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2023-07-04杨秋雨欣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高校英语教学

摘  要: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培养中存在本土文化失语、语用知识传授不足、学生缺少实际跨文化交流机会等问题。对于以上问题,高校应遵循实用性、思想性、发展性、灵活性原则,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双向文化意识,教育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大国形象;在课堂知识传授时增添语用知识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特点,保证跨文化交际合理、得体进行;高校还应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多跨文化交际平台,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8-0038-04

作者简介:杨秋雨欣(1990—),女,硕士,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

当今世界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不断推进,我国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大国地位逐渐彰显,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交流活动也愈加频繁,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应用范围最广、使用人群最多的国际交流工具,本身就具有推动跨文化交际的内在要义。作为实现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语言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文化状况和社会环境,如果英语教学不注重其背后的文化因素,那么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掌握也会大打折扣,导致语言知识孤立于实践之外,脱离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高校应在英语教学中积极推进跨文化交际教育。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培养价值

(一)彰显人文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学习的必要内容,不同国家的语言承载着不同国家的文化思想和价值内蕴,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思维观念和生活状态,跨文化交际使思想、语言、文化有机结合,使英语教学不再仅是教授语言知识,更是对思想和文化的培养。学生可通过学习英语知识实现汉语与英语、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东方思想与西方思想的碰撞,通过加深对“本我文化”和“他者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其他语言的文化情感和人文意识,为学生熟悉英语学习背后的多种文化现象和思维方式夯实基础,从而提升学生文化内蕴,推动其树立文化交流的开放态度,理解跨文化交际基本内涵,能够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认识和借鉴英语文化的优秀成分,在和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交往时能够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拉近心理距离,促进不同文明彼此包容、和谐共赢,树立起人类文明共同体意识。

(二)突出有实用价值

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学习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高校英语教学目的是使语言学习者能够使用目标语言进行完整、流畅的沟通,就是要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并应用这门语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沟通交流的能力,这种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大学生需通过英语教学过程掌握目标语言系统和语言应用技能,融会贯通各种专业知识,对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其思维辨析能力、帮助其准确理解其他国家思想文化有极大帮助。跨文化交际则是研究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进行交流,从而帮助学生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根据所处具体社会语言环境调节所用语言,采取相应的交流策略,以便于相互适应各自的交际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改变了高校英语教学单一的语言立场,使之从语言结构系统教学向语言实用性和文化教学方面发生转变,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观,提升了英语课程文化内蕴[1]。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培养现状

(一)本土文化失语

21世纪以来,跨文化交往日益繁忙,教师与学生认识到文化导向对外语学习成绩提升具有重大幫助作用,但外语文化的过度导入致使我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在交往关系和地位上失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的中国文化不多,对必要的历史知识和社会常识认识也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英语专业学生大多不具备用英语表述本土事物的能力,例如中国常见的食物:水饺(Boiled dumplings)、小笼包(Steamed Buns);著名的菜肴:东坡肉(Braised Dongpo Pork);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古典名著:《红楼梦》(A Dream in Red Mansions)、《三国演义》(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等均无法用英文表达,但对众多外国食物和外国节日却如数家珍,例如司康饼(Scone)、炸鱼薯条(Fish and chips)、万圣节(All Saints' Day)、圣诞节(Christmas)等。其次,在与西方交往过程中,始终无法展示出中国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特的文化品质。因为对本土文化知识掌握不足,在交往中显得底气不足,更不会主动讲述中国故事,描绘中国形象。

(二)语用知识传授不足

语用知识通常是在特定语境中帮助不同语境人群准确理解他人想法和表达自身见解的交际手段,参与交际双方可以根据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人员身份,保证自己得体恰当地与他人交流沟通,达到社交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还只是根据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教授课本文化知识,很少涉及语用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用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部分教师虽在教学中会针对东西文化差异、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简单地进行对比,但对于交流应有的基本社交礼仪、原则概念、会话准则等很少提及,学生只是获得一些书本知识和零碎的文化观点,无法形成一套系统性的跨文化交流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语用知识概念和原则不甚了解,对特定场合中如何恰当使用语用知识也并不清楚,极易出现交际失误的状况,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2]。

(三)学生实践机会有限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听、教师讲的传统教学方法一直饱受诟病,这种方法应用在一般课程教学上尚且不足,应用到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帮助学生达到跨文化交流目的的英语专业中更是捉襟见肘。这种以教师为核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论在语言知识传授还是语用知识传授中,学生几乎没有参与实践的机会,即使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课堂互动环节,但活动形式主要以回答提问、模仿对话、研读英语名著为主,学生依旧是被动完成学习任务,对英语知识实际应用没有太大帮助。部分高校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繁忙,除了要教授英语专业学生外,还要承担高校英语公共课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师课程安排紧张,大部分教师急于完成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的英语实践活动关注不足;学校安排的实际对外活动、国际学术交流也十分有限,除了课堂教学外,学生几乎没有条件用英语进行交流活动,更不用说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跨文化交流语境之中。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培养原则与策略

(一)遵循原则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在英语教学中,将文化教育和语言知识充分融合,使之融入教学内容当中,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实用性原则。英语发展从早期的古英语时期到近代威廉·莎士比亚(Willian Shakespeare)所处时期走向繁荣,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所有文化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有一些取舍,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导入语言内容,将抽象知识与实际环境相结合,确保授课内容具有实用价值。

2. 主动性原则。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所以,英语教学需要充分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善于发现自身薄弱的环节,改善自己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知识。

3. 发展性原则。伴随西方语言文化的引入,一些先进教育理念也随之而来,使中西方文化教育理念发生碰撞,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各种新事物、新思想,极大扩展英语教学范围。高校英语教学要紧跟时代脚步,积极调整教学方式,保证学生所学知识能够满足时代发展要求,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对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3]。

