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引导学生审题立意的几种措施
2023-06-26许洁
许洁
新材料作文题与传统的命题作文题不同,它对学生写作思路的限制没有那么大,可以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展现其自主意识。然而,虽然新材料作文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发挥与大胆想象的空间,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抛开材料,随心所欲,学生仍旧要在精准地概括材料、深度解读材料的基础上构思。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坚持“审于前,行于后”的原则,以“读”懂新材料为前提,“写”好新材料作文。下面,笔者就谈谈引导学生审题立意的几种策略。
一、引导学生概括材料的大意
学生如果不具备概括材料大意的能力,就很容易在写作环节出现“跑题”的问题。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出一则材料,引导学生概括材料的大意,以此来培养其概括能力。新材料作文题中的材料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引导他们全面且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容,为写作作准备。
例如,有一段材料的大意为:公鸡在草丛里为母鸡和小鸡寻找食物时发现了一枚钻戒,它看了看就把钻戒丢掉了,心想:“我的主人如果捡到了这枚钻戒,可能会把它收藏起来,但是这个只会闪光的东西对我来说却没什么用,还不如让我捡到一粒麦子,好让我的家人填填肚子。”从表面上看,材料中出现的“人物”较多,“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但是在仔细阅读后,学生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人物”及“人物关系”都是与主题无关的。拿到这段材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概括材料的内容,找出材料的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找出了材料的中心,即“同一物品在不同的人眼中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他们会发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现实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概括出材料的大意,学生就能快速地抓住材料的中心,避免出現“跑题”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构思
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虽然揭示的是同一种现象,或者讨论的是同一个话题,但呈现的观点却是多维度的。这些观点都有道理,没有明显的对错之分。教师想让学生在考试中“突出重围”,就要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在审题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使所写文章的主题更深刻。
还是以“公鸡捡钻戒”这段材料的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一场“头脑风暴”,鼓励他们在理解材料大意的前提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可以从‘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或‘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学生说:“可以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角度进行论述。”还有的学生说:“可以从‘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的角度进行论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为文章立意。
三、引导学生合理取舍
如果说在写命题作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无话可说”,那么在写新材料作文的过程中,他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无话不说”。与命题作文题不同,新材料作文题自带“灵感库”,能够以材料为媒介,向学生传递大量的信息,输出各种各样的观点。此时,学生除了要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解读材料,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还需结合自身的情况和社会现实对想要写作的内容进行取舍,确保文章立意深刻、内容丰富。
仍以“公鸡捡钻戒”的材料为例。学生在上一个环节想出了若干写作主题,然而,当他们按照教师的提示,对这些主题加以筛选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从“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的角度写作,那么文章的立意就会显得过于消极;如果从“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的角度写作,那么自己的素材储备又不足,难以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述……唯有“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个主题既有现实意义,又比较积极向上,自己也有与之相关的素材。以此为中心论点进行写作,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可见,合理地取舍也是一种非常关键的能力,对写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总之,写作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基础,立意是关键。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审题立意,“写”好新材料作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