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言语形式,挖掘文本内涵
2023-06-25童志国
童志国
摘要:考察经典小说《祝福》的常态教学,大多数教师从封建礼教吃人的宏大主旨开讲,至于封建礼教是如何一步步吞噬祥林嫂的,则语焉不详,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种凌空虚蹈的教学方式无疑要规避。若能在教学中,聚焦文本中有意味的言语形式,并将其单独抽取出来作为教学内容,不仅能达到以简驭繁、长文短教之目的,而且能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言语形式 文本内涵 《祝福》
笔者考察了不少《祝福》常态课堂教学,发现一般教师都从封建礼教吃人的宏大主旨宣讲,学习结束后,学生也只得到这样一个干巴巴的结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至于封建礼教怎样一步步吞噬掉祥林嫂,祥林嫂在自己悲剧的命运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等等问题,仍然是一头雾水。如何避免这种空泛的教学,找寻到恰切的学习“支点”,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干货”?笔者在多次的文本细读中,发现《祝福》一文中鲁迅先生运用了很多有意味的言语形式,主要有省略句、倒装句、重复句和闲笔句等,它们看似很小,只是细枝末节,其实内涵极为豐富,若将其作为教学的抓手,对文本的教学解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鉴于此,在最近一次教学《祝福》时,笔者就从“小处”入手,将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到实处,指导学生从鲁迅匠心独具的言语形式入手,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教学效果不错。现简述如下,以求方家指正。
一、省略句——暗示人物性格
在《祝福》中,除了句号和逗号外,鲁迅使用较多的标点符号是省略号。这些省略号中,大多数是表示内容的省略或言说的停顿。但其中关于鲁四老爷两句话中省略号的使用,就包含着作者至深用意,尤其值得推敲。如下面这两句:
(1)“可恶!然而……。”四叔说。
(2)“然而……。”四叔说。
当笔者要求学生关注这两处省略号时,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标点符号用错了,即使用了省略号,其后不能再添加句号。对这个问题,笔者解释说在鲁迅先生的年代,虽然提倡使用标点符号,但还不够规范,用今天的省略号用法标准来衡量,后面的句号都应该去掉。但这不是我们探究的重点,当然也可以存疑。
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后,我们将目光锁定在两句中的省略号上。笔者安排一个学习任务:请阅读上下文,尝试用一两句话将鲁四老爷的话补充出来。就第(1)句来看,学生在阅读上下文之后,认为可以补写“祥林嫂是一个寡妇”之类的句子。给出的理由有两点:一是,鲁四老爷在祥林嫂初到自己家时,就皱过眉,用表情表达了自己对祥林嫂寡妇身份的嫌弃和不满。这次在祥林嫂被婆家带人抢走后,鲁四老爷毫无保留地说出祥林嫂人所皆知的身份,这是鲁四老爷一贯保守顽固思想的体现。二是,用这句话可以准确地传递出鲁四老爷对祥林嫂被抢走事件的态度,即因为祥林嫂是寡妇,没有经过婆家的同意,私自从婆家逃出,现在被婆家捆绑回去是天经地义的。虽然她是我们家的雇佣工,但我们鲁家对这件事是不能插手的。
毫无疑问,学生的这个补写是有质量的。但结合前面的“可恶”“然而”两词来看,这个补写内容仍然有瑕疵。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弄清“可恶”评价的对象。从上下文来看,“可恶”显然针对的是卫老婆子参与抢祥林嫂的事件。这是一个否定的评价,表达了鲁四老爷对这种“野蛮”方式的痛恨。为何痛恨呢?因为这种“野蛮”的抢人方式,让鲁四老爷丢了面子,损害了鲁家的声誉,毕竟鲁四老爷是鲁镇有头有脸的人物。其次,引导学生聚焦“然而”,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说明其后的语义与其前相反。按照上面的分析,“可恶”表达的是否定,“然而”之后的内容应该是肯定的。再次,评鉴学生补写句子“祥林嫂是一个寡妇”。学生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如果这样补写,“然而”前后两句话的主语不一致,语意脱节了。最后,笔者指导学生调整思路,以前后主语一致和语义转折为原则,参考之前对鲁四老爷性格的分析,学生写出了诸如“这也情有可原”“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之类的句子,这就基本还原了鲁四老爷没有说出的本义。笔者发现,学生的理解与语文名师陈日亮先生的解读[1]颇为接近,着实难得。
学生在阅读上下文后,认为第二句后可补写“那就算了吧”这样的句子。结合下文的语境——“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终结”——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细究之,缺陷也是明显的,即它没有联系上文和“然而”一词。同样的道理,此处的“然而”表示转折,按照学生补写的内容反推,“然而”之前的内容是鲁四老爷打算追究卫老婆子的责任。事实是这样吗?这句话的上文是卫老婆子赔罪说的一段话,再往上则是四婶埋怨卫老婆子的一段话,埋怨归埋怨,但鲁四老爷显然没有追责卫老婆子的意思,所以“那就算了”之类不追究卫老婆子的话,就不是鲁四老爷要说的话。瞻前顾后,“然而”之后省略的内容,应该是鲁四老爷原谅卫老婆子之类的话,由之前的怪罪,到解释后的不怪罪,逻辑自洽。于是这四段文字的内在逻辑关系就非常明晰:四婶责怪卫老婆子损害自家声誉—卫老婆子一番自责性解释—鲁四老爷表达原谅的态度—祥林嫂事件宣告终结。综上,师生一致认为,应将第二句中的省略部分补充为“事出有因,这也不能全怪你”之类的内容。
