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

2023-06-25秦敏

考试周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效策略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秦敏(1987~),女,汉族,贵州安顺人,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蔡官初级中学,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教学。

摘 要: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审美性及人文性均比较强的学科,其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品质,同时还可以起到启智润心、涵养文化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日常学习中,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另外,良好的氛围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基于此,文章从现阶段不断强调素质教育、深化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深入探讨初中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对当下我国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探讨有效的改进策略,旨在能够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9-0158-05

2022版新课程改革标准,再次强调了素质教育以及深化立德树人教育的理念和任务。在此背景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成为各阶段、各学科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音乐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不单单只停留在文化知识教育上,对艺术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在日渐提高。而初中阶段的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其教育教学以教授文化课程为主,音乐学科的学习,一直以来并未受到重视,部分学校甚至未开设本门课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便失去了兴趣,导致其教学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初中阶段的教学,已经开始逐渐开展音乐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初中音乐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以及学习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一概而论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同时也与学生的发展规律严重不符。因此,作为初中音乐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是需要掌握每位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对音乐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要更丰富、更全面,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借助当下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学生的情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 初中音乐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实际上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学科之一,既可以表达出我们真挚的情感,同时也能反映出我们的生活现状。生活中热爱音乐的人不在少数,主要是因为音乐能够表达我们的情绪,抒发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感受。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期,需要一个抒发内心情感与情绪的途径。该阶段开展音乐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抒发和寄托的途径。但是,音乐教学不是盲目的,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必要的引导与指导,这样才能够保证音乐学科教学的完整性。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初中音乐教学已经逐渐被冷落。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又一次备受重视。此时,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充分认识音乐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高质量的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二)满足初中学生精神文化需求

现代社会人们的情感世界极为丰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对学校以外的事物充满好奇,情感世界也处于比较丰富的状态,情绪变化比较快,此时需要一个抒发情感的途径。音乐可以寄托情感也可以抒发情感,音乐课程的开设,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感受,从而满足其精神需求。初中音乐课程涵盖的内容较多,包括了民乐、流行音乐、世界音乐等,其词曲风格多種多样,符合初中学生向往自由和丰富生活的特点,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与独立的状态,同时可以实现其强烈展现自我的欲望,进而使其精神文化得到培养。

(三)提高初中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音乐一直以来都是美的代名词,而音乐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和发现美的能力。与此同时,音乐也是理性与感性、想象与现实、接受与创造的结合体,是人们表达情感的另一种形式。在初中音乐教材中收录的内容,均具备情感真挚、积极向上的特点,既能够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感受,同时又与生活极为接近,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审美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与其情感产生共鸣。教材中收录的每一首音乐都具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可以反映出创作者当时的情感,也可以反映出我们现实生活的面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欣赏音乐带给我们的美,还可以将自身的情感、生活和学习与其进行结合,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与其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使学生内心的情绪和情感得到抒发。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经历与感受,这种方式不是与家长、与教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而是通过自己认为舒服的状态来寄托自身的情感。音乐课程的开设,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现实情况创建教学情境。在良好的音乐以及学习氛围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并在与音乐建立共鸣的时刻记住音乐赋予我们的能量,进而建立起良好的鉴赏能力。

(四)培养初中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音乐的形式有很多种,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音乐,其都有自己独特的歌词、旋律,而这些都是创作者结合自己的情感、生活等创造出来的。初中音乐课程,大多与我们熟悉的生活有关,内容也比较简单,容易被模仿和传唱。在学习的过程中,初中学生能够根据课本内容尝试创新。而音乐本身就是相通的,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演。可以是编歌词、编乐曲,也可以是将音乐改成音乐剧并进行表演。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在表演和创作过程中不断获得自信,愿意积极地展现自己,这对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有极大的帮助。

二、 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重点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现阶段,各学科的教学一直在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任何教育均要以学生为主,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也不例外。音乐课程的开设,本身就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因此,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均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围绕上述主要教学目标来开展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但是,音乐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学生的全力配合,此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只有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才能够得到锻炼和成长,才能够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而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则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脱身”,充分认识到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性,引导其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参与者与主导者,教师则需要做好辅助工作,进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二)贴合教材开展教学

教材内容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也是把握教育方向的重点。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也需要紧紧围绕教材的内容进行设计,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实践活动,均需要依据教材内容来进行。另外,初中每个阶段的音乐教材,都是根据学生现阶段的特点进行收录和编制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来开展课堂教学,可以进一步保证教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三)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初中音乐学科的教学,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优势。其主要是因为音乐教学的形式比较丰富,可以开展聆听教学、主题活动、欣赏教学等,在一系列的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等均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后,对其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均能够起到较大的帮助。但是,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并将其贯穿至整个教学活动中。

三、 初中音乐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严重不足

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素养,使其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初中音乐教材中会收录许多民乐、古典乐以及流行音乐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比较喜欢流行音乐的通俗易懂以及丰富的音效,而对我国传统的古典乐以及民乐不感兴趣,进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会表现出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的情况。殊不知,我国传统的古典乐以及民乐,可以充分体现出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情感,是我国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有义务将其进行传承。与此同时,学习古典乐与民乐,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与文化素质,对建立高尚的情操和博爱的情怀也有极大的帮助。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传统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影响,可以用“根深蒂固”来形容。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对感知力、情感反应能力、想象力以及理解能力等要求较高的音乐学科而言,不仅会将教学活动禁锢在教材中,同时还会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无法体会到音乐课程的趣味性。另外,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不具备与时俱进以及创新精神,日常课堂教学也大多是“照本宣科”,无法将丰富的教学方法带到课堂中,导致学生无法领略到音乐的魅力。部分音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只是单纯地依靠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乐曲或歌曲,让学生反复地聆听和欣赏,其间不做过多的讲解,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编曲特点以及配器都有哪些。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这种学习方式非常无趣,进而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应该抓住流行元素,做到与时俱进,将先进的技术、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方式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独特感受,从而对其学习建立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

