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治理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范式探析

2023-07-04金晓燕王晶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化治理大学治理

金晓燕 王晶

摘 要:现代大学的内部治理急需开展基于文化治理的体系构建。大学治理和文化治理在建设目标和治理内容上高度契合,可以协同发展。当前,我国大学在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方面,仍面临文化本质缺失、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只有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才能为解决我国大学内部治理问题找到新路径,形成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的鲜明特色。

关键词:文化治理;大学治理;现代大学;治理范式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基于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协调的地方高校治理机制研究”(编号:2022JKZD30)

作者简介:金晓燕(1982— ),女,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王晶(1996— ),女,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大学的现代治理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大学建设和治理制度的设计中,也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中国大学治理的制度特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出台了系列政策,为大学治理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提供了宏观制度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增长,大学的微观制度设计成了大学长期竞争力的基础。大学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协同以及传统文化的嵌入成了中国大学治理的驱动力。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中国大学的文化治理只能在中国特色的道路上实现。推进大学的内部治理必须遵循本土的文化逻辑,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进中外教育理念相互融通,以独特的发展理念和教育思想引领中国大学治理的现代化。一方面,要把文化所具有的共同性与制度所蕴含的针对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推动大学内部治理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在大学治理制度建设中,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底蕴,推动大学内部治理特色式发展。另外,还需要明确治理主体和客体,找到契合现代大学制度与传统文化发展的着力点,建构具有文化认同感和文化特征的大学治理体系。

一、大学治理与文化治理的内在联系

大学治理既是一种制度安排,又是一种文化象征,更是大学组织文化的反映。它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在大学治理中运用一定的制度手段或治理方式推动协同治理目标的实现,被称为治理文化。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的改革是大学治理演进与革新的现实趋向,也是大学显著提升自身治理能力及水平的重要任务。

(一)大学治理与文化治理的目标殊途同归

首先,在治理主体方面。文化治理包含了多元利益主体,大学治理包括大学本身、行政人员、教师、学生等主体,同样涉及多元目标和价值诉求。其次,在治理功能方面。文化治理是利用文化的浸润作用渗透制度与规则等机制,营造文化氛围对治理主体的价值观与行动选择进行引导。大学治理需要制度的支持,而制度中最核心的是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实现大学治理软实力的提升以及制度规则的完善。最后,在治理机制方面。大学治理从强调制度的工具理性转向强调文化动能的价值理性,把文化因素嵌入制度治理中,從而在大学治理中强化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大学治理通过文化价值认同转化为个人的自我约束,从而实现大学治理的自主性和规范性。因此,大学治理与文化治理的行动逻辑是一致的,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能够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可以促使大学发展与立德树人目标的同时实现。

(二)大学治理与文化治理的内容共生共荣

首先,治理内容要把控方向。中国目前正处于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过渡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要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大学治理中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存在着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冲突的情况,因此,结合文化因素和历史传统因素,实现大学治理和文化治理在治理内容上的协同就成了大学治理的主要方向。其次,治理内容要实现育人。文化治理能够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运用文化的引导作用,能够将个人的价值观与大学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相统一,通过文化治理把制度治理的外显规定内化为个人自觉主动的行为,将个人追求与治理目标相统一,实现个人与大学组织的协同发展。

二、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的主要障碍

(一)大学文化本质缺失导致的障碍

第一,管理结构复杂带来的障碍。中国大学的治理模式属于科层治理模式,这种科层模式的治理特点就是权力集中且分级治理。大学治理体系主要由党委领导的政治权力、校长负责的行政权力、教授治学的学术权力和师生参与的民主权利共同构成,大学内部治理就是要把这些权力和权利通过制度与机制实现有机协调。在学术系统与行政系统的交叉领域,一部分利益主体进入行政系统,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在行政化倾向的大学治理文化中,非专业领导决策容易造成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制约了大学治理中的科学决策。只有在大学内部治理中塑造多元利益主体的科学关系,尤其是实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协调,避免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侵蚀,才能形成良性的大学治理文化。

第二,熟人文化盛行带来的障碍。中国社会交往讲究人情和关系。一方面,熟人社会有利于拓宽信息沟通的渠道,更大程度地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灵活的信息交流能够打破科层制治理模式的禁锢,使权利更加分散,组织架构趋向扁平化,保障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另一方面,在以情感为纽带的熟人社会中,制度约束产生的作用并不稳定。熟人文化追求人际关系和谐,各类利益主体处在同一个利益共同体中,趋于相互扶持、共同进退。在较强的人情力量下,制度的执行力就会发生变化。此时,理性与思辨等大学文化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

第三,功利主义思想带来的障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入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作为人才输送窗口的大学成为培育人才、创新知识的主阵地,并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部分大学开始迎合社会需求,功利的办学思路影响了部分大学的办学理念。个别高校在学科设置上,开始一味追求为现实服务;在培养方向上,一味追求为就业服务;在学生观念上,一味追求为薪资服务。这些功利化的办学倾向忽视了对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责任感,既影响了大学文化,也制约了大学治理。

(二)民族文化自信不足导致的障碍

第一,民族文化自我意识弱化。在包容的文化环境主导下,中国历代对于外来文化总能保持着足够的自我意识。但极强的民族自信在某个时期逐渐变成了自负,直到封建王朝的没落让国人不得不开始正视文化落后的现实。随之而来的,是部分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质疑。大学治理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当我们在大学治理中寻求国外的治理经验时,常常会遗忘了自己文化上的优势与特色。然而事实是,中国的“大学精神”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至今仍具较高的参考价值。

