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整形门诊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3-06-30杨鹏鹏傅勇张国辉于俊凤孙澎悦牟月晓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5期
关键词:伤口门诊依从性

杨鹏鹏,傅勇 ,张国辉,于俊凤 ,孙澎悦,牟月晓

(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美容医学部,山东 滨州,256600;2.滨州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山东 滨州,256601)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美容整形有了更高的重视,对整形的护理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整形门诊手术居多,患者在院期间不能快速记忆术后护理内容,离院术后的延续护理不能随时给予医疗和护理观察,有可能出现难以预料且患者可能无法自行解决的情况[1]。有研究表明[2],整形患者对术后的延续护理有广泛需要,但目前传统的宣教和健康行为干预方式,患者是被动信息接收方,缺乏有效的护患交流,患者的术后健康行为依从性受自身健康信念和行为的影响,而健康行为互动模式[3-4]站在患者的角度识别健康相关行为,以护患互动行为为聚焦点,让患者在行为决策中做主动方,促进健康结局恢复。因此,本研究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以我院整形门诊手术患者为干预对象,分组研究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整形知识掌握度、依从性、健康结局的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2年12—2023年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美容医学部门诊手术患者11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男14名,女41名;年龄4~56岁,平均(26.93± 11.28)岁。对照组中男14名,女44名;年龄 2~50 岁,平均(23.97 ± 9.30)岁。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传统护理干预:整形门诊术后患者在院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及手术后护理基本知识,发放自制健康教育彩页,留下科室联系方式,方便患者咨询,按时来院拆线,观察伤口情况,并给予相关性专业化指导,嘱患者定期复诊。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成立干预小组,通过培训后对术后患者实施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干预,护士长为组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查阅、整合文献并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5],具体方法如下:

(1)成立团队:成立健康行为互动干预小组,由5人组成,成员包括美容医学部副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科护士长为组长,在护理质量方面实施监督[6]。所有成员统一管理,由年资高的护士给予小组成员两周的专业知识培训,内容:美容整形手术的理论、实践、相关知识、宣教方式等,考核合格后开始护理工作。

(2)掌握患者特征:每台手术建立门诊病历,收集患者的背景变量(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慢性病史、健康状况等),通过交谈了解主要家庭成员对病人整形手术的态度和动态变量(内在动机、认知评价、情感反应)等[7]。

(3)科室固定手机一部,建立科室微信,定专人管理,与每位手术患者建立电话、微信联系,添加患者手机号、微信号并做好手术患者的信息备注[8]:比如手术时间+姓名+手术名称(22.12.21张三提眉术)。

(4)决策控制:根据患者的健康特征,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评估,查找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诉说在健康管理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应对的,再由护士给予指导与帮助,提高患者自我决策能力;引导患者主动参与,积极地了解整形知识,参与术后护理、康复治疗及恢复过程中的决策,让患者自主选择宣教方式,比如:带走术后健康教育知识彩页、播放、观看整形术后护理相关视频等。请自我管理优秀的患者进行生活中自我照顾的经验分享,增强患者行为改变的信心。

(5)健康指导:在术后的宣教中,组织者首先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提出整形手术知识、术后护理等相关问题,鼓励患者复述讲解的内容,调动其积极思考,加强记忆,让其主动提出术后的疑问,护理人员给予相应详细解答,并关注其下次健康的指导。比如互动中经常不同频次的出现:当时没听清一天消毒多少次?怎么消毒?用棉签吗?为什么需要清理血痂?术后需要冷敷多久?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每日针对患者的问题着重沟通,比如:今天消毒了几次?是以切口为中心旋转消毒的吗?可以发我们清楚的图片吗?帮你看看血痂的清理情况,冷敷48小时后需要停用。

(6)互动指导:通过微信每日发送一次手术相应健康指导,包括:伤口护理方法、体位指导、饮食指导、注意 事项、心理调整等,用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9],分别发送于患者手机上,叮嘱患者自行保存,这样健康宣教避免了患者不能快速记忆的问题,患者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间、空间约束,可反复多次学习,跟传统健康宣教一次而过更能有效的术后指导。

(7)针对术后问题的指导:让患者主动参与运用微信的互动功能,组织者及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跟相关问题,护理相关问题由护士处理解决,治疗方面问题由护士转达医师给予解答指导。每天询问患者相关护理措施应用情况,针对不到位之处进行指导,必要时可进行视频访视,面对面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8)情感鼓励:组织者通过电话、微信,根据患者不同特征主动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进行心理疏导,与其聊天互动,倾听患者的术后体会,并给予帮助与支持,创建和谐护患关系。

