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职院校开展美育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研究

2023-06-28俞静芝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艺术类思政教育

俞静芝

摘 要:为了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政水平,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视力度。美育不仅是思想层面的教育,还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艺术活动。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能更好地探究和理解美育。在新的时代形势下,如果高职院校将思政教育、美育教育融合起来,那么将会打造出全新的思政教育模式,能为思政教育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也能保证思政教育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美育教育;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4.069

如今,我国提倡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尽快承担起相应的育人责任。在此背景下,艺术类高职院校应尝试将思政教育、美育教育融合起来,重视教师美育素养、道德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丰富日常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等教学手段,逐步提高教育效果。

1 美育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

1.1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美育,都能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如果将二者融合起来,那么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育能够让学生从更加深刻的角度了解客观事物,探究事物内部的本质与发展性,了解相同事物之间的关联,帮助其把握事物发展所具有的规律,从而能更加合理、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成长为一名拥有真善美、懂得真善美的新时代优质青年。此外,美育还能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美育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形成良好的审美标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全方位感知美,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在不断加深美育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探究思政教育内容,真正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终实现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2 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速度

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我国将创新放在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上,不同的行业、领域也需要及时进行创新和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为了尽快响应国家号召,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高职院校需要格外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并利用多种方式适当增加培养速度。美育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理念,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使其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创新和实践。通过落实美育教育,高职院校可以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入手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水平,将创新发展理念逐渐融入到学生的专业思维中,不断提高其道德修养和创新水平,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速度与效率。

2 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及美育现状

2.1 艺术类高职学生特质

高职院校必须要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技术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艺术类高职院校更需要将培养技术、培养才能放在首要位置。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从小就对艺术保持充足兴趣,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会选择考取本科院校,但部分考试不理想的学生就会选择艺术类高职院校;另一部分学生则是文化课成绩较差,自知无法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在初中、高中阶段就开始学习艺术,并最终考入艺术类高职院校。从情感色彩特质的角度来看,艺术专业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在判断和选择部分现象和事物时容易出现情感用事的情况,无法做出理智的行动,也无法进行理性的思考。从思政教育管理的角度来说,艺术学生存在一系列非常明显的问题,如缺少较强的学习主动性、自律性,不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保持较强的自我意识,非常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此外,大部分学生对思政教育缺少兴趣,理论知识基础较为薄弱;也有部分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在日常学习和成长中经常出现与教师“唱反调”的情况,无法进行有序管理。但此类学生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思维也非常活跃。

2.2 艺术类高职院校美育融入思政的现状

2.2.1 不够重视美育课堂

高职院校始终关注和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和专业学习,将提高其就业能力作为首要目标,艺术类高职院校更是如此。事实上,艺术类学生非常需要得到美育教育,需要接受美育的启发。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时,往往将教育重点放在专业课程的讲解上,并未将职业技能学习、审美教育融合起来。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虽然学生的技能水平能得到明显提高,但不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从这一角度来说,艺术类高职院校必须要认识到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及时进行改革与优化。

2.2.2 美育教师培训力度较弱

在技术类高职院校中,教师通常都是在艺术院校中毕业的学生,部分教师已经在业界拥有非常显赫的名声,也成为国家级、省市级的优秀艺术大师,拥有极高的美術素养。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讲解上,并未足够关注美育教育,也不够关注美学素养的引导。以上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到美育教育的效果,也会影响到美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最终对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2.2.3 思政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部分高校所采用的思政教育手段尚未更新,思政理论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缺少较多的创新点,只依靠学校、辅导员等制定的规则制度要求、约束和管理学生。此外,学校借助技能、分数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未从整体角度对学生的成长作出评价。在思政课堂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并未及时更新,整个课堂氛围较为沉闷,经常会出现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上课时走神等情况。如果教师未能根据当前学生的特点,选择可展现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也并未制定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目标,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教育效果与学生的成长。

3 艺术类高职院校开展美育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

3.1 加强思政教育美育素养的培养

在协同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对当前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尽快培养出具有较强美育素养、思政素养的优秀教师,并利用教师之间的联合教育进行全方位影响。思政教师可集中其他学科的教师,开展集中性的思政培训活动,促使更多教师能学习和掌握思政理论知识,逐渐将思政教育渗透到美育教育中。思政教育也应重视个人艺术修养的提高,在课堂中利用多样化的艺术作品开展思政教育,真正将思政教育、美育教育融合起来。

专业教师需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利用更多时间系统学习思政教育的各种理论知识,并从思政角度出发挖掘、分析教材内容,寻找更多可用的思政元素;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和优化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将思政教育逐渐渗透到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专业教师可结合思政教育、美育教育打造出专门的校验小组,让学生在体验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内在修养的提升。相对于思政教师来说,专业教师对美育有更加深入地了解,但很少会从思政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专业教师需尽快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积极参与到不同类型的培训活动中,经常与思政教育进行交流,在专业课程教学、日常生活中约束个人行为、提高道德修养,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榜样。在诸多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中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思政知识,还能实现个人艺术修养、道德修养的同步提高。

