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语境下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实践探析

2023-06-26张托托

理论观察 2023年3期
关键词:乡村建设梁漱溟现代化

张托托

摘 要: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是一次对当时民族出路问题的可贵探索,这场运动与同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相比具有更完备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特色。梁漱溟在理论上将文化失调归结为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以民族自救为主旨构建了一幅极具东方色彩的社会蓝图。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这一乡村建设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架构以及当代价值进行剖析,挖掘其思想和实践中的现实借鉴意义,从而为我国现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可借鉴的本土资源。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建设;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422.6;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3 — 0103 — 05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在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进行,这是任何乡村建设运动都无法忽视的一个客观事实。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以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传统型农业国家,现代化的启动和推进也就必然包含着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封建势力的压榨以及腐败政治的统治,社会上的经济压力不断地向广大乡土地区转嫁,传统小农经济抗击风险的能力不断弱化,加之连年不断的兵祸匪患和自然灾害,农村地区的经济日益衰败。与此同时,受农民运动和商品经济的冲击,封建土地制度和宗法关系也逐渐被削弱,农村社会原有的伦理观念被打破,乡村居民的价值判断也日益混淆。

一、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二十世纪初,伴随着农村经济不断衰退和政治秩序混乱加剧而来的是社会底层农民生活的日益困苦。城市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使得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被拉大,这一时期的乡村危机正是这种社会结构发展失衡的一种表征。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复兴农村”“建设农村”等口号逐渐在中国社会上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诉求。这场遍及全国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复兴中国农村为目的,在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史上留下了厚重的足迹。

“所谓乡村建设,就是试图从乡村切入,以教育为手段,通过社会组织的改良,生产技术的改进来复兴农村,以农村带动中国问题的解决,使中国走上民族自救的道路。”[1]面对农村社会的凋敝破败,许多有着强烈社会责任心的革命者和学者都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乡村,一批受过新式教育和接触了国外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进农村,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以复兴中国农村为直接目的的乡村建设运动。这一时期全国从事乡村改良运动的团体多达六百多个,划定的乡村实验点或实验区有一千多处,但其中真正独树一帜的当数梁漱溟及其同仁所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运动,这场主要发生在山东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是所有乡建团体中坚持时间最长的,而且具有完整的理论指导和明确的社会改革方案,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绩。

二、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主旨与基本架构

(一)以“政教富卫”合一为主旨的民族自救

梁漱溟認为中国集家而成乡,集乡而成社会,乡村是小单位的社会,是国家的命脉所系,中国问题的根源在于乡村秩序的破坏,而救治的“药方”则在乡村建设。他认为“辟造正常形态的人类文明”需要实现经济上的“富”和政治上的“权”分操于社会和人。因此,要以乡村为切入点组建新社会的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走以“人”为本的合作道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民主的、权力分操于人的政治生活。在乡村建设的具体举措上,他指出要培养起乡村力量,这种“力量一在人的智能,二在物资,而作用显现要在组织”[2],因此在乡村建立一个集政治、经济重心为一体的全新社会组织构造是培养乡村力量的关键。梁漱溟这一构想在实践中体现为以村学乡学作为乡村建设实验的核心机构,以建立“政教富卫合一”的地方自治组织为实验的目的,在实现乡村复兴的基础上,“从乡村慢慢开展成一个大的社会”[3],进而完成中国社会的民族自救。

从以上可以看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主旨主要是从中国的农村入手,通过建设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构造来满足复兴乡村的直接需要,再以乡村的复兴来带动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从而实现民族自救,辟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以“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为直接目标

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源于乡村社会的衰败,而衰败的根源在于近些年来国人对西方社会的盲目崇尚。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他认为中国长久以来一直是农业国,绝大多数人都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农业也一直是经济的命脉,因此,传统的农业社会形成的文化自然是以乡村为本位的文化,社会更是以乡村为本位的社会,而西方国家则有着较为长久的工业历史,形成的自然也是以都市为本、以工业为本的文明。在他看来,一个以乡村文化为本位的社会近几十年来却一直将以都市文化为本位的西方国家视为学习的榜样,这就很难不与中国本土原有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秩序发生冲突,中国的乡村社会秩序也因此在这种混乱与失序中日渐崩坏。“中国的问题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严重的文化失调”[4],因此,乡村建设不只是简单的救济乡村,更是一种广义上的文化建设,旧的过日子的方法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已经被破坏,所以要转变出一种新的“生活样法”来。

