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语文新教材情境的搭建逻辑与使用建议

2023-07-04孙华泽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生活语文教學情境

孙华泽

【摘 要】 随着培智学校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的识字量有所增加、阅读能力有所提高,生活语文新教材中编排的课文在体例、内容上也呈现出更多样、更丰富的特点。正确使用教材提供的情境,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与互动性。教材中情境搭建的出发点、指向各有不同,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对策。

【关键词】 生活语文;情境;教學

【中图分类号】 G764

一、问题提出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过,“我们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1]。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观点,明确将生活情境中的经验作为教育的资源。李吉林提出“根据教材,创设情境”[2]。王策三则认为,情境不是凭空而来的,“设置情境是否必要和设置什么样的情境,都以教材为根据并以达成教材的要求为目标”[3]。教材中呈现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但并不是对历史经验的全部展现,它所构建的情境应该是高度概括和普及的,应该是面对特定对象的,以“跳一跳”“够一够”能达到的发展区为目标,并且能将个体发展寓于其中。因此,教材在编写时就应渗透自然情境、搭建生活情境、设置社会情境等,并且这些选取的情境是具有典型性和选择性等特征的。将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寓于教材情境的搭建,更有利于教师利用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感性认知、科学认识,丰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推动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在培智学校中,立足教材建构的情境,给学生提供适宜参与、体验、感受和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便于加深他们对具象事物的认知,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或意义理解的难度。

生活语文新教材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展开和重现的教育情境,以及丰富的图片、语言、文化等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在对教材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障碍程度与学习能力,进行教学情境的二次诠释或理解,最终促进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完成对经验的积累和内化。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通过对教材情境解读,利用视觉刺激、听觉刺激等,可以以较快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将课文系统、辅读系统、练习系统提供的情境转化为小的、有意义且连贯的学习任务,可以驱动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分析、想象、体验等思维训练活动,以循环往复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技能,组织学生开展知识认知、艺术感知。可见,生活语文新教材的情境在教学活动中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教师充分挖掘生活语文新教材呈现的文化背景、价值导向、共同心理等情境,开启课堂活动、进行知识传播、组织实施练习等,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验的热情。生活语文新教材编写时遵循人文性、工具性和生活性的课程性质,给学生提供诸如知识技能、思维方式、规则秩序、人际交往等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技能、积累经验。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既不能完全依靠情境,也不能彻底抛开情境,而是应该给学生营造适合沉浸、体验的活动。休伯纳认为教学情境是生活世界的重建。那么教材情境就可以看成充当“生活世界”和“教学情境”沟通的大桥。从情感角度看,这个大桥上要呈现出互相信任、互相认可的情绪氛围;从认知角度看,这个大桥上要承载有建设性的思考和交流的认知任务;从发展角度看,这个大桥上要提供可以收获和充满意义的评价活动。而作为诠释和传递经验的教师,如何掌握利用教材情境的尺度?本文从生活语文新教材情境搭建的逻辑、方式等方面给出一些策略性建议。

二、生活语文新教材情境搭建的逻辑

培智学校学生在情绪、行为、智力、交流等方面存在障碍,因此他们在理解教材意图、接受课本知识时会存在很多困难。如果教材的编写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学生熟悉的人物、场景、活动搭建情境,传递知识和技能,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对学段目标与内容的规定、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的编写建议,我们可以勾勒出生活语文新教材情境搭建的逻辑,即满足学生生活需要,以生活语文学科性质为框架,以低、中、高学段为跨度,对听、说、读、写等语文知识与能力重新组织,兼顾物质情境与心理情境,增加学生与环境互动的元素,增加学习环境、学习场景的模拟,帮助学生尽量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获得有意义的信息。教材的这种编排方式,不仅是以知识的客观传递为线索,同时还站在学生情感需要的角度,运用语言、符号、活动等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

生活语文连同生活数学、生活适应两个学科创新性地构建了教材的协同框架,以生活适应为线索,按照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与世界的领域划分知识与技能的呈现情境[4]。同时,三科教材共同以乐乐、天天、兰兰、贝贝为主人公,将课文、练习、注释等板块串联在一起,增加教材的亲和力,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大脑活动的、生动且丰富的学习氛围。