第二,中国本土文化特色弱化。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之传统观念中惯有的“示范”和“榜样”效应,使得一些优秀大学的治理经验与文化理念,经常被“照搬照抄”进其他大学的治理与文化建设中,导致作为独立组织的大学出现了趋同化的大学精神,丢失了自身的文化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讲,主动选择了“拿来主义”,就失去了本土文化在大学治理中应该发挥作用的机会。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只有细察中国大学的实际,在大学内部孕育独特的文化精神,才能在教育的国际舞台上展现特色和影响力。

第三,西方制度文化的负面影响。短期来看,国外完善的大学治理模式有利于大学的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国内部分大学争相引入,但并未深究制度演进背后的社会因素。回顾中国现代大学治理的发展历程,我们要总结不同时代下大学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积极意义。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更加重视,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更应该注重文化治理的作用。如果不完善针对高等教育的法规制度、不建设大学精神的文化氛围,而是盲目套用西方治理制度与结构建设,那么大学不仅无法实现科学治理,还会在无序中动摇本质、迷失方向,影响大学治理的成效。

三、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的实现路径

大学治理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内在规律,在现有问题和障碍分析的基础上,应该先明确制度文化,再塑造精神文化。应该将文化治理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手段,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以文化治理提升大学治理的效率。在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的过程中,首要条件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治理,培育师生共同价值观,建设利益主体相互协调的大学制度。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治理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只有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中国的大学发展才能精准定位,培育自己的文化特色,创办具有文化厚重感与文化特色的世界性大学。

(一)平衡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

大学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管理院校組织运作的行政系统,一个是管理学科专业的学术系统。大学内部长期存在着行政权力侵蚀学术权力的问题,只有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协调,才能妥善处理大学内部治理的问题。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需要明确学术权力的地位,为学术权力的发挥创造空间。教授作为学术权力发挥的主体,在学术事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立教授治学的学术文化,既能够确保教授在大学内部管理中的参与度,改善行政权力过大导致的不平衡性,又能够激励学术研究,提升大学的学术层次,使高校在教授治学的环境中获得更自由、更舒适的研究氛围,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的治理效能。

(二)大学治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

大学可以被看作一个利益共同体组织。中国大学的内部治理要向高效率发展,就必须将治理中心下沉到基层院系与师生之间,理顺大学治理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促进院系与师生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治理。共同权威关系是大学治理环节中强化信任与合作的重要行动规范,关键在于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尊重个体参与决策管理的权利,是个人与大学组织之间契约关系存续的根本。设立学院式的治理模式,能够提升教师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搭建共同治理的平台,提高大学治理实施的参与度,使个体产生对大学内部治理的高度认可。鼓励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也能够提升大学内部治理的成效。

(三)营造大学治理的共有价值

大学的共有价值是社会公认并得到大学共同遵循的价值与规则,是大学的基本价值所在,也是相对稳定且有序的大学共性特征。这一共同价值不因领导者的变更而变化。在大学内部治理层面,当前中国大学内部治理文化逻辑的中心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要求大学在治理过程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为中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大学的发展提供指引。在学术治理层面,大学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学者共同体。优质的学术环境能够促使学者们进行高质量的学术交流,自由平等地开展讨论,形成大学文化的共有价值观。大学治理的内在引导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大学办学目标的定位融合到一起,将大学内部治理的制度规范,内化为自觉主动的个人行为,从而完善大学共有价值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生态,实现大学共有价值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效沟通。

(四)塑造大学治理的特定价值

与大学共性相对应的是大学的个性和特定价值。大学精神的特定价值,要从大学自身的文化传统与发展历程中挖掘。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并通过校园建筑与历史遗迹等载体呈现。比如,耶鲁大学的鲁道夫楼、清华大学的朱自清故居、南京大学的孙中山故居、北京师范大学的木铎金声铜碑、复旦大学的驴背诗思雕像、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石碑等知名的校园文化建筑,都代表着各自大学的文化精神,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大学文化标签,起到了以物化人的浸润作用。大学不只是一个提供知识的场所,还承担着营造学术氛围、传播价值理念的社会责任。正因如此,大学校园的文化生态功能是其他社会组织或网络环境无法取代的。

参考文献:

[1]牛军明.文化嵌入视角下中国大学百年治理的经验与抉择[J].教育评论,2022(6).

[2]张德祥,王晓玲.制度与文化相互关系中的大学治理[J].教育科学,2022(4).

[3]李立国.大学治理的转型与现代化[J].大学教育科学,2016(1).

[4]周作宇.大学治理的文化基础:价值坐标与行动选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6).

[5]谢守成,刘鸿畅.以大学文化促进大学治理创新的逻辑理路[J].领导科学论坛,2021(10).

[6]孙秀成,汪业周.大学精神与大学治理逻辑起点的文化观照[J].湖北社会科学,2018(12).

[7]马强.一种类型表达:大学在中国社会治理中的角色[J].西部学刊,2022(24).

[8]孙健.社会参与大学治理:内涵、价值与限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33).

[9]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责编:司 哲

猜你喜欢

文化治理大学治理
尊重规律与回归本源
基于利益表达视角的师生媒介使用研究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大学治理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大学战略规划与大学治理文化
大学战略规划与大学治理文化
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模式与政策路径分析
“文化治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从“教授治学”到“师生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