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有效策略

2023-06-25陈璐

艺术大观 2023年10期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创新

摘 要:舞蹈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项目,重视舞蹈创作不仅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能提升基层群众生活质量,改变其生活观念,推进社会文明建设长效、稳健发展。本文以对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价值、原则阐述为切入点,深入探寻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有效策略,希望能提高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水平,为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文化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J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0-0-03

舞蹈是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其以艺术创造表现生活、表达情感,是基层群众生活态度和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物质水平的提升,基层群众文化舞蹈也与时俱进,融入更多新元素、新理念。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不仅利于陶冶群众情操,涵养其心灵,更对丰富其精神世界,提升其艺术修养有重要作用,是相关部门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构建和谐关系,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一、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价值

(一)有利于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强身健体提升其文化素养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本身具有极强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情感表达性,对表演者内心会形成极大的影响。群众文化舞蹈虽然场地、人员、时间、服饰随意,但也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强壮体魄、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同时,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杜绝不良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促进社区、社会和谐发展。例如,广受欢迎的海阳大秧歌,不仅节奏热烈欢快、粗犷奔放、服饰鲜亮,且风趣幽默,极具渲染力,能将海阳人民热情、质朴、豪爽的性格展现出来,让人忍不住参与其中。同时,海阳大秧歌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类故事都可以成为其演绎的主题,如大夫行医、农田耕作、民间故事、戏剧佳话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海阳大秧歌的表演主题,也对其创新创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参与海阳大秧歌的表演,群众能够放松身心,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高生活乐趣,丰富自身精神文化生活[1]。

(二)有利于中国特色文化体系的构建,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舞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对推进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有积极作用。在创新此类舞蹈过程中,创编人员不仅要注意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把握,更要融入新时代新文化精髓于舞蹈当中,引导群众在参与过程中从中汲取文化营养,增强群众对舞蹈、对民间文化与习俗的认同与传承,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例如,在创编群众舞蹈《我们都是追梦人》时,创编人员综合考虑了参与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年龄特点以及练舞场地的大小,创新创作了舞蹈动作,让参与表演人员不仅自身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还能拉近邻里之间的关系,起到促进社区和谐的作用。同时,表演人员还利用周末、节假日前往敬老院慰问空巢老人,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社区群众,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欢迎。可以说,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舞蹈创新创作不仅能让参与群众实现自我完善、展现自我价值,还能融入新元素新思想,提升群众思想,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群众的综合素养,实现对群众文化舞蹈的传承

舞蹈能提升参与者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提高其审美能力,使其发现生活之美,继而培养爱生活、爱自己、爱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群众文化舞蹈作为一种集体舞蹈,其以群众性活动为主,既能展现舞蹈的艺术美,还能促进参与者间的沟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消除手机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增强团结互助意识,提高群众综合素养。同时,群众文化舞蹈还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传承性,其已成为新时代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对传承民间艺术文化有积极作用。例如,2021年葫芦岛市群众文化节上表演的韵律舞,该节目将太极拳韵律与中华响扇以及音乐《精忠报国》完美融合到一起,不仅增强了表演的节奏感和感染力,还激发了群众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其爱国主义思想。同时,表演者的动作整齐划一、充满美感,既展现了中华武术的艺术感,也传承了传统文化,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原则

(一)生活性和亲切性原则

群众文化舞蹈本身就是顺应群众文化需求而诞生的一种舞蹈类型,其创作原则之一必须贴合群众生活,要让群众产生亲和性、亲切感,这样才能被群众所接受,才能激发群众共鸣,获得群众认可。同时,在创新创作基层群众文化舞蹈过程中,创编人员要注意亲和性的体现,要让群众产生感同身受或亲密和谐的感觉,这样才能创作出深受大家喜爱的群众舞蹈,才能展现舞蹈的价值,发挥群众文化舞蹈的作用。例如,在《再见吧,母亲》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过程中,创编人员先要为舞蹈营造一个体现母子见面的氛围,要让参与者以及观看者都产生情绪共鸣,奠定感情基调,这样才能确保演出的成功。同时,创编人员还要注意服装的设计和选择,要选择贴合群众生活的服装和舞蹈动作,这样才能体现出作品主题,才能让参与者与观看者产生感同身受之感,拉近舞蹈与群众的距离,增强群众认同感[2]。

