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 构建路径 落实要素

2023-07-04娄照君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3年6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教学实施语文要素

娄照君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教师要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构建以“核心”为指引、以“整合”为枢纽、以“实践”为路径的系列学习任务,在观照单元整组的基础上,聚焦单篇课文的教学实施,以此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语文要素;教学实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以任务为驱动,在坚持素养导向的同时落实语文要素呢?本文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为例,基于学习任务群视域,尝试设计紧密联系的系列学习任务,探索教学实施路径。

一、以“核心”为指引,构建任务序列

统编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等。教师要在厘清语文要素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教学核心和目标,设计学习任务。

(一)厘清要素,准确把握核心

要切实落实语文要素,需要勾连单元整组,借助单元导语、课后习题、交流平台等板块进行梳理,提取关键信息进行解析。《海底世界》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结合本课的课后习题,可以提取相关关键信息(如图1),进而确定本课的教学核心是“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并能理解文段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二)观照课标,精准定位目标

在准确把握核心后,以单元语文要素为落脚点,以课后习题为抓手,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的要求,可以确定本课的核心目标如下:(1)熟读课文,初步感受“景色奇异、物产丰富”;(2)会找关键句,为落实语文要素做好铺垫;(3)借助图式支架,梳理课文脉络;(4)聚焦段落,读懂文段是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清楚的。为凸显以生为本,在诊断学情后,教师还要对本课的核心目标进行优化(如表1)。

(三)聚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

明确了核心目标后,教师可以进行学习任务设计,具体如表2所示。

综览表2,教师牢牢把握语文要素,根据制订的核心目标设计任务。每项任务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又有效保证学习能力的进阶。与此同时,教师对每项任务进行细化,制订任务评价细则,让学生的“学”有标可依,逐层攻破重难点,凸显语文要素。

二、以“整合”为枢纽,任务驱动学习

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是构建学习任务的主要路径之一。这也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落实语文要素。

(一)整合内容,让课堂双线延展

教师在教学实施中,要根据核心目标,整合相关学习内容,借助系统、有序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逐步加深认知。

在《海底世界》中,让学生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是重点,也是难点,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达成目标。基于这样的思考,在设计任务一时,将传统的“读词识字”改成“分组认读”,从与海底有关的“景色”“声音”“动物”“植物”“能源”这样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几组词语。这样,从“正确认读”这样的显性角度和“借助分组感受海底世界的特点,并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赞美”这样的隐性角度来双线规划任务,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关键句,进而聚焦段落找关键句做好铺垫。

不难看出,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不仅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紧凑地展开,还让学生的“学”落地有声。

(二)整合支架,让课堂有“理”可循

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突破重难点,教师需要为学生搭建可依、可学的支架。

1.搭建图式梳理支架

图式支架可帮助学生快速厘清课文脉络。本课以省编语文作业本中的图式支架作为教学着力点(如图2)。由于学生在进入三年级后才正式学习借助图式梳理课文,此阶段帮助学生读懂图式、建构清晰的思维路径是教学的重难点。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填一填。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提取出课文和段落的关键句后,结合图式展开梳理,通过“观察—对比—发现”,知道读懂图式的方法:不仅要纵向理段落,还要横向知整体,更要关注泡泡语提示的方法,这样可以准确定位梳理方向。此外,与原文对比,可以知道图式提供的例子不僅提示了梳理的内容,还对复杂的长句子进行了概括提炼。通过对图式的逐层观察、分析,学生明白梳理内容时,有时可以直接摘录文中的语句,有时则需要进行概括提炼。这个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系统、严谨的训练,让语文学习有“理”可循。

2.搭建语言表达支架

课后习题明确要求学生“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此处有两个学习任务:“厘清内容”和“说清楚内容”。借助图式支架,学生已经厘清了内容,但要说清楚内容则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搭建语言表达支架,层层破解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说”。

教师先直接提问:“你能看着梳理好的图式,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吗?”根据课堂反馈,学生能够将图式内容说出来,却不知道该如何串联成完整的话。于是,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可以这样说,课文是从‘海底很宁静‘海底是有声音的‘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差异很大‘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这五个方面介绍‘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最后,教师在学生练说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刚刚我们是根据图式从左往右说的,谁还能从右往左反着说?”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说、同桌练习说、随机选择说,通过层层递进的语用练习,有效突破难点。

