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价值意蕴

2023-06-26张延丽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民至上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

摘要:受理论、历史与实践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以“发展为了人民”为价值依据,坚持人民立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以“发展依靠人民”为实现途径,通过政策支持与思想引导等途径,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人民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必将是其拥有者。不论是“为了人民”还是“依靠人民”,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最终落脚点都在于“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价值意蕴

作者简介:张延丽,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邮政编码 100875)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23)01-0006-06

作为现代化后发国家,“人民至上”是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的原则。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这一基本特征,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深刻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规定性。坚持人民至上,是实现经济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前提,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价值遵循。

一、发展为了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依据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2]中国的现代化是外部催生的结果,建立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之上。基于特殊国情与后发境遇,结合理论、历史与现实多重维度,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以“发展为了人民”为价值依据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

(一)理论渊源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深受马恩关于“人民”相关阐述的影响,充分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观念深刻涵养着中国共产党的人文情怀。同时,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就“人民”提出的系列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了路径支持。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相关阐释提供理论指引。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张“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3]进而深入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意识性,力主使抽象的“人”回归到现实社会,系统探究社会内在矛盾及其运行规律,进而为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领路人与探索者,中国共产党深受马恩理论影响,自诞生之初便将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本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始终坚守人民立场。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凝结理论渊源。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理念贯通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国“民本”思想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其核心在于通过统治者关切民生换取民众对社会政治秩序的服从与认同。儒家文化强调“德治”与“人治”,主张“仁者爱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彰显了深厚的人文情懷,为传统政治的稳定提供了理论指导。“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等观点,都体现了亲仁爱民的“民本”政治情怀。这些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民,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植人民、关心人民、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的心理基础。

第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以民为本”理念指导实践发展。受理论与现实影响,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在现代化实践中都主张从人民出发,强调维护人民利益。早期党的领导者就已注意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李大钊提出“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4]陈独秀强调“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5]充分彰显了早期党的缔造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在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从毛泽东强调“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到邓小平主张“人民共同富裕”,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认识不断深化,“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不断上升到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人民”问题上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过系统化、体系化,成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指南。

(二)历史经验

认识问题、总结经验,是正确分析矛盾、科学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则。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国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是应“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需求而生,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的历史重担。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在根本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具有一致性,是人民的党。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群众中来,必然也要回归到人民群众中去,其领导的现代化建设也必然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人民考虑问题。

第二,人民群众的支持是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可以说就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而开始的。党的诞生标志着崭新的领导力量出现,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转机。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从诞生之初便意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更是深刻意识到人民的重要性,将坚持人民至上、维护人民权益、倾听群众呼声的理念贯彻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始终。

第三,西方“唯资本至上”现代化发展理念经验教训深刻。从本源看,现代化起源于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工业革命,随后扩展至全球,引起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视资本为发展的唯一逻辑,以资本增殖为发展的唯一目的,扼杀人民权益,给普通民众带来深重苦难。这种发展模式极易导致社会陷入利益斗争、政党倾轧、矛盾对立的复杂局面,不利于社会稳定。与之相反,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找到了一条超越西方现代化、以人民利益为本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三)现实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时代特点、主要矛盾等展开分析,提出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6]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我国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告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7]的新征程,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8]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推进现代化的不二选择。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提出。时刻关心人民意愿、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以人民利益为重、保持与人民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过程中始终恪守的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逐步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升华为发展思想,在十九大上又被明确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建设的科学指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到“人民”,要求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9]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党和国家事业有序发展的关键,是新时代党和政府顺利进行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

第二,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0]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1]基于此,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既要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灵活转变发展策略,又要依据基本国情与国际地位的不变确保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而“发展为了人民”这一价值立场就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变的原则,不仅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遵循,也是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政策高效延续的根源所在。

第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彰显。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全面”升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体现出党和国家发展由“小康”走向“现代化”的价值转换与目标升华,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质上是现代化建设的多维度展开,必须坚持中国立场、彰显中国特色。其各个层次的具体实践都必须基于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将“人民”贯通始终,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过程中不能变、也不会变的价值遵循。

二、发展依靠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实现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效推进的基因密码。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历史的书写者和创造者。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不仅要坚持“为了人民”,还要充分“依靠人民”,通过政策支持、思想引导等举措,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将我国的庞大人口基数转化为人力优势。

(一)政策支持:调动人民积极性

依靠人民发展,发展才有动力。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改善社会民生、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等途径,维护人民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度与依赖感,从而充分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奋进力与创造力。

第一,深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2]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13]从而真正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心向背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前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若想充分调动人民力量,就必须从人民这一主体出发,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4]作为现代化建设宗旨,不断满足人民需求。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广泛调查研究,考察群众生活、倾听人民声音,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另一方面,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党和国家应通过制定政策,完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体制机制,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从而引导人民主动参与现代化建设。