当然,这种氛围立足教材情境,利用语言、画面、活动等刺激学生的大脑发育,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障碍程度,能将科学的、适宜的、情感的、社会的信息更好地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例如,从生活语文教学规律看,学生是从单张的图片开始学习,到汉字,再到词组、段落和短文,这种过程在不断深化、复杂化,适合使用形象化、直观化的媒介组织情境再现和情境模拟,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利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和接受。可以说,教材情境的建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知识传递带来的枯燥和生硬,其包含的信息,涉及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等因素,可供教学解读和阐释的空间大,十分适合针对不同能力程度的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

但随着年级的变化,教材情境搭建的逻辑也各有侧重。在低年级段,生活语文新教材配合生活数学、生活适应新教材,采取统一情境的编写策略,即以生活性为主,穿插统一的学习元素、生活元素和社会元素等,利用色彩鲜明、内容积极的语言描述、图片描述、活动任务等,给学生营造符合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低年级段的教材课文包括语言简洁的词语、短句,蕴含真情实感的诗歌,内容明确、主题突出的实物图,元素丰富、贴近真实的场景图,以及有针对性的练习,力图使教材呈现真实、朴素、清新的风格,便于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接近自身真实生活的生活语文知识。而随着年级的升高,生活语文的学科属性逐渐增强,教材中文体的种类、图片的呈现方式、主题的样式,相对低年级段,更加丰富、复杂,可解读的内容也变得更强。中、高年级段的教材在情境搭建方面,在真实性和生活性的基础上,增加应用、审美和互动的元素,课文系统、辅读系统、练习系统、活动系统呈现的语言信息、形象符号更有特色,可想象的空间变得更大。其中的文字量在逐年增加,具体、形象的图片数量在逐年递减,但是课文、作业或活动等与情境配合的紧密程度有所提升,兼顾了学生学习与情境互动的需求。总的来说,生活语文新教材的情境搭建,一是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由形象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满足基础型学习和功能型学习的需要;二是将认识活动寓于情境活动中,优化学生大脑活动的环境因素,以此锻炼培智学校学生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为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服务。

三、生活语文新教材情境设置的维度

内容丰富、讨论空间大的情境,在生活语文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低年级段,以生活适应为线索创设生活性为主的情境,到中高年级段,学科属性不断增强,思想性、人文性、工具性、实用性逐步呈现,情境可解读、可探讨的空间越来越大。教師在课堂上利用教材情境组织学生活动、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学习内容,也要由单一的层次发展成分层、分阶段的。教师要区分不同学生能达到的不同水平,从初步观察,到听指令学习,再到独立思考,理解情境呈现的内容,借助情境分析段落或课文等,每个阶段都指向教材情境建构的不同阶段。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结合教材开展认识活动,借助情境开展持续性学习行为,能使用观察、倾听、口头表达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和反应适时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评估与调整。

那么,生活语文新教材情境的维度是如何设置的呢?教材情境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方便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有的情境指向的是让学生直接获取资讯和信息,有的情境指向的是引导学生快速并较为容易地完成观察、了解、熟悉等初级的学习活动,有的情境指向的是要求学生开展理解、积累、体验等复杂的感知活动,有的情境指向的是熏陶、感染等情感认知活动。教师在分析和创设教材情境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和迁移的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在情境过程中接收的引导、暗示、体验是否能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因为教材情境不仅能给教师教学活动带来多样的刺激源,同时还应该给学生的体验带来安全和轻松的情绪价值。

首先,从课程的维度看,教材情境设置立足生活语文的课程性质,将生活语文课程、学生主体、社会元素进行有机融合,构建着眼于服务生活需要的技能,让学生在学习符号、图像、语言的过程中扩大生活经验范围,为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因此,教材情境以课程的引领者身份协助学生开展阶段性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则以信息传播者身份给出必要的干预和指令,或者以指导者身份指导学生通过体验、移情等感知语言、丰富体验。

