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殷商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

2023-06-29马晓坤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传承实践

摘 要:殷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之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殷商文化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教育宝库。将殷商文化融入美术教育教学,深入发掘殷商文化在视觉艺术方面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探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与形式,对推动美术教育的传承性、创新性发展,实现教育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轨、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美术教育;传承;实践;殷商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會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一般项目)“殷商文化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研究”(SKL-2022-1707)研究成果。

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报告中多次提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由此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这样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工作。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了美术教师们关注的热点。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秦汉到北宋前期的一千多年里,一直都是国家的中心。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均见证了河南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作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夏、商、周三个朝代均发端于此,这为传承弘扬中国繁荣发达的殷商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殷商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蕴含了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巨大的内容丰富的教育资源宝库。在美术教育课程中融入殷商文化,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可以在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使中华文明传承后继有人,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殷商文化在美术教育中传承的主要思路

(一)殷商文化在美术教育中传承的系统整体性

文化是系统、整体的,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之间的有机统一。河南是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但是殷商文化的传承、研究尚未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在现阶段的美术教育中,河南本土文化的传承仅限于浅显、碎片化的展示。通过研究实践,以期殷商文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能够在美术教育中有较为系统的开发与利用。

(二)殷商文化在美术教育中传承的时代性

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党和国家谋划工作的出发点,更是殷商文化传承发展的立足点。然而现今对于殷商文化的研究并没有挖掘殷商文化与新时代相关的文化内涵。殷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新时代美术教育密切相连,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相结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挖掘。

(三)殷商文化在美术教育中传承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创新,应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多次提到关于文化传承中创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殷商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既需要创造性转化,更需要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形成艺术化、民族化的创新性传承发展是在此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思路。

二、殷商文化在视觉艺术方面的独特表现

(一)甲骨文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它让中华文明有了记录与传承的工具,使古老的中国智慧从祖先的心里,流传到每一代华夏子孙。

甲骨文承载着沉甸甸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三大最古老文字体系之一,也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系统。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不仅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而且由于甲骨文内容丰富,隐藏着祭祀、田猎、农业、天象、征伐、王事等信息,还有不少人名、称谓、地名等,堪称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由此,人们可以寻觅到中国智慧的源头。

殷商甲骨文,其抽象化、系统化的美学符号所蕴含的平面空间、线条力度和组织结构,充满了无限的艺术表现力与审美意识。传承殷商文化和甲骨文的魅力,通过线条本身停顿、转折、延伸的艺术表现力,深入开展系列特色课程,在进一步发掘甲骨文文化效能的同时,加强对殷商文化、汉字文化、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创意传承,将丰富的文化元素与美术教育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素养。

(二)青铜器

商王朝时期,青铜文化达到中国古代的巅峰,体现了当时多民族的融合。青铜器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纹饰华丽,是美与实的典型结合,具有一种颇具震撼力、神秘的美,其气势威武的艺术造型和细腻繁密的艺术纹饰让后人叹为观止,承载着殷商时代核心和稳定的礼仪制度,不仅给人们留下了上古时期的艺苑奇葩,更重要的是传承了精湛奇巧的制作工艺。殷商时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技术与文化内涵,开启了璀璨辉煌的中国青铜时代,开创了让世界震惊的青铜文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商中期,青铜器的造型形式丰富多样,出现了精美的装饰纹样。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浑厚凝重,甚至会在模壁上另加泥片后再进行雕刻,以产生浅浮雕的视觉艺术效果,形成主纹和地纹。这种在主纹上加以刻划线条的制作方式,使得装饰纹样的层次更为丰富,装饰花纹更加繁密富丽。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饰与青铜器的器型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的完美统一,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精湛的创作技巧和工艺美术思想。例如,商后母戊鼎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发展的最高水平。后母戊鼎身是方形,四周雕刻了大量的盘龙纹和饕餮纹样,这些纹饰构图将现实中的动物神秘化和程式化,工艺烦琐且制作精美的纹样无不透露出神秘的气息,表现出商朝对神权的崇拜,是青铜文明的巅峰代表作。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大量地使用了青铜构件,例如独辕双套双轮结构精致复杂,体现出高超的机械制造、青铜铸造等复合技术,展示出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物质成就和精神面貌。

(三)陶器、玉器

殷商陶器、玉器的器型形象动人,造型秀丽,纹饰刻镂精美,色泽皎洁,叩之有声。其所展现的造型形象及丰富的点、线、蛙、蛇、鸟的图形符号,掀开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国传统绘画的新篇章。

