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路径探究
2023-07-04刘炳强
摘 要:“课程思政”视野下,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是推进高校声乐教学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声乐人才的重要工作。文章揭示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结合高校声乐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尝试提出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可行路径。旨在从思政教育角度,加强高校声乐课程建设,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进教材,创新声乐教学方法。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校声乐教学;红色歌曲
中图分类号:G641;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8-0168-04
作者简介:刘炳强(1972—),男,博士,泰山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教学与东西方音乐文化对比。
思政教育是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产生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课程思政”视野下,我国各高校积极探索思政教育融入其他課程教育的途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为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之一,高校声乐教学不仅是一种传授声乐知识与技术与活动,更是一项培养歌唱人才的工程。而声乐知识与技术在一定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包括艺术文化、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等。就育人而言,政治文化具有更为本质的意义。
一、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必要性
(一)对于讲究以情动人的声乐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声乐讲究以情动人。“情”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亲情、爱情、友情、家国情、民族情、乡土情等。其中,家国情和民族情受到个人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很大影响。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会时常学唱一些包含民族情、家国情的歌曲(如红色歌曲、讴歌新时代国家发展成绩的歌曲等)。学唱这类歌曲时,要想提高音乐表现力,做到以情动人,学生必须接受一定的思政教育,培养家国情、民族情,以情带声。
(二)对高校声乐学生应对全球时代多元文化挑战与冲击具有重要价值
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一方面给我国声乐作品创作、表演带来了新视野、新标准、新范式;另一方面,也易使我国声乐作品创作、表演因价值标准游移而陷入一种庞杂无序的状态,这会让学生在声乐学习与实践中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迷失。思政教育能够调整和化解学生与社会、学生与民族、学生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保持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步调相一致,显示出对民族、国家发展的强大推动力[1]。
(三)对“课程思政”在高校中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课程思政”观念在高校中的普及发展,思政课与声乐课在教学工作中的统一性和共通性不断增强,有利于思政教育融入声乐教学各环节。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有助于思政课教师从声乐艺术领域挖掘“艺术化”“音乐化”的思政教育内容与方法,让思政教育具有艺术气息;而对于声乐课教师而言,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有助于声乐课教师实施“声乐+思政”的教学改革,推进声乐教学高质量发展。声乐教师实施这项教学改革对“课程思政”在高校中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可行性
(一)声乐艺术具有思政教育功能
声乐艺术具有重要的思政教育功能。声乐艺术从属于人类音乐艺术,是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创造。声乐艺术由人类创造,由人类发展。从根本上讲,后人接受声乐教育的过程,也是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我国声乐艺术历史悠久,从上古(原始社会、先秦)至今,众多思想家对声乐的思想教化功能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如《礼记·乐记》中的“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故先王著其教焉”,明确指出了音乐(包括声乐)的思想教化功能。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声乐的思想教化功能的认识与理解,彰显出我国几千年来之所以重视声乐教学的根本原因。而到近现代,声乐艺术的思想教化功能更加凸显,以红色歌曲为代表的声乐作品成为对公民(包括大学生)进行思想教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我国古代、近现代声乐艺术的现实接受者,是我国当代声乐艺术的重要缔造者,其思想深刻受到声乐艺术影响。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融入思政教育,放大声乐艺术的思想教化功能,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从而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这就是声乐艺术的思政教育功能[2]。
(二)思政教育与高校声乐教学的一致性
首先,思政教育的目标与高校声乐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当前高校声乐教学目标不仅重在培养学生的歌唱与表演技能,还重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这些都和思政教育中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目标一致。其次,思想政治素质与艺术素质具有共生性。高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艺术素质等,并且这些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发展不断丰富。以上各种素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政治素质是个体全部素质中的根本和灵魂。政治素质和艺术素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两者具有共生的特点。再次,思想政治素质与艺术素质形成机制类似,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与艺术素质的形成机制基本相似,都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要求,通过一定途径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帮助受教育者形成主观体验,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过程。
(三)高校声乐教学中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
高校声乐教学中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给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带来了可行性,丰富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内容与维度。例如,高校声乐教学中有关于我国声乐艺术发展史的内容,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国家的忠诚感、认同感、自豪感;有关于红色歌曲创作的内容,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情怀;有关于集体学习、表演的内容,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有关于独立学习、独立应对困难的内容,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律意识、自强不息精神等等。
三、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课程思政”观念提出后,我国很多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声乐教学主要是通过红色歌曲教学来实现的。可以肯定地说,这条路径是正确的,但当今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此热情不高。分析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思政教育在声乐教学中的融入不够到位,声乐教学缺乏浓厚的思政教育气息。
(二)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声乐教学的存在问题不尽一致,以下是很多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声乐教学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很多高校声乐教学中缺少思政教育内容。当前很多高校声乐课堂上找不到思政教育内容的踪迹。从现有声乐课堂思政教育情况来看,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即文化性的内容所占比例过大,政治性、道德性的内容所占比例太小,思政教育没有一席之地。很多高校声乐课教师未专门围绕思政教育进行教学设计,没有构建“思政+声乐”的有效教学模式。其次,缺乏有关部门的推动和指导。针对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这项工作,从国家到地方的教育部门都还未做出具体规定;对高校声乐教学质量评价时也未设定有关于思政教育方面的指标。再次,高校缺乏思政教育水平高的声乐课教师。很多高校都有数量充足的声乐课教师,但这些教师多是长于声乐学科研究而短于思政教育,即使从事思政教育,也只能“照搬”思政课教师教育方法,不具备将思政教育融入声乐教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最后,思政课教师与声乐课教师沟通交流少。思政教育融入声乐教学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作,思政课教师应协助声乐课教师实施。当前很多个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声乐课教师的沟通交流稀少[3]。