梁漱溟将眼下乡村的衰败归结于盲目学习西方所带来的“震撼于外物、诱慕于外物,一切落于被动而失其自觉于自主”[5],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出路不在于向西方学习,而在“认取自家精神,寻取自家的路走”。[6]所以,除了救济乡村之外,还要换一种民族的“生活样法”。这种新文化不同于西化派所主张的全面移植西方文化,也不同于顽固派的传统守旧,而是返本开新,从旧的“生活样法”转变出一个新的“生活样法”来。这是梁漱溟在面对中西文化激烈冲突时所做出的选择,也是他的乡村建设思想相较于同时代的乡村建设者们最大特点所在。

(三)传统文化地再继承,建立新的社会组织构造

基于对中西社会结构的分析,梁漱溟指出,与西方“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的社会特点有所不同,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以“伦理本位,职业分途”为特点。首先,就“伦理本位”来说,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缺乏团体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依靠伦理关系,这种产生于一家一户之中的世俗纲常在政治统治的作用下一直渗透到政治、经济、法律等非日常生活当中。因此,与西方社会所强调的“个人本位”有所不同,中国社会则更多地体现着“互以对方为重”的伦理精神。其次,从“职业分途”来看,梁漱溟虽然承认西方社会内部存在资产与劳工两大阶级的对立,但梁漱溟不认为中国社会存在像西方那样的“资本垄断”,因为在中国“资本纵有积蓄,旋即分散,所以总不外是些小工小商”,无法形成扩大再生产,因此在中国“只有一行一行不同职业,而没有两面对立的阶级。”[7]。在他看来,中国旧时的这一社会结构分布均匀,比西方社会极易造成分化的社会构造高明许多,但是这一社会构造近些年来却在“欧风俄化”的冲击下出现了瓦解的趋势,新的社会结构也未能建立,所以造成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无主的状态,因此,建立新的社会组织构造就成为乡村建设事业的首要任务和关键。组建新的社会组织构造,梁漱溟认为必须要坚守两个原则,一是“从理性求组织”,既要“以伦理情谊为本原,以人心向上为目的”,同时又要充分容纳西方社会中值得学习的内容。二是“从乡村入手”,即要从乡这一最合适的范围入手,“藉以继续发挥”中国乡村固有的伦理风尚。[8]从上述原则出发,梁漱溟构建的理想社会组织构造是具备了古代“乡约”特点,且集政、教、养、卫为一体的村社组织。在梁漱溟看来,只有基于乡约精神原则建立起来新的社会组织构造才能继续发挥中国乡村社会固有的情谊和伦理,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构造即是村学和乡学。

(四)对以农业引发工业的现代化新路选择

梁漱溟反对从商业发展工业的道路,主张以农立国,先振兴农业,然后以农业为本繁荣工业,最终实现乡村和城市的均匀发展。他认为彼时的中国对农业需求的紧迫要大于工业,且农业基础相对于工业发展来说根基更稳固、更广泛,发展起来也相对容易,因此“舍从其社会自身辗转为生产力、购买力之递增外,更有何道?”除此之外,他由“农业引发工业”的设计还考虑到了要规避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伴随而生的工业反噬农业、城乡二元发展以及生产和消费相脱节等弊端。针对这些考虑,梁漱溟认为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是“散漫的农民,经知识分子领导,逐渐联合起来为经济上的自卫与自立;同时从农业引发工业,完成大社会的自给自足,建立社会化的新经济构造。”[9]

梁漱溟以农立国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1923年梁漱溟在山东曹州中学的演讲中就已经倡导过“农村立国”的主张,但是将农业上升到能够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地位是在1927年之后。这一时期梁漱溟开始劝说有识之士进行“乡治”,并先后发表了《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论文集》《乡村建设大意》等一系列支持“以农立国”的论著和文章。值得一提的是,梁漱溟虽然主张以农立国,但并不排斥中国工业化本身的发展,只是他认为中国发展工业的前提是给予农业足够的重视,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处理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问题。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梁漱溟已经注意到了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等问题,他关于“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的设计是为了避免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初期发展时产生的一系列弊端,这是他对超越西方、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尝试。

