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的演奏分析

2023-06-27武楚君

艺术大观 2023年9期
关键词:演奏风格艺术特征

武楚君

摘 要: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根据同名芭蕾舞剧改编而成,该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感染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结合作品来源和创作背景、曲式分析、音乐形象和演奏方式以及思政精神的融入等方面对每首曲目进行浅析,希望能给予演奏者一定的启发和参考,对该作品的音乐风格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在演绎上更能展现出该优秀作品的艺术特征和富含的思政精神。

关键词:红色娘子军;艺术特征;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9-00-04

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的创作以民族音乐为素材,融合了西方音乐传统作曲技法。这首作品主题旋律清晰分明,在广大群众中喜闻乐见,传唱度极高。作品中不仅有民歌素材还有对中国民族器乐的模仿,充分展现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妙特色与魅力,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一、作品的来源及钢琴组曲的创作背景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主创队伍当时进入海南寻访旧时红色娘子军老队员和相关事迹,搜集海南传统习俗和地方音乐,进行创作前的体验和采风,后被列入样板戏,也是八大样板戏之一。此剧传递的精神力量引发群众的强烈共鸣,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后也被各位创作家改编成不同的版本,在舞剧的基础上有所增补和创新,如有京剧、交响组曲版本,歌剧版本,小说、电视版本等。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就是由此剧音乐改编创作而成的。从舞剧中选取了部分音乐改编成七首钢琴组曲。

二、从曲式分析、音乐形象和演奏技巧的角度剖析整首组曲

(一)第一首《娘子军操练》

如表1所示,该曲为并列复二部曲式,并带有引子和尾声,全曲以#F羽调式为主调,中间根据需要先后转到B羽、A羽、A徵、E徵上推动音乐发展。整体音乐性格雄壮有力。引子以柱式和声织体进入,ff力度彰显激昂的气势。

[A]部分为并列单二部曲式,各乐句为4小节,主单旋律加柱式和声伴奏织体,4个乐句相互呈现模进姿态。[B]部分为并列单二部曲式,C和C部分在织体上略有不同,但内部骨架一致,亦可看作自身反復。这里的乐句深沉,和声骨干同[A]部分一致,形成了内在统一。

《红色娘子军》电影上映时,其中黄准创作的主题曲《娘子军连歌》旋律激昂脍炙人口,此旋律也一并贯穿应用于而后改编的芭蕾舞剧与钢琴组曲中。此主题旋律开篇时就以和弦的形式展现,因此此处的触键应当直接有力,速度不可过快,具有号角般的仪式感。整首曲目原意表现舞剧中女战士们日常操练的情景,演奏时节奏充满律动性和规整性,其音乐风格铿锵有力,充满精神动力。

(二)第二首《赤卫队员五寸刀舞》

如表2所示,该曲为并列单三部结构,带有引子和尾声,全曲以降B宫调式系统为主,中间穿插其他调性。整体性格激昂活泼。引子开始以柱式和声进入,f力度慢速演奏,同主题形成鲜明对比。

A乐段为三句体,a乐句为10小节,但是主动机仅有5小节,为主旋律加伴奏。之后先以1小节的重复形成衬腔,然后以双手齐奏的方式低音区陈述,形成鲜明对比。a1乐句和b乐句都在相同的旋律形态上,逐渐向更高的八度发展。B乐段为双句体,主要以双手齐奏进行陈述,音区和性格都同A乐段对比明显。C乐段为单句体,本身难以分句。Coda对主题A进行再次陈述。

此幕展现了男赤卫队员舞刀的英勇雄姿和精湛技巧,曲目左手的节奏型是在模仿民族器乐小堂鼓和小锸的音色,触键应当直接短促,偏向于断奏的处理方式,节奏韵律上保持一定的“顿挫感”,凸显其热情和精神抖擞的音乐气质。

(三)第三首《清华参军》

如表3所示,这是一首复二部结构的作品,带有引子、连接和尾声。整曲以A羽调式为主调,悲愤中带有激昂。引子在低音区以柱式和声渲染了沉重的气氛。

[A]部分为三段式结构,A乐段双手构成了三个八度间的旋律演奏,并穿插三十二分音符的长琶音。整个旋律采用弱起开头,先两次下行音节,后持续上行,形成非常具有动力性的情绪色彩。B乐段的伴奏变为快速跑动的六连音,旋律依然同A乐段保持密切联系,但是调性进一步向下五度方向发展,色彩更加忧郁,但是也通过模进推动情绪发展。[B]部分为三段式,C和C1乐段为转调反复乐段,D乐段情绪上更进一步推动,形成该曲的高潮。