其次,从生活语文学科的维度看,教材情境设置是将生活语文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与情境的互动性,提升学生对形象、语言、活动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教材情境将字、词语、句子、短文拆分并重新组合,并将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纳入组合之中,使教材中的每个环节都带有“情”。这种情一方面是课文作者思想感情的再现,另一方面是编者赋予教材各个板块的学习动机。由此,学生在教材情境中开展有意义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带领,特别是在遇到理解障碍的时候,教师利用图片、视频、语言、音乐、色彩等,对课文进行铺垫与补充,这都能给学生营造积极、愉快的互动氛围。

最后,从潜能开发和功能改善的维度看,教材情境设置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教材通过人物线索、主题线索、练习线索将知识、能力、情感等因素揉在一起,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支架”,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入情、动情、移情、抒情”[5]的感知环境,以此来支持学生个性化的收获和积极的体验。此时,教师根据教材情境,利用暗示、模拟、角色转换等活动,创建学生与经验的链接,不仅要关注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活动中意志、态度、方法的表现。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无论是统一的人设,还是主题单元,教材情境充当的还是学生学习的助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学生越主动,他们获取有效信息的概率才会越大。因此,教师还是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组织各种活动,把学生带入教材情境,如让学生带上某种学习期待、用语言描绘场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将学习活动分成若干个细小的模拟任务等。理解生活语文新教材情境设置的层次,再理解教材情境创设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材的作用。

四、利用生活语文新教材情境的教学建议

在生活语文新教材中,情境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手段和媒介。“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是让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的过程,同时也是让他们进入世界,进入社会生活,进而渐渐长大的过程”[6]。教材中不同的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主题创设的情境,能够给学生提供穿梭于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桥梁,拉近历史经验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给学生多样的情绪体验。而相较于文字情境,图片情境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形象,同时还可以配合音乐、视频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取向。当培智学校学生可以顺利地借助情境中的符号、文字等,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做出有意义的回应时,此时特殊教育与普通义务教育的作用就趋于一致,这也是生活语文学科教学价值和目的所在——给培智学校学生的成长提供可能和空间。立足培智学校的学情,结合生活语文新教材情境,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一)启智——作为学生学习的知识性载体

启智的情境,指的是作为学生学习的知识性载体,侧重情境携带的信息属性。无论是教材中的课文、练习,还是配图、活动设计,构建的情境都有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培智学校的低年级段,学生认识抽象的概念或复杂的事物有障碍,他们更容易在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中进入认知活动。从具体可以体验、模拟、感受的情境中开始认识意义、理解意义,更符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在生活语文新教材中,情境肩负了帮助学生感知汉字、理解词语的任务,以及培育学生价值观的桥梁作用。

学生要开展认识和理解的活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能够直观感受或看到具体的形象。因此,教师可以立足教材中呈现的栩栩如生的图文情境,对学生开展不间断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反复跟说、跟读等活动中接受信息的暗示或角色的体验。教师也可以使用教材中图文对应的练习情境,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强化中,积累学习经验,提高认知和理解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要读懂作为知识性载体的情境中的内容,并要在反复的练习中获得意义。

例如,一年级上册生活语文新教材编排了教室主题的一节课。课文配了教室场景图,桌子和椅子的单个物品图,并在图片下方设置词语。一年级教材的编写,遵循的是“课程标准”中“读图与读文并重”的要求,利用形象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搭建识字的情境。具体内容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先图片后词语的顺序,给学生呈现接近生活实际的主题。教材这种情境的创设,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增加对新知识的熟悉感、信任感;其次是让学生知道可以从明确的形象中观察并获取信息;再次,教材通过图片与词语的配合,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阅读方法知道形象与意义具有对应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进一步知道情境中包含的内容及其意义,从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实际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利用主题整合的方法,统整教材中的课文或练习,将教室相关的地点、人物、活动等集合在一起,进一步丰富情境中的资源,强化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再如,二年级上册生活语文新教材第10课识字课文《土木火》。这一课主要呈现了自然界中常见的几种事物“土”“木”“火”“石”“田”“水”。课文巧妙地在“自然与社会”的单元里呈现这些汉字,并依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将字形与图片配合在一起。首先,教师要明确这是一节呈现自然情境的课,可以结合课后练习中郊游或露营的图片,给学生创造可以体验的小任务,让学生产生认识自然情境中事物的动机;其次,教师可以延续郊游或露营的主题,利用课后练习的内容,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记忆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增加音乐、视觉、游戏等活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提炼教材情境主题认识自然景物、事物,强化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和使用场合的把握。

