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
2023-06-27林慧敏
林慧敏
摘 要:情感表现是中国画家创作的动力之一,也是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工笔人物画只有不断地在追求表达情感中刻画人物,丰满人物,才能使欣赏者与画家产生共鸣,这也是一幅优秀作品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了解工笔人物画中的情感表达才能理解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内涵。
关键词:何家英;情感表现;创作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6-00-03
中国传统工笔画是一种极工整又细腻的绘画表现方法,用细密流畅的线条来描绘所要表现的物象。工笔人物画是以人物为对象,以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表现手段。借助线条的长短粗细,方圆平直;用笔的轻重缓急,虚实疏密,刚柔顿挫;墨水的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的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再加之色彩的罩染、分染、烘染等技法,细致入微地表现出人物的质感、动态感、空间感。
一、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程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原始时代,岩画上已经出现了简单的人物形象,在社会阶级之后人物画逐渐发展起来。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是人们见到的最早的人物画作品之一,虽然发展得还不够成熟,但从画面能看出已经带有书法的手法,其线条流畅顺滑。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在表现和组织上就越加成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顾恺之,他提出了“游丝描”,以单纯的“游丝描”表现人物、鞍马、船等景象,同時他开始提倡“以线造型,以形写神”,对人物的神情做了极其细微的刻画,其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以春蚕吐丝描的手法表现了这一时期画家追求精神解放的思想。南齐谢赫在这一时期也提出了“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附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中国画艺术主张,由以线造型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唐代时期,中国人物画便走上了成熟的鼎盛时期,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的线描达到了很高水平,张萱、周昉便是开创了宫廷仕女生活的新画风,在仕女肌肤和服饰的质感上达到了“罗薄透凝脂”的真实感,把工笔人物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宋代时期,水墨画的兴起,工笔人物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画家开始重墨淡彩,追求清雅的效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采用了淡彩的手法。明清时期,西方绘画传入中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此工笔人物画又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人物画更注重体积关系的塑造,也为日后的工笔人物画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1]。
二、创作的灵感来源
一般来说,灵感是指在创作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工笔人物画创作亦是需要灵感的,而灵感源自生活。古有张萱的《捣练图》描绘贵族妇女在捣练缝衣的工作场景;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描绘贵族妇女及其侍女春夏之交游园赏花的景象。张萱、周昉是唐朝工笔人物画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的一些工笔人物作品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仕女生活写照。而如今有罗寒蕾、何家英等画家对现代女性的端庄、古典美的表现载入画册。由此而知,若想画一幅好的作品,就要深入生活,收集创作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
“未讲天下事,先品观音茶”,说的正是福建的安溪茶。福建安溪是一个有着多年产茶史的茶乡,通过世世代代的生活积累及演变发展形成了一种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茶俗,艺术源于生活,“采茶女”这一角色也诠释出安溪茶乡人民的生活。
偶然一个假期,与朋友一同前去泉州安溪游玩,对当地出了名的茶文化历史也是略有耳闻,据了解铁观音制茶有多道工序,其主要流程有:采摘、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初培、复培、复包揉、文火慢烤、捡簸等。采茶季节一年四季都可以采,一般来说春茶会在四五月份,夏茶会在六月份,署茶会在八月份,冬茶则会在十月之后。铁观音于晴天的午时到下午三点采摘为最佳时间,一般选三叶一芽且不宜太老。既来之,那便去体验一番当地民俗——采茶。如图1《采茶女》一画也正是为了留念第一次采茶的经历而画的一幅工笔人物画。
艺术的创作是离不开生活的,从古至今画家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创作的素材也都是源于生活,当然,笔者也不例外,在创作之前会先去享受生活,贴近大自然,去采风,收集需要的素材,积累创作条件。生活是艺术创作最好的老师,只有深入感受生活,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领会生活的真谛,才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审美的高度有不同的层次,想要脱离低俗的品位更要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修养,不断地学习前辈留下的作品,还要继续发现创新,创作出富有精神内涵的作品,达到一定的审美高度。
三、艺术特征
工笔人物画大多是以物象原有的颜色做基调的,所以也基本保留了事物本身的特征,也正因此能更好地还原画家所要表达的画面。人物画的表现尤为重要的是其造型以及神态,再论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在他的工笔人物画中能看出他也一直坚守着一种创作理念——西方艺术的写实艺术融入中国画的元素当中,中国的速写也是源自西方的素描而来的,能快速记录下某个场景,不管是对篇幅较大的或是小幅的画面都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把控,这种方式能够更彻底地领会人物的心灵变动,让画面更完整、协调,更有传神写照一说。何家英的创作中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又大胆地结合了西方油画的写实特征与色彩强烈对比的需求[2]。
