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案例库建设研究

2023-06-28徐丽娜刘银张娇阿依娜西·加吾达提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2期

徐丽娜 刘银 张娇 阿依娜西·加吾达提

摘 要: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结合地方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要求,对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案例库建设与教学实践过程进行研究,探索如何构建“课程案例+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课程案例库。首先,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出新疆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特色,通过主讲教师提供、学生参与开发、科研项目转化及实践调查获取等途径开发典型案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互动教学模式,通过专题教学研讨会、学生问卷调查及案例库建设质量评价来检验、完善案例库。最后,建立体现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特色的案例库。

关键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案例库;干旱区绿洲农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72

随着“两山论”“碳达峰碳中和”等发展战略的相继出台,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增强当代大学生资源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非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正是采用经济学方法,探究资源高效配置、环境保护的有效路径,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是对高校学生进行环境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强、原理抽象的特点,使用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图片、图表、情景模拟、音视频等不同形式进行案例呈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使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提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并增强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怀、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培养“美丽中国”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

1 基于干旱区绿洲农业发展视角构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案例库的必要性

1.1 突出新疆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挖掘特色案例,是切实讲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根本抓手

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干早区,生态脆弱,绿洲农业是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发展的。居住在绿洲的人民,用属于他们的方式,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现有的课程教学资料缺乏新疆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领域内的特色案例,仅依靠教材文字或图片简单展示,不能很好地将教材内容阐述清楚。因此,挖掘新疆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特色案例,进行本土化案例库建设是讲好该课程的根本抓手。

1.2 突出课程思政育人,运用案例教学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的有效举措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内容涉及绿色低碳发展、资源优化配置、资源环境保护等内容,可见该课程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相关,可作为大学生环保教育的重要渠道,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思政主题。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通过经济学手段研究如何保障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符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要求,更能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因此,把具有思政元素的案例嵌入到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出了本课程所要表达的精髓,更突出了该课程的本质意义。教师应该坚持以德树人,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使学生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今后的主动追求,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1.3 突出新文科改革要求,加强案例教学组织管理是有效实施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理念的重要体现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不仅包含了环境学、经济学、人口学,还有不少工科知识,是“新文科”建设中代表性较强的课程,在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更易积累经验。而思政元素的巧妙载入,可以有效帮助授课教师把握好“新文科”建设的“风向标”。该课程借助具体、本土化的案例,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资源开发使用和环境污染的产生等问题,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学习和思考问题,对推动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如何构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特色案例库

2.1 特色案例库的筛选

针对可持续发展、代际公平概念及效率配置原理等直观性不强、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知识点,通过本土化案例讲解将知识点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学生。以曲福田、冯淑怡主编的“十三五”规划教材《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内容为基准,对教材的章节内容逐一整理,归纳需要借助案例来进行解析的内容,根据知识点的难易及重要程度,构建对应的知识点案例、知识单元案例和综合案例。参照特色专业课程建设指标体系,结合当前国内外资源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及最新研究成果、干旱区实施的各类生态工程项目,筛选出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对应的特色案例。需要注意的是,筛选的案例要有广度和深度,并融入思政元素,深度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案例应有情节性和吸引力,综合案例设置的思考问题应有一定的争议性,便于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思考,解析部分应具有实践性。

2.2 课程案例库的制作

2.2.1 实践调查获取

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区,资源丰富、光热充足,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然而水资源缺乏、盐碱化突出、风沙灾害多、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新疆的发展。干旱区绿洲农业发展极具地域特色,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案例库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案例库构建素材,在确定调查对象的基础上,对被调查者开展走访、面谈和问卷调查,进行案例素材的搜集、整理,最后构建适合课程教学讲授的案例。

2.2.2 学生参与开发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知识点繁多、涉及面广、内容较为抽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教学是该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以自由组队的形式,针对所在家乡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环保不尽合理之处,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及查阅的文献资料,寻找通过经济手段进行改进或解决的方案,并在课堂中通过PPT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及完成的实践报告,提出自己的見解,为学生系统讲解教材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师梳理学生分享的内容,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筛选典型的素材构建课程案例库。学生参与案例库的开发,不仅使学生对家乡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激发其家国情怀,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课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2.2.3 科研项目转化

充分利用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和环保企业工程项目,重点筛选具有干旱区绿洲农业特色的案例,将一些特色项目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合课堂讲授的典型案例,如干旱区绿洲农业发展模式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为学生循序渐进地展示新疆节水灌溉最前沿技术的应用情况,最终制作形成一套综合性、时效性较强的特色课程案例库。

3 课程案例库的实践与改进

3.1 互动教学模式

为拓展案例教学实践模式,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案例的实施应用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将授课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可有效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理论知识讲授完案例后,组织学生梳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并对国内与国外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创新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变主动授课为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对讲授的案例组织专题研讨,如“新疆旱区现代灌区生态农业灌溉技术案例之我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创新能力。课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尝试,从而更好地消化吸收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

3.2 专题教学研讨会

组织学生和专业教师定期开展专题教学研讨会,如“新疆旱区现代灌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专题讨论,从课程案例库的选题依据、与课程结合的紧密程度、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的融合度等方面分析评价课程案例库建设的合理性,论证案例库的实施情况,对课程建设与实践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及时补充和修订课程案例库。

3.3 课程案例库建设质量评价

为提升课程案例库建设质量及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案例库建设质量进行评价与完善,主要方式有二:

(1)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特色案例讲授后,从课堂气氛、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了解案例教学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帮助效果,如:采用干旱区特色案例对学生关注度和调节课堂气氛效果如何。此外,在学校网上评教系统中,引导学生从案例内容、讲授方式、实施效果等方面客观评价案例库建设质量。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和意见,不断优化案例库和课堂案例教学方式、方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方法总体评价较高,选取的案例应用性较强。

(2)邀请专业教师随堂听课,从教学大纲、案例设计、学生参与度、学生访谈等角度评价案例教学实施效果,与授课老师及时交流反馈案例建设质量评价信息,进一步调整完善课程案例库。

4 结语

生态文明、低碳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念,社会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高校应当肩负起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素质教育的历史责任,为国家培养“美丽中国”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聚焦干旱区绿洲农业发展生态特色,构建“课程案例+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课程案例库,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实践化,实现理论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效协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经济观,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支援,黄效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案例教学法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8,10(02):7781.

[2]邵紅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探讨——以非经济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9(02):127129.

[3]王泽,任财,张青青,等.“双一流”背景下“荒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课程案例库建设与实践——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21(16):132134.

[4]金建君,刘学敏,毛建素.“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环境教育,2022(11):4547.

[5]张明志,孙婷,孙媛媛,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新文科专业建设实践[J].教育观察,2022,11(04):7476+80.

[6]曲福田,冯淑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7]张风丽.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20):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