由此可见,低年级段教材情境在培养学生识记字形、理解词义方面,既能起到桥梁的作用,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也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将更多的相关主题资源纳入课堂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情境的合理使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感官认识,成为学生进行表达、作出反应的重要手段。

(二)拓思——作为学生学习的信息提示

拓思的情境,指的是教材情境作为辅助手段和提示,能够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不一样的情绪和情感。学生可以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感受情境、掌握情境,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作为信息提示,教材情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沉浸的环境,帮助学生能尽快与课文的作者拥有同样的视野。虽然培智学校学生在共情方面存在困难,但是教材中的情境就像开关,能触发学生联想和理解活动。在生活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可能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例如一名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一名没有反馈的学生或是一名存在理解障礙的学生等,都会影响教学活动的进程。那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文字、练习等,将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刺激源,协助在想象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并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体验和接受教育的意义,是教材情境要着力完成的任务。比如,教师在开展课文讲解之前,就可以先构建学习任务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感受,帮助学生补充信息,这部分的教学重点不强调学生对情境中细节、精准度的把握,而在于从认知的角度让学生了解和感知,从思维发展角度让学生试着理解课文。因此,在生活语文新教材中,古诗文阅读、看图说话等内容的编排,就适宜采取拓展思维的情境搭建方式。

例如,四年级下册生活语文新教材的识字单元编排了《江南》一课,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古诗的内容,来感受采莲的乐趣,欣赏美好的风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课文呈现的莲叶、鱼儿的场景图,带领学生欣赏优美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培智学校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形象的画面,但受到障碍的影响,在对抽象意义的理解、提取、阐释与评价等方面有困难。教师可结合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构建江南水乡的劳动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联想,初步了解古诗。对理解文意方面的练习,让培智学校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得到想象和联想的满足。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教师先筛选教材情境的提示信息,再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如对课文插图的观察,蕴含情感的朗读,以及能够带动学生参与、反复操作的训练等。因此,教师在利用教材情境时,要抓住“鱼”和“莲”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模拟采莲的活动,想象生动的劳动场面,想象江南水乡的美景,拓展学生的思维。另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莲叶、池塘的照片等资料,配合教材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在古诗优美的情境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再如,四年级下册生活语文新教材第二篇口语交际“快乐的儿童节”中,要求学生说一说关于儿童节的活动。作为信息的提示,教材给出了描绘活动时间、人物、地点和事件的图片,用参观动物园的活动情境提示学生“六一儿童节那天,你参加了什么活动?”“你最喜欢哪项活动?”教师教学时,重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可以以问题为引领,在活动情境中制造认知的冲突,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这里的情境建构,一方面是立足场景图中呈现的限制条件和提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提取有效信息;另一方面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需要,指向帮助学生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问题聚焦的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另外,还要考虑教材中的练习系统,用训练强化学生的感情移入即同理心,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有规定、有秩序的条件下生活并给出积极的反应。

当然,生活语文新教材编写的目的和意义不在于教会学生掌握构建情境的方法,而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获取信息、掌握描述事件的基本方法,同时在体验中提高学生的同理心,培养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运用语言输出意义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能运用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融入社会生活。

