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2023-07-04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杜伟娟 廖蓝飞 张 莹△ 冯兰珍△ 刘焕强△(石家庄 050011)
提要 目的:研究疏肝消痤汤联合异维A酸胶囊及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价值。方法:参照纳入标准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80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纳入中西医组(40例)与西医组(40例)。西医组予异维A酸胶囊,1粒/次,2次/d;阿达帕林凝胶,每晚局部薄涂1次。中西医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予疏肝消痤汤口服,2次/d。观察治疗后2组疗效及皮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变化。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2.3%,优于西医组总有效率74.4%(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皮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LQI评分均较西医组低(P<0.05)。说明疏肝消痤汤联合异维A酸及阿达帕林凝胶可有效减轻患者皮损症状,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提高生活质量。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
痤疮[1]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累及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女性迟发性痤疮是指发病年龄>25岁的女性患者[2]。皮损好发于面部、前胸、后背等皮脂部位,对称分布,其表现多以粉刺、毛囊性丘疹为主,兼有少量结节、脓疱,部位多见于口周、下颌部。研究表明[3]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遗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等相关。现代医学临床治疗上主要有维A酸类药物、抗菌素药物、光电治疗等方法[4],但临床治疗效果一般,易复发,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是其治疗难点。中医中药治疗具有辨证论治、标本兼治的独特优势。中医学理论认为,该病以肝气郁滞为本,瘀血热结为标。本研究观察疏肝消痤汤联合异维A酸及阿达帕林凝胶对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收效颇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来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北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80例女性迟发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其中中西医组1例未能按时复诊,西医组1例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因此2例剔除研究,最终纳入中西医组39例,西医组39例。中西医组:年龄26~42岁,平均(30.35±5.35)岁;病程2个月~18个月,平均(6.83±4.18)个月;皮损严重程度分级:Ⅰ级6例、Ⅱ级15例、Ⅲ级12例、Ⅳ级6例。西医组:年龄26~43岁,平均(29.92±4.60)岁;病程2个月~16个月,平均(7.32±4.36)个月;皮损严重程度分级:Ⅰ级5例、Ⅱ级14例、Ⅲ级15例、Ⅳ级5例。2组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5]发病年龄>25岁的女性;皮损好发于面部下颌部、口周部位,呈对称性分布,皮疹以粉刺、脓包、结节为主要特征;伴经前加重或月经不调。痤疮严重程度采用Pillsbuy分类法[1]。Ⅰ级 轻度,仅见粉刺;Ⅱ级 中度,可见炎性丘疹;Ⅲ级 中度,出现脓疱;Ⅳ级 重度,有结节、囊肿。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痤疮肝郁气滞证。主症:皮疹位置主要见于口周及下颌部位,皮疹以丘疹、粉刺色红或黯红,或伴有脓疱。次症:平素急躁易怒,皮损受经期影响,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便秘,夜寐多梦,舌红或有瘀点,脉弦、数。符合上述主症及次症≥2项,诊断为肝郁气滞证。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以上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痤疮严重程度采用Pillsbuy分类法[1];(2)符合上述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治疗前近4 w内未使用过与本病相关的药物治疗;(4)本人自愿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2)对治疗药物中某种成分过敏者;(3)化学物质所致的职业性痤疮、爆发性痤疮等;(4)合并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5)合并有心血管、消化、血液和神经系统等其他严重性疾病、精神障碍者。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治疗过程中发现药物严重不良反应者;未坚持复诊及未规律用药者;其他原因导致试验终止患者。
2 治疗方法及疗程
2.1 治疗方法
2.1.1 西医组: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阿达帕林凝胶。异维A酸软胶囊(海南慧谷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3017)10 mg,2次/d饭中服用;阿达帕林凝胶(黑龙江福和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871)睡前洁面后,局部薄涂,1次/d。
2.1.2 中西医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消痤汤。疏肝消痤汤方药组成:柴胡10 g,郁金、牡丹皮各9 g,赤芍10 g,桃仁、红花、香附各6 g,当归12 g,丹参10 g,茯苓、薏苡仁各9 g,甘草6 g。临证加减:脓疱重者加用蒲公英、连翘;结节较重者加用三棱、夏枯草;夜寐差者加用合欢皮、酸枣仁。所有中草药由本院中药房提供,煎药机熬制成汤剂,每剂煎至400 mL,分装成200 mL的2小袋,于每日早晚饭后各温服1袋;异维A酸软胶囊及阿达帕林凝胶用法同对照组。
2.2 疗程及其他 2组均治疗6 w后观察疗效。嘱患者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嘱日常生活少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熬夜。
3 观察项目
3.1 观察指标
3.1.1 皮损情况[6]:分别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情况。(1)皮损形态:0分,无;2分,以粉刺为主;4分,可见粉刺、丘疹;6分,粉刺、丘疹、结节并见,可见脓包及囊肿。(2)皮损质地:0分,正常;2分,较硬;4分,偏硬;6分,硬。(3)皮损颜色:0分,正常肤色;2分,淡红色;4分,鲜红色;6分黯红色。(4)皮损数量:0分,未见明显皮损;2分,皮损总数≤30个;4分,30个<皮损总数≤50个,6分,50个<皮损总个数≤100个,结节或囊肿≤3个;8分,皮损总个数>100个,结节或囊肿>3个。
3.1.2 中医证候积分[6]: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急躁易怒、胁肋胀痛、夜寐多梦、月经不调、便秘症状,依据症状从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0、2、4、6分,并记录各项总分值。
3.1.3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L)评分[7]:包括瘙痒和触痛、尴尬或自卑、购物及家务、选择衣服、日常生活、运动、学习和工作、与人相处、性生活、皮肤护理情况10项,每项对应无、少许、严重、非常严重,分别记0、1、2、3分,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值总和。
3.1.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3.2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临床痊愈:皮损消退,或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症状消失,积分值减少≥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积分值减少≥70%,<95%;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改善,积分值减少≥50%,<7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或临床症状反见恶化,积分值减少<50%。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 结果