(五)乡村居民与知识分子的运用

农民是乡村社会的主体,实现农民自觉意味着对乡村主体的唤醒,而唤醒的关键是要解决农民的精神破产和意志消沉问题。所谓农民自觉,简单来说“就是说乡下人自己要明白现在乡村的事情要自己干,不要再和从前一样,老是糊糊涂涂地过日子”。[10]实现农民自觉,解决精神破产,就要依靠教育来实现乡村自救,“让乡下人活起来”。因此,梁漱溟主张“乡村自救”首先要始自乡村的教育,通过改进教育来启发农民自觉,“即讲学、搞学问要与做社会运动合二为一”,教育要“与社会改造融为一体,打成一片。”[11]这种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有所不同,它不是纯粹的以培育个人为目的,还同时要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一方面是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和方式与学校教育相互補充,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对象的扩大,即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除此之外,他还认为历次变法、维新、革命等运动相继失败主要是由于知识分子与底层农民相脱节,“即由于此两种动力,上下不通生气,头脑与身体分而为二。”[12]因此乡村自救除需要启发农民主体的自觉以外,还需要知识分子与之结合。知识分子下乡,既可以为乡村增加“耳目”和“口舌”,也为乡村增添了一副“谋划一切建设事宜”的头脑。梁漱溟相信,只要能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农民自觉就能够实现,整个中国的问题也就能够解决。

梁漱溟基于以上对中国问题的独特见解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的乡村建设理论,他主张从乡村入手重构以社会为本位的乡村组织结构,最终实现中国问题的彻底解决。尽管这些设想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他所设计的这套不同以往的乡村建设方案不再是对细节的修修补补,而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广泛改革,并“以宗教家的精神努力”[13],锲而不舍地付出了实践,他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不仅是针对当时实际问题的解决,还包含了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长远思考。

三、现代化语境下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管窥

开展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从批判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视角出发,试图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资源中发掘出一条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路。尽管社会各界曾对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多有批判,但历史研究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对事物的成败进行歌颂或批判,而是要在辩证地眼光中不断发掘其中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当下社会以有价值的现实参考。

(一)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运动把乡村置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现代化本身应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但在过去关于发展的争论中,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无意中被对立了起来,农村社会在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处于一个边缘化的位置,城乡之间的差距一步步被拉大。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现代化的自然的历史进程的性质,决定了城乡差距、农村萎缩、农民贫困、贫富差距等病态现象在一个时期的不可避免性”[14]。五十年代初,由于特定的历史矛盾和国际形势,中国作为一个内源性现代化国家完全有必要优先发展工业。现在,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日益提高到一个稳定的水平,城乡之间二元化的发展格局有了迫切改变的需要,因此,重视广大乡村社会的发展是国家现代化实现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的发展加剧了乡村的衰败,使得这两者在发展的道路上呈现出日趋相反的两种情况。一方面是城市在吸纳了乡村的原材料、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后实现了快速发展,现代化浪潮在城市不断推进,很快把乡村甩在了后面;另一方面是乡村自身原本仅有的发展要素不断被压榨,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了广大乡土地区物质生活的停滞甚至倒退,而且还伴随着因人才流失和知识贫困化带来的精神破产。

“中国文化原来是以乡村为本的”[15],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在梁漱溟看来,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离不开本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因此,以乡村为重心开展自救建设是他在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两难之间找到的一条出路。他先在二十世纪初期强调了乡村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深思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把理论体系用于实践,在邹平进行建设的七年时间里,改革的方面涉及乡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尽管最终未能够实现乡村复兴的目的,但是他对于乡村建设的诸多设想和安排对于我们今天乡村振兴的实现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协调发展,就必须明确和重视乡村的地位和意义,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乡村问题解决不好,就不能真正的实现现代化。梁漱溟对于乡村建设的设计在今天看来也是值得借鉴的,他把乡村建设放到了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位置,并把乡村事业的兴衰与社会事业的成败紧密联合起来,这些思想和实践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二)梁漱溟深刻认识到人的现代化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深刻意义

“所谓人的现代化,简单地说,就是个体的人改变农耕文明下旧有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适应现代生产、现代社会。”[16]梁漱溟虽未明确提出人的现代化这一命题,但是对人和人的精神的重视贯穿整个乡村建设过程的始终。

