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地域文化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路径和策略
2023-07-04蔺玉红
蔺玉红
摘 要:随着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国家加快了高中教育普及的步伐,对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普通高中要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探索适合学校自身特色的建设与发展之路,推进学校教育与教学工作步入一个新阶段。就目前来看,普通高中的特色发展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基于当地历史特点、地域特点或者是教学对象特点的多元发展之路。甘肃省武威市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可以成为推进学校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故结合学校所在的具体地域文化特色,阐述了推进学校多样化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希望对新时期的高中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普通高中;多元化;特色发展;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1-001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1.004
为了推进新时期高中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接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也正式颁布,这些文件中都明确指出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因此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不仅是普通高中自身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培养新时期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多样化发展路径成为新时期高中学校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这需要高中学校立足于本地实际进行积极的摸索。实际上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以来,部分普通高中学校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将《纲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的精神落到实处。而甘肃省武威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地域文化资源,这为本地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运用地域文化可以成为当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内涵
普通高中是我国高级中等教育的主体,它上承初中教育、下启高等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才能并获得终身发展创造条件。进入新时代,新课改推进迅速,而我国高中学校长期存在的“单一化”和“同质化”的问题,不利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培养新时期发展所需要的多样化人才。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提出了关于普通高中发展的宏观战略规划。其中就包含鼓励普通高中结合自身实际推进多样化特色发展,即学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为核心目标,结合当地或者自身的资源优势,丰富学校的办学体制、办学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满足不同潜质的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做好保障。也能够摸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实际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契合普通高中自身特点的独特办学风格,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因此,根据《纲要》的要求,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并不是单一的多样化,而是多种形式的多样化。它主要包括学校办学体制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模式的多样化、评级机制的多样化以及学校特色的多样化。鉴于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多样化发展是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普通高中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
二、地域文化对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影响
所谓地域文化,一般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有使用价值和传承意义的文化积淀,是该区域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具有地域性、独特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地域文化也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它不仅体现了区域特色价值和人文资源开发价值,也有利于塑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普通高中是区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承载地域文化、教育传统及优势的重要载体,且部分高中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地域文化与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相融合,对于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对于普通高中学校来说,有利于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学校通过引导师生参与到挖掘地域文化中,并将其融入学校特色化建设的校内外实践中,以地域优秀文化育人才、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综合能力,进而能够增加学生和学校活力,为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找到了一条新道路。对于学生来说,则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要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针对不同学校学生群体的差异和各学校内部学生的个体差异,链接好地域文化与学校特色发展,遵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规律,对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提供强大助力,进一步体现了普通高中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而对于教师来说,广大教师是把地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需要广大教师强化对教育、教学和学生的研究,尤其是在校本课程建设、学校德育建设、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上去多研究、多思考,这对于促进高中教師的专业化成长有积极作用。
三、运用地域文化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路径与策略
(一)地域文化融入学校办学理念,指引学校前行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其存在和成长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根基。特色化的办学理念能够提升广大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广大教职员工来说,能够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而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给其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还能营造出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释放潜能,促进学生成长与进步。因此办学理念涵盖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专业成长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与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一起,成为学校的文化标识。而地域文化是被当地民众认可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有使用价值和传承意义的文化积淀,把地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入学校办学理念中,容易引发师生的共鸣,进而形成学校发展的合力,成为指引学校前行的旗帜。
