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临床观察

2023-07-03王喜科杜黎陈智明

贵州医药 2023年6期
关键词:疝囊屏障腹股沟

王喜科 杜黎 陈智明

(1.旬阳市妇幼保健院外科,陕西 旬阳 725700;2.延安市安塞区人民医院普外科,陕西 延安 717400)

腹股沟斜疝好发于小儿群体及青壮年男性,主要是由于腹内压力增高及腹壁肌肉强度降低等因素使得腹腔内脏器沿腹股沟区(即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域)缺损部位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1]。临床针对腹股沟疝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案为外科手术,既往实施的传统组织张力缝合修补术主要通过将疝缺损部位两边组织进行拉拢缝合的方式以避免脏器突出,但是该术式创伤较大,小儿患者不耐受[2]。近年来外科技术不断发展,疝气高位结扎手术逐渐在临床广泛得到应用。本文旨在观察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85例,随机分为传统组(n=42)和研究组(n=43)。传统组男38例,女4例;年龄2~10岁,平均(6.13±0.95)岁。研究组男39例,女4例,年龄2~9岁,平均(6.15±0.94)岁。纳入标准[3]:均符合腹股沟斜疝临床诊断标准;患儿均排除禁忌、符合手术指征;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重症疾病者(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恶性肿瘤或不利于患儿术后恢复的疾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本研究经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传统组予常规疝囊高位结扎术,选择在患儿腹部做一长度3~4 cm的切口(与腹股沟韧带平行),逐层切开皮下组织直至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全面暴露,将疝囊游离至高位后丝线实施高位结扎,随后进行止血操作,再逐层关闭切口。研究组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给予全麻后连接心电监护;手术详细操作步骤:在患儿脐部上缘做一切口(长度:5 mm)进行闭合式气腹建立(气腹压力控制在8 mmHg),再沿切口置入腹腔镜(规格:5 mm),确保术野充分暴露后将30°镜沿切口置入实施探查,术中观察到患儿疝囊内气体充盈、内环口疝门处于开放状态,若观察到隐匿性疝,针对性实施双侧疝囊高位结扎术;选择疝门内环口的体表投影部位做一切口(长度:3 mm),并经疝针穿刺,围绕患儿疝囊颈自内而外潜行半周,注意避开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拉出丝线并收拢、打结,同时闭合疝门。随后再采用相同方式处理对侧疝,气腹撤离后将腹腔镜器械拔出,对脐部小切口皮下筋膜层进行缝合,术毕。

1.3观察指标 术中情况:术中诊断耗时,测量其切口长度;术后恢复状况:患儿术后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长,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实施评估[4];炎症因子:包括白介素(IL)-6、肿瘤细胞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肠黏膜屏障功能:包含血乳酸(DLA)及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等指标,其中DLA测定方法为高压液相色谱仪法,IFABP采用ELISA。统计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调查患儿疾病复发情况。

2 结 果

2.1术中及术后恢复状况 两组手术时长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术中诊断耗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长、住院时长以及切口长度均短于传统组,其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状况比较分]

2.2炎症因子 两组术前各项炎症因子比较(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IL-6、TNF-α及CRP上升幅度均低于传统组(t=9.358、37.720、11.37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比较

2.3肠黏膜屏障功能 两组术前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比较(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DLA、IFABP水平上升幅度明显低于传统组(t=38.443、62.01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比较

2.4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 传统组患者出现阴囊血肿2例、切口感染2例,发生率为9.52%;研究组患者出现囊血肿1例、切口感染1例、皮下气肿1例,发生率为6.9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P>0.05)。研究组患儿1年内疾病复发率0.00%显著低于传统组的9.52%(4/42)(χ2=4.297,P<0.05)。

3 讨 论

有报道[5]认为,腹腔镜术式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规避结扎过多组织所引起的术后疼痛不适,从而降低手术风险。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术中诊断耗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长、住院时长以及切口长度均短于传统组,其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IL-6、TNF-α及CRP上升幅度均低于传统组(P<0.05)。原因可能为腹腔镜可提供的直观画面,能够帮助手术医师有效辨别鞘状突开口与周围组织,从而精准无误地实施分离操作;同时为术中观察与辨别病灶部位组织及腹膜相关血管提供便利,以免手术区域周围重要血管受损,从而规避术中大量出血的情况,有助于手术治疗风险性降低,进而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加快康复进程,有效减少患儿精索血管、提睾肌等受损风险,以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腹部手术创伤容易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IFABP是评价肠屏障功能早期损伤的有效指标,当肠黏膜屏障受损后,大量IFABP会在短时间内透过肠道入血,在外周血内呈高表达;D-LA属于肠道细菌发酵的代谢产物,正常状态下极少经肠黏膜吸收入血,但当肠黏膜发生损伤时,肠屏障的通透性增加,会使肠道内D-LA沿肠黏膜屏障进入血液,促使血清D-LA表达上调[6]。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术后DLA、IFABP水平上升幅度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提示腹腔镜术式对患儿肠黏膜造成的损伤较小,不会对其屏障功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传统术式中医师盲目操作,容易出现结扎位置偏低这一不良情况,从而增加其疝气复发的可能;而腹腔镜术式中医师可直接确认结扎处于高位,从而有效规避上述不良情况,减少疾病复发。

综上,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术开展后,能够有效改善腹股沟斜疝患儿围术期指标,降低其机体炎症反应,减少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状况,并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猜你喜欢

疝囊屏障腹股沟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屏障修护TOP10
一道屏障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