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临床分析

2023-06-30赵敏娟蔡玉娥李黎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5期
关键词:腋臭汗腺疤痕

赵敏娟,蔡玉娥,李黎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476000)

腋臭是腋下顶泌汗腺的分泌物与细菌作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释放出来的臭味,这多与遗传有关。在我国汉族人群中的发病率为4.09%,青壮年人群好发,其中年轻女性的发病率最高,达到了6.4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腋臭已经严重影响患者正常交往活动,并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多的腋臭患者都希望能够根除腋臭,希望术后疤痕较小,甚至不留疤痕。传统小切口腋臭切除术的切口大多选择在汗腺剥离范围内,这种伤口往往因血运问题愈合欠佳,愈后容易形成疤痕。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的切口则是在汗腺剥离范围外,具备切口小、修剪干净、切口周围未过多破坏血运造成疤痕的概率低等优势,改良后的小切口腋臭切除术能够较好地根除腋臭,提升患者术后满意度。目前国内针对腋臭的治疗主要采用的依然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目前在国内开展不多,但在我院作为新技术和新业务正在逐步开展和推广中。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我院采用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患者158人,术后疗效满意,现将改良后的小切口腋臭切除术的手术过程、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的经验分享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开展的158例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患者为对象。这组患者均无麻醉药物使用禁忌者、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者和凝血功能障碍,均达到手术标准,且都自愿接受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158例腋臭患者中,男50例,女108例,年龄17-42岁,中位年龄28岁,患者均为双侧腋臭。158例腋臭患者中有2例曾接受过其它术式,但治疗效果欠佳。术前对患者进行肿胀麻醉,后进行双侧同时治疗。

1.2 手术过程

对158例患者在术前进行了术前四项等常规检查,均无异常。

(1)设计:患者平卧位,术区及周围皮肤备皮剔除腋毛后用画线笔沿腋毛区边缘外0.7-1.0cm标出手术范围,在中央标记范围外顺皮纹方向,标出切口线,长1.0-2.0cm。

(2)麻醉:该术式采用肿胀麻醉技术,将肿胀麻醉液注射至真皮深层和浅筋膜层之间的皮下组织,让肿胀麻醉液更多的聚集在皮下脂肪层,这样会让皮瓣更易分离,手术过程用时更短,减少对皮瓣、重要血管和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更利于机体的恢复。

(3)操作方法:沿切口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用组织剪在大汗腺面剥离至整个腋毛区范围,分离尽可能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不要向深层组织过度分离,因为在深层的脂肪组织内有丰富的血管及神经。形成皮瓣后利用手指对皮瓣进行下压,紧贴皮瓣下的脂肪、毛球部及周围腺体等组织伸入组织剪,采用盲剪的方式将顶泌汗腺尽可能剪除干净,剪刀应该紧贴真皮网状层,切不可损伤到真皮网状层,同时真皮下血管网尽量剪除干净,以减少术后出血的概率。术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清除剪下的组织和腔隙,缝合切口,两侧放置引流条,方便引流术中残余的肿胀麻醉液及少量渗血。术后采用的是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这种包扎法相对于常规“8”字绷带加压包扎大大提升了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同时可避免因活动造成包扎不牢固进而引起松动或者脱落,能够保证皮瓣紧贴组织。术后第2天到医院复查并打开敷料去除引流条。术后应用抗生素2-3天,术后7天拆线。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

根据国内通用判断腋臭治疗效果,医生及附近的人距离暴露患者10cm,他们及患者均闻不到臭味为治愈;当患者出汗时偶尔可闻到臭味或臭味明显减少为显效;患者及周围的人仍均能闻到臭味或臭味没有明显改善为无效。

1.3.2 术后并发症监测

对本组158例患者进行术后监测,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发生概率,其中常见并发症有皮下血肿、皮瓣坏死、伤口感染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术后6个月腋臭治愈率为77.84%(123/158),总有效率为96.2%(152/158);经过术后3-6个月的随访,切口处愈合良好,无明显疤痕,没有发生皮下出血现象,上肢能够自由活动;但是有4例在随访期间复发,但是异味有了明显减轻。典型案例见图1.

图1 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术前术后对比图

2.2 并发症

大部分患者在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出现皮下出血、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状,对手术效果较为满意。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并发症率为5.06%(8/158)。皮下血肿发生率(3.16%)显著高于皮瓣坏死(1.27%)和切口愈合不良(0.63%),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1 皮下血肿术后发生皮下血肿的患者有5例(3.16%)。有2例血肿直径大于3cm,小于3cm的3例。皮下血肿的形成有4例是由于术后对创面包扎过紧或者对上肢活动较多造成,因术后没有对切口进行彻底止血而发生的皮下血肿有1例,此例患者在当天上午完成手术后,下午因为右侧腋下出现强烈疼痛且敷料潮湿来医院进行复诊,于是打开腋下创面,发现皮瓣下出现淤血现象,随即用6-0丝线进行结扎止血直至无活动性渗血,进而对皮瓣进行缝合,然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对创面进行包扎,此例患者一周后恢复情况较好。在5例术后出现皮下血肿患者中,因包扎过紧或术后活动过度引起的血肿直径小于或大于3cm。对于血肿周围所出现的软组织水肿,没有采用清除的办法来处理,而是首先对切口缝线进行拆除,然后对水肿进行挤压以使血肿从切口处彻底流出,随即进行加压包扎,后跟踪调查发现血肿消失,无疤痕出现。

