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潜藏的杀手:蛛网膜下腔出血
2023-06-30吴大号
吴大号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病,好发年龄段是40~60岁,男女患病比例大概为1:1.6。近些年来,该病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本文主要科普SAH相关知识,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防控相关危险因素,患病时能及时接受对症治疗,最大程度改善疾病预后。
什么是SAH
SAH是指脑底部或者脑表面的局部病变血管发生破裂,造成血液直接流进蛛网膜下腔而诱发一种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原发性SAH,在急性脑卒中样本总量中占比约为10%。临床治疗中还经常观察到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出血和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穿破脑组织和蛛网膜流入蛛网膜下腔,统称为继发性SAH。
SAH的症状
SAH典型症状是突发性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与脑膜刺激征,可能会伴有局灶体征。很多患者在过度活动时或活动后有爆裂性、局限性或全头剧烈疼痛,难以忍受,有持续或进展性加重特点,部分患者可能自感上颈段疼痛。动脉瘤破裂位置是影响疼痛始发部位的一个主要因素。呕吐、暂时性意识障碍、项背或下肢疼痛、惧光等也是SAH经常出现的伴随症状。
大部分SAH患者在发病后数小时出现脑膜刺激征相关症状,以颈强直最为显著,Kernig征、Brudzinski征可能会呈阳性。在眼底专科检查中,能够探查到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等情况。25%左右的病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如欣快、谵妄、幻觉等;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癫痫发作、动眼神经麻痹、感觉异常等。一些患者,特别是老年病患发病后并不会出现十分显著的头痛、脑膜刺激征等表现,但却会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体征。原发性SAH中的脑出血病患临床症状较轻微,CT影像检查提示中脑或脑桥周边脑池积血,血管造影检查没有探查到动脉瘤或者其他异常状况,通常不会出现再出血或迟发型血管痉挛等,临床预后普遍较好。
SAH的发病机制常见病因
发病机制
由于动脉壁局部病变(可能是因薄弱或结构破损),造成动脉瘤向外膨出,出现永久的局限性扩张。对于动脉瘤的成因,当前国内外的主流观点是动脉壁先天肌层缺陷,或后天获得性内弹力层变性,或两者共同作用造成的。故站在这个角度分析,动脉瘤的形成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与家族聚集性。但并不是所有颅内动脉瘤是先天异常所致,也有一些病例是后天发展而来。个体伴随年龄的增长,动脉壁的弹性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血流冲击等诸多因素作用下,局部朝向外突出,最后生成动脉瘤。
不管是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病变血管破溃或是因血压异常增高造成局部血管破裂等,都可能会使得血液流进脑蛛网膜下腔内,围绕在脑与脊髓周边的脑脊液在短时间内发生扩散,对脑膜产生刺激作用,进而诱发头痛、颈强直等诸多脑膜刺激征表现。血液进到蛛网膜下腔后,还会造成颅腔内容物增多,颅内压随之增高,有继发脑血管痉挛的风险。此外,当颅底聚集大量积血或凝血块时,一些处于凝聚状态的红细胞可能堵塞蛛网膜绒毛间隙的小沟,进而阻碍脑脊液的回吸收过程,增加了急性交通性脑积水、蛛网膜局部粘连等发生的风险,进而造成颅内压骤然上升,脑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脑水肿程度加重,严重时会出现脑疝。以上因素的影响均可能造成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好转后,依然有再发生意识障碍或者局限性神经症状的风险。
常见病因
(1)颅内动脉瘤:占比为50%~85%,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位置,且以环的前半部分更为多见。
(2)脑血管畸形:以动静脉畸形为主,青少年为高发群体,占2%左右,大脑半球中的动脉分布区是动静脉畸形集中发生的位置。
(3)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占1%左右。
(4)其他:夹层动脉瘤、血管炎、颅内肿瘤、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等。
(5)一些患者的出血原因不明确,如原发性中脑周围出血等。
SAH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大量酗酒、多发性动脉瘤等。
SAH的常见并发症
再出血
再出血是SAH患者十分常见的急性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大概是50%。SAH病患出血后24h内再出血的概率很高,发病1个月内也有很高的再出血风险。动脉瘤破裂是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原因。收治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高龄、女性、收缩压>170 mmHg的SAH者再出血发生率相对较高。临床表现主要为在病情相对稳定或有所好转时,突然出现剧烈性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严重、肢体抽搐、初有症状及体征加重或再次出现等。结合以上症状表现,CT影像提示原有出血量有所增加,或腰椎穿刺脑脊液结果提示含血量增多等,可明确诊断。
