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堂乐歌的创作特征及历史意义

2023-06-26张子千

艺术大观 2023年3期
关键词:历史意义创作特征

张子千

摘 要:学堂乐歌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开端,它的出现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学堂乐歌作品,通过阐析学堂乐歌的创作内容、形式及方式,认为学堂乐歌奠定了新音乐文化传播的基石、促进了音乐曲谱编辑规范化发展、积极推动了音乐唱法的大众化倾向,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学堂乐歌;创作特征;历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3-000-03

一、学堂乐歌的创作背景

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民初时期新式学堂中开设的乐歌课上所教授的歌曲。新式学堂与旧式学堂相比,音乐题材内容和创作形式都有明显的区别,乐歌课也不例外,学堂歌曲在这个时期出现,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学堂乐歌是在社会制度变革洪流中诞生的。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一系列社会制度都发生了变革。在思想启蒙的引导下,当时的主要社会潮流突出“新”,以“新”代“旧”,锻造新国民精神。音乐作为变革工具之一,自然也由之兴起。学堂乐歌的创作内容和形式相比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这与社会制度变革大背景是分不开的。

随著社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堂乐歌创作也迎来了新的转折。在社会制度的一系列变革中,1904年初张之洞等人正式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意味着新学校正式迈向历史舞台,规定了小学、初中、高中的系统化办学要求,所有学校都按照新式学堂的标准建设,这一方案体系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907年又涵盖了幼儿园和师范学校。学堂乐歌主要在小学、初中开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创了新的音乐文化局面,为社会音乐创新发展带来了动力[1]。

二、学堂乐歌的创作特征剖析

(一)学堂乐歌的创作形式

学堂歌曲是伴随着中国新音乐运动发展出现的,因此其创作必然要突出崭新形式之感。具体体现在记谱、曲式结构、歌调、曲词结合几方面。

从记谱形式来看,传统乐歌记谱形式较为杂乱且标准不统一,大多以工尺谱、减字谱为主。学堂乐歌则采用了新潮的五线谱形式,现留存下来的《男儿第一志气高》等学堂乐歌都是五线记谱。五线记谱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普及音乐、读谱识谱、创作新歌等影响深远。

从曲式结构来看,曲式结构与创作的素材来源和社会进步目标是吻合的。最初投入学堂歌曲创作的人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新歌需求,为了迎合这种需求从民间选取大量的音乐素材以及诗歌元素,甚至有许多日本等国的舶来音乐。曲式结构虽然简单,但是有利于音乐普及,尤其针对青年群体而言,能够快速地吸收到新式音乐养分,建立初步的音乐印象,以音乐为载体发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随着旧式创作思维被打破,学堂歌曲曲式结构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即西方曲式的大量套用。这与留学归来的音乐人才参与到学堂乐歌创作中有很大关系。这些人才将西方音乐的曲式特征套用到既有的歌词中,通过适当的加工删减形成新的曲式,增添了学堂歌曲的音乐魅力。但总体上流传较广的仍然是单部曲式作品[2]。

从歌调创作来看,大多数学堂乐歌的旋律都来自日本学校歌曲,还有一些来自军歌。例如,较早的学堂歌曲《男儿第一志气高》的歌调就是源自日本音乐家小山作之助创作的《日本海军》。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才有了大量的西欧音乐旋律曲调,再经过加工传入中国,因此学堂乐歌的歌调可以说与西欧音乐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还有俄罗斯音乐对学堂乐歌也有创作的影响。例如,根据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的歌调创作而成的学堂歌曲《话别》是当时广为流传的作品。著名的音乐家沈心工填写了大量的学堂乐歌,他早期创作学堂乐歌时曾说过“余初学作歌时,多选日本曲,近年则厌之,而多选西方曲。”这可以证明学堂乐歌的歌调源自国外,经由国内词人重新填词而作[3]。

从词曲结合创作来看,主要体现为同词异调、同调异词两类。这两类创作形式是学堂乐歌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最为常见的创作形式。前者像李叔同编的《国学唱歌集》“附录”中的《出军歌》、叶中冷编的《小学唱歌初集》中的《军歌九章》,是典型的同词异调。这两首学堂乐歌的歌词都取自《出军歌》,歌词完全相同,但是旋律有明显的差别,甚至有不同的音乐意境。又例如,曾志态所编的《黄河》、冯梁等编的《黄河》、沈心工作曲的《黄河》,曲调各不相同,但是歌词都取自杨度,这种形式在学堂歌曲创作中较为常见。后者像华航深编的《中国男儿》、沈心工编的《旅行歌》等,根据日本歌曲《宿舍里的旧吊桶》的曲调进行不同的填词处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堂歌曲对原歌调进行了二次增减创作,目的是贴合歌词内容,如《从军新乐府》中,作者将原曲调的结构进行了对调。这种创作形式并不多见,但是也体现了学堂乐歌创作形式不拘一格的特征[4]。

