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学生时代的农民观及其历史意义

2017-02-21罗海彬

文教资料 2016年24期
关键词:历史意义毛泽东

罗海彬

摘    要: 20世纪上半叶,毛泽东的农民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决定性认识基础。而毛泽东这一合乎中国历史和当时国情的科学认识有一个质和量的及从感性到理性的历史积累。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毛泽东学生时代对中国农民的认识,探讨毛泽东学生时代农民观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    学生时代    农民观    历史意义

毛泽东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从小就在中国农村的土地上摸爬滚打、干家务活和读书思考的他,谁也不会料到他竟会在若干年后带领中国共产党人走上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最终推翻蒋介石的腐朽国民政府,缔造出一个崭新的属于中华民族的新中国。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一位从古老的中国农村走出来的震古烁今的历史伟人。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伟人毛泽东不是一夜之间就锻造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壮烈情怀,他非同寻常的个人成长历程为此做了最好的说明。

一、毛泽东私塾岁月里感性的农民观

1902年春天,9岁的毛泽东从唐家圫的外祖母家返回韶山并进入私塾读书。他后来曾说过自己的学生时代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六年孔夫子”(旧式私塾);一个是“七年洋学堂”(新式学堂)。

毛泽东的父亲精明能干,是当地的一个中农,后来又上升为富农。因此,在私塾读书的毛泽东于衣食方面是无有忧虑的,饿肚子的事情离他十万八千里,甚至曾经“他很同情班上一位因家境贫穷而带不起午饭的同学,常常把自己的饭和他分着吃”①。可是吃饱穿暖虽不是问题,但毛泽东的日子也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无忧无虑,因为他的父亲顺生公生性严厉而且节俭,故儿时的毛泽东亦有劳作于农事之忧。据毛泽东在陕北对美国记者斯诺的回忆:“他(毛顺生)雇了一个长工并把自己的儿子和妻子都放在田里做工。我在六岁的时候便开始做耕种的工作了。”②那么走着传统读书人的路子已经稳当地坐进了四书五经满堂飞的私塾里的毛泽东,是不是就可以远离田间的辛苦了呢?不是的,他依然得到农民们终日勤勤耕耘的水田里出功出力。1936年毛泽东对斯诺说道:“我9岁起,就在本乡的一个小学校里读书,一直到13岁,每天清早和晚上,我在田里做工。”③不难想象,毛泽东在私塾里求学的那六个年头里,耙子、锄头、镰刀等农具并没有和他的双手划清界限,他既得在私塾里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打交道,又得抓紧在学有余力的时间内把父亲交代的农活干完。

可想而知,毛泽东对于中国农民的艰辛是深有体会的。小小年纪就到田间参与劳作,不可能不知其中苦楚,正所谓“事非经历不知难”,而他经历了。况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的黑洞洞里,大多数的农民不过是地主所拥有的田地里的棋子,默默无言,日晒雨淋,起早摸黑而不得其相应的劳动果实,地主把他们剥削得一个个如干柴一样,心中充满怨恨。这些感性的画面在幼年毛泽东的眼里反复出现,印象深刻,影响深远。

1907年—1908年,十四五岁的毛泽东停学在家务农,白天他同成年人一起劳作于田间地头,晚上帮父亲记账。不过他并未就此停止自己的读书生活,他仍旧挤出时间埋头于中华优秀的传奇小说,可以称其“半耕半读”。并且他从自己所读的小说里发现了一个规律,他说:“有一天我在这些故事中发现一件特殊的事,即这些故事中没有耕种田地的乡下人。一切人物都是武士、官吏、或学者,从未有过一个农民英雄。”④他意识到遍布于自家周边的农民纵使长年累月地挥洒汗水,得到的报酬却寥寥无几,而且这么多的农民竟然没有一个被写入故事里供大家传颂,他觉得颇不公平,为什么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王侯将相和才子佳人?“这件事使我奇怪了两年,以后我便进行分析这些故事的内容。我发现这些故事都是赞美人民的统治者的武士,他们用不着在土地上工作,因为他们占有土地,显然地是叫农民替他们工作”⑤。他似乎懂得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农民遭受剥削的症结所在。所以,书本上的发现和日常经验的综合作用使毛泽东对农民疾苦的理性认识比早些年有所提高,但这时的毛泽东眼界尚小,他还只是井水里的一只小鱼,或者谓之潜龙在渊。

二、毛泽东新式学堂从感性到理性的农民观

毛泽东十八岁那年青黄不接之时,韶山一带又闹了粮荒。“饥民们组织起来‘吃大户,劫走了毛顺生准备运往县城粜出的一批大米。毛顺生气得要命,毛泽东并不同情父亲”⑥。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农民遭遇的不平等始终抱有同情,当自己家的谷子被饥民们劫走时他还能站在饥民们的立场看问题,殊为难得。但他“又觉得村民们的方法也不对”⑦,则从中又可以断定此时的毛泽东就如何改变农民们的受剥削状况还没有想清楚。现实地评论,这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毕竟毛泽东的脚步才刚刚从湘乡的东山高等小学堂迈入湖南省的省会长沙府。

