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地图在初中英语故事类文本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2023-06-27赵文娟李伟

英语学习 2023年6期
关键词:读后续写

赵文娟 李伟

摘   要: 故事地图作为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适用于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能为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搭建读后续写支架。本文以初中故事类文本的阅读课堂实践为例,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探讨故事地图这一思维可视化工具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功能与应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读后续写;故事地图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过程中持续发展(教育部,2022)。自《课标》颁布以来,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成为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在初中阶段,读后续写这一英语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故事类文本的阅读课堂实践中,要求学生具备对故事结构六要素的梳理能力、对故事发展线索的分析能力、对故事发展细节的想象能力与对故事情节发展的表达能力(夏谷鸣,2018)。而对这些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核心素养和义务教育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基于故事类文本的读后续写教学以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为线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在写作中将阅读过程有效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落实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

故事地圖指教师根据故事类读物一般遵循的概念图式或脉络形成相应的视觉图式,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和梳理故事的结构和大意,从而学会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和创编故事,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王蔷、敖娜仁图雅,2017)。教师应充分、合理地利用故事地图搭建故事结构图示,引导学生逐步达成读后续写各个环节的目标和要求。

故事地图在读后续写各阶段的功能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遵循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从教学流程的角度出发,读后续写要求学生能够先读懂故事,进而分析故事,最后续写故事。学生可以使用故事地图这一思维可视化工具高效完成读后续写任务。

1. 阅读理解故事,把握续写的合理性

读后续写的前提是充分读懂故事,对学生理解性技能的要求先行,这指向《课标》所倡导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第一层级的活动,即依托语篇的学习理解活动。读懂了故事,也就明确了故事续写的根本出发点,把握住了续写的合理性。故事类文本属于记叙文体,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构成,其中事件包括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在续写之前,学生要整体阅读语篇,提取故事要素并梳理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明确续写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常见的故事地图如图1和图2所示。图1着重展示故事的要素(背景、人物、主题、问题和解决方式),图2结合了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发展和结果等。借助故事地图,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能够很直观地梳理故事结构和大意,将故事内容结构化,并且能够运用语言重点复述故事,将故事情节内化于心,为进一步分析、评价故事发展不同阶段人物的情感变化、性格特征和矛盾冲突,探究其背后体现的语篇主题意义做好铺垫。

2. 分析评价故事,挖掘续写的突破点

读后续写要求学生从故事原文出发,遵循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对故事进行拓展延伸。续写思路和具体细节体现续写的连续性,可以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需要关注语篇类型、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等内容,确保续写故事的进展和结果与原故事人物特征、时空特点和事件发生的起因与发展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在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上保持一致性(夏谷鸣,2018)。也就是说,续写要求学生深入故事文本,从人物、情节、矛盾冲突等方面进行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探究故事文本的主题意义和文化价值,挖掘续写的突破点,构建续写内容的想象基础,从而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续写内容与故事原文的连续性。

在学生梳理故事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故事地图为学生进一步聚焦人物、矛盾冲突和主题意义提供了可视化内容,引导学生完成活动观第二层级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学生评价人物,分析、判断并阐释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挖掘文本主题意义,在此过程中找到续写的突破点;在厘清故事基本情节后探究人物、矛盾和主题内容,为想象和延续故事奠定基础。

3. 综合语言与思维,奠定续写的表达基础

读后续写本质上是读者创造性的模仿行为,包括模仿语言和创造内容(胡洁元,2016)。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梳理故事结构,通过分析评价故事完成续写,达成思维突破。学生为了完成阅读任务不断提取故事文本的语言,包括叙述故事情节的动词表达及生动形象的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同时在故事地图上不断添加内容,借助故事地图形成内容结构完整、语言支撑丰富的读后生成。在完成以上两个环节后,学生以故事地图为载体,运用故事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综合语言和思维进行续写,实现阅读与续写的协同。

作为阅读和写作的载体,故事地图有助于将语言理解和产出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开展读后续写活动,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读后续写教学实践案例

接下来,笔者以《阳光英语分级阅读》初二上The Man Who Enjoyed Grumbling(《爱抱怨先生》)为例,呈现故事地图在初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The Man Who Enjoyed Grumbling是一则寓言故事(fiction)。作者按照记叙文开端(beginning)、发展(development—rising action)和高潮(climax)的顺序,讲述了Mr Ratchett和山羊一家的故事。开篇场景为Mr Ratchett爱抱怨山羊一家,为后者搬走埋下伏笔;情节发展部分详细描述了山羊一家搬家时和搬走后Mr Ratchett和山羊一家的行为、语言、想法和感受;高潮部分展现了山羊一家搬回来以后双方趋向和解的互动和表现。故事在山羊一家搬回来后戛然而止,后续的情节发展,即尾声(development—falling action)和结局(ending)都不明确,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1. 绘制故事地图,明确续写的合理性

课前,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完成学案中的填写故事地图框架图的任务,获取、梳理、概括、整合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在自我控制情绪和理解体谅他人方面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并口头讲述这一故事。图3为学生绘制的故事地图。

教师在课前将故事地图引入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有效引导学生梳理并整合故事情节的逻辑发展,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和态度变化,形成对故事的结构化理解。同时,学生借助故事地图讲述故事,进一步内化对故事的理解,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从图3示例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故事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主题)都有自己的理解,而在理解和梳理矛盾冲突方面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故事的后续比较单薄,因此开展读后续写具备了可能性和合理性。

2. 完善故事地图,挖掘续写的突破点

课堂上,在已有故事地图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并判断Mr Ratchett和山羊一家在相处过程中对彼此态度的转变以及各自的性格特点,评价他们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认识到控制情绪对邻里和朋友间融洽相处的促进作用。教师结合故事地图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探究故事的主题意义。

(1)深入挖掘矛盾冲突

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最能引发读者情感体验的部分,为续写提供情感支撑。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矛盾产生的深层原因,即Mr Ratchett和山羊一家各自有不同的性格特點、相处方式和情绪表达方式。

●Why did the Goat family move away?