文本中,除了用省略号这一有意味的言语形式外,还有一处用双引号来呈现的,即文本第一自然段中四叔“说我‘胖了”。按照常理,如果四叔只想表达“我”体重增加了,发福了,人变得富态了,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在“胖了”一词上加双引号,可见此中有深意。结合上下文来看,在四叔的理解中,“胖了”应该指“我”长期出门在外,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已经膨胀了,人胆大了,思想变坏了。而这,正是四叔与“我”话不投机的分歧之所在。
二、倒装句——展现社会环境
句子的结构有一定的形式,从句子成分或次序是否正常的角度,可以将句子分为常式句和变式句,倒装句是变式句中常见的类型。在《祝福》中,鲁迅就多次运用倒装句来表达与常式句不同的内涵。在教学中,笔者特意挑出两处与学生体会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所负载的深刻内涵。如:
(3)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4)“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笔者先要求学生指出这两句与常式句不同的地方,借助语法知识,学生很快明确第(3)句中,有两处定语后置,将其还原为正常的语句,即“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而第(4)句则是主谓倒装,正常句序为“‘祥林嫂,你放着罢!四婶慌忙大声说”。接着。笔者要求学生思考:用简单的常式句,读者一看就知,一读就懂,多好。鲁迅为何有话不好好说?为何避简就繁、避易就难呢?
经过讨论,我们认为第(3)句中将两个定语置后,至少有两点理由,一是符合观察描写的视角。这几句关于祥林嫂身份的描写,是在祥林嫂一步步向“我”走近的过程中逐一呈现的。第一处首先观察到的是手中的竹篮,然后随着视线的移动,看到竹篮里一个破碗,最后发现破碗中空无一物;同样的道理,第二处“我”先看到的是祥林嫂手中拄着的竹竿,隨着视线的下移,观察到竹竿的下端开了裂。正因为祥林嫂的变化很大,所以“我”才仔细地观察和打量她。二是将形容词“空的”“下端开了裂”单独提取出来,以示突出和强调。“空的”说明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生存极其艰难,可能经常讨不到食物。作为防身之物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说明祥林嫂成为乞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概言之,将两个定语后置,以慢镜头和特写镜头的形式,展现了祥林嫂乞丐生涯的凄苦,也暗示她已经处于人生崩溃的边缘,悲剧命运无法避免。
第(4)句是一个主谓倒装句,与常式句“祥林嫂,你放着罢”相比,将命令式的内容“你放着罢”置于称呼语“祥林嫂”之前,更能体现出四婶当时的紧张和语气的严厉,因为在“危急”之时,用常式句不能立即制止祥林嫂拿酒杯和筷子的动作,所以要用变式句第一时间引起祥林嫂的注意,并让其做出相应的举动——将伸向酒杯和筷子的手收回;而这个变式句的运用,也将四婶对祥林嫂的态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祥林嫂听了柳妈的建议,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之后,她本以为可以赎清自己在人间的“罪恶”,可以名正言顺地被鲁镇的人们接纳。但在四婶的眼里,祥林嫂的捐门槛非但没有洗清自己,反而让其更加招人嫌恶。这足以说明“好女不嫁二夫”观念的根深蒂固,不仅深深地存在于男性的思想之中,也深深地存在于受害者的女性思想之中,包括四婶、柳妈和祥林嫂本人。
三、重复句——揭示礼教荒谬
在《祝福》中,鲁迅多处运用重复句,这些重复句乍一看似乎赘余,细细咂摸,其实大有用意。如祥林嫂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向鲁镇的人们讲述阿毛被狼叼走的惨事。祥林嫂初来鲁镇并不爱说话,现在已经变得喋喋不休,她为何不顾别人的感受,为何不厌其烦地讲述阿毛的故事?鲁迅先生的用意在于,通过鲁镇人们对祥林嫂对她讲述时的反应和感受,来揭示她失子之后的自我谴责、悲痛和鲁镇人们的冷漠无情。
在阅读中,笔者着重指导学生关注一处几乎不为人注意的重复句,即人们对祥林嫂的称呼语。如:
(5)大家都叫她祥林嫂。
(6)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7)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第(5)句是祥林嫂初来四叔家,人们对她的称呼;第(6)句是祥林嫂再来四叔家,人们对她的称呼,这两句可以归为一类。第(6)句中的“仍然”表明两句之间有承接关系,句中的“大家”主要是指鲁四老爷家的人。从第(7)句是祥林嫂丧夫失子再来四叔家做工时,鲁镇的人们对她的称呼,从句中“仍然”反推,之前镇上的人们都叫她什么呢?应该是“镇上的人们都叫她祥林嫂”,只不过这句话被鲁迅先生省略了。为何省略?从文本内容看,初来鲁镇的祥林嫂在四叔家做工,可能与鲁镇的人们接触不多,换言之,当时的祥林嫂还没有可以供鲁镇人们“咀嚼、鉴赏”的“精彩故事”,不具备“被看”的资格,故也没有完全被置于鲁镇人们的视线之下。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三句重复的话究竟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呢?在与学生对话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在祥林嫂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要求非常苛刻,一直就有“三从四德”的要求。祥林嫂之所以被称呼为“祥林嫂”,以及自己姓什么都不明确,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观念的现实表征。