(二)学堂乐歌的创作内容

学堂乐歌的创作内容较为杂多,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启民”“富强”两大类。前文所述,学堂乐歌诞生的特殊时代决定了学堂乐歌的内容性质,在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中,学堂歌曲承担起了“启民”的责任,通过音乐来启发民智,配合时代进步的需要。近现代的中国需要启蒙工具来发挥社会功用,改良社会,塑造新思想、新精神。如倪觉民的《平等》就是一首典型的“启民”式学堂歌曲,作品内容呼吁民众觉醒,表达了一种中西双方平等交往对话的态度,让民众拥有平等思维意识。这首作品带有浓厚的民族感情和正义理性的道德价值,从它的受欢迎程度来看,就可知学堂乐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富强”主题内容的学堂乐歌也很多,包括夏颂莱作词的《何日醒》谱例、黄公度作词的《军歌》《军歌九章》《出军》《出征》《从军歌》等。这些歌曲都表达了创作者朴素的爱国思想和期望国家富强的美好愿景。另外,还有许多学堂乐歌诸如《运动会》《铁路》等,从社会视角出发,教导人们关注时局,关注社会,提高公民主体意识,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等,这都是表达内心希望“富强”的一种教育途径[5]。

学堂乐歌创作内容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每当出现一种议题时就会有相应的歌曲被创作、传唱。但是总体上由于时代环境和历史境遇的因素,学堂歌曲的创作内容可以归纳为“启民”“富强”这两大类。这是学堂乐歌内容创作的鲜明特征表现。

(三)学堂乐歌的创作方式

学堂乐歌创作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根据已经发表的唱歌集中找到感兴趣的歌曲然后进行编配;另一类是根据传统诗歌曲调进行填词创作。前者创作中,如何进行编配是创作者要考虑的问题,通常创作者会根据自己的个人音乐兴趣和创作动机进行艺术创造,这对创作者的艺术综合修养要求很高。唱歌集当中收集的歌曲内容很杂,类型丰富,质量也参差不齐。创作者需要从中选取适合自己创作动机的歌曲,然后加以创造性发挥,创作出符合自己要求的学堂乐歌。后者创作同样考验创作者的艺术素质,要求具备极高的古典文学和音乐素养,像黄自、沈心工等人都是如此。除了上述条件之外,创作者还需要对时局有准确的把握,具有高度的创作敏感性,能够古为今用,化古为今,如沈心工的《缠足苦》作品就是古为今用的代表作,创作动机是为了响应妇女解放的号召,这种创作方式具有很强的历史进步意义[6]。

三、学堂乐歌创作所揭示的历史意义阐析

(一)奠定了新音乐文化传播的基石

学堂乐歌的形成伴随着“西学东进”的步伐,采用的音乐创作理念、思维、方式等,都有鲜明的西方音乐烙印。无论是西方音乐理论知识还是演唱技巧,都在新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西方音乐理念和技巧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构成了新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从学堂乐歌的创作中可以看出,学堂歌曲的内容、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新音乐文化特征,经由校园传播、社会传播途径,形成了新音乐文化的一股有生力量。

学堂乐歌奠定了新音乐文化传播的基石,主要体现在创作和普及中。一方面,学堂歌曲的最初使用范围虽然在学校内部,但是其创作内容都源自社会,创作者都是社会中的佼佼者,许多优秀的音乐人都热衷于新音乐文化传播,纷纷投入歌曲创作中,学堂乐歌的创作者也层出不穷。根据前文对学堂乐歌创作形式和内容的分析,创作学堂乐歌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行为,由此带动起的多样化的音乐创作模式,对新音乐文化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学堂乐歌的创作方式逐步形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普遍共识,西方高效率的传播体系和模式成为音乐普及的重要工具,在新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意义上,学堂乐歌的发展无疑是新音乐文化传播体系和模式的先行实验者,也是重要参与对象[7]。

