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关键议题与路向探析

2023-07-04安红杨紫淇

西部学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乡村教育乡村文化乡村教师

安红 杨紫淇

摘要:乡村教师肩负着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为明晰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研究图景,基于扎根理论并利用NVivo12.0软件对2017年以来刊发的98篇CSSCI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当前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教师专业能力、职业情感、资源配置、角色定位和队伍稳定五大关键议题。其未来研究路向为: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加快培养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关注城乡教师融合发展研究,激发乡村教师内生动力;加强乡村教师振兴乡村文化研究,引领乡村文化建设;完善研究方法论,拓展多元研究视角。

关键词:乡村教师;乡村振兴;乡村教育;乡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1-0135-05

一、问题提出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不仅是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目标导向,更是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必由之路。2020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1]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乡村教育无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学者们在明晰乡村教师对于乡村振兴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寻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教师的应然要求,但目前对乡村教师究竟从哪些方面融入乡村振兴这一问题尚未系统梳理,不能清晰展现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的实然状态。基于此,对有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研究主题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旨在探索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主要研究议题和逻辑架构,以期为我国乡村教师助推乡村振兴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乡村振兴”并含“乡村教师”主题关键词搜索方式,对中国知网CSSCI文献进行检索,经过逐篇阅读后最终确定98篇与本研究主题相符的有关文献作为分析样本(截止时间2022年12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0软件对所收集文献进行层级编码,明晰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关键议题,完成98篇文献三级编码工作之后,再对随机选出的10篇文献进行编码,在主轴编码环节未生成新维度,满足理论饱和要求。

三、研究过程

(一)开放式编码

选定文献导入NVivo12.0中,在逐字逐句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理论敏感性,以分句编码的方式,从研究文本中找寻并整理相关内容,最终形成393个开放代码,归纳出32个初始概念,部分节点详情见表1。

(二)关联式编码

对32个三级节点进一步分析归纳,建构出更高的概念范畴,形成11个二级节点,利用NVivo12.0对二级节点进行聚类分析,进一步找寻概念之间的关联(见图1)。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共同属性提炼,回归文献相关研究观点,确定了“乡村教师角色定位”“乡村教师专业能力”“乡村教师职业情感”“乡村教师资源配置”“乡村教师队伍稳定”5个一级节点,明确了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研究议题的5个核心范畴。

(三)核心式编码

三级编码步骤的最高环节是核心式编码,即在二级编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已形成的概念类属,明确研究主题的核心类属与支援类属,统领全局分析(见表2)。

表2三级编码汇总

主题类属初始概念编码参考点数乡村教师专业能力(144)专业发展78文化适应66乡村教師职业情感(76)乡土情怀41职业情怀35乡村教师资源配置(65)补充机制36师资配置18全科教师11乡村教师角色定位(55)新乡贤角色41治理角色14乡村教师队伍稳定(53)稳定建设39稳定机制14通过表2可以看出,乡村教师专业能力、职业情感的研究议题包含220个编码参考点,占总编码参考点数的56%,是5个类属中的核心类属。乡村教师资源配置、角色定位、队伍稳定的研究议题包含173个编码参考点,占总编码参考点数的44%,属于5个类属中的支援类属。