首先,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重视人的主体精神的发挥。乡学、村学作为地方自治改革的核心组织,是一个集政教合一并融合了主动作为、积极向善精神要求的民主化社会结构。乡学、村学的设立客观上给乡村居民们提供了了解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场所和机会,通过这种容纳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形式,乡村居民新的政治习惯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和熏陶,从而增强乡村居民参与团体生活及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以及培养训练乡村自治组织的能力。除此之外,梁漱溟还号召知识分子下乡兴办教育,引导乡村居民形成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启发农民自觉起来进行乡村建设。其次,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十分注重发展生产力,乡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梁漱溟强调,发展民众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建设、教育二者,不能分开”[17],要用教育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因此,在开展民众教育传播先进生产知识的基础上,各乡学、村学依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建设运动。如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成立之初就開办了农场,农场依据各试验区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农事试验场,试验推广各种新技术、新品种。通过这种因地制宜的方式来发展生产不仅提升了农业上的生产力,还能激发和鼓励农民的个体主动性和最终获益性。

正如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观点所说,财富、技术、现代化等虽然是大多数人所致力的目的所在,但他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最终还是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而服务的。[18]梁漱溟在邹平的乡村建设实验极为注重锻炼乡村居民参与社会的能力和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发挥,目的是希望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完善与圆满中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现代精神的国民品格。“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断裂才真实地发生”[19]。今天,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的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依据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必须要解决好的关键性问题。

(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实践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本土资源

从理论上来看,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但是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历史演进的结果,各个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在具有共性的同时,还有不可忽视的个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学者们对现代化研究的认知主要停留在西方社会构建的理论体系里,忽视了对本土现代化理论的形塑,而现代化事业本身方兴未艾,因此理论上的知识生产要继续跟进。由于时代不同,研究主体的文化土壤不同,在继承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本土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生命力在于,它是基于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所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乡村建设方案,从中我们可以探察到诸多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例如关于建设与革命、传统与现代以及政府与现代化事业等关系之间的张力问题,这些都给我们今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从实践上来看,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百年乡村建设的历史底蕴需要我们从中挖掘可促进中国农村发展的本土资源。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20],可见实现乡村振兴,事关中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全局。作为民国时期实现现代化的早期探索,梁漱溟及其同仁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在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既为当前乡村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启迪,同时也是历史研究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变迁事关全局,我们需要立足于传统,形塑和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经验”。

四、结语

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民族危机和民生问题迫在眉睫。围绕民族复兴、民族独立等问题,不同学派和不同政党都基于自身的立场和思考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思想实践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把彼时社会上产生的各种问题的根源归结到“文化失调”上,且对文化归因论调没有完全站在传统文化的对立面,而是以一种较为理智而开明的态度主张从旧文化中转变出一个新的文化来。因此选择从乡村入手,通过重构社会组织构造,转变出新的“生活样法”来适应变化后的社会,从而实现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纵观这一乡村建设实践,其中既有现代化建设的共性因素,同时也与本民族的个性紧密相连,从而构建出了一个极具东方特色的社会蓝图。党的二十大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条包含着乡村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国家现代化的视角出发,这场为实现民族自救的勇敢尝试不失为一次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可贵探索,尽管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失败告终,但是以成败对历史事件进行价值判断,这既不是判断的合理标准也不是进行研究探讨的根本目的。站在历史的潮流之中,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这一乡村建设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架构以及当代价值进行剖析,挖掘其思想和实践中的现实借鉴意义,从而为我国现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可借鉴的本土资源。

〔参 考 文 献〕

[1]陈宪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107-112.

[2]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旨趣及办法概要[G]//.梁漱溟全集(五),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232.

[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G]//.梁漱溟全集(二),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337.

[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G]//.梁漱溟全集(二),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64.

[5]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G]//.梁漱溟全集(五),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07-108.

[6]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G]//.梁漱溟全集(五),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10.

[7]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G]//.梁漱溟全集(二),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70-171.

[8]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G]//.梁漱溟全集(二),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308-317.

[9]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G]//.梁漱溟全集(二),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495.

[10]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G]//.梁漱溟全集(一),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18.

[11]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72.

[12]梁漱溟.民众教育何以能救中国[G]//.梁漱溟全集(五),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485.

[13]堵述初.毛泽东先生会见记[G]//.宋恩荣编:晏阳初全集(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425.

[14]尹保云.病态发展:城乡差距与分配不平等的根源[J].战略与管理,2004(02):12-20.

[15]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G]//.梁漱溟全集(一),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08.

[16]董正华.现代化研究的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2021(05):135-141.

[17]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G]//.梁漱溟全集(二),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471.

[18]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

[19]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04):13-24+205.

[2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2-02-22].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

[2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乡村建设梁漱溟现代化
《铮铮铁骨——梁漱溟先生》
边疆治理现代化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浅析中国新旧城乡建筑景观的建设与继承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梁漱溟的直觉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