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研究
2023-06-26蔡扬波
蔡扬波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科学构建中华民族话语体系,大力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以“意识”为导向,以“团结”为核心,加强民族心理和“五个认同”教育,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充分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和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协调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把家国情怀作为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基础,从民族文化自我认同走向中华民族文化整体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3 — 0020 — 05
2014年举行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加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和交融”作为实现全民族大团结的“金钥匙”,把各民族“团结和谐、手足相亲、共筑中国梦”作为奋斗目标。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和核心概念。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构建和谐共荣的精神家园,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防范帝国主义侵略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对关于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系统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如果一个国家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不能把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人们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那么这个国家或民族最终会走向解体。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时代和谐共生、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得益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但是,这种大好的局面如果得不到全面整合和长久的维持,势必会影响到民族团结的稳定性。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想方设法地大肆破坏会对我国的民族团结构成严重威胁。基于此,全面整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筑牢意识形态的堤坎大坝势在必行。所谓整合,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各不同部分在保持各自性质特点的前提下,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意识形态的整合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变,在尊重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仰的基础上,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政治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现代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在进行反马克思主义行动,试图将欧美价值观强加到中国人民的头上,或者通过更加隐蔽的手段潜移默化地滲透到我国公民的心中,甚至竭力在中国寻找美帝国主义价值观传播的代理人,破坏我国国内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打着“民主人权、宗教自由”的旗号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方针从未停止过。因此,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功能和整合功能,自觉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团结一致的思想基础和民族凝聚力生成的精神支撑。
加强意识形态整合,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信仰的融合。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我国的少数民族总共有55个,其中大多数都有宗教信仰的历史,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等,这些宗教信仰与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道德习俗和人生价值、心理情感错综复杂地融为一体,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心理认同。中国不同民族在革命战争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比较长,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因此完全有信心通过宣传、引导和渗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在各族人民心中。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民族文化认同度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局部弱化会破坏民族凝聚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已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至少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团结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伯仲、共同进步。党中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发展与稳定,特别是新疆和西藏的稳定与安全。第二层含义是把解决香港、澳门遗留问题和台湾统一问题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相互认同的地缘政治关系必须得到合理解决,香港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台湾回归祖国是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关键,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无权干涉。第三层含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包括全世界华人在内,必须处理好中华民族与其他国家华人之间的“民族命运共同体”关系,海外华人的爱国行动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综上所述,解决好中国国内的民族问题、国家统一问题和国际民族关系问题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实质问题。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加速推进全球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3]
目前,我国不同民族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趋势向好,但由于西方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企图破坏中华民族关系的言行并没有消失,甚至还存在阶段性激化现象。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挑拨一些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民族凝聚力。他们通过各种理由和借口歪曲事实,想方设法污蔑和攻击民族之间的人权问题,导致了不明真相的人们对民族团结产生怀疑。香港回归祖国后,英美国家亡我之心不死,怀揣着香港与大陆分裂的幻想,大加指责我国“一国两制”战略方针,拜登等人想方设法编造“一国两制”的弊端,支持香港恐怖分子烧杀抢掠、唯恐香港不乱,过分曲解港人治港的基本原则,这种企图撕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行为得到了港内乱港分子的支持,一定时间内导致了香港部分居民对大陆的不满。在台湾问题上,由于历史原因,美帝国主义支持台湾破坏“一个中国”的原则,阻碍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早日实现,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可以明显看出美国破坏我国民族凝聚力的野心在进一步嚣张。美国还试图通过武力干涉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进程,售卖武器支持台独的恶劣行径,导致岛内台独分子狂妄叫嚣以及部分不明真相的台湾民众以大陆为敌。最初生息繁衍在中国境内的各民族成员,由于历史、社会、家庭和个人原因,离开自己的祖国,加入到世界其他国家之中,形成了遍布全球的华人华侨。绝大多数海外华侨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仍然有极少数的知识分子身居海外不念国土,甚至为了自身利益损毁中国的国际形象,他们和外国人一道想方设法制造民族矛盾,妄图破坏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
(二)部分民族成员文化认同度不高会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
民族文化认同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各个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第二个层次是指区域内与区域之间的族际文化认同;第三个层次是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只有当三个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相一致时,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才会全面增强。当前,民族认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还存在问题,整体意识、全局意识还有待提高,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民族成员文化的自身认同与族际文化认同还存在一定的冲突,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没有和国家的文化认同全部接轨,部分族群认同已经超越和凌驾于国家文化认同之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国家文化的统一性之间融合度不够,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还需要重构。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还不完善。