作为当代中国画坛有名的工笔人物画家——何家英,他在中国画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向当代性的转型,既保留了中国艺术大传统的本质,又开创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以独特的作画风格引导了具有中国方式的现代化演变,不愧是“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轻一代画家”。在他的创作中赋予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画面布局,用何家英的一段话来说:“我用的是人物的外壳,表现得是我的心性,再用我明锐的眼光去判断,关照出今天女性自身的生存状态,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表现,这样就能赋予外在形象的某种内涵,诞生出有境界的作品。”这段话不仅反映出顾恺之的“传神”,还要求了人物造型,画家的心性以及社会的映照,三者结合才能完美地将一幅作品诠释出来[3]。
何家英的代表系列作品主要描绘了年轻风华正茂的女性,她们丰满、美丽和丰富,表现出女性的温婉魅力,含蓄的同时又不失自然大方,画面细腻又充满青春的激情,通过神态举止让欣赏者沉浸在其中也不禁随着人物的思绪一起飘散。
1985年,何家英创作了《米脂婆姨》,如图2所示,画面中描绘了一个坐在椅子上正在认真缝制衣物的陕北女子,左手捏着针,右手中指戴着顶针,拇指和食指捏着细黑线,正在做穿针线的动作,画面定格在了那一个瞬间。眼尾自然偏上,眉毛细而浓密,眉眼间距宽且扁平,符合北方那个年代朴实、豪爽的形象,而舒展垂眼的神态,传达出认真细致的做针线活的情绪。画面以黑白为主的色调保留了传统中国画的基调,穿插少量红、绿、蓝色调表现出画家对色彩层次的追求,也反映出我国传统女子的淳朴内敛、含蓄矜持的性格特点,经过“置阵布势”让整个画面充满了人间烟火味儿;再论《心语》,如图3所示,是何家英于2002年创作,该画描绘了一个正在沉思的少女。少女留着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身着白衬衫,两手握在一起,下巴轻轻搭在左手上,眼睛眺望远方,若有所思的神态,使得少女的双眸更为清澈、明亮。也正是这两幅作品促使笔者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上深有启发。笔者在《采茶女》这幅画上便采用了何家英的“传神”写照,給欣赏者共鸣的表现手法,通过一瞬间的动作去绘制出一个场景。在《采茶女》这幅画中,笔者发色方面先分组多遍分染再用墨色罩染,脸部五官和身体附有血色的位置则用淡曙红去分染,背景色也采用大面积的藤黄、赭石、硃磦、花青进行调和,既保留了传统的工笔人物画技法,又学习了何家英对当代女性的含蓄又不失自然大方的表现,闻香女子闭合双眼,嘴角上扬,捧茶叶女子眼神追随同伴,露出笑容,整个画面给人带来一种清爽舒适的感觉,让欣赏者由心地感受生活的美好,享受当下的时光。
四、创作的情感表现
(一)通过线条进行表达
点、线、面是绘画构图中的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元素,当然,在工笔人物画中也不例外,以线造型,以形写神。早在东晋时期,顾恺之已经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采茶女”三个字给人第一印象应该是描绘繁忙时节忙碌采茶的背影,而笔者则是通过体态曲线表现两位悠然自得的体验采茶的女子,头发的细密蓬松感体现女子的轻松随和的状态,女子微微上扬的嘴角体现心情的愉悦,手握竹篓低头闻香的表情表现出女子的含蓄和淳朴。对于工笔人物画来说,更要擅长并巧妙地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来创作出多姿多彩的形态,作者的情感表达可以通过线条的形式融入画面当中,让人物画更具人文情怀,使画面更为丰富[4]。
(二)通过色彩进行表达
工笔人物画在设色时大多是在固有的颜色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不受光线的影响,所受到的外界影响比较小,对于色彩的搭配自由度也比较大,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中国画的色彩历史演变也是尤为明显,由最初的浓郁斑斓、重工重彩的装饰感向疏淡的水墨色彩发展。大多数画家也更倾向于用色彩表现人物画,也因为丰富的色彩可以更加便利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以及寄予画面所要表达的情感。《采茶女》这一创作多选用花青、墨色、白、藤黄、曙红为主色调,学习了何家英的色彩碰撞对比,在白色上衣上加入红色的纽扣和边缘,以及头戴红山茶花表现花季少女的青春与热情;衣服上加入花青色的纹样不失传统美德;在采茶女的肌肤上,不像素描一样做过多的结构,则是轻描地以形赋色来表现出肌肤嫩白透亮的感觉。整幅画面的结构让人感觉舒适、放松。
(三)通过题材进行表达
在题材上也是最直观地表达画家的个人情感,传统的工笔画大多缺少现实的表现,而何家英的作品更是突破了传统更加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他画面中的人物大多是与生活相关的,很多作品都在表现淳朴人物生活的某个感动瞬间,如何家英的《山地》,通过人物的脊背形态,表达人物的内涵,充满了个人特色和对生活的情感。而笔者通过描绘两位年轻女子放下都市的喧嚣与繁忙,体验采茶的画面——《采茶女》也正是想表达当时悠然自得的心境。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也更为重视现实生活,去反映生活。工笔人物画也要顺应时代的需求,观事物绘事物,追求意境,做到意境美才能更感触人心。
无论是油画、国画、平面设计,还是音乐等艺术表达,都离不开生命力的展现,也正是所谓的传神。传神就是在展示生命力。这个世界正因为有生命才丰富多彩。创作不仅画要传神,画家本人更要有思想。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意境越深,作者的内心情感也就表露得越深。在艺术创作时,笔者认为要把情感优先放在首位,若想更好地表露在画面中,可以在生活中先实践,艺术源于生活,创作源于灵感,灵感从实践中来。只要传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才能让观赏者欣赏、接受。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深知工笔画当中必不可缺少的三个元素:灵动的线条、和谐的色彩和优美的意境,只有这三个元素才能完美地诠释,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刘艺.中国人物画中线条的写意性表达研究[J].美术大观,2019(01):80-81.
[2]何家英.何家英工笔人物画[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20.
[3]何家英.当代工笔人物画精品心解[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8.
[4]马岭.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与演变[J].美与时代(中),2010(07):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