4. 灵活性原则。文化知识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但如何将所学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随心所用,对学生而言却是一道极具挑战的难题。故此,教师应以跨文化教学内容和目标为前提,坚持灵活性教学原则,根据教学环境和跨文化学习内容不同,采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经典话剧模仿等多种英语教学形式,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又增强了文化洞察力,让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二)问题应对策略

从概念上讲,文化可划分为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指的是包括人类生产的物质、制度、思想等全部的历史生活内容;狭义文化是指专注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创造活动,主要体现于文学艺术、科技教育等方面。根据以上观点可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外语专业学生的不足一方面是英语表达能力有所欠缺,这是狭义上的文化掌握不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广义上对文化本身理解得不透彻,这才是英语教学中更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英语专业学生不仅要了解西方国家历史文化知识,也要清楚本国优秀文化和文明历程,只有这样,才能在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交锋中完成历史使命,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1. 加强双向文化意识。针对英语学习中本土文化“失语”的症状,应从教师教学和课堂建设等方面入手,将本土文化切实融入英语教学与学习当中,兼顾中西方文化双向平衡,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妄自尊大,而是对二者进行公正客观的鉴别,立足于双方平等的基础上开展英语教学。

首先,在英语教学上,在培养学生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应培养其利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着重强调学生双向文化平衡发展。高校应率先面向英语教师开展跨文化理论培训,组织英语教师共同研读跨文化交际的先进理论文章。在开展教师培训时应适当添加跨文化知识内容,帮助教师实现从语言教学向跨文化教學的转变,再将意识转变为实际的教学活动,明确以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为教学目的,在教学当中有意识地穿插中国文化内容,帮助学生融合对中西方文化认知、培养出跨文化交际人才。

其次,在课堂建设上,高校应落实双向文化建设对跨文化交际培养的重要策略,明确将培养跨文化人才作为最高教学目标,推动教师将中西方不同文化信息贯穿于英语教学课程中,高校应在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加入本土文化知识,建设中国文化相关课程,加深学生对双方文化的理解,为学生更好地比较双方文化异同夯实基础,推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双向平衡发展,有效改善跨文化交际时本土文化失语现状[4]。

最后,编写跨文化交际教材。相关部门在编写高校英语教学教材时,应考虑另外编订一本跨文化交际教材当作英语教学辅助工具,并在内容上着重加入一些本土文化信息,注重本土文化与英语文化比例均衡,不盲目追求某一方面的文化知识教育,而是做到将双方文化兼容并举。

2. 增加教学中语用知识传输。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除了要关注学生对所学语言使用的正确性,还要注意语言使用中的得体性。故此,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增加语用知识输入,传授学生语用知识相关概念、原则,帮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规则。首先,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时刻牢记语用意识的传递,可通过相关视频播放讲解、实景模拟练习等活动展开教学。在活动中教师要明确交际双方身份立场、年龄、场合,确定交际主题,根据以上设定,和学生一起讨论在交际中使用正式或非正式、委婉或直接哪种方式更适用于设定场景,能够表达出对社交对象的尊重和礼貌。在书面语言表达方面,要带领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结构,如说明、议论、记叙等等,运用其特有的问题结构和语言表达特征,优化跨文化交际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了解英语世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在教学中穿插对西方法律、宗教、职场等因素注意事项,探讨双方文化差异,特别是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避免触碰对方文化禁忌,影响跨文化交际效果。最后,在英语专业教材中,除了现有的一些外国人物、事件、节日文化等因素,也应该考虑到语用知识的添加。有关部门在编订英语专业教材时,可适当添加一些体现双方文化差异的文化作品、职场案例等,以便教师对语用知识和文化元素进行系统性传授,加深学生对西方社会认识,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和语用知识水平[5]。

3. 提供实踐交流机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本质上看,跨文化交际属于行为层面上的行动,没有了实践支撑,也就没有了其存在的价值。英语教学除了要注意语用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应提供给学生更多对外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此路径可分为“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部分进行。

首先,将英语国家人才“引进来”,这是提供跨文化交流机会的主要路径。学校或者学院可以根据自身能力水平邀请一些英语国家地区的高质量外教和留学生来本校进行交流,并积极争取一些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举办权,将国际优秀人才引入交流,帮助本校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文化特色、亲身感受不同文化差异。其次,高校学生也要学会“走出去”。高校应鼓励学生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参加各类国际比赛、加入国际性活动志愿者队伍,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国外游学,在不同跨文化交际场合锻炼英语能力。最后,高校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搭建起虚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平台,运用现代网络,引领学生参与跨文化实时互动、结交异国朋友;利用好第二课堂,在网络上对校园英语社团进行宣传,吸引中外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丰富课外实践等等。以上方式,都可以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6]。

四、结语

语言教育在任何国家教育体系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与人交流需要语言,国与国之间对话也需要语言作为桥梁。纵观世界近代历史,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强势塑造出“英语文化”的国际交流主导地位,使其不单单作为一种沟通媒介,更是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平台。因此,将跨文化交际教育加入高校英语教学是对时代发展的积极回应,是锻炼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敏感性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在英语专业跨文化教育中加强学生双向文化意识、增加教学中语用知识传输、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实践机会,多维度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宝平.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英语教学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6):49-51.

[2] 刘英爽.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瓶颈与转型趋势[J]. 教育评论,2016(07):115-117+148.

[3] 朱丽华. 全球理解课程: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的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2016(11):41-43.

[4] 葛春萍,王守仁.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2):79-86+146.

[5] 张静.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5(22):185-187.

[6] 孙曼. 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的思索[J]. 中国教育学刊,2015(S1):89-90.

(荐稿人:王玉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石子静)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高校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