所以,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被人们称呼为“祥林嫂”,自在情理之中,“出嫁从夫”嘛。但问题在于,祥林嫂二来鲁镇后,她已嫁过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如果按照“出嫁从夫”的观念,那她还能叫“祥林嫂”吗?显然不能!那应该叫什么呢?毫无疑问,应该叫老六嫂。但鲁四老爷的家人以及鲁镇的人们为何仍然称呼祥林嫂为“祥林嫂”呢?并且这种称呼是不约而同的。关于这一点,孙绍振先生的分析值得参考:“连犹豫、商量、讨论一下都没有,就自动化地作出共同的反应,这说明‘女子从一而终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如此根深蒂固。”[2]原来,在鲁镇所有人的观念里,只承认祥林嫂嫁过的第一任丈夫——祥林,贺老六是不被承认的。由此可见,封建礼教的荒谬以及民众思想麻木到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地步。更为可悲的是,祥林嫂也心安理地接受了这个称呼,没有任何反抗。
四、闲笔句——折射小说主题
关于小说《祝福》的主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师宣讲的许寿裳先生观点——“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几乎成为学生被动接受的定论。不能说《祝福》的主旨没有对封建礼教戕害人的批判,但可以肯定地说,《祝福》的主旨远不止于此。因为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就是,果真如此,小说中关于“我”的描写就纯属多余,完全可以删去,既不影响祥林嫂故事的完整性,也能警示读者封建礼教对人的毁灭。
鉴于此,小说中关于“我”的描写,就不能不引起读者关注,鲁迅想用“我”表达怎样的思考呢?这就涉及文中关于“我”的多处闲笔的表达,它们看似游离话题,其实个中含义颇丰。如:
(8)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不知增价了否?以往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
(9)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笔者要求学生结合上文语境,第(8)句是“我”在河边遇到祥林嫂,两人之间有了三问三答,并且“我”以说不清搪塞祥林嫂之后,回到四叔家过了一夜,回想起自己含糊其辞地回答祥林嫂心里颇为不安时,插入的一处闲笔。这几句话,表示要通过美食来消解目前心里的不安,表达了“我”的闲情逸致。细究之,这些看似轻松的语句,表面上虽然已经游离“我”心有不详预感的话题,但事实上是想以表面的轻松掩盖内心的压抑和沉重,最终表里错位地形成一种张力:内心越不安,越想故作轻松、洒脱,撇清自己;而越是旁逸斜出的轻松话题,越反衬出内心的纠结和不安。
而第(9)句是对祥林嫂结局的猜测,从此句所在的文段来看,完全也是闲笔,删去丝毫不影响段意的完整。之所以插入这一句关于祥林嫂何时沦为乞丐的揣测,并以“那我可不知道”的推脱语气作答,看似表达了对祥林嫂乞丐身份的漠不关心,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既然不关心,为何还要作一番猜测,可见还是心有所系、心有所思。
概言之,小说中以“闲笔”插入话题,表面上看似与话题脱节,内在里却给读者以真实的在场感,在文脉上似断实连。并启发读者思考,“我”在祥林嫂的故事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由文中诸如“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及上述列举的闲笔,不难发现,小说中只有“我”这个具有启蒙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关心、同情祥林嫂,但因为“我”自身软弱,无法帮祥林嫂解除困境,从而陷入深深的苦闷和沉重之中。所以,小说的叙述人稱由“我”来担任,至少有以下的作用:“我”是祥林嫂故事的讲述者、见证者、参与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抒情性。但也正是由于“我”的存在,《祝福》的主旨呈现出双重性——既包含有鲁迅对封建礼教戕害人的本质的深刻思考,也包含着先生对具有启蒙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沉寂的社会中当如何有所为的深沉思索,而《祝福》位于小说集《彷徨》第一篇,这应该不是巧合。
综上所述,这一次在教学经典名篇《祝福》的过程中,笔者立足文章中有意味的言语形式,将“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指导学生探究言语形式所蕴藏的丰富含义,由此形成“鉴赏人物—分析环境—探究主题”的教学路径,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文本中来回穿梭、与作者真诚对话的教学目的。另外,品鉴语言的形式,亦即锤炼思维,学生在比较、质疑中也提升了自己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5-96.
[2]孙绍振.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祝福》解读[J].语文学习,2008(10):52-53.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指向培养高阶思维的高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K21026)与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研究”(项目编号:AH202110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