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造成SAH患者死亡或者残疾的一个主要原因。20%~30%的SAH病患会发生脑血管痉挛,伴随病情发展会诱发迟发性缺血性损伤,甚至继发脑梗死。早发性脑血管痉挛通常是在出血后出现,经历几分钟至几小时后,症状会有所减轻。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一般是在出血后3~5 d内发生,5~14 d内发病率更高,2~4周发生率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意识异常变化、偏瘫、失语等是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尤其当动脉瘤周围脑组织功能受到损害时更为显著。
脑积水
脑积水通常在SAH发病后7 d内出现,主要是因为血液流进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局部,产生血凝块,对脑脊液循环通路产生阻碍作用引起的,属畸形阻塞性脑积水的范畴。症状轻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嗜睡、精神运动迟缓及记忆力减退等表现,病情严重者会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伴随颅内出血逐渐吸收,大部分急性脑积水相关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迟发性脑积水多发生在SAH发病后的2~3周内,属于交通性脑积水。进展性精神智力障碍、步态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是这类患者主要的症状表现。因为脑脊液压力未见异常,也被称为正常颅压脑积水,影像检查显示脑室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其他
5%~10%的SAH病患可能會出现抽搐,其中又有60%左右的患者抽搐症状会在发病后的1个月。5%~30%的SAH病患可能会出现低钠血症与血容量降低的脑耗盐综合征,或者因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而发生水潴留。
SAH的辅助检查项目
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临床医生参照CT检查结果,可以初步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掌握颅内动脉瘤所处位置。若动脉瘤处在颈内动脉段,经常提示鞍上池不对称积血;如动脉瘤处于大脑中动脉段,经常会观察到外侧裂积血;前交通动脉段的积血位置多集中在前间裂基底部。通过动态CT检查能够帮助医生较为快速地掌握患者颅内出血吸收状况,观察是否发生再出血、继发性脑梗死、脑积水等情况。
(2)颅MRI:当SAH发病后数天,CT检查的敏感度下降时,MRI会在临床诊断中表现出良好的效能。发病4 d后,MRI的T1像能够清晰呈现出血液外渗状态,血液高信号通常能持续≥2周,于FLAIR像上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
脑脊液(CSF)检查
若患者的出血量较少或起病时间出现偏差时,通过CT检查可能不显阳性,此时如果医生怀疑SAH时,则要通过腰穿检查CSF。临床中,建议患者尽量在发病后12 h内接受腰椎穿刺,以提升穿刺鉴别的精准度。很多SAH患者出现均匀血性脑脊液,并且显现出新鲜出血,如CSF黄变或探查到了吞噬红细胞、含有胆红质结晶的吞噬细胞等,此时就可以认定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SAH。
脑血管影像学检查
(1)DSA:DSA检查能清晰呈现出动脉瘤所处方位、大小及和载瘤动脉的毗邻关系,是否发生无血管痉挛等,还能清楚显现出血管畸形与烟雾病。如果具备诊疗条件、患者病情许可,要尽早进行全脑DSA检查,以尽快掌握颅内出血的原因,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及合理预测预后等。但是,鉴于DSA 检查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神经功能损害加重,如局部脑缺血、动脉瘤出血等,故临床要严格把控DSA 检查的时机,尽可能避开脑血管痉挛与再出血的高发期。推荐在出血3 d内或3~4周后进行检查。
(2)CTA与MRA:CTA与MRA均属于无创性的脑血管显影手段,虽然在敏感性、准确度方面逊色于DSA,但依然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多用在动脉瘤病患的出院随访及急性期主观上无法耐受DSA检查的病患群体中。
SAH的治疗方法
常规处理
密切监测SAH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神经系统体征的改变情况,维持气道通畅,尽可能保证呼吸、循环的相对稳定性。静卧在床上,避免情绪异常激动以及过度用力,保证大便顺畅,可结合患者症状遵医嘱使用镇静镇咳、抗癫痫类药物等。
降低颅内压
对患者液体入量进行适当控制,以减少或避免发生低钠血症。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是降低颅内压的常用药,也可以结合患者实际状况使用白蛋白。如果患者合并大量脑内血肿时,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清除掉血肿,以降低颅内压。
防治再出血
(1)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安静休息,绝对卧床4~6周。
(2)严格控制血压水平。很多SAH患者可能会因为自感剧烈疼痛而造成血压上升,应注意尽早明确疼痛的诱发因素。
(3)采用抗纤溶药物,预防因局部动脉瘤周围血块发生溶解而导致再出血。可供选择的药物包括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
(4)通过外科手术消除动脉瘤,这是当前临床防治动脉瘤性SAH再出血的最佳方法。
防治脑血管痉挛
(1)尽可能将血容量和血压维持在相对正常范围内。特殊情况下,运用胶体液扩容、多巴胺静脉滴注,3H疗法等。
(2)早期运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等。
(3)早期通过手术剔除动脉瘤、移除血凝块。
防治脑积水
(1)采用乙酰唑胺抑制脑脊液的分泌过程,也可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配合运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类药物。
(2)对于经一系列內科治疗后依然无效的SAH患者,建议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脑脊液分流术、脑室-心房或脑室-腹腔分流术等,以防脑损害程度进展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