(三)整合情境,让课堂有“趣”可探

“情境性”是设计学习任务的要点之一。教师要以“情境”贯穿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之“趣”。

1.基于文本创设情境

教师应基于文本内容创设贴合语文要素的学习情境。在开展“《海底世界》第2自然段是如何围绕‘海底很宁静写清楚意思的”这一学习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对比—想象”逐步梳理文段内容。

例如,在学生分享“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时,教师依据文本创设情境:“小小潜水员们,现在请闭上你们的眼睛,我们一起潜到了五百米以下的深海。这时候,电鳗游过来了,看见了吗?深海龙鱼从我们的右边游过来了,看见了吗?大马哈鱼从前面游过来了,看见了吗?剑鱼来了,鮟鱇鱼也来了,越来越多的深水鱼游过来了,我们全都看不见,因为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依据这个情境,教师通过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让学生闭眼静静感受,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五百米以下的深海是全黑的,带给人无限的宁静,进而理解文中这一部分内容是从“海底缺少光线”的角度写出宁静的。

2.基于生活创设情境

学习任务的构建是以生活为基础的。课堂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开展教学,同时,也要观照单元整体,创设可持续的情境,将学习落到实处。

《海底世界》所在单元围绕“奇妙的世界”这一主题,还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火烧云》两篇课文。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创设“教室展示角将布置一期‘童眼看世界主题绘画展,请你化身小小旅行家,在课文中展开一次奇妙游,画下你眼中的大千世界”这样的情境,在三篇课文之间建立联系,使语文要素在学习中循序渐进地落地。

三、以“实践”为路径,延伸任务空间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可见,以学习任务驱动语文学习,要关注课堂的延续性,使得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拓展。

(一)拓展任务广度,关联语用训练

《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教学实施中应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在学习《海底世界》第3自然段时,学生对此段的关键句存在疑惑。对此,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而是引导学生理解“窃窃私语”一词的意思,在学生初步知道是“小声说话”的基础上,让他们现场演绎“窃窃私语”,接着得出结论:“原来不被别人发现的小声说话就是窃窃私语。”最后,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海底的动物们又是怎样窃窃私语的呢?”学生由此就能非常容易地找到“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据此,教师紧扣文段中的省略号进行任务拓展:“海底的动物们还会怎样窃窃私语呢?”学生学习文中的表达方式,说出“有的像青蛙一样呱呱”“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有的像树叶一样沙沙”等句式。紧接着,教师提问:“除了窃窃私语,海底的动物们还有其他声音吗?”引导学生关注文段的最后一句话,使其得出“原来,海底的动物们不光会窃窃私语,它们吃饭、行进和遇到危險时都会发出声音,这些都在告诉我们……”由此,学生理解海底是有声音的,关键句便是文段开头的设问句。这样,课上层层推进,逐一攻破难点,既关联了语用,又拓展了思维。

(二)延长任务时间,勾连表达运用

要习得一种方法,需要经过“学习—实践—总结—运用”的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创设了“我是小老师”的挑战活动,引导学生回家后当当小老师,按照课堂上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带着爸爸妈妈学一学《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向他们提问,并为他们讲讲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要“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基于此,教师请家长拍摄上传学生练习讲解的过程,借助线上平台,进行展示、点评,助力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巩固习得的方法,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三)挖掘任务深度,课外拓展实践

学生是否真正习得了语文要素,获得了思维提升,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课外拓展实践得以明确。以《海底世界》为例,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以语文要素为指引,引入类文阅读训练。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运用“借助图式围绕一个意思理清内容”等方法。教师以此探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内化相关知识并能进行方法的迁移。

综上,基于学习任务群理念,可以素养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整合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和学习资源等要素,在语文教学实施中有效落实语文要素,使语文课堂既有条理,又不失有趣、生动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刘吉材.用好思维导图 提升方法指导效率:以《海底世界》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21(14):37-41.

[3]王存.学习任务群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要素教学:以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3(1/2):55-58.

(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信懋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教学实施语文要素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