chinese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mo-biotherapy,QLQCCC)[8]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4个维度,共35个条目,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治疗前后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乳房胀痛、神疲食少和月经失调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乳房胀痛、神疲食少和月经失调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比较(±s,分)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癌因性疲乏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行为、情感、感觉和认知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比较(±s,分)

表2 两组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3 观察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3.15±1.04)分、(3.12±1.03)分,两组无明显差异(t=0.112,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0.78±0.54)分、(1.14±0.67)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291,P<0.05)。

2.4 观察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3 讨论

乳腺癌发生于乳腺上皮或导管上皮,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乳头内陷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中医认为,乳腺为肝经循行之所,肝经的气机通畅可使患者心情舒畅、解郁除烦,且肝属木、脾属土,因而需补脾以佐平肝气。目前中医常采用督脉灸进行治疗。督脉灸具有治疗面积大、药效作用时间长和作用因子多等特点,可较好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砭石疗法是利用铜的热传导性和消毒的功效,在此基础上刮痧,温和刺激机体穴位,从而达到温阳平衡之效。

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乳房胀痛、神疲食少和月经失调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分析本结果变化,有可能是因为观察组在督脉灸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铜砭刮痧。传统中医认为铜砭刮痧的穴位中,大椎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具有改善供血和增强体质之效[9];大杼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具有疏通经脉、调节血液循环之效;膏肓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具有补虚益损、通络止痛之效;神堂于第五胸椎棘突下,于后正中线旁开,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之效;肝俞于第九胸椎棘突下,具有散肝脏之热、理气解郁之效;云门于胸前壁外上方,具有宣肺理气、疏经活络之效;中府于前正中线旁开6寸,具有疏散风热、肃降肺气之效。诸穴合用,共奏疏通经脉功效,结合本研究结果表明,督脉灸联合铜砭刮痧治疗乳腺癌患者,可在宽胸理气、改善供血的基础上达到宁心安神和增强体质的功效。

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虽能杀灭和抑制肿瘤细胞,但无法完全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以及对患者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中医认为,癌因性疲乏属“虚劳”等范畴,应采用“平肝补脾”的治疗原则。在本研究中,肝郁脾虚型乳腺癌患者主要是因肝郁证传变或并病所致,督脉灸摆放以督脉为中心的柱形姜带,燃尽姜带上层的艾绒,虽可达到疏通经脉和理气解郁之效,但针对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并不能更好地辨证施治。铜砭刮痧使用黄铜制成的虎符铜砭作为刮痧板,充分利用铜热传导性强的功效;癌因性疲乏以健脾等补益为原则,充分发挥督脉、膀胱经以及肝脾投影区的穴位之道,在此区域刮痧,可更好地达到宽胸理气和宁心安神之效。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分析本结果,督脉灸集7种中药及生姜等作用于一体,取穴以督脉大椎至腰俞及两侧为主,利用督脉对十二静脉的统帅和联络作用,具有艾柱大、火力足和温通力强的特点,能有效达到通络止痛、补阳壮督的治疗效果。在督脉灸联合铜砭刮痧治疗时,再辨证施治,充分发挥铜砭刮痧行气活血、通痹止痛的作用,改善机体被刮拭区域的微循环,升高局部皮肤的温度,从而在改善患者化疗后疼痛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督脉灸联合铜砭刮痧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降低化疗后的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仅初步探讨了督脉灸联合铜砭刮痧治疗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因性刮痧督脉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