在商代遗址中,考古专家们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既有琮、圭、璧、玦、璜等礼器,戈、矛、大刀、戚、钺等仪仗类玉器,也有文化、生活类的各种物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足以显现玉在当时贵族心中的地位。商代玉器不仅以美观著称,更具有湿润、细腻、坚硬、纯正等特点,代表着仁义、智慧、勇敢、坚贞等美德,深受世人喜爱。在当时,玉不仅被制成国之重器,象征天命、威权、等级,也被制成家庭中的用具,与个人的喜好、品行相宜。

商人以玄鸟为图腾,形成了以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纹样。

凤鸟纹:展现商人崇拜自然的图腾,是吸取各种鸟禽的特点而组成的图案。

兽面纹:旧称“饕餮纹”,饕餮是上古神话中传承下来的虚构神兽,是殷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较多地装饰在器物的显要部位;以动物的头部正面形象为其主要部分的图案,运用夸张、象征、抽象的手法将动物的面部特征集中在一起,以鼻为中轴线,左右对称,有双眼、双耳、双角,宽鼻瞪眼的凶恶形象将人们带入神秘的艺术世界,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独特的纹样之一。

蟠螭纹:螭是汉族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一般呈现张口、卷尾、蟠屈的形象,多作主纹应用。

夔龙纹:是商人图腾崇拜的延续,繁复华丽,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或以两夔相对,组成一个饕餮纹;或仅作饕餮纹的附饰。

(四)商代建筑

以宫殿宗庙建筑和王陵大墓为代表的商代建筑,如殷墟的洹北商城,其造型庄重肃穆、质朴典雅,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特别是严格的中轴线布局,成为数千年来中国历代皇城的显著特征。

三、殷商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

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启蒙学生的美学素养、传承文明的博大精深为主要思路,试以青铜器、陶器、玉器为例,探索殷商文化在视觉艺术方面的独特表现及其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感知、展现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切实帮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艺术审美的养分,在艺术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成长的心灵里埋下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種子。

(一)在绘画活动中的传承与实践

从古老的青铜器到精美的玉器,其中的中国传统纹样凝聚了东方智慧的想象力,美得让人叹为观止。传承了三千多年的商代文化经典元素,形成了丰富的传统造型纹样,包括青铜器物上的玄鸟纹、凤鸟纹、饕餮纹、蟠螭纹、夔龙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富有商代气息的专属特色文化图形符号、图形语言,观察其独特的造型特点,认识神奇的表现符号。通过摹画青铜器上的纹饰,教师可训练每位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引导他们打开与众不同的绘画思路,丰富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使其在有趣的绘画过程中体会专业的绘画技法,将点、线、面元素的综合运用,构图排版的内容表现,形象造型的比例关系等视觉艺术专业内容,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悄无声息地融入丰富有趣的艺术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拓印青铜器”“我来画青铜器”等绘画活动,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不一样的绘画表达方式。

(二)在手工活动中的传承与实践

教师可根据殷商文化的特色,进行视觉文化提炼,并将其与课程融合,使这种传统的文化表现方式创造出更大的艺术价值。

教师可尝试引导学生对殷商青铜器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使其感受青铜器所具有的独特的造型美,理解青铜器的外形特征、纹样造型特点,并尝试运用黏土制作青铜器上的花纹,利用捏、刻、叠加的方式创造出有趣的几何图形进行装饰(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蜗牛线等),从而形成浮雕的装饰效果,帮助学生感受、体悟中国传统纹样的表现样式。此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青绿色颜料与金色颜料相结合,使其视觉效果更加趋近于青铜器本身的复古感、金属感,让学生在感受青铜器文化的同时,扩充历史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在美术欣赏中的传承与实践

美术教育侧重于文化传承,特别是对河南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将殷商文化资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殷商文化资源的美术元素入手进行教育资源的深入挖掘,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将资源融入课程,可更好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对殷商文化与美术教育进行有效体验,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起源及其对现代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

四、结语

殷商文化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工匠精神、文化艺术价值,是中华美学的重要源泉和精华所在,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国民教育资源宝库。其中的大型建筑、甲骨文、青铜器、陶器、玉器等既展现了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将殷商文化融入美术教育教学,深入发掘殷商文化在视觉艺术方面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探索传承殷商文化的有效途径与形式,对推动美术教育的传承性、创新性发展,实现教育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轨、融合,培养理论与实践、艺术与素质相结合且具有中国精神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也是加强课程思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和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2-11-09].http://www.gov.cn/

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作者简介:

马晓坤,硕士,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画面形态与构成)。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传承实践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