四、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关键议题

(一)拓展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融入乡村振兴综合实力

专业成长与发展是乡村教师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必要路径。学者们研究发现,来自乡村教师外部的制度约束、社会系统排斥[2]、无根性和同质化的培育[3],以及来自乡村教师内部的信念缺失、知识老化、内生能力弱化[4]和学习力不足,使得乡村教师专业化存在“发展无门”“不愿发展”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学者们分别从外援专业发展与自主专业成长两个角度建言献策。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外援角度看,需要改变不良制度取向,实现制度支持;突出积极舆论导向,实现生命关怀[5];强化乡村教师师资培训,制定科学培育计划。从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角度看,不仅需要乡村教师培植信念、扩充知识,发挥主体作用,也要提升个人学习力,获得专业发展的内驱动力[6],更要肩负起区别于城市教师的双重使命,增强专业情怀与素养,以高度专业性融入乡村振兴,走上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乡村文化有其特殊性,适应乡村文化是乡村教师融入乡村的必然条件。有学者通过田野调查发现,乡村教师在其所处场域的公共文化、校园文化出现脱节于乡村教育发展轨迹的问题[7],乡村教师文化在群体内部存在异质化[8],乡村教师的培训缺失乡土元素[9],在传统城乡二元制和城市化的冲击下,乡土文化式微,而乡村教师处于乡村文化场域中,难以充分适应本土文化。因此,有学者提出要积极融合城乡文化,助力乡村文化自信,对于乡村教师的培训要关注乡土文化,加强文化引导[10],于乡村地域中帮助其打通与当地村民的联系[11],从外部助力乡村教师适应、认同、融入乡村文化,乡村教师群体要关注自我的乡土文化自觉自信,加强本土文化与乡村教育的融合[12],增强作为振兴乡村重要力量的使命感。

对乡村教师专业能力融入的研究,探讨了新时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明晰了乡村文化与乡村教师职业生活的相关性,不论是专业能力还是文化适应能力都是乡村教师提高综合实力,充分融入并助力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软实力。

(二)培养乡村教师职业情感,坚守融入乡村振兴教育情怀

乡土情怀是乡村教师拥有的特殊情感,是对乡村地区产生的情感归属,亦是扎根乡村的情感动力来源。但现实中乡村教师难以生成这种乡土情怀,从外部原因看,乡村教师在其所处的工作生活场域中得不到支持而深陷尊严失落的困境[13],从内部原因看,对乡村现实的远离、乡村生活的排异,逐渐淡化了乡村教师乡土情怀的认同感[14],难以深植的乡土情怀急需眷注。乡土情怀的培养应回归乡村教师群体,关注他们自觉的价值追求、责任意识和实践理性[15]。

职业情怀是影响乡村教师职业作用发挥的内在动力,也是影响其对自己职业认同的关键性因素。已有调查研究显示,当前乡村教师职业情怀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6],其工作满意度总体居于中等水平[17],在职业理想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18],其职业作用受到多重因素的困扰,难以充分发挥[19],有的人缺少职业使命感,因此对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的培养要加强教育和心理契约建设,激发内在动力,从而实现内外合力,助力乡村教师在其职业道路上感悟情怀、实现追求。

对乡村教师职业情感融入的研究要从内部情感和外部因素出发,关注其积极的情感倾向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引导乡村教师坚守深厚的教育情怀,投身乡村教育事业,融入乡村振兴。

(三)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融入乡村振兴师资底色

师范院校定向培养作为乡村教师的重要补充机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基于对现状的分析,师范生定向培养存在着供给侧、需求侧等方面的风险,有学者认为对这些风险的规避亟需制度参与[20],也有学者从师范院校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角度进行研究,认为要建立乡村教师终身培养机制,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支持[21]。有学者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的补充缺乏精准度,提出要建构完整有效的乡村教师精准补充机制[22]。

师资配置是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受地区、待遇、政策差异的影响,乡村师资配置整体呈现出数量、学历、结构、性别、能力等方面不均衡的状况[23],部分乡村学校存在着在编不在岗,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24]。有学者关注到,受财政、管理体制等因素影响,我国中部地区的乡村幼儿教师呈现出师资配备不均、力量薄弱的状况[25]。基于此,优化乡村教师师资配置不仅要从政策支持、待遇保障、资源投入等外界宏观调控入手,也要从教师队伍内部入手,加强乡村教师师资的培养培训与调配,以达到优化效果。

针对乡村教师结构性短缺状况,学者们将研究视野聚焦于培育乡村全科教师。有学者关注培养具备体音美教学素养的全科教师[26];有学者认为要立足于乡村小学,培养热爱乡村、有专业素养、能同时胜任语数及其他学科的乡村全科教师[27]。

对乡村教师资源配置的研究要关注教师资源的均衡性配置,关注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建设,以期实现乡村教师资源配置的优化效果,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师资保证。