四、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路径探寻
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特定环境形态的影响。所以,思政教育需要一定的环境作为支撑。高校声乐教学所包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和外显的艺术感染力是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具有的。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完全可以融入声乐教学中。以下提出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原则和具体路径,供广大高校声乐课教师参考。
(一)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原则
一是发展创新原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创新是“课程思政”在高校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客观要求。在声乐教学中,声乐课教师要秉持发展创新原则,挖掘声乐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在增强课程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上下功夫。例如声乐课教师借助少数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组织“三下乡”美育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等等。二是方向性原则。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处理好民族声乐艺术与国外声乐艺术之间的关系,树立高度的政治自信,增强“做好民族声乐”的意识和信念;指导学生善于学习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声乐创作经验、作品演唱技巧,避免“封闭主义”。三是针对性原则。高校声乐教学面向的是大学生,他们思想开放、广泛而自由。所以,声乐课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要注意内容时效,如开展“抗击疫情歌曲创作活动”;注意思政教育方法与手段多样,如在采用传统讲解法的基础上应用网络教学法,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实施思政教育[4]。
(二)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可行路径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关键,是将思政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与声乐教学的艺术性、文化性结合起来,找到融合点,适应“课程思政”在高校中发展要求以及高校声乐教学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议高校通过以下途径将思政教育融入声乐教學中:
1. 加强高校声乐课程建设
声乐课程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基础。要想通过声乐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高校首先要从声乐课程上下功夫,改变传统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声乐教学中加入思政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并在课程实施上灵活多样。目前,钢琴课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声乐必修课程。而此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均强调钢琴基础知识、演奏与伴奏技能,而不强调思政教育,这就影响了思政教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所以,要想使声乐教学发挥思政教育功能,高校要改变传统课程设置观念,通过调整优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加强声乐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现阶段的高校声乐课程目标较少关注思政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在声乐教学中是被轻视、忽略的存在。对此,建议高校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调整和优化声乐课程目标,如将原来的“学生扎实掌握钢琴基础知识”调整为“学生能通过学习钢琴基础知识增强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二是调整和优化声乐课程内容。建议高校组织中国声乐文化发展进程探究、民族声乐文化探究、集体声乐知识与技术学习、歌颂类声乐作品创作与表演等课程内容。三是调整和优化声乐课程实施。建议高校为声乐课教师提供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保障,如安排思政课教师与声乐教师共同开发声乐思政校本课程;邀请知名思政教育专家到声乐课堂开讲座。四是调整和优化声乐课程评价体系。对声乐课教师的评价,要重点评价他们对声乐思政教育功能的理解、声乐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的能力以及思政教育效果。对声乐学生的评价,要重点评价他们在声乐教学中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水平。
2. 推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进教材
目前,全国很多高校声乐课堂俨然成为声乐专业技术教学的“舞台”,虽然学生声乐知识储备不断增强、声乐技术不断提高,但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一直发展滞后。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高校声乐教学中思政教育资源匮乏。红色文化资源是最易获取、最易操作的思政教育资源。对此,建议高校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推进红色文献资料资源进声乐课堂。随着“讲好中国故事”系列活动在全国高校的发展,各高校纷纷挖掘声乐艺术的红色元素,创作红歌、演唱红歌,已经成为各高校声乐课堂上的重头戏。但是,红色歌曲不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全部,它仅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一小部分。除红色歌曲之外,红色文化资源还包括红色文献资料、红色场馆等。从某种意义上讲,红色文献资料、红色场馆比红色歌曲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更好。所以,建议高校将红色文献资料引进课堂。例如将《新青年》月刊、《向导》周报、《前锋》杂志带入声乐课堂,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路线、方针、政策。这样,学生通过声乐感恩中国共产党、歌颂国家、服务社会的欲望就变得更加强烈。二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进声乐教材。声乐教材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声乐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要想使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有理有据”,建议高校编写一本以红色文化资源为核心的声乐教材。在此类声乐教材中,与声乐有关的红色文献资料内容、红色故事、红色歌曲所占比例要大,要图文并茂,若条件允许,可以在教材中附上红色文化资源拓展知识的网页链接[5]。
3. 创新声乐教学方法
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思政教育方面有很多成熟的经验。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若采用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可能无法收到好的效果。建议高校声乐课教师从思政课教学中寻找灵感,创新声乐教学方法。一是灌输教化法。此教学方法是思政课教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它同样适用于声乐教学。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灌输教化法向学生全面、系统地讲解思政教育的意义、声乐的思政教育功能、声乐艺术中的思政元素等,让学生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二是榜样激励法。思政教育中,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所以,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建议教师采用榜样激励法,通过评选“德才兼备学生”“班级红色歌手”等,在声乐学生群体中树立榜样,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开展的思政教育活动,并主动培养个人思想政治素养。三是言传身教法。声乐课教师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識,注重个人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多创作、演唱红歌,多学习党史、党章,多关注国家与民族政策,以身作则,感染学生[6]。
五、结语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从思政教育角度出发,加强高校声乐课程建设,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进教材,创新声乐教学方法,是当前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可行路径。这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的领导,声乐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罗娜. 基于课程思政的声乐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2):94-96.
[2] 张勇,唐忠义.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J]. 四川戏剧,2021(12):145-149.
[3] 黄茜,刘旭光. 音乐艺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73-74.
[4] 屈琳. 高师声乐教学课程思政实施探索[J]. 才智,2022(19):40-43.
[5] 张亚朋. “歌曲遴选”与声乐课程思政建构策略研究[J]. 艺术评鉴,2022(02):129-132.
[6] 杨瑞,孟然. “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族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 高教学刊,2021(03):47-50.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