在省会长沙的闹市林中,整天几乎都和书本里的文字和先生同学对话的毛泽东,又怎么会对深陷污泥里的泥腿子农民兄弟挂念在心呢?莫要忘了,他是农民的儿子,而且是一个极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有志青年。他的眼睛在持续地观察着社会的百态,他的双脚在湖南的城乡漫步,他正在思考。十多年后,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写道:“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⑧“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⑨。历史是連续的,毛泽东的心路也有一个源头活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毛泽东其实已经在为他之后的革命事业做调查研究的准备了。

1917年七八月间,毛泽东和萧子升步行漫游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历时一个月,行程九百余里⑩。这次游学不可小觑,因为此前毛泽东对农民的观察和思考还绝大部分地局限于韶山和唐家圫,而这回游学一方面使他结识了城乡不同阶层的人士,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在和这些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士近距离接触时有心里深处潜在的不自觉的比较,在比较中加深了对农民不幸命运的认识。因为单纯韶山一个村庄或者唐家圫并不能代表农民饥肠辘辘问题的普遍性,而当他周游长沙五县后,其所见所闻不可能不触发他的进一步思考:劳力者多穷,劳心者多富。有意思的是,一生崇敬鲁迅先生的毛泽东更多的是看到农民身上的积极性和友好的一面,虽然他也赞同中国农民具有劣根性的这一无情深刻的一面。这一定程度和毛泽东这回游学途中的经验相关。毛泽东在同斯诺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讲述道:“我们不名一文地走了这五县。乡下人给我们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不论我们到达什么地方,总是受到欢迎和善遇。”{11}毛泽东在异乡亲身体会到中国农民的淳朴和善良,这种在他年轻时候收获的好感是令人如饮甘露、终生难忘的。

1917年10月末,俄国的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而两个月前毛泽东正在探索一种名为“大本源”的“宇宙之真理”,他在游学后给黎锦熙先生的一封信中说道:“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12}由此得出,这个时候毛泽东有改变现存世界的理想,至于怎么改变,则是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动天下人的心,心动方能行动,行动后国家才能富强幸福。中国的农民自然也是其中的要被改换思想的人了。但因为他还没接触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所以主观上还带有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他说:“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政治、法律、宗教、礼仪制度及多余之农、工、商业,终日经营忙碌,非为君子设也,为小人设也。”{13}“若以慈悲为心,则此小人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体,吾等独去,则彼将益即于沉沦,自宜为一援手,开其智而蓄其德,与之共跻于圣域。”{14}所以,毛泽东发现了农民问题,也要解决农民的问题,但是解决的方法是依赖于圣人君子之类的大哲学家、大伦理家,一时还逃不出古今中外唯心主义哲学的居高临下的窠臼,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伟人是从凡人中慢慢走出来的。

三、毛泽东学生时代农民观的历史意义

“六年孔夫子”阶段培养了毛泽东对农民深厚的情谊,是毛泽东最终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早期情感因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历史过程。“七年洋学堂”时的毛泽东大多数时间都在城里,把主要精力沉浸于书山文海、报纸杂志、问学健身等方面。这期间,毛泽东像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又像一个欲“改良人心风俗”的社会实践家。他对农民的同情一如往常,又不仅仅是同情,还抱着号召“大本大源”改造中国人(包括农民)思想的浪漫想法。这一阶段,可以说它使得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问题的普遍性,而且它延续了毛泽东对农民的同情感,但因为毛泽东毕竟不是农民,所以他虽欲以慈悲之心拯救农民,但站的位置却又是比农民要高的,所以就有个人英雄主义的氛围笼罩着他此时的思绪。但是,他的思想还处于急剧变化的求索时期。

综上所述,毛泽东在他的学生时代认识到:第一,中国的广大农民深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这些受压迫和剥削的农民有获得土地的强烈需要,潜藏着巨大的革命力量;第二,中国的大多数农民憨厚热情,平易近人,之所以出现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现象在于还没有一种“大本大源”将他们唤醒并组织起来同残酷的现实奋斗,也就是还没有进入后来的“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的风云变幻时代。而十几年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正是满足了中国农民的需要,打土豪、分田地,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而不再是地主的农奴,这和毛泽东学生时代的农民观密切相关。如果没有毛泽东学生时代对中国农民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作为基础,他就不可能在大革命时期迅速地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农民运动并获得巨大的成功,而大革命时期又恰好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早期的萌芽阶段。所以,学生认为毛泽东学生时代的农民观是他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早期的思想准备,尽管还不够成熟,却是毛泽东后来一步一步回归农村和农民,宣传农民、组织农民、武装农民,深入调查研究、发动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最终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宝贵的原始思想积累,是毛泽东农民观的朦胧阶段,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注释:

①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②③④⑤{11}斯诺,著.刘统,编著.早年毛泽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3,4,6,6,17.

⑥⑦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8.

⑧⑨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2008:109,115.

⑩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7.

{12}{13}{14}毛泽东著.毛泽東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86,88,89.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毛泽东诗词欣赏.中华书局,2011.

[2]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斯诺,著.刘统,编著.早年毛泽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4]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2008.

[5]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6]毛泽东著.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

[7]彭定求.全唐诗下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RW008。

猜你喜欢

历史意义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延安整风”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试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