例如,武威地区历史悠久,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著名的凉州文化,它不仅蕴含着开拓进取、英勇无畏的精神气概,也体现出融合荟萃、包容共举的心胸与情怀,以及建功立业、实现伟大理想的奋斗目标。据此,我们就可以提炼出“开拓进取、兼收并蓄、勇于创新”为主题的学校办学理念,鼓励广大师生要有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也要有兼收并蓄的胸怀,并把这样一种理念融入学校的工作与生活中,引领广大师生砥砺前行。
(二)地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建设,落实素质教育
随着高中新课改持续推进,特别是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高考的实施,大力落实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普通高中的课程体系也发生了变化,根据国家要求,当前的高中课程分为三类: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修课程为国家课程,而选修课程则为校本课程,其课程设置的权力下放给了各个学校,由高中学校自己开发设置,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并且规定其选修学分不少于14学分。从国家安排选修课程的目的来看,它是定位在对必修学习内容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更多的是着眼于课程的鉴赏陶冶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入的探索研究,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也是形成学校多样化发展特色和办学模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也有重要的影响。
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国家对选修课程设置的相关要求,普通高中在设置选修课程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开设学生感兴趣、有价值、具有发展性同时能够给教材内容形成互补的课程内容。而地域文化则能够为学校校本课程的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例如凉州文化内容丰富,从历史学科角度来说,其所涉及的西夏文化、陆上丝绸之路遗址、佛教传播的遗址都是进行史料研习的重要素材,而且对学生来说更为直观,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有很大帮助;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说,凉州在历史上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边塞文化,最辉煌最富代表性的边塞文化成果是凉州词,它是经汉风唐韵洗礼过的文字精粹,对开拓学生的语文视野大有裨益;而其带有边地风情的民间舞蹈,如表现古代军队出征的攻鼓舞、表现边疆胡地民俗风情的狮子舞、表现边塞居民“赛田神”“赛马神”的宾鼓舞、表现边塞邑民祭祀先民的滚灯舞等则能够把它们融入音乐、体育课程中,这不仅会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形式,而且更容易调动学生的选课兴趣,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地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实效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而德育为先,德育教育是普通高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从功能上来说,德育教育是普通高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激励、引导和导向作用。但是传统的高中德育教育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程式化的教育模式,这对于已经有了较强思维认知的学生教育意义不大。而当前更强调德育教育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素材,且地域文化对学生来说像“熟悉的陌生人”,对学生来说更丰富、形象和富有感染力,从而实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德育效果。
例如,在古凉州文化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孝贤”,可以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孝道伦理、与人为善、和谐互利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历史上的凉州地区,一直是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大舞台,张骞出使西域、五胡内迁、西夏的建立等都是凉州成为多民族文化融合大家庭的见证,且在多民族融合中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宗教特色的凉州文化,最终汇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这对学生理解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状有着积极意义,帮助学生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识;凉州文化中有很多内容与古丝绸之路的中外交流有着密切关联,这可以成为引导学生理解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利切入点。学校也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节假日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普通高中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别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它既包括学校的物化建设的内容,如建筑、景观和绿化等所呈现的文化,还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等,它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被称为学校的“灵魂”,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特別是对学生来说,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而地域文化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为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引领,有助于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强大动力。例如把凉州文化中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文化内核融入学校文化中,就可以成为激发学生超越自我、发奋努力的内在动力,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五)地域文化融入学校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
根据新时期高中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需要教师在教学、导学方面进行探索,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从新高考的变化来看,“素养立意”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高中教师既要深挖教材,还要寻找有效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而地域文化资源则是教师教学研究的有利素材,因此学校要鼓励广大教师结合地域文化的优势,寻找开展新时期高中教学工作的有效路径,这对于普通高中的校本课程建设也会有很大帮助,也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步入新时期,高中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既要满足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也要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发展的要求。这需要普通高中学校根据国家素质教育的方针,立足于当地实际,利用有效资源如地域文化资源,积极地向多样化、特色化的办学理念转变。让学生在高中教育中不仅学习知识,也能陶冶情操,培养各项素质,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燕主编.特色学校:教育发展的内涵突破[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2] 姜丽莉,李正福.以课程建设推动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基本逻辑与操作策略[J].福建教育, 2022(41).
[3] 秦贤清.关于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特色化建设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 2014(2).
[4] 吕黄梅.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5] 邓玉明,周美丽,伍永兵.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教师, 2013(21).
[责任编辑 谷会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