(三)育德——作为学生学习的价值导向

这里的育德,指的是情境提供的信息作为文本内容的背景资料,是文本表达思想的一部分,具有价值导向的重要作用。教材情境将知识、情感、思维、美学融合在一起,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类情境的使用,在教材中主要配合思想内容丰富的课文,目的是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积极价值的熏陶。作为课文的一部分,情境的建构主要考虑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教学重难点,并且在知识性载体和信息提示的基础上,利用形象鲜明的图片、意思明确的语言文字和针对性强的练习,帮助学生进行目标导向的学习,进行特定情节的解码、整合和推论,最终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特别是在中高年级生活语文新教材中,情境的创设不单是图片或活动,还隐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课文中对祖国的热爱、对英雄的致敬、对劳动的赞扬,都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表达出来的。尽管学生的认识、理解、思考和想象能力发展不够全面,但在教师的协助下,通过角色互换、联想、体验等,是能得到个性化的阅读结果,感受到课文传递出积极的价值观的。

例如,五年级下册生活语文新教材编写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教师教学时,应注意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充分借助情境,设计出有层次和梯度的任务供学生选择。教师可以在课前补充一些资料,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再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更多的历史资料后体会课文中的形象以及价值导向。教师对教材情境的解读重点不在于“挖井”的过程,而应该是组织学生关注情境中传递出来的信息,即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懂得感恩。教材情境提供给学生浓郁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该将这种情感体验进一步细化,并给学生的思考提供明确的方向。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和图片,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分为阅读图片、阅读段落、结合图片情境理解课文等,让学生在分解的任务中了解、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再如,在六年级下册生活语文新教材中编寫了《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课文通过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对话展开童话故事。课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配图清新,主要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把事情想全面。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吃透教材情境,用真诚的话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图片,了解图片传递的信息大致是什么,为段落阅读进行铺垫。再次,教师可以结合情境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物表演或情境再现,帮助学生完成理解的任务。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根据课后练习题进行主题学习,将课文主题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开展更深入的思考。此外,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拓展活动,将更多的图片甚至实物融于情境之中,使学生能与课文倡导的价值取向互动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认真观察生活还能怎样做”。由教材情境生发出更多的可以比较和迁移的学习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生活语文新教材情境搭建就是要拉近知识与生活、经验与社会的距离,帮助教师配合教学的需要,从不同的维度给学生呈现适合沉浸的学习情境、体验情境、情感情境、练习情境。教材面对的是全体培智学校学生,要使他们有参与的意识和愿望,给他们的发展提供被认可、被肯定的情境,逐步提高他们认识、感知、理解、记忆等能力,为学生适应真实生活、社会环境做好铺垫。

五、期待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每天都有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涌入学生的生活,这一方面对经验的增长和认识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但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学生整合、筛选、提取、理解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在生活语文课堂上,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情境也不是静态固化的。社会的变化会影响教材的内容、教学的手段,包括图画、照片、设计作品的大量使用,以及实物展示、角色扮演、视频播放、图片渲染等。这些内容进入课堂,必须经过系统、科学的安排,才能形成适合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境。如果对教材情境理解不全面、情境创设不恰当,它们就会成为教学活动的干扰因素。

教材中不同的情境传递着各自不同的语言,关注情境构建的元素、呈现的主题、提示的信息,以思维训练为横线,以情感熏陶为纵线,利用图片、文字、训练、活动等,将生活主题与语文素养相结合,着力在最大的程度上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新教材情境创建的参考因素还有学生的能力水平和障碍程度。教师利用教材情境呈现生活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能以较快的速度拉近学生与知识、观点、技能的距离,优化学生思维活动的环境,十分利于学生感知、参与和体验。另外,在创设教材情境时,要尊重生活语文课程的性质,让形象、情感、价值导向、生活世界互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跳一跳”“够一够”的过程中展开更多的认知活动、操作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步入社会生活时受到最少的限制。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8.

[2]李吉林.情景教学实验与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18.

[3]王策三.现代教师的新追求 现代教育的新成就——李吉林情景教学实验的启示[M]//马樟根,吕达.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0.

[4]穆颖,朱志勇.培智低年级段三科教材的整体建构[J].现代特殊教育,2019(21):28-33.

[5][6]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8,26.

(作者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100081)

猜你喜欢

生活语文教學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Unit4.let’s eat教学反思
27《鱼游到纸上》
教学长相
护患情境会话
打造生态课堂践行生活语文?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参变分离之后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