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研究
2023-06-28陈德宝杨俊静李德丽
陈德宝 杨俊静 李德丽
摘 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刻不容缓,二者相互融合可以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二者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方面都存在着紧密联系。二者的有机融合可以实现“合作共赢”、形成优势互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导航前进方向和引领价值导向,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媒介和重要载体。高校应注重课堂教学渠道、课外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从四个方面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机制构建。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2-0026-04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一方面可以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引领作用,有利于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协同育人模式,有利于培养全面型创新创业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均是一种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教育创新创业型人才,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实践活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侧重于推行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同向同行,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着重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是当下深入研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均存在于高等教育中,二者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方面密切联系,相互依存[1],均有各自领域的深入进展,又存在影响发展的问题,应相互融合,同心同行。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一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均以学生为中心,都将塑造学生个人实践素养与远大目标作为教学研究内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启发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引导学生增强认知能力、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为最终实现创新创业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偏向理论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是包含关系,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借助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言行举止。新时代创新创业型人才应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这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蕴含的理想信念教学内容。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所展现的拼搏进取和诚信立德品质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2]。因此,二者在教学内容方面有着一致性,可以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观、价值观及人生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方面统一
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3]。高校积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规范日常行为,让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展人生英姿,绽人生价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把分析和解决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当成工作的着力点,把促进大学生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发展作为方向,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4]。所以,高校通过各个相关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竞争,促进大学生多角度发展。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二者在教育目标方面具有统一性,均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模式方面相同
在实施路径方面,两者均注重围绕素质教育实施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提升自我;在教学渠道方面,两者均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实现共同育人效果,使学生主动融入社会实践中,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的创新形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上台阶;在教学内容方面,两者都与其他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多门课程间的协同育人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构建形成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的模式。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仍需要借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二者来说,需要相互渗透、互为依存、共同促进,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与思想政治素养同步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教育模式上相同。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构建融合机制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包括世界观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論和创新精神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借助相应平台直观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成果,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领域和范围。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加强教育和引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活力。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助力高校大学生确立科学规范的创新创业观念以及建立成熟正确的创业动机,避免出现好高骛远、唯利是图、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使其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在创新创业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更宽。
(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推动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创业教育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要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平台。首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助推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体现;其次,二者都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锐意改革、守正创新,着重于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敏锐的法律意识、健康的职业道德等教育内容[5],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创新、守信以及奉献的创业价值观,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和价值导向,可以进一步挖掘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再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实施平台和新载体,使观念塑造与思想引领工作由抽象变得具体,能够最大化地激发大学生潜质,有助于高校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和社会价值。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的实现路径
(一)重视课堂教学主渠道,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机制,应将课堂教学主渠道摆在重要位置,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同频共振”,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对理想信念以及道德素质的认同和践行。严格来说,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之中的课程设置“不打折”,同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因材施教。高校应分析不同教育程度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和优化思政与双创的教学内容,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及研讨兴趣,使高校大学生系统学习,增强个人本领,实现二者课程育人的功能。另一方面,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适当融入思政课程内容,要让学生懂得在具体创业时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可以在创业课程知识传授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呈现思政课程知识元素,积极探索“双创育人”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持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育能力强、观念正、素质高的新时代创新创业型人才。最后,高校在开展二者融合教育机制过程中应延伸眼界,站在全局的视角重视课堂教学主渠道,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多维融合设计,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提升学习效果,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优势互补作用,助力建立较为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6]。
(二)搭建课外实践大平台,助推大学生全面成长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机制,应重视课堂教学主渠道,同时搭建课外实践大平台。课外实践活动被视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更好地推进二者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效融合。实践教育是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各高校依托众创空间、科技园以及创业孵化园的建设打造搭建贯穿于大学生活、覆盖全体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基地。此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密切融合双创实践平台[7]。首先,整合校园资源,创建校内实践中心,学生可以自主制作创业计划书,增强其在日常学习和专业发展时的内生动力,自主探索创新创业内容,并利用大学生“第二课堂”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向深层次发展;其次,还可以在双创实践中融入思政理论知识,在培养学生实操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意志品质、道德素质从思想认知转变成具体行动,让学生知行合一,在活动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最后,借助社会资源实施社会实践,带领大学生提前走进企业,切实感受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通过向优秀企业家学习,把握市场人才需求动态,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水平。搭建课外实践大平台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重要有效的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多元便捷的实践途径。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资的能力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机制,推进二者深入融合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是建立二者融合机制的重要保障。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思政育人体系。反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于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对初创业的学生缺少引领其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能力。高校应及时妥善地摆脱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首先,高校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沟通交流,高度重视师资培育工作,积极开展团队建设,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储备,提升师资队伍能力。同时,高校也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實现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深入融合,搭建平台,深入交流;带领思想政治教育类教师去企业中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其次,高校可以安排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专业教师开展讲座,分享经验体会和先进理念,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进行系统指导。最后,通过建设专业团队,关心爱护学生,能及时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职业规划和价值观引领方面起到引路人的作用,做好学生工作与思想引领。
(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机制,需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奋勇拼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高校党委及其领导下的团委应把握舆论宣传,通过使用校园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校报等渠道多元化宣传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加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其次,开展创新创业比赛类活动,如打造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等高校特色品牌活动,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深入推进二者的文化理念融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创造华彩绽放的创新创业“嘉年华”,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主阵地;最后,高校可以进行创新创业榜样教育,请历届校友以及创新创业优秀典型做线上和线下专场报告,以榜样引领带动广大学生,通过优秀身边榜样创新创业鲜活实例的呈现,让学生对创新有所重视,呼吁和激励在校大学生不忘初心,扎根基层,在实践过程中提升素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激发创新思维,有效增强创新创业本领。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培养具有关键作用,只有坚持立德树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创新开发人才潜能,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同向同行,才能确保人才质量[8]。高校要以双创教育为载体,全面推进思政教育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的路径。一方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性作用,引导把握创新创业教育方向;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特色化,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二者实现良性互动,增强二者协同性和融合性,加强应用现代教育理念科学,才能培育出职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能守初心、担使命、更优质的时代新人,持续提升高校育人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仓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1(01):37-40.
[2] 徐纯正.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作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92-94.
[3] 杨金焓.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探析[J]. 中外企业文化,2022(03):221-222.
[4] 范俊峰,邓苏心,卢晓.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J]. 高教学刊,2022,8(21):37-40.
[5] 王佳卉.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中外企业文化,2021(12):202-203.
[6] 李南.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刍议[J]. 高教论坛,2021(01):111-114.
[7] 闫琼.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探析[J]. 就业与保障,2022(02):46-48.
[8] 尹璐,谷佳忆.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J]. 大学,2021(51):98-100.
(荐稿人:王勇,东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科科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