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各具特色,共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允许文化的多样性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中国共产党从来不反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但是文化的多样性必须服从中华主流文化的统一性。各民族文化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不同,制约了民族文化的全面整合。一些地方少数民族在国外敌对势力的挑唆下,部分族员对中华文化产生不认同或对抗的倾向,甚至演变成重大的暴力事件,与中华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完全相悖。香港回归祖国后,绝大数港人认同国家的主流文化,但是仍然存在不认同中华文化的港独分子。特别是台湾,作为大陆不可分离的领土,理所当然应把中华文化作为核心文化,但是在美英等国的煽风点火之下,台独分子抛弃了中华文化而过分强调自身文化的合理性。
部分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较低,更谈不上對中华文化的“增量认同”,对一些破坏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犯罪分子缺乏及时精准的文化教育,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针对性项目较少,各民族文化团体之间的交流覆盖面还偏低。族际文化交流活动的主题中,对其价值观的显现教育和隐性教育整合不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包容性、借鉴性和创新性还比较欠缺。文化艺术交流在某些时候还停留在文艺本身的技术层面和娱乐层面,一些电视剧和电影所反映的国家主流价值观不明显,在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认同的选择上主次不分。诸多问题,削弱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路径和方向
(一)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
1.构建中华民族话语体系,大力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
重建中国的民族话语体系,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是首要任务。[4]要构建一套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需要学者承担起大量理论研究责任,应把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核心内容,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渗透促成广泛的认知共识,创造一个团结有活力、民族文化共融的社会氛围,增强宣传攻势和不同民族之间的联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基础和必要的制度条件,充分利用国家公共权力系统和社会组织的协调、配合能力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实现民族话语体系的转换:一是显性话语向隐性话语的转换。应将抽象的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转换成普通民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生活话语,将高度概念化和书面化的文件话语转换成个性化、日常化的大众话语。二是说理话语向叙事话语转换。说理话语用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话语说服社会精英,但作为更多的大众对高深的理论很难接受,他们更重视个体感受和个体审美,而叙事话语的开放性、平等性和日常性特征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三是生硬灌输向平等对话转换。灌输方式是我党宣传工作的重要历史经验,但生硬的灌输往往会引起群众的反感或低接受度,如何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加以贯彻落实,光靠强迫式的灌输收效甚微。而通过平等、民主的对话交流则可以弥补单纯灌输的不足。[5]
2.以“意识”为导向,以“团结”为核心,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要求加强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和交融,坚持以“意识”为导向,以“团结”为核心,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以“意识”为导向就是指全方位全过程培育民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接受和认可。使各地方民族成员以政治认同为核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推进民族团结工作。把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不同层级党和政府的战略要务之一,把民族团结工作与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全面科学地结合起来,营造民族团结、互帮互助、共同繁荣的地方氛围。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各民族互助交融的具体举措,建立和完善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内外环境和科学制度。促进不同民族经济、文化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推进少数民族和汉族成员在不同地区的自由就业和婚姻选择,营造全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相互包容的和谐社会氛围。
3.加大民族心理和“五个认同”教育力度,全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案的设计必须紧跟国际国内形势,注意把握民族地区的新特点、新情况,对原有不合理的民族工作方式、方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关注民族心理的变化和认同教育的落实程度。良好的民族心理表现在各民族间相互认知、包容、理解和尊重,在族际交往中充分体现出良好的民族情感和协作意愿。党和政府需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帮助各族人民的交往建立有效的场域,促进社会结构的合理流动、构建民族社区嵌入式育人结构,建立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极大争取人心的心理机制。习近平提出的“五个认同”内容包括: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认真落实“五个认同”教育对凝聚民心共识、增进国家认同和激发各民族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大意义。“五个认同”之间逻辑严密、相互影响,构成相互交叉的网状统一体。“五个认同”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政治认同、国家稳定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政史观、文化观和民族观的综合体现。必须充分发挥宣传部门、教育机构和宗教组织的积极引导作用,让少数民族群众牢固树立国家公民身份意识,深刻理解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和稳定发展,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6]
(二)充分尊重不同民族文化自我认同
1.语言认同
到目前为止,中国56个民族中除回族、满族一般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各自民族的语言,其中一些少数民族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同一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有利于对本民族文化的体认和归属,拉进本民族成员之间的心理情感距离,使用同一种民族语言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体现亲近感和认同感的最直接表现特征。“语言是本民族成员认同中的基本因素之一,其重要性在族群认同中表现非常明显。语言与族群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和情感认同都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是语言作为族群认同重要因素的根本原因。”[7]因而语言是否相通经常成为分辨不同民族的最明显标志,也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第一个层面。当然,我国对少数民族成员是否学习汉语这方面虽然没有强制性要求,但是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共同发展,国家从多方面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成员尽力学会汉语,以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共同繁荣。
2.风俗习惯认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作了明确规定,这充分体现了民族和谐平等的思想理念。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相对稳定的风俗习惯是民族成员情感联系的纽带,风俗习惯认同比语言认同更具有深刻性,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第二个层面。风俗习惯具体包括饮食习惯、服饰、节日、禁忌和婚丧礼仪等多方面。民族风俗习惯是否被承认和接纳会直接影响到民族情感和态度。风俗习惯虽然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但从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往往能够洞察其心理归属、道德信仰和思想感情。与语言略有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种差异性和地域性文化风俗被本民族内部所有人接受和奉行。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五彩缤纷的民俗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光添彩。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如同语言一样不应该存在歧视现象,即使部分传统风俗习惯带有封建文化色彩,也只能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渗透和影响下逐渐改变而不是攻击或歧视。
3.心理认同