2.2.2 皮瓣坏死

共有2例(1.27%)患者术后出现皮瓣坏死。分析发现是术后对创面包扎过紧所引起,在皮瓣的中央处形成了血肿导致血运不畅进而使得皮肤出现坏死直径小于1cm的现象。每天对这2例患者均用高渗盐水湿敷后进行包表皮生长因子换药,1-2周治愈且无明显疤痕。

2.2.3 其他并发症

术后1例(0.63%)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形成囊肿并伴有感染,术后7个月复诊,切除囊肿缝合后治愈。

3 讨论

腋臭俗称狐臭,一般腋臭患者腋窝排泄的汗液呈淡黄色,较浓稠,是因为腋窝大汗腺(又叫顶泌汗腺)分泌的脂肪酸比普通人高。脂肪酸达到一定浓度,与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而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臭味。腋臭大多与遗传有关,我国年轻汉族女性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正常社会交往活动,造成心理压力。

目前腋臭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可分为手术和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一般是采用药物局部外用药物抑制细菌生长,但疗效较短,需要反复使用且无法根治。使用激光和高频电针治疗不能彻底破坏大汗腺,复发率高,而且腋下皮肤容易被烧伤。目前可能唯一根治腋臭的方法是手术切除腋窝大汗腺。传统小切口腋臭切除术的切口大都选择在汗腺剥离范围内,这种术式伤口愈合欠佳,且容易造成疤痕。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的切口则是在汗腺剥离范围外,具备切口小、修剪干净、切口周围未过多破坏血运造成疤痕的概率低等优势。

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的技术关键有以下几点:第一,术前麻醉。传统的局部浸润麻醉比较容易导致术野和层次不清,且比较容易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术中还容易造成出血过多,对汗腺的剔除不完全造成手术不彻底。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采用现在更为成熟的肿胀麻醉技术,将肿胀麻醉液注射至真皮深层和浅筋膜层之间的皮下组织,这样会让皮瓣更易分离,手术过程用时更短,减少对皮瓣、重要血管和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更利于机体的恢复。第二,术中操作。将汗腺组织进行彻底清除是治疗腋臭的关键。国内外对于汗腺的分布范围还存在争议,但主要认为顶泌汗腺分布在腋窝中央的横皱襞处,向腋毛上、下端及腋毛前、后缘逐渐变得稀少。因此手术剥离范围一般为腋毛外的1cm,这就已经能保证将汗腺进行充分暴露,剥过宽会导致因术区面积较大导致皮瓣处血运不良而造成皮瓣坏死的可能性增加。该术式相对于传统小切口腋臭切除术的区别是它的切口不是在剥离区内,这就大大保证了切口的血运,利于切口的愈合从而减轻术后疤痕甚至不留疤痕。因为这种术式是将剪刀深入到切口内进行盲剪,所以在修剪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分离范围边缘部位的汗腺修剪干净,直至修剪到不含汗腺的正常脂肪组织为止,且将皮下的真皮毛细血管网周围修剪干净,这能够很好地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的概率。修剪完毕后一定要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腔隙,要将腔隙内部的组织碎片清洗干净,两侧放置引流条,方便引流术中残余的肿胀麻醉液及少量渗血。第三,加压包扎。术后采用的是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这种包扎法相对于常规“8”字绷带加压包扎大大提升了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同时可避免因活动造成包扎不牢固进而引起松动或者脱落,能够保证皮瓣紧贴组织。第四,术后护理。术后要及时进行宣教,告知他们要清淡饮食,需连续应用三天抗生素以防止创面感染,术后第二天需到医院复查,看是否存在皮瓣血运不良等情况出现,术后需上肢制动2周且避免前臂剧烈运动。

切口小、疤痕及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好且快是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相对于其他术式的典型优势,手术范围超过腋毛区范围0.5cm,术中及时彻底止血,术后放置引流条,利用弹力绷带对创面进行适当加压包扎,对于常发生的诸如皮瓣坏死等并发症进行有效的及时处理,可促进创面愈合,极大地增强了患者在从事社会正常活动中的自信心。本次研究选取的158例患者术后6个月腋臭治愈率为77.84%(123/158),总有效率为96.2%(152/158);术后对本组患者经过3-6个月的随访,总体复发率仅有1.27%,绝大部分患者能够根除腋臭。此外,本组绝大部分患者术后创面恢复情况比较理想,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仅有极少数患者在术后出现皮瓣坏死、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仅有5.06%,且术后均无疤痕产生。可见本院开展的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已经非常成熟且安全有效,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经对并发症分析发现,皮下血肿发生率(3.16%)显著高于皮瓣坏死(1.27%)和切口愈合不良(0.63%),差异显著P<0.5,可见术后皮下血肿风险相对较高,在术后应该避免上肢活动过多和对创面包扎过紧,并做好术后2天高发时间段监测。

总之,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持久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腋臭汗腺疤痕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汗藏哪儿了
无惧疤痕
最美的疤痕
每一道疤痕都有一个故事
疤痕
美容式小切口腋臭的综合护理干预探析
腋臭患者腋区顶泌汗腺的分布特点
小切口汗腺层反转剪除法联合打包固定治疗腋臭的临床体会
CHR-多功能美容手术仪治疗腋臭1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