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例甲胎蛋白低水平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
2023-07-04苟继周李卓家
邓 欣 苟继周 李卓家 夏 章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 (广东 深圳, 518112)
甲胎蛋白(AFP)作为肝癌血清标志物,临床常用于肝癌筛查。临床上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伴有高AFP血症,只有部分CHB患者会出现AFP低水平升高。本研究观察了44例CHB伴AFP低水平升高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明确这类患者AFP升高的机制,为防治肝癌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按照2019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修订的CHB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诊断为CHB,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排除标准:原发性肝癌患者。
1.2 临床资料 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住院患者确诊为CHB 44例。44例患者血清AFP均大于正常值上限小于10倍正常上限即(8.78~87.8 ng/ml)。其中,男41例,平均年龄(36.52±12.63)岁;女3例,平均年龄(30.95±13.80)岁。肝功能正常者15例,轻度CHB 19例,中度CHB 5例,重度CHB 5例。彩超提示12例患者弥漫性肝损害,脾大;32例患者肝实质回声增粗或稍增粗,脾不大。
1.3 观察项目及方法 所有患者均抽血检测肝功能(ALT、AST、TBil、GGT)、HBV DNA定量(检测下限100 IU/ml)、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化学发光法)、AFP(化学发光法,正常值上限8.78 ng/ml),肝胆脾彩超。常规行肝穿刺,取肝组织行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病理检查,观察肝组织炎症活动情况(Knodell 炎症评分)和肝纤维化(Ishak 纤维化评分)情况。
2 结果
2.1 肝组织炎症分级与AFP关系 见表1。
表1 肝组织炎症分级与AFP关系比较
2.2 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与AFP关系 见表2。
表2 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与AFP关系比较
2.3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与AFP关系 见表3。
表3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与AFP关系比较
2.4 HBV DNA量与AFP关系 不同病毒载量患者间血清AFP水平无差异(P>0.05)。见表4。
表4 HBV DNA定量与AFP关系比较
3 讨论
临床上多数CHB患者,即使有较严重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常不伴有高AFP血症。只有部分CHB患者,即使肝功能正常,也会出现AFP低水平升高,这类患者出现AFP升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探讨。AFP既是肿瘤标志物,也是损伤修复标志物。成人血清AFP浓度变化既与内胚层起源相关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又与不成熟细胞的数量相关联[2]。本研究结果表明:AFP低水平升高CHB患者的肝组织均有较显著的炎症和纤维化,AFP水平与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成正相关。AFP低水平升高提示肝组织的炎症损伤及再修复过程。炎症损伤是肝再生修复的启动、促发因素。然而,过多的再生修复过程增加了再生修复机制紊乱的机率, 使之成为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CHB反复、过度的炎症和纤维化所形成的异常肝再生微环境,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或复发转移提供了必要条件[3,4]。CHB患者出现持续AFP低水平升高,是肝细胞反复炎症损伤后的再生表现。积极治疗这类患者,将有助于预防肝硬化和肝癌。本研究结果提示:AFP低水平升高CHB患者的治疗,既要重视抗肝脏炎症,又要重视抗肝纤维化。同时,包括抗病毒治疗在内的病因治疗,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