(四)明确乡村教师角色定位,发挥融入乡村振兴示范作用

新时代赋予乡村教师乡贤角色新的意义。通过回溯传统乡村教师乡贤角色的演变,可以看出乡村教师的乡贤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28],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赋予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诉求,乡村教师角色具有公共性和专业性双重特点,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期望[29]。有学者对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担当意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总体担当意愿不强[30],存在着知识能力不足、融入不深等现实问题[31]。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塑造不仅要从内部关注行为规范的建构、意识情感的培养,也要从外部系统建构出新乡贤角色担当支持条件[32]。

乡村教师是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角色。受到现代社会制度、治理模式和知识能力的影响,乡村教师的治理角色日渐消弭[33],其不同角色在生活中产生冲突,致使其权威角色式微[34]。作为参与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乡村教师应重视治理角色的要求,明确相关要求,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对乡村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明确了乡村教师不仅要实现多重角色认同与融入,明确不同场域下服务乡村振兴的多方面要求,也要充分发挥多重角色的示范作用与使命,探寻乡村教师为振兴乡村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有效路径。

(五)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稳定

乡村振兴政策实施以来,国家通过多项积极措施,缓解了乡村教师“下不来”的问题。但乡村教师是否愿意扎根乡村持续执教?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一些地区的乡村学校不仅难以留住新教师,在职教师也有强烈的离岗意愿[35]。这说明乡村教师“留不住”的问题在部分区域依然存在,并且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乡村小规模学校更是难以留下年轻教师[36],有编制的乡村教师会将乡村学校当作“跳板”,评定职称后便会离开,优秀的乡村教师会被城镇学校“挖走”[37],乡村教师群体稳定性难以保证。

稳定乡村教师队伍需要健全、创新机制。有学者认为乡村教师难以稳定已经上升为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更需要创造积极的外界环境,建立全方位的支持体系,形成稳定的长效机制[38];从轮换机制角度出发,要探索建构乡村教师稳定机制的动态平衡[39];在建构并分析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乡村教师队伍稳定的长效机制[40]。

对乡村教师队伍稳定的研究,意在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为融入乡村振兴打牢人才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五、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路向探析

(一)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加快培养乡村公共服务人才

作为乡村振兴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教师肩负培育乡村儿童、传播知识文化、参与乡村治理等重要任务,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应当继续深入以下两个研究方向:一是乡村教师制度保障研究,把握制度与实际的适切度,如乡村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如何有效倾斜,生活补助政策如何落实以满足需求,生活工作场域的硬件设施如何高效配置等,细化相关制度化保障研究点,推进制度实施成果研究,为建设乡村教师队伍提供制度保障。二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关注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外援因素,如創建利于专业发展的环境,促进专业群体的交流,完善优秀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等,继续拓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视域,这是回应外援助力最大化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关照乡村教师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积极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实然要求。

(二)关注城乡教师融合发展研究,激发乡村教师内生动力

当前我国进入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向,未来应立足城乡教育融合发展背景激发乡村教师内生动力。首先,建构城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这是增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缩短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高效途径,必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其次,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机遇。人工智能、大数据、5G+智慧教育等新型数字技术面向智能互联、无边界的教育样态,正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进入乡村,对激发乡村教师内生动力,促进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乡村教师振兴乡村文化研究,引领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教师振兴乡村文化的研究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向:一是乡村教师繁荣校园乡土文化建设。乡村教师在工作场域中挖掘、创新、繁荣、传承乡土文化,承担着为乡村振兴培养有活力、有热爱、有知识、有能力人才的重任,因此未来研究应着眼乡村教师繁荣校园乡土文化,关注乡村校本课程开发、设计和有效实施,创新乡土文化教育内容与手段,丰富乡土文化教育实践。二是乡村教师服务乡村社区文化振兴。乡村教师融入乡村社区,为乡村社区文化注入活力,引领乡村文化建设,这是未来研究的难点。

(四)完善研究方法论,拓展多元研究视角

乡村振兴在各地实施情况不同,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问题也应具有地域化、个性化特点,所以需要加大实证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具体且可行度高的策略。从研究视角来看,少有从城乡、国际对比角度的深入剖析,对照中国乡村教师,拓展城市与国际的研究视角,对乡村教师的研究也较少关注乡村幼儿教师、新手教师、专家教师等微观群体,因此未来不仅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研究并重,完善研究方法论,创新研究视角,拓宽研究视野,实现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综合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DB/OL].(2020-08-28)[2022-11-1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3735/202009/t20200

903_484941.html.