除了专业教师要提高个人能力和素养外,思政教师同样需要积极学习与美育相关的内容。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美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内容,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在开展协同教育时,学校还可针对在校教师开展美育课程,在教师群体中开展美育活动,引导教师阅读更多与美学相关的书籍,学习音乐与绘画,在实际学中充分探索美,并将自己对美的感悟和体会融入到思政教学中,带领学生学会从美的角度出发分析思政知识,从而全身心感知人性之美与道德之美。例如,在讲述与近代史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引入当时的油画作品、浮雕作品、歌曲舞蹈等,将当时的历史事件充分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我国共产党的精神品质。又比如,在抗疫期间,我国出现了非常多的感人故事,也有很多艺术创作者利用摄像机、画笔等将这些感人场景记录下来。在思政课堂中,教师就可将美育、思政教育融合起来,为学生展示与之相关的资料,呈现出时代特征。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能轻易接受和理解思政内容,还能感受到艺术的独特魅力,注意力逐渐被艺术之美所吸引。

3.2 丰富思政教育美育内容

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美育教育,都是学校内至关重要的教育活动,而非是单纯的感性教育,还包括非常多的理性内容。在融合思政教育和美育教育时,教师必须要从思政教材入手,不断拓展和丰富美育内容。

首先,在思政教育中加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内容。在社会和生活中,社会美是最真实的现象,充分呈现出人类的希望与理想。思政教育和社會美的融合,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其更好地感知美;自然美指的是自然世界中的独特之美,将其与思政教育融合起来,能够在提高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想象方面起到推动和启发作用;艺术美指的就是利用音乐、文学等拓展思政教育内容,带给学生多样化的审美愉悦感。

其次,不断美化、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在选择审美内容时,教师必须要选择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同时还能轻易打动学生的事物,尽可能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借助最具体和直观的媒介呈现出来。在思政课堂中,教师可与学生一起鉴赏与之相关的美术作品,使其从艺术家的角度出发分析美术作品如何传递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学会从更多的角度和层面审视艺术作品,实现艺术鉴赏能力、批判能力的提高;之后,教师继续带领学生从思政理论的角度出发,使其能获得更加独特地审美享受,利用所掌握的思政知识理解、探究艺术作品的情感与意境,最终形成开放、包容的什么理念。通过多学、多看,学生能对思政知识、艺术作品等产生较强的艺术共鸣。

最后,打造审美专题教育活动,增加美育专题知识。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教师可尝试采用审美教育的方式,从方法运营、内容编排、环境营造等角度入手,渗透更多美育元素,开展师生互动活动,让自身、学生都能始终处于轻松、愉悦、积极的状态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消化和积累知识。在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时,课堂始终都是至关重要的存在,而教师可利用沈美华的思政教育手段,开展不同专题的教育活动,细致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从根本上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与动力,使其能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例如,教师可创设美术鉴赏专题,加入音乐、舞蹈、电影、文学等方面的内容,打造出更加复杂、细致的美育鉴赏网,让学生在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探究其中的思想内涵,增加鉴赏维度、广度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在选择专题内容时,教师应选择具有正确价值导向、思想观念的内容,契合学生的审美要求和日常生活,使其能逐渐开始关注社会问题、更加热爱生活。

3.3 加入全新思政审美教育手段

3.3.1 应用信息技术

教学方式的改革始终都是当前教育领域改革的重点。在全新的信息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加入为美育教育、思政教育的融合带来更多可能,也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信息技术的加入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从属地位,从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成更具有交互性的教育模式。因此,教师可尝试开始利用公开课、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可能性,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带来的影响。学校可建立专门的教育平台,在官方微信号上打造美育板块,定期为学生推送一些高质量、全新的美育资源;借助网络打造专门的在线班级课堂。在共享班级邀请码后,学生就可登录,在线上平台与同学、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共享更多学习资源。借助这样的教学手段,教师能节省大量的时间,拥有更多的精力去挖掘、搜集更多优秀课程,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结合学生的能力和喜好选择更具有趣味性的美育内容和思政内容。此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将美育、思政逐渐融合起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点滴美好。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手段,学生的审美认知、思想品质都能得到良好发展。

3.3.2 打造第二课堂

在高职教育中,第二课堂是融合思政、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政教育除了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组织作用,凸显出学生干部的带头、榜样以及领导作用。因传统的课程通常都是理论知识,整体教育效果不够理想。此时,教师就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将这些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对应的直观活动,逐步内化思政教育、美育教育目标,逐渐补充思政课堂中的内容。例如,高职院校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美术大师的作品欣赏大会,如毕加索、蒙克等。在参与欣赏大会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每位画家强烈的艺术内涵与个人主义色彩,也能了解当时的时代形势、经济形势、人们精神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既要从艺术角度进行鉴赏,还要从思政角度进行分析,不断丰富和完善情感体验。在参与此类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艺术类的高职院校,本身就拥有非常多优秀的艺术资源和美育资源。在此背景下,思政教育应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既要全方位探究思政教育,还要学习美育教育,利用多种方式将二者融合起来,打造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成长的优质课堂,实现提高学生修养和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煜璐.高职院校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江苏高职教育,2022,22(05):7983+96.

[2]楊舒琦.美育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9):1113.

[3]朱雯.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美育机制与体系创新[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5):6972.

[4]谢文婷,吴展齐.美育视角下职业本科院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5):128130.

[5]孙艺.艺术高职院校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现状研究[J].知识文库,2021,(09):197198.

[6]张春燕.艺术类高职院校美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J].时代报告(奔流),2021,(03):100101.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艺术类思政教育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