●Why did they move back?

(2)评价判断人物性格特征

人物性格特征是续写的另一个突破点,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引发学生对Mr Ratchett和山羊一家性格特征的分析。

●What are the personality traits (性格特点) of Mr Ratchett and the Goat family? Find examples from the story to support your ideas.

学生再次阅读故事,关注作者对人物语言、外貌、行为的描写,从中提炼出Mr Ratchett和山羊一家的性格特征,并在故事地图中进一步补充故事语言和自己的看法,为续写提供可模仿的语言和内容支撑。

(3)连线实际生活,深化主题意义理解

续写Mr Ratchett和山羊一家究竟应该如何相处是对故事情节的延续。教师抛出以下问题,再次引导学生在不断完善故事地图各项内容的基础上与同伴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为续写提供思维支撑。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ways they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Can you give them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get along better?

学生思考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控制情绪,给Mr Ratchett和山羊一家提出相处建议。从课堂生成来看,有学生认为应直截了当地建议主人公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学生认为他们都应该为对方着想,对彼此更加友善,尤其建议Mr Ratchett不能总为自己考虑;还有学生为Mr Ratchett和山羊一家提出了更具体的建议,如彼此沟通想法,避免产生误会。至此,学生利用故事地图这一工具实现了对故事情节、人物情感、矛盾冲突、人物性格的深入理解和剖析,完成了主题意义探究,找到了续写的突破点,为读后续写做好了充足的语言和思维准备,问题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 利用故事地图,合理想象续编故事

梳理故事基本要素有助于学生明确故事走向,为续写故事奠定情节延续的基础。同时,通过挖掘故事矛盾冲突、人物性格和“人际交往”的主题意义,学生对故事后续发展中人物的交往方式、互动方式以及可能发生的转变有了初步设想和预测。教师以问题“What would happen between them the next day?”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想象故事的后续发展,进一步完善故事地图中falling action 和ending 部分。部分学生的课堂生成如下:

Student A: The next day, Mr Ratchett and the Goat family lay on the lawn with smiles on their faces. They were asleep because last night they were too tired. When Mr Ratchett woke up, seeing this embarrassing situation,  he quietly put the covers over the Goat family. He knew there was nothing on this earth more to be prized than true friendship and everything should be cherished.

Student B: After the Goat family moved back, Mr Ratchett was so glad as well as the Goat family because they got used to having each other in their lives. And Mr Ratchett didnt grumble as much as before. The Goat family made less trouble because they all spared a thought for each other. They really didnt want to har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other anymore.

学生在续写时延续了故事语言诙谐、反复的特点,后续的情节设置也能围绕“朋友间相处时的情绪控制”这一话题展开,基于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创编人物后续的行为。学生基于生成的故事地图进行续写,实现迁移创新,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反思评价

就本节课而言,笔者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对故事地图的运用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结合故事地图构建阅读策略和语言的“脚手架”。课堂上,教师在学生与文本、自己和同伴互动的过程中,适时开展阅读策略指导,如图4所示。教师在教学时持续引导学生先自己阅读文本,同时在故事地图相应位置记录自己的思考成果,最后与同伴讨论,产生思维碰撞。教师设计的“脚手架”使学习和思考真正发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效果。

第二,围绕故事地图制定续写评价标准,实施以评促写。读后续写教学中,续写部分的篇幅、语言、内容和逻辑等方面的评价标准尤其难以把握。合理、恰当的续写评价标准能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其进一步树立写作信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标准应与学生的阅读收获相一致。本节课将故事地图贯穿整个阅读过程,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完善故事地图挖掘情节、主题、逻辑、语言。在学生续写之前,教师设计简单易行的续写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续写)是否反映出‘朋友间相处时要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续写)故事情节中主人公的行为、语言、外貌、表情和情绪等的描写是否符合原文特点”两方面,强调学生在续写过程中要把握人物的行为、语言、性格特征和情绪控制。课后,教师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见表),以便学生调整和修改续写习作,并为学生提供可參考和努力的方向。评价的出发点都直观体现在故事地图上,故事地图再次成为学生续写故事的自评参照。

读后续写要求将阅读和写作有机融合,对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尚处在发展阶段的初中生来说是较大的挑战。在初中英语故事类文本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课中甚至课后适当使用故事地图,可有效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克服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发展、文化意识生成等方面的困难,提高故事类文本读后续写的英语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胡洁元. 2016. 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研究及应对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11): 1—5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蔷, 敖娜仁图雅. 2017. 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 课程·教材·教法, (4): 68—73

夏谷鸣. 2018. 读后续写: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评价途径[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1): 1—6

猜你喜欢

读后续写
重视写作积累培养解读能力
学生读后续写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读后续写任务中母语思维探究
高考英语作文新题型“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刍议
精准猜读合理续写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精准猜读 合理续写
英语阅读教学提高记叙文读后续写能力策略
读后续写的解答策略和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