(二)群众性和逻辑性原则

在创新创作基层群众文化舞蹈过程中,创编人员要以创新创作为核心,结合群众文化的特殊性,以适当的题材来展现核心思想。同时,群众文化舞蹈创作還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既要让群众看明白,还要让群众看精彩,这样才能展现群众文化舞蹈的价值,才能被群众所接受和传播。例如,在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过程中,创编人员利用色彩和音乐来创设情境增强舞蹈的渲染力,突出舞蹈的主题思想,提高群众的审美性和思想性。如红色象征热情,但也代表了危险,容易让人产生紧张感,因此,在创作红色主题群众文化舞蹈时,创编人员可以适当融入一些红色色彩,来增加舞蹈的节奏,渲染气氛,让群众深入其中,产生共鸣。再比如,在武术的表演过程中,《男儿当自强》《精忠报国》《中国功夫》等都是极具渲染力的歌曲,容易创设出具有感染力的氛围,创作群众舞蹈时拥有基调相符的音乐很重要,会使舞蹈更容易达到理想化表演效果。

(三)通俗性和区域性原则

基层群众文化舞蹈虽然也有舞蹈特性,但因其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因此更与群众相贴近,更能展现不同地域群众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性。对此,创编人员在创新创作过程中要结合当地风俗习惯,以全面化、个性化创作来满足群众欣赏、表演需求。基层群众文化舞蹈既要有“阳春白雪”的高雅,也要有“下里巴人”的通俗,这样才能展现其艺术价值。另外,创编人员还要尽可能地选择通俗易懂的创作方式来展现群众舞蹈形式,要基于群众,感受群众的情感需求,创作出与群众需求密切相关的舞蹈作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3]。

三、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新的推广力度,培养创新创作的意识

为进一步强化基层群众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创新创编群众舞蹈的重要性、关键性认知,相关部门要积极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新创作宣传,要让群众意识到创新群众文化舞蹈的核心价值,强化其创新思想和意识,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同时,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新创作关系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相关部门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突出创新的重要性,帮助群众及相关人员明确群众文化舞蹈创新的意义,从思想上提高其积极性。在宣传推广过程中,相关部门还要围绕创新主题展开工作,要与新媒体结合,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等形式来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注意力,吸收更多新鲜理念和想法,为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提供支持和助力。例如,某群众艺术馆在创新创作群众舞蹈之前都会先利用互联网搜集新时代之音,以新时代新色彩、新声音来完善舞蹈动作和情境,提高新舞蹈的饱满度和新鲜感,让参与者能够从中获得更好的体验,达到理想化表演效果。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创作创新效果,该馆内工作人员还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方式来搜集素材,寻找灵感,并借助多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不仅吸引了更多人关注,也吸纳了更多个性化建议,对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4]。

(二)立足群众需求深入打磨舞蹈创新创作技巧,提升创新创作共鸣性

1.增加表演机会,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在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时,相关单位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服务于群众”,让群众真正喜欢这些舞蹈作品,这样才能发挥其价值,展现出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价值。创编人员要深入群众,观察其生活、习性、身体素质等,明确其对精神文化的具体需求,以适切性、普遍性原则来创作舞蹈作品,满足群众需求,提高其参与积极性。例如,石景山区文化馆创作的舞蹈作品《人民就是江山》,此作品是该馆顺应大众广场舞需求,将党声与简单易学的广场舞舞蹈动作以及脍炙人口的音乐融合到一起的群众文化舞蹈作品,已在九十多个社区推广,并有近五千多人会唱会跳。在创作初期,创作老师表示就是立足新时代群众的幸福感和对党的感激之情,并从音乐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因此创作了这个作品,并在网络平台广为传播,吸引上万人参与互动,成为许多广场舞的首选舞蹈曲目。