[2]乔晖.乡村振兴背景下卓越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0-98.

[3]时伟.教学卓越: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路径选择[J].江苏高教,2020(4):35-40.

[4]吴云鹏.乡村振兴视野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81-89,195.

[5]刘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本属性、特殊性及其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3):37-39.

[6]黄晓茜,程良宏.教师学习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驱力[J].全球教育展望,2020(7):62-71.

[7]刘华锦,叶正茂.人类学视角下的乡村教师文化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9(1):104-110.

[8]方红.乡村教师文化异质化的现状分析与多维检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1):41-46.

[9]陈时见,胡娜.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9-74,189-190.

[10]纪德奎,王倩.农村区域学校联盟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困境与方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12-16.

[11]程良宏,李蓉荣,孟凡丽.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推进乡村建设:兼论梁漱溟在乡村推行文化认同教育的历史进路与当代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2):84-91.

[12]曹二磊,张立昌.新时期乡村教师“文化使命”的式微及重塑[J].新疆社会科学,2019(3):86-91.

[13]刘皛.乡村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尊严及其结构性困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2):83-91,111.

[14]马宽斌.新时代乡村教师乡土情怀认同的失落与回归[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5):201-206.

[15]戴妍.乡村教师的主体自觉及其培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92-102.

[16]唐智松,王丽娟,谢焕庭.乡村教师职业情怀的现状与特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5):64-74.

[17]李恺,万芳坤.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基于心理契约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23-135,176.

[18]熊华夏.新时代乡村教师职业理想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8(11):104.

[19]唐智松,高娅妮,王丽娟.乡村教师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基于职业作用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69-80.

[20]任胜洪,陈倩芸.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机制的完善及风险防控[J].江汉学术,2020(3):62-68.

[21]游旭群.重塑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着力打造优秀乡村教师[J].教育研究,2021(6):23-28.

[22]张学敏,赖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补充机制研究[J].湖南師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6):47-54.

[23]陈岳堂,赵婷婷,杨敏.乡村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以湖南省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3):61-65.

[24]郝文武.重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战略和策略[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1(2):45-54.

[25]洪秀敏,杜海军,张明珠.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中部塌陷”的审思与治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170-178.

[26]郝文武.论为振兴乡村教育着力培养更多具备音体美教学素质的全科型教师[J].教师教育研究,2020(4):66-71.

[27]余小红,杨小微.问题与对策:如何为“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全科教师[J].教育科学研究,2018(10):81-85.

[28]肖正德.传统乡村塾师的乡贤角色及当代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20(11):232-239.

[29]肖正德.论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J].教育研究,2020(11):135-144.

[30]肖正德.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担当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7):92-106.

[31]肖正德.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现实问题与建设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21(12):89-92,96.

[32]肖正德.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担当支持条件的问题考察与系统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21(8):69-77.

[33]李广海,杨慧.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治理角色的重塑[J].中国教育学刊,2020(5):75-79.

[34]周晔,徐好好.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的应为与可为[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10-19.

[35]陈波涌,李婷.如何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基于对H省39470名乡村教师的调研[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4):75-82.

[36]曾新,高臻一.赋权与赋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之路:基于中西部6省12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情况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74-187.

[37]陈鹏,李莹.全面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基础教育的新认识与新定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26-136.

[38]王晓生,邬志辉.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机制的审视与改进[J].教育科学,2019(6):71-77.

[39]劉善槐,朱秀红,王爽.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机制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22-127.

[40]周晓娇,张天雪.乡村优秀教师留任的博弈分析与长效机制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20(增刊2):71-77.

作者简介:安红(1977—),女,汉族,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

杨紫淇(1998—),女,汉族,河南商丘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

(责任编辑:冯小卫)

猜你喜欢

乡村教育乡村文化乡村教师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20世纪乡村教师在文化历史沿革中与乡村生活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