钢琴曲的前五小节是引用的舞剧中序幕里的音乐素材。舞剧中由圆号、长号、定音鼓、大筛锣奏出的低沉音响来暗示沉重黑暗、被压迫的气氛。[1]清华主题旋律悠长哀伤,其中也带有强烈的激愤和反抗情绪。6-11小节的两次八度主题触键迅速,节奏进行不拖沓,低音上行和震音反复可以进行类似于“打断式”的演奏处理,这样可以更好地塑造其音乐情绪。12小节开始起其主题的音乐情绪由前面的愤慨转变为哀伤和诉说,因此长线条旋律的演绎显得格外重要,这种叙述感和抒情感的演奏需要注意所有的和弦单音交错大多数由指腹贴键触键,大臂力量缓慢送下,而相对短的音符到长音在音乐上有“倚靠”的倾向,可以让这段主题的感情色彩更加充沛。到43小节触键进行明显变化,奏出强有力的和弦附点节奏型上行,主题卡农式再现,此处清华的内心应该是趋于逐渐坚定反抗,因此中声部模仿高声部再现时不可以减弱,并且有层层推进的紧迫感。而后奏出《娘子军连歌》主题曲,此时清华正式参军,其音乐情绪也是具有庄重的仪式感的。

(四)第四首《军民一家亲》

如表4所示,这是一首再现单二部结构的作品,带有引子,引子采用华彩和弦在高音区渲染写意缥缈的感觉。调性在前段以E徵为主,B段转为D宫演奏。

A段为复乐段,为三句体,采用对位性织体写作,除主旋律之外,还有一条副旋律存在于次中声部,至25小节c乐句,织体增加流动性,变八分音符为十六分音符,让音乐的抒情效果进一步提升。A乐段同A乐段形成了同头关系,但织体上变化明显。B乐段采用柱式和声加分解和弦织体演奏,双手的齐奏让音乐情绪推向高点,之后回归a乐句,并在结尾处插入补充。

此幕描绘了洪常青在为娘子军连战士上课,百姓们编织斗笠,摘采荔枝前来看望。这段音乐来自五指山歌,热情歌颂了海南岛的红区风光,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万泉河水清又清》。[2]开头琶音模仿万泉河水的流动,触键轻盈干净,左右手衔接自然,颤音模仿竹笛明亮悦耳的音色。主题部分的速度应与人声歌唱的速度大致吻合,音乐语言亲切朴素,以指腹慢贴键,手腕带动手指重量转移实现连奏。33小节主题在左手部分出现,可以想象其音色为男声或大提琴的音色,更加低沉温暖,此处应在触键时都加上大臂的力量,给予其声音音色一定的厚度和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曲目中包含“动”与“静”。“静”的部分大多为主题,而“动”的伴奏部分总是在模仿潺潺流水声音和波光粼粼的画面,为“静”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和呼应。动静结合,缺一不可,也就是抒情性和流动性是在演奏这首曲目时最需要把握的两大特征。

(五)第五首《快乐的女战士》

如表5所示,该曲为再现单三部结构,带有引子、连接和尾声。主调为G宫调式,中段有调性变化。引子采用慢速,展现轻柔的情绪,起到景色渲染的效果。

A乐段为四句体,织体以柱式和声为主,快速活泼,充满舞蹈性律动。后接4小节连接。B乐段以2个乐句c、d为主题进行多次陈述,织体上同A段基本一致,但是调性色彩的变化让音乐充满了小调性色彩,形成对比。同时长度上,整个B乐段的乐句长度达到了8小节一句,是A乐段的一倍。

A1乐段为完全再现。最终的尾声音区由低到高,一跃终止。

此幕描绘了女战士们日常训练与烟火生活相结合的快乐时光,展现了其活泼好动生活化的一面。整首曲目的触键的音色应当富有弹性且明亮,音乐性格灵动。主题部分三个同样的和弦出现时,重音应当放在第一个,后两个和弦轻盈,两个十六分音符有个一个小连线的语气,带有诙谐的气质,音乐处理上细节的部分需要更加敏感、精准,才可以将其音乐性格刻画得更加传神到位。

(六)第六首《常青就义》

如表6所示,该作品为五段体,是套曲中最为庞大的一首,也是整个套曲中情绪最为饱满的一首。选择五段式,既展现了中国音乐的结构思维,同时也因为该作品同舞曲之间的渊源关系,整体调性在E宫系統上发展。

