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肿瘤适合做放疗
2023-06-30王抒
王抒
相关概念
何谓肿瘤
肿瘤是由于身体在各类致癌物质的影响下,局部细胞失去原有的生长控制,出现异常增生,从而导致身体出现新的生物。医学上将肿瘤分为了两大类,即良性和恶性。相对而言,良性肿瘤生长速度慢,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癌细胞转移,除了局部出现症状反应外,其他部位症状不明显或没有症状;而恶性肿瘤一旦出现转移,可引起全身性症状,包括食欲低下、身体发热疼痛、日渐消瘦等。
肿瘤有可能存在于体内深处,不易被察觉,等到患者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往往到了晚期;有的则位于体表比较显眼的位置,早期易被察觉。当身体出现局部肿块、体重不明原因大幅改变、乏力、持续性疼痛甚至发热、皮肤淤青、淋巴结肿大等异常症状时,需要对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判断发病缘由。
肿瘤的种类较多,有的可以通过预防减少发病率;有的可以利用靶向药物进行控制;有的可以通过切除治愈。但以上都是基于早期肿瘤能够被发现,因此有效地对高危人群进行初筛,通过辅助、鉴别、动态观察等进行诊断,早期发现肿瘤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
何谓放疗
放疗即放射性治疗,通过使用放射性物质对肿瘤部位进行照射治疗,从而达到消灭癌细胞的目的,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措施之一。
放疗有三种治疗方法,包括外照射、近距离照射以及内用同位素治疗。治疗时长、次数需根据肿瘤部位、总放射剂量及效应判断。在放疗前,医生会在患者的放射部位进行标记,以便更好地定位。作为患者,在清洗过程中应当避开放疗部位,以确保每次治疗时位置的固定。
造成肿瘤的原因
虽然肿瘤的形成机制并不完全明确,但受个体影响,原因大致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其中,先天性包括家族遗传、基因发生变化等;获得性包括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生物及化学因素、慢性疾病等。通常来说,肿瘤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共同所致。
家族遗传
对于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父母患有肿瘤的人群,其患病率相对一般人更高,因此需要更加注意生活方式,定期进行检查。
自身免疫力低下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自身免疫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自身免疫系统下降或者低下时,淋巴细胞功能下降,对于杀灭异常细胞的能力下降,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及发展。
不良生活习惯
随着生活压力加大,吸烟、酗酒等成为很多人的发泄方式,这会对肺、肝功能等造成较大伤害;长期缺乏锻炼,体内脂肪得不到有效消耗,引发肥胖,易造成脂肪肝;长期吃外卖食物,过量的食品添加剂、重油重盐,会加大身体器官负担;日常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少,会导致无法保障身体所需的能量。这些都是引起肿瘤的原因。
患有慢性疾病,接触有毒物质
睡眠不足、慢性疾病、接触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细菌感染等都有可能引发肿瘤。因此,在生活中应注意卫生,及时听取医生的建议治疗疾病,避免机体长期处于辐射、紫外线的照射中。
适合做放疗的肿瘤
适合选择放疗的肿瘤有早期肿瘤、部分局部肿瘤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头颈部肿瘤
包括鼻咽癌、早期喉癌及舌癌、口腔癌等。这些部位结构较为特殊、创伤面积大,手术比较复杂。而通过根治性放疗对原发灶、淋巴转移灶等进行杀伤,不仅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减少因手术对发声功能、吞咽功能造成的后遗症,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胸部肿瘤
包括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等,放疗效果与手术效果相当,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复发率。尤其对一些年龄较大、无法承受手术的患者,放疗为首选治疗方案。对癌症晚期患者来说,会出现血管受压、呼吸困难、气管堵塞等,适合选择放疗进行缓解。
胸部、盆部肿瘤
常见的是直肠癌、生殖系统肿瘤等,通过放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在直肠癌术前进行放疗,还能够提高患者保肛率。此外,早期睾丸细胞瘤、前列腺癌等也可以通过放疗进行根治。
其他
对于恶性淋巴瘤、软组织肉瘤等,通过放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脑转移瘤患者,经放疗能够明显改善头痛、活动性障碍等;对骨转移疼痛患者,经放疗能够缓解疼痛。
放疗的注意事项
(1)放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包括身体功能性紊乱、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恶心等。如症状较轻微可不做处理,放疗结束后的一段时間会有所缓解。但如果症状明显,对身体造成影响,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对应的治疗。
(2)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限制油腻、辛辣等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要注意体重变化,如出现明显下降,要及时就医,请医生调整饮食方案。监督患者在治疗期间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睡眠。
(3)放疗前后半个小时内尽可能不要进食、饮水,结束后静卧半个小时以上。日常避免穿紧身衣物,以免在活动过程中对照射的部位造成摩擦,引发不适,甚至破溃。放疗后不要对照射部位进行热敷、冷敷,更不要自行涂抹药膏、护肤品等。
(3)嘈杂的环境、身体的疾病、疼痛等都会对患者身心造成影响,此时家属的支持、安抚极为重要。通过及时沟通、积极陪伴等,能够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更加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家属要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减少患者抵触情绪。另外,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提升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