(二)促进了音乐曲谱编辑规范化发展

学堂乐歌对当代音乐曲谱编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音乐曲谱编辑的角度入手,学堂歌曲所搜集的音乐曲谱主题内容上与传统的音乐曲谱相比,体现出了新意,更重要的是音乐曲谱编辑也日益规范。编辑过程中各个层面都十分重视规范性,尤其是音乐专业人士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在曲调、歌词、编配等方面花了大力气。像沈心工、曾志态等人在创作了许多学堂歌曲之后,意识到需要有专门的曲谱集,这样才能更好地普及学堂歌曲,于是沈心工编写了《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等,受到了许多人的广泛欢迎。随着更多人的参与,曲谱编写和选编更加科学合理,总体上根据传播对象的年龄和特征,选择合适的歌曲进行编辑,这种理念和认知为后人提供了良好的典范。学堂乐歌曲谱编写的系统性做法,仍然值得我们今日学习和借鉴。另外,曾志态编译了较为专业的乐曲入门及进阶类读物,这是不同于唱歌集的新的类型,其借鉴了西方理论体系,奠定了音乐曲谱编辑规范发展的基础。学堂歌曲对音乐曲谱编辑的规范性还体现在编辑模式当中,这也是其历史意义的彰显。学堂歌曲出现之后,音乐编辑模式日益独立化,有许多专业的人投入音乐编辑当中,通过兴办音乐类报刊等方式让音乐曲谱编辑更加规范专业,拥有更明确的编辑目标、任务、计划、体系,让音乐曲谱编辑具有可操作的学习模式[8]。

(三)推动了音乐唱法的大众化倾向

前文所述,学堂乐歌的发展推动了音乐唱法的探索,促使音乐唱法自然化、大众化,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城市流行音乐、学校歌曲发展。可以说学堂歌曲作为“先行者”,在歌曲唱法的探索過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9]。

学堂乐歌的创作者考虑到学生群体自身的生理特征和声带结构,创作的绝大多数歌曲都符合学生的声音条件,保证音域不会太宽,让学生更容易演唱学堂歌曲。由于学堂歌曲的教唱更多的是为了普及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展现新音乐风貌,因此学堂乐歌的唱法与当时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等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一方面,学堂乐歌演唱时十分强调咬字的“轻重音”。演唱中学生咬字只需要区分好“轻音”和“重音”即可,保持每一个字都对应一个音节,避免一个字用多个音节或者多拍演唱的现象。这是考虑到学生肺活量不足,声带机能发育不完全的缘故。“轻重音”的唱法能够发挥学生的声带优势,有利于打开学生换气和腔体,保证声音的洪亮有力。“轻重音”唱法没有遵照传统的语言字调、音韵规律,学起来更加简便,适合学生合唱和齐唱,对音乐普及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学堂歌曲的演唱大多为钢琴伴奏,因此演唱的声音音量不可太高,通常要求学生直声演唱,追求口语化的声音表达。学堂歌曲这种自然化、大众化的唱法,对城市流行音乐、学校歌曲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启发[10]。

四、结束语

学堂乐歌作为中国近现代承上启下的音乐类型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音乐文化传播、音乐知识普及、大众化唱法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和分析学堂乐歌必须要立足于历史时代环境,这样才能把握学堂乐歌创作的诸多特征,进而揭示其背后的历史意义。通过深入剖析学堂乐歌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学堂歌曲所彰显出的独特的历史意义,对于新时代音乐发展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参考文献:

[1]杨芳蕾.浅谈“学堂乐歌”时期的歌曲创作[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21(03):163-164.

[2]刘小担.学堂乐歌三类乐歌集研究[J].戏剧之家,2021(28):53-54+57.

[3]赵方晨.论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J].戏剧之家,2021(23):89-90.

[4]王承凤.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及相关的美育思考[J].当代音乐,2021(02):155-157.

[5]夏鹏飞.浅谈“学堂乐歌”对当下少年儿童歌曲创作的启示[J].戏剧之家,2019(23):79.

[6]齐柏平.“学堂乐歌”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32(05):163-172.

[7]陈辉,陈晨星.从“学堂乐歌”到“新学堂歌”——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歌曲创作[J].美育学刊,2018,9(03):88-93.

[8]蒋长清.学堂乐歌时期沈心工歌曲作品探究[J].艺术评鉴,2017(02):36-38.

[9]高燕.浅谈学堂乐歌时期歌曲与当下校园歌曲的特征体现[J].音乐时空,2016(10):106-107.

[10]鲁晓,李沫.中国百年儿童歌曲的先河——学堂乐歌[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04):85-87.

猜你喜欢

历史意义创作特征
《水浒传》中招安的历史意义及结局的必然性
浅析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风格特点与创作特征
毛泽东学生时代的农民观及其历史意义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延安整风”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西方音乐的魅力
红色娘子军的成立、名称由来以及历史意义
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策略探究
豫剧现代戏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