民族心理是指族群中大部分人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心理特征,是民族文化建构的内在思想、民族性格和生活理念。民族心理规定了民族成员内在心理感知和体验。民族心理特色是民族文化的内在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代表民族文化的内在特质,并表现在民族成员的日常生产生活和行为举止方面。民族心理涵养着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價值观一旦形成,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就会起到稳定的推动作用。反过来,民族文化的建构也能促进民族心理的某些改变。尊重民族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对民族心理的认同和尊重。民族心理是最稳定的内在情感倾向,属于文化认同的第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中国人民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对民族心理的整合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这并非要求各民族心理在具体表现上完全一致。事实上,由于受环境气候、风俗习惯和宗教文化等影响,每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性并通过具体言行表现出来。例如:苗族人民在建筑上认同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并把芦笙作为最喜欢的乐器。等等。这些都是民族心理的外在不同表现。[8]
(三)从民族文化自我认同走向中华民族文化整体认同
1.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
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目前乃至长期存在的状态,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民族的消亡要比阶级和国家更加久远。[9]因此,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就会长期存在。民族间不同特质的存在有利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如果这种差异性和多元性不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就会影响到民族的统一和团结。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民族文化差异也在逐渐减少,但这并非意味着在短时间内不同民族文化特质的消逝。相反,我们应更加珍惜不同民族文化的互补和融合。不同民族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固然存在不健康的内容,这些需要在文化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得以解决,而不是对民间民俗文化一概否定。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文化的丰富多彩,使新时代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美好。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本要素,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缺少会导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动力不足,最终会影响到国家凝聚力的提升。[10]
2.协调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民族认同是一种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对本民族生活习惯、语言种类、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和民间民俗等方面的认可和接受。民族成员的民族身份认同虽然受经济政治的影响,但是最根本的是文化环境对其产生的长久作用形成的。民族认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传承性,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和消除民族认同是不现实的,相反,帝国主义想短时间颠覆他国成员对民族的认同只会激起民族抵抗情绪。如果民族认同度超过了对国家的认同度,这时就会导致民族独立和民族分裂,对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造成破坏。因此,当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出现矛盾时,就只能遵循“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主义理念,在民族平等和政治统一基础上保持各自特殊的文化身份。[11]我国各少数民族的自我认同与整个中华民族认同之间是相互依存、生死与共的关系,过分强调民族认同而忽略国家认同最终只会自取灭亡。在对自己民族身份认同的同时,还需认同自身也处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12]当然,如果只强调国家认同而忽略自己的民族认同也是不现实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既存在各自张力,又是和谐共生的统一体。[13]离开了对政治体制等意识形态的认同,就会影响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没有安定团结的国家,民族的光明前程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当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矛盾时,应把国家认同放在首位。
3.把家国情怀作为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基础
不同民族的成员都必须树立崇高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爱家爱国爱社会包含着对家庭的朴素情感、对国家的忠贞与热爱、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家国情怀能促进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这种深沉和无私的大爱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将浓厚的家国情怀播撒在人民心中。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家国情怀的价值理念,不同民族文化中都存在家国情怀的基因,家国情怀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逻辑和价值渊源。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家庭的和睦和帮助;民族的兴盛与繁荣,离不开祖国的强大与统一。国家综合实力是个体发展和民族安定的坚强后盾。新时代要求每个民族成员都应该有强烈的国家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将个人的成才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家是国的最小单位,正是无数的和睦之家组成了和谐之国,没有家国意识就不会产生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是不同民族差异性的统一,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必然要求。家国情怀体现出对家庭成员的钟爱、对祖国的热爱和拥护。有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就会尽心尽力报效祖国和家庭,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去,为了国家进步和繁荣贡献才智甚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爱国主义精神是家国情怀的内在要求,爱国主义行为是家国情怀的外在表现。作为民族成员,需要为国家利益奋斗不止,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胸怀家国、自强不息、无怨无悔。[14]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大学生版)[M]. 北京:《时事报告》杂志社,2022:83.
[2]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EB/OL].中国人大网,http://www.71.cn/2013/1015/739313.
shtml,2013-10-15.
[3]王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J].中国民族教育,2018(04):18.
[4]马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体系[N].长江日报,2018-10-16(02).
[5]王新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体系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4):9.
[6]王锋.论语言在族群认同中的地位和表现形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73.
[7]王锋.论语言在族群认同中的地位和表现形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73.
[8]白佳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视域下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辩证关系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9:10-13.
[9]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18.
[10]白佳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视域下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辩证关系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9:20-22.
[11]阿兰·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有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M].狄玉明,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6.
[12]朱晔.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共同体的构建[D].黑龙江大学,2019:32-33.
[13]王苗苗.以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D].兰州大学,2018:39.
[14]王苗苗.以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D].兰州大学,2018:50.
〔责任编辑:秋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