(9)定期1、3、6、12、24个月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情况嘱其现场复诊、微信等远程方式复诊。

1.3 观察指标

用自行制定的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调查问卷已通过专家的咨询及预调查。(1)两组患者对相应手术整形知识的理解程度。以相关整形知识问卷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整形相关知识、术后护理、术后康复知识3个方面,分值 0~100 分,分为完全理解(≥95分)、部分理解(60~94分)及不能理解(<60分)3个等级,分值越高理解程度越好。(2)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通过对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分为三个等级:完全依从(≥95分)、部分依从(60-94分)、不能依从(<60分),分值越高依从性越好。(3)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拆线的恢复情况评定,痊愈:伤口无青紫、肿胀、淤血等现象,伤口愈合良好。好转:伤口有轻度肿胀,淤青吸收,青紫范围明显变小,伤口完全愈合。差:伤口青紫范围较大,肿胀明显,有渗血情况等现象存在,伤口未完全愈合[10]。(4)两组患者术后问问题的互动频次,如咨询问题为0 个、1 个、2个,3个及以上等,咨询频次越少,效率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整形知识认知水平比较

实施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干预后,两组的整形知识认知水平比较,干预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整形知识认知水平比较[例,(%)]

2.2 干预前后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依从性比较[例,(%)]

2.3 干预前后两组拆线时恢复情况比较

实施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干预后,两组拆线时的恢复情况比较,干预前两组伤口恢复情况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拆线时恢复情况比较[例,(%)]

2.4 干预前后两组问题互动频次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咨询问题的互动频次要明显少于对照组,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问题互动频次比较[次,(%)]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化,整形门诊手术患者对术后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越来越广泛,术后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在患者术后应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可以弥补门诊手术离院术后管理的欠缺,完成门诊手术患者的闭环管理。

健康行为互动模式[11]是美国护理学家在1982年提出,后期国外发展比较成熟,但我国的健康互动模式理论实施较晚,目前国内尚没有被广泛应用[12]。有研究表明实施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有助于患者之间的交流,并能提供有效信息,患者能从中获得情感鼓励和支持,可以增强护着战胜疾病的信心[13]。有研究人员[14]表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健康管理决策,而不是让患者做被动者,患者的参与不仅提高认知水平,患者自信心的提高也是促进其自我管理健康的动力。还有研究指出[15],与患者直接交流的方式沟通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自己主动参与健康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对疾病认知,而且有助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本研究观察组应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整形门诊术后患者实施干预,结果示:干预后的观察组整形知识的认知水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应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整形知识认知水平。

健康行为互动模式通过多种形式渠道给予术后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并为患者解答手术相关的疑问,并通过微信向患者发送图片、图文、视频、知识宣传页等方式向患者宣传术后注意事项、健康行为指导,鼓励患者主动交流,运用微信群发、电话咨询等途径直接为患者解答,最大最直接的与患者交流,满足患者的知识、信息、知识需求,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16-18]。管理实施者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互动心理支持、健康知识宣教和居家护理技能指导,有助于患者正确认识整形手术的术后即刻效果、预期效果、恢复过程,能客观接受和认识整形手术风险,有助于患者对整形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并提升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可见,健康行为互动模式为提升患者自我术后护理能力提供了可行性;针对病人术后恢复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如自身形象的重建、重新步入社会的排斥心理等),在术后护理中应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为病人制定独特的护理干预计划,帮助病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远期依从性和随访率[19]。本研究表明,应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有效提高了整形术后患者的认知水平,促进了护患关系,提升了遵医嘱依从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伤口恢复的健康结局[20]。

健康管理互动模式在整形门诊术后患者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离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重要方式,促进了患者的健康行为保障,但这种模式的建立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有医护工作者24小时携带微信,及时处理信息,比较耗费人力、时间,现在我们科室采用白班登录电脑微信,实施谁白班谁管理,晚上时间、节假日由一人负责专管,需要医生处理的问题需要及时汇报给医生并做好回复工作,这些问题未来如何更合理地在互动模式里应用,需要更多经验和实践,但此模式确实为术后患者的健康恢复提供更好的保障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伤口门诊依从性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门诊支付之变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伤口“小管家”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