2.合理选择曲目布景道具,提升舞蹈的情感张力

在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选择简洁灵动的音乐伴奏,要让群众从音乐、舞蹈动作中感到快乐、放松,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同时,创作舞蹈作品过程中还要合理利用道具和布景,吸引群众注意力,要展现舞蹈的情感张力,降低学习难度,突出作品主题,激发群众的表演欲望。例如,在《我爱你中国》的红扇舞创作中,创作人员将爱国主义歌曲与红扇结合到一起,既丰富了舞台表演的色彩,也让舞蹈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创作人员所选的道具、曲目都是参演群众熟悉的,题材也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更容易激发群众的爱国情感,提高其在表演中的张力,让群众真情流露,继而增强表演的效果。再比如,在民族舞蹈创作过程中,创作人员将特色道具融入舞蹈中,既丰富舞蹈形式,优化表演效果,还能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力。创编人员利用丰富的舞蹈语言、恰到好处的音乐节奏感来契合舞蹈主题,让舞蹈主题更加突出,表演艺术性更强,更能为群众带来更好的审美体验,提高其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5]。

3.融合民族文化及其精神,创新舞蹈的表现形式

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融合性,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创编人员要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特点,以不同形式来融合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增强群众文化舞蹈宣传价值。例如,在广场舞创编过程中,创编人员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动作,如蒙古族的碎抖肩、佤族的甩发、壮族的凤凰手等。通过这些特色民族文化来丰富舞蹈形式,让舞蹈作品更具个性化,为群众文化舞蹈注入灵魂,增强其灵动性和渲染力。另外,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参与人数较多且门槛较低,创编人员要根据参演群众的特点来进行创作,发挥其价值,提高其影响力。例如,对于广场舞中表演者年龄跨度大的情况,创编人员要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舞蹈动作,既要展现社区文化,也要表现校园文化、社会文化,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才能让广场舞发展得更加红火[6]。

(三)打造专业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新创作团队,强化队伍的创新素质

良好的舞蹈创作团队是推进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新创作的重要助力和支持后盾,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专业舞蹈创作团队的培养,要提高团队创新创作的专业性,以此来提高群众文化舞蹈的档次,呈现舞蹈作品的底蘊价值,推进基层群众文化的有效传播。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对舞蹈创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管理,要利用线上线下平台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能力,为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打好基础。例如,舞蹈创编人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从网上下载相关学习视频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相关部门可以为舞蹈创作人员提供培训平台和探索支持,并通过与舞蹈学校合作来提升其素质,提高团队总质量,推动舞蹈创作发展[7]。

四、结束语

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新创作在未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关乎群众生活品质,更关系到城市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相关部门在探索创新创作策略时必须结合群众实际,立足群众需求,以新时代、新元素、新思想来创新舞蹈动作,以此来增强舞蹈作品的时效性和新鲜感,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还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要以时代为依据,以中国特色为发展目标,积极思考,有效改进,真正实现提升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新创作实效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珊珊.浅谈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J].文化产业,2022(24):44-46.

[2]李江涛.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创作初探[J].四川戏剧,2022(06):147-149.

[3]陈璐.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创新策略[J].艺术品鉴,2021(36):35-37.

[4]李敏.探析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有效策略[J].传媒论坛,2021,4(13):112-113.

[5]马琼.浅论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新[J].艺术大观,2021(15):86-87.

[6]朱琼.新时期基层群众舞蹈对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20(14):134-135.

[7]李珞斯.关于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思考[J].中国文艺家,2020(02):40.

作者简介:陈璐(1995-),女,广西柳州人,本科,群文助理馆员,从事群众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创新
关于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
基层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探析
当代舞蹈创作之新表征
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浅论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浅析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浅论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