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3-07-04鲁蒙蒙宋晓勇武毅君
鲁蒙蒙 宋晓勇 武毅君
摘 要:劳动教育是通过向学生传递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辅导员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主力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在工作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导,以日常管理为依托,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和就业指导为载体,以资助育人工作为抓手,构建“两融三助、五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体系,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培养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两融三助、五位一体”
基金项目:河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编号:HDXJJG2021-175);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河南大学—诺唯赞生物医药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编号:20220104547)
作者简介:鲁蒙蒙(1989— ),女,河南大学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发展和教育;(通讯作者)宋晓勇(1972— ),男,河南大学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武毅君(1983— ),女,河南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药物制剂新技术。
2018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讲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揭示了新时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奋斗是基本路径。高校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辅导员在高校劳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全国各高校已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方案,辅导员为课程承担主体之一。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
二、辅导员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辅导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就业指导、资助育人等工作,构建“两融三助、五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劳动锻炼和劳动实践教育,推动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培养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人才,推动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导,科学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實施
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促进其自身全面健康成长。大学是学生认知思维、行为习惯、心理塑造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辅导员在学生心智成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劳动教育的形式也应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要与大学生的个人生活密切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青年学生面临着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面对功利主义盛行和就业压力等问题,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只有劳动才能有收获,只有通过勤奋的、诚实的劳动才能有所作为。
(二)以日常管理为依托,持续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
将劳动教育与学生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其对劳动价值的理解。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开展劳动教育,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以班团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和校园文化为重要载体,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多角度双向互动,通过翻转课堂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1.班团活动
班级是开展劳动教育的第一平台。辅导员指导班级设立劳动教育月,以劳动专题讲座和劳模主题演讲等形式,展现劳动实践的丰富多彩,充分发挥学生劳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社会实践
乡村社区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的第一渠道。共青团河南省委组织开展“大学生向基层报到”等活动,为高校劳动教育的推动提供了有效途径。学生可以在辅导员的指导和所在基层单位的保障下开展基层劳动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基层服务,并将实践活动专业化,提高基层服务质量。
3.创新创业
教育部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推出一批国家级双创学院,全国各高校也都陆续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河南省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辅导员在带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同时,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通过劳动将思维创新转化为实践成果,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劳动教育带来的成就感,在劳动教育的驱动下将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发展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重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4.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为劳动教育提供持续动力。高校新媒体对劳动模范事迹的宣讲、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的劳动教育活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中心为载体,全力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
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中融入劳动教育,指导学生“五育五成”,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联动和支持。
1.发挥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功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开设、辅导员承担授课任务的一门必修课程。辅导员结合教学实际和授课专业学生的特点,在课程设计和讲授过程中将劳动教育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大纲和教案中。另外,辅导员长期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线,可以与相关专业的实践、实习单位资源共享,高效推动劳动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工作,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深挖劳动教育的元素。辅导员可在大一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组织大二学生参加职业规划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组织大三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在实践创新中,挖掘劳动教育教学资源,贯通思政劳育;对大四学生开展毕业生就业提升培训,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
2.建立家校互联共育机制
通过家校互联共育机制可以更好地将劳动教育元素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家庭是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和实践的重要场所。辅导员通过建立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可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长意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促进,鼓励家长注重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多元化参加劳动学习与劳动实践活动。
3.充分利用就业实习基地平台
建设就业实习基地平台,将专业实习与劳动教育充分结合,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开展中存在着困难。因此,从2021年开始教育部学生司开展供需对接就业项目,为企业和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的平台。多所高校开展了访企拓岗等活动,加大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力度。高校要充分利用已经合作的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源,形成高校—社会—高校的循环培养模式,促进劳动教育的社会化。
(四)以资助育人工作为抓手,深度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障下取得了显著效果。高校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绿色通道”、困难补助和社会捐助为辅的多层次、一体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但是资助工作需要从显性资助向隐性资助、从经济型资助向成长型资助进行转变,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成长型资助育人体系,更好地促进成长型资助体系的建立。通过勤工助学和志愿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并践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促使学生不断学习,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胸怀天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结语
辅导员具有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双重身份,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践行者,在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中扮演多种角色。实践表明,辅导员可以将学生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全面探索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将班级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组织,通过“两融三助、五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以此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培养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人才,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志峰.新时代辅导员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与实施路径[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2]张晓云.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J].决策探索(中),2021(5).
[3]孙鹤.新时代独立学院劳动教育与辅导员发挥的作用[J].教育观察,2021(43).
[4]简超宗,张永红.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现状及提升路径[J].高校辅导员,2019(4).
[5]符广启.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探析[J].大学,2020(17).
[6]邓军彪.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融入資助育人工作的路径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2(3).
责编:扬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