许多初中学生会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初中音乐学科的学习并不重要,还是需要以学习文化课程为主,进而对音乐的学习不感兴趣。而教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会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开展期间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导致教学目标偏离或不明确。例如: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流行音乐比较热衷。教师为了迎合学生,会在课堂教学中为其播放流行歌曲。在播放前,并未对歌曲表达的内容、形式以及情感进行筛选,导致许多有不良导向、消极以及不健康等内容在内的歌曲融入其中,对学生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另外,许多流行音乐的唱法以嘶喊为主,学生盲目地模仿会损伤声带,导致正处于变声期的学生受到伤害。

(四)教师专业素养缺乏

现阶段,我国初中音乐教师的专业程度并不高,对教材中的音乐知识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导致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学生的音乐认知也会因此而出现偏差。另外,许多教师并不具备乐器演奏能力,理论知识也比较缺乏,无法根据某一种乐器或乐曲进行深入的讲解,导致学生也只能了解“皮毛”,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不良的影响。因为专业性知识的缺乏,在日常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对不同学期教学重点的定位出现偏差,抑或是过多掺杂个人的审美,不能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来深入开展中国传统音乐以及古典音乐相关知识的教学。

四、 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调查发现,90%的初中学生喜欢音乐,但却并不喜欢上音樂课,其认为音乐课上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在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应用较少,大多比较抽象化,不容易理解,导致了音乐课显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便不愿意积极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中,使得音乐课程教学质量不理想。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借助一切方法,激发和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其上课积极性,使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结合初中音乐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以教材为基础,深入挖掘教学资源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初中音乐教学大多以教材内容为主来进行简单的讲解,并未考虑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在以素质教育为主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需要将教材内容作为切入点,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向外拓展,使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并从中找出学生感兴趣的关键点,进一步深入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音乐素养。另外,现代化教学中,教师获取丰富教学资源的途径越来越多,而教材也只是教学的核心。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便利条件,通过网络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将收集到的素材充分开发和利用,使其能够符合自身的教学需求,在保证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红旗颂》这首歌曲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歌曲名称便能够了解到这是一首歌颂祖国的歌。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从爱国的角度出发去引导学生。课程讲解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这首歌的视频,学生在收听的过程中可以听到激昂的旋律,通过观看视频可以了解在炮火中战斗和牺牲的老一辈革命家、共产党员的伟大。歌曲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穿插一些与歌曲创作背景、创作意境相关的故事,让学生能够对本首歌曲有更深切的感悟。而后教师可以用歌曲中的“我放歌一曲,一曲红旗颂,肩上就担负了对你,对你的忠诚”这一句歌词,引导学生理解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不用面对列强,不用面对炮火,但是我们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观看视频中真实的画面备受鼓舞,激发了自己一腔爱国的热情,从而建立了学习本首歌以及相关知识的兴趣。最后教师对歌词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更加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作为新时代中国少年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教师通过抓住初中学生心理动态的特点,借助互联网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借助现代化技术,丰富教学方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充满了活力,时刻保持着高涨的情绪,“古板、单一、枯燥”这一类的词相信初中阶段的学生都不会喜欢。“丰富的、绚丽的、精彩的”是这个阶段学生的代名词,也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深入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当下比较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来使课堂教学方式变得更丰富、更多样化。多媒体技术是当下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开展更加多样性的教学。

例如:在《青春舞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旋律融入各种手势,指导学生通过手势律动小游戏的方式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实际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这首歌,同时告知学生这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我们在跟着旋律做手势的时候,可以融入一些维吾尔族舞蹈的动作,让这首歌变得更生动。这样的学习方式,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同时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在歌曲旋律以及身边同学、教师的带动下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处于变声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转变教学方法,可以做出降调处理,进一步帮助处于变声期的学生解决音域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如:指导学生不要用力地喊,尽量选择轻声唱。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会在后续的学习中越来越有自信,从而建立了浓厚的學习兴趣。

(三)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开展情感交流教学

音乐本身就融入了创作者的个人情感,也是抒发情感的手段和途径。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处于情感比较丰富的阶段,此时与其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关系,对激发其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饱满的热情与积极性,而这种情感的传递,可以是语言、肢体动作,也可以是面部表情。学生在教师情绪的引领下,也会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学习。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心理认知不够成熟的情况,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其中,真正做到一切教学活动均以学生为主,同时借助音乐的情感慰藉功能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与教师配合。

例如:在《我们和你们》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达,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借助其中的一句歌词“你有一颗心,我有一颗心,如果心贴着心,我们就是快乐的人”来引导学生在日常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敞开心扉,真诚以待,这样也会受到同样的对待,我们也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收获幸福感和快乐。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心事时,可以与老师分享,教师也要尽最大的努力来给予学生疏导与帮助。这样学生会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与情感交流关系,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五、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教学,已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当成各阶段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初中音乐教学中,也需要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贯穿至整个教学过程中。但就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程并不感兴趣,导致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提升。对此,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与教学资源,使音乐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兴趣爱好。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关系,一切教学活动均以学生为主,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信,从而愿意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学科的学习中,进而成长为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树红.探析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明日,2021(10):1.

[2]周红艳.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新作文:教研,2021(12):37.

[3]安艳.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J].爱情婚姻家庭:教育观察,2021(6):47.

[4]白瑞雪.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乐,2020(4):222,252.

[5]拉巴桑姆.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传奇故事:上旬版,2021(2):127.

[6]龙思韬.浅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J].中外交流,2020,27(4):145.

[7]李丽.试论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文渊(小学版),2020(7):83.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有效策略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