A乐段为双句体,左手的振奏铺底沉重的情绪,长线条的旋律在低音区连绵不断。B乐段采用一定的对位手法,在左手陈述娘子军的主题旋律。C乐段为四句体,同一个乐句持续反复,更低的音区搭配柱式和声为主的织体展现更加沉重的情绪。D乐段为全曲的高潮部分,双句体,宽阔的柱式和弦加上华丽的华彩和弦,让整体情绪立刻饱满起来。E乐段开始情绪上有一定的回收,之后一跃向上强结尾结束全曲。

常青主题每次再现的时候,每个音符是有其内在力量的,短音符部分尤其不可以顺带而过,弹奏应当坚定有力,想象主人公坚定的步伐以影射坚定的信念,随着左手伴奏织体逐渐密集,以体现其紧张感和压迫感。44小节开始再现娘子军连歌主题,是对训练战斗历程的回忆。因此,音色像是来自遥远的声音或是心底的声音,尤其可以在八度重复音中表现。74小节也是对于娘子军主题和整体回忆的一个直接打断,情绪迅速转折为充满紧迫和斗争。此处手指是断奏触键,手腕上下快速发力,掌关节支撑,音色模仿鼓点敲击。之后的音乐情绪发展主要表现为抗争恶势力的决心,情绪继续高涨推进如同暴风雨一样势不可挡,音阶跑动需要第一关节迅速触键以获取其铿锵有力的声音,结束在最强的和弦上。等待余音结束,需要把握好休止的时间,因为休止符也是音乐的一部分。最后一段国际歌的旋律出现时,触键也是用大臂的力量,手腕带动手指连奏旋律,音色需要有一定的厚重感,情绪庄严悲壮,此幕是主人公英勇赴死的场面。这首曲目扩大了音区之间的对比,丰富了织体变化,音乐极具戏剧性和张力,演奏者应最大限度地奏响其音响效果,以声传情,使听众产生联觉共鸣,体现共情场景中的音乐情绪。

(七)第七首《奋勇前进》

如表7所示,该曲为并列复三部结构,激昂澎湃,整体调性变化丰富,根据不同阶段改变,不过整体还是以小调性为主。引子共9小节,采用柱式和声织体一气呵成。

[A]部分为并列四段结构,每个乐段都用两个同头的乐句构成。除了A乐段之外,其他三个乐段主要以柱式和声为主。而A乐段则在右手采用持续下行分解和声,搭配左手柱式和声。调性上,先后经过了b-e-#f-#c-#f小调,推动音乐发展。[B]部分为并列二段式结构,两个乐段之间基本相似,E乐段带有4小节补充。这部分除了继续采用柱式和声织体之外,情绪也更加饱满,穿插快速的下行短小音符,推动情绪发展。[C]部分为单乐段结构,以g乐句为陈述主体,主要以左手柱式织体加上右手连续下行十六分音符织体构成,将音乐推向强力结束。

此幕中的战士们化悲痛为战斗力量。全曲速度节奏偏快,跑动的部分音色饱满,触键均匀干净充满颗粒性,音乐情绪势不可挡。此后娘子军连歌主题再现,与第一首曲目首尾呼应,在这一次出现的时候,左手的低音重复也是像低沉的鼓声,大鱼际肌带动大指主动快速击键,在凸显右手主题旋律时,始终需要听到低音的律动性,为后续做铺垫,紧接着主题在左手八度奏响,是冲锋的号角声,体现了娘子军战斗的精神一直在延续。

三、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政精神

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是经典的中国红色题材钢琴曲,这首作品中的英雄故事是创作与改编的灵感来源,有着丰富的故事性和历史性,使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民群众近距离地感受到硝烟与战火,有助于新时期人民群众铭记历史,增强民族精神凝聚力,具有深远的时代教育意义,[3-4]正确地演绎推广红色主题钢琴作品,也是时代交予的我们音乐工作者的任务。与此同时,积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刘昳.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音乐探究[D].西南大学,2007.

[2]卞祖善.杜鸣心的舞剧音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02):33-35+44.

[3]刘纪秋.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方法探究[J].北方音乐,2020(13):146-147.

[4]姜谭明月.中国红色题材钢琴曲作品特征初探[D].北方民族大学,2022.

猜你喜欢

演奏风格艺术特征
浅谈小号的演奏风格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海顿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比较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天趣自然 质朴归真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司鼓在潮剧舞台的作用
浅析冯子存竹笛作品的艺术风格
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