4.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经治疗6 w后,中西医组39例患者有效率92.3%,西医组有效率为74.4%。说明中西医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例(%)]
4.2 2组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情况比较 组内比较:2组患者皮损评分均较前减少(P<0.05),2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皮损症状。组间比较:治疗前2组皮损评分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皮损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说明中西医组改善患者皮损情况优于西医组。详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情况比较 分)
4.3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比较 2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减少(P<0.05),且中西医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表示中西医组改善患者急躁易怒、胁肋胀痛、夜寐多梦、月经不调、便秘症状疗效更好。详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比较 分)
4.4 2组治疗前后DLQI评分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DLQ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DL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西医组降低较明显(P<0.05),表明中西医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单纯西药组。详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DLQI评分情况比较 分)
4.5 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后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 (例)
5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女性迟发性痤疮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可能与精神因素、内分泌系统疾病、微生物感染、遗传因素等相关[8]。女性在面临家庭、工作、社会方面的压力大,长期慢性紧张情绪可通过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影响神经冲动发放,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或肾上腺轴,诱导皮肤内活性雄激素、皮脂腺分泌增多及影响月经周期,皮肤局部皮脂分泌旺盛,易导致皮脂腺导管上皮过度角化和毛孔的堵塞,促进局部痤疮丙酸杆菌繁殖,诱导或加重痤疮的发病[9-10],3%~7%的痤疮患者还容易遗留瘢痕[11]。临床上多选用异维A酸软胶囊和阿达帕林凝胶联合用药治疗本病,但西药治疗本病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过多使用阿达帕林凝胶可能导致患者局部皮肤黏膜干燥、红斑、脱屑等不适,长期应用异维A酸软胶囊还可能引起患者口干、头晕、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12-13]。另外,单纯西医药治疗难以对痤疮患者心理状况起到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寻求一种疗效好、多层次、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对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是极为重要的。
中医学认为,女性迟发性痤疮属“粉刺”“面疱”“酒刺”等范畴,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了“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提出痤疮可因外感而发的病理机制。《外科正宗》中也记载了“肺风、粉刺、酒皶鼻……总皆血热郁滞不散”,认为痤疮的发病与肺风血热相关。现代医家认为女性迟发性痤疮多系于肝,肝郁气滞,血瘀有热。青春期后女性平素急躁易怒,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于内,郁而化热,久之横逆犯胃,复加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常,化生湿邪,加重气血瘀滞,湿热郁阻,熏蒸肌肤,遂发为痤疮。郁火上炎灼肺,肺热壅盛肃降失司,腑气不通,故见大便干燥;肝气失于条达,两胁循经受阻,故见胁肋胀痛,若气郁日久化火,急躁易怒,肝火上炎,易扰心神,故见夜寐多梦;肝藏血,若疏泄不畅,则影响经血化生,故见月经不调,因此在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时应以疏肝理气为主,兼顾清热活血。
疏肝消痤汤选取逍遥散加以活血化瘀药物化裁而成,方中柴胡药性轻浮,疏肝解郁、条达肝气,以复肝用,是治肝气郁结之要药;郁金性味苦寒,理气化瘀、开郁通滞、破血生新,为血中之气药,二者合为君药,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散结之效。牡丹皮微寒,能破血通经;赤芍味苦降气,能散血消滞,二者清热解毒凉血以散结共为臣药。桃仁苦降导下、润肠通便;红花辛温破瘀、消肿止痛;香附辛甘开郁,专治气结,为散郁滞之良药;当归甘温养血活血以柔肝,助柴胡疏肝解郁;丹参养神安志、清心除烦,助郁金行气解郁共为佐药。茯苓宁心安神,薏苡仁利湿排脓,二者健脾益胃同为使药。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研究表明柴胡中柴胡皂苷成分,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等方面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14]。郁金具有明显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15]。牡丹皮、赤芍可明显降低肝损伤,改善皮肤色素沉着,具有美白皮肤的作用[16-17]。“牡丹皮-赤芍”合用可协同增效,使抗菌消炎的作用更强[18]。红花、当归可通过影响黑色素合成,有效改善炎症引起的色素沉着[19-20]。“桃仁-红花”配伍可通过刺激修复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分化,促使皮损部位再生,有效抑制瘢痕增生[21]。香附中挥发油成分具有良好的皮肤渗透性,促进外用药物吸收,还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对改善便秘有一定作用[22]。丹参有效成分可以抗纤维化,抑制皮脂腺增生,减少痤疮生成[23]。茯苓、薏苡仁可以影响IKK/NF-κB信号传导通路,减少炎症因子分泌,降低酪氨酸酶及抗氧化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24]。
本研究采用内服疏肝消痤汤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及外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结果显示,中西医组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西医组(74.4%),痤疮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推测可能与疏肝消痤汤起到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色素沉着及抑制皮脂腺增生的作用有关。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皮损评分及DLQI评分均较前降低,且中西医组优于西医组。有效减轻患者皮损症状,提高了患者皮肤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急躁易怒、胁肋胀痛、便秘等中医证候。本方疏肝解郁兼顾清热活血,使患者肝气调和,情志畅遂,郁热清解,肺气肃降,活血化瘀,瘀结消散,痤疮乃愈。综上所述,应用疏肝消痤汤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及阿达帕林凝胶在治疗该病时与单纯应用西药相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对推广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但疏肝消痤汤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机制仍不明确,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