第三,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站在新的时代节点,引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就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在继承传统群众工作方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信息时代可充分运用数字媒体,主动拉近党政机关与人民的距离。例如,通过“技术赋权”“网络座谈”“民意直通车”等形式,以更加直接、更为灵活的方式面对群众,从而更为便捷、快速地畅通人民与党政机关的沟通渠道。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政策沟通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党政机关公信力,增强人民政治意识。

(二)思想引导:发挥人民主动性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在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引导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思想教育提高人民素养、以文化宣传营造和谐氛围,同时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头脑,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與大众化。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人民思想素质。现代化过程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决定了参与其中的群众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必须注重思想教育,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加强专业教育队伍建设。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具有高度专业素质与责任意识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深化理论教育。要持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爱国精神和主人翁意识。

第二,推进文化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宣传工作是联结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桥梁。科学高效的宣传工作能够及时将群众呼声传达至中央,将党政机关的方针政策及时告知群众,从而调动民众参与与自身相关的事务。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科学技术与新的生活方式都有着强烈渴望。党政有关部门要及时创设文化宣传平台,必须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为人民参与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第三,实现理论升华,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5]理论作为上层建筑,一旦与人民群众结合,就会创造出无可比拟的巨大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在其强大的指导力,更在其与时俱进、贴近人民的创新性。因此,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用彻底的马克思主义去教育人民、武装人民,从而将其升华为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指导人民以更加积极、更为理性的姿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三)自觉践行:彰显人民主体性

任何科学、正确的道路都是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前进与发展,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创造力,使其主动参与到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之中,推进社会发展。

第一,发挥劳动性与主动性,创造广泛的物质财富。劳动是社会进步和文明演进的关键力量。“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6]基于“创造历史”和“为了生活”,劳动应运而生。由此可见,劳动与人的发展不可分离,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社会。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终究要回归到人本身,回归到人的劳动,通过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劳动,创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

第二,落实首创性与灵活性,挖掘丰富的精神财富。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与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需求也随之提升。这要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发展中的首创性,为精神财富的创造积蓄力量。一方面,要坚持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坚持在实践中创造精神财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基于现实生产活动进行的加工创造。因此,要鼓励人民群众立足实践,创作各式各样的精神文化产品,进而在实现自身现代化的过程中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以积极理性的姿态参与社会变革。历史充分证明,社会变革的彻底性与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呈正相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成功开启,根本原因就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因此,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持续推进的有生力量,必须坚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其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17]“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8]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终落脚点在于通过发展生产力,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落实现代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完成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中国实际来看,经济建设既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供给、保障需求、提高效益,与时俱进满足人民需求;又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保障经济发展秩序,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伴随国内外环境变化,人民需求不断提升,这意味着必须创造更高质量的产品,促使经济发展由“高速”转向“高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便应运而生。显而易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为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的结构性转换,其目标在于“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端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9]可见,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抓住要害,提高生产端技术水平,完善供给质量,从而适应人民需求。

第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20]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制定并坚持正確发展理念,为经济发展方向提供科学引导。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全局。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具体实际,开展高效的经济工作。

(二)推动走向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21]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色。一方面,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生产力量;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矛盾运动,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维持社会和谐。

第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面对此种境况,要结合群众需求开展经济活动,稳定内部秩序,保持“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还要充分理解“共富”与“均富”的差异,正确区分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

第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从而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个人。目前我国在“蛋糕”分配问题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尤以城乡、教育、就业等领域呈现出的不均衡、不协调问题最为严峻。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维持社会秩序,保障社会效率与公平,引领经济发展正确方向。要通过制度机制完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既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又要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从而使社会保持相对平衡与稳定。

(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更是社会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人的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相辅相成,具有内在统一性。既要保护现代化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又要着眼世界,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类社会共同进步。

第一,保护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彰显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拓展了新维度、开辟了新前景。中国式现代化要超脱旧的、西式文明形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的新型文明形态,从而改善人的生活方式、发展人的生存能力、提高人的整体素养。

第二,立足全人类解放视野,实现世界和谐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深刻的一次社会变革,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将会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23]因此,要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为世界现代化贡献力量。一方面,坚持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要在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传统观念基础上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文明互鉴。另一方面,为世界文明提供可行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放眼世界人民的现代化,致力于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宏观的全球视野。

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社会全面进步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了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走出新型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恪守民本情怀。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唯有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激发全民族创造潜能,方能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9][12][2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4]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11.

[5]陈独秀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0.

[6]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

[7][8][2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14.13-14.

[10][11][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會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2.37-38.

[1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17]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49.

[18]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8.

[19]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8.

[20]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1.

[2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60.

(责任编辑 胡爱敏)

猜你喜欢

人民至上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读懂名师
读懂穆青 弘扬穆青精神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