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互联网+教育”的快车,弥补农村美育工作的短板
2023-06-25包刚
摘要:义务教育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的美育教学一直是我国全面育人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及要求,美育教学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及想象力培養,均可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次研究中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展开,先解读了农村美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随后指出了现阶段农村美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依托于互联网打造全新的农村美育教学体系,补足教育短板的同时,优化美育质量,希冀借此为相关教职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美育;农村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教育中对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关注,且基础教育条件,也给予美育教学很大的支持,使得城市美育教学成效,明显优于农村地区的美育教学成效。经过对农村地区的素质教育来看,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重点和教育资源,很多倾斜于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中,而对于美术、音乐等利于培育小学生美育能力学科的教育关注度十分有限,对应的美育教学成效并不理想。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农村美育教学可以借助于互联网远程教育的支持,实现教育现代化,优化教育质量,但是在实际的落地与施行过程中,仍旧存在极多的不足。鉴于此,本次研究展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农村美育教学的重要性
美育,即美感教育,该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美形成自我认知、欣赏、创造的一种能力,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而言,属于一项不可或缺的构成内容[1]。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美育教学之下,能够陶冶个人的情操和素养,对于正确的三观树立、人格塑造,乃至智力开发和思维拓展,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基于国民文明体系构建的宏观视角来看,无论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还是美丽中国的建设,都离不开美育能力的培养,而当人们的基础教育中美育教学缺失,那么美好家园建设背后的民众素质基础必然不稳,最终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
二、农村美育教学发展现状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学校美育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启。后根据《新京报》2021年调查显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9.9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77.8万人,五年来增加17.9万人,平均增速为7.8%。美育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由2015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7.6%,提升了1.1个百分点。但是,相对比于城市区域的美育教学实况来看,城乡之间的美育教学,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农村美育教学成为整项美育教学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据相关资料显示,“十三五”结束后,“十四五”开展期间,美育师资总量仍未达到基本的要求及标准,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所属的欠发达农村地区,整体美育师资仍旧存在较大的缺口,实际的课程教育中,美育课程开课率严重不足,导致当地学生的美育教学及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进程。据2021年对外公布的数据表明,经由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名单中,全国中,包括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的2895个县,已经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但是仍旧存在60%左右的农村小学音体美师资不足的情况,尤其是美育课程的开课率,仅为30%左右。上述教育不均衡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美育教学质量。与宏观大环境相比较,部分农村学校在美育教学方面的关注度并不高,因而在美育方面的资源投入也随之存在不足,导致美育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与学校层面相比较,部分农村学校中的美育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也存在不足,尤其是在现代化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的缺失问题,进一步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小学生的美育学习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于未来全面发展也产生不利。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农村美育工作短板补全措施
(一)基于宏观视角补全农村美育工作短板
1.借助互联网,搭建教育智能化生态模型
农村地区的美育教学中,想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依托于互联网,搭建更具实用价值、更智能化的教育生态模型很有必要,才能为教育资源丰富以及趣味教学等目标实现创造基础。首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软硬件技术支持,搭建远程智慧教学系统,包括远程主机端、学习智能终端、运营管理系统等,以此为农村地区学生搭建教育系统运行闭环,互联网智能化生态教育模型的搭建,核心内容为课程体系,利用“双师”教学手段,为智能化教学提供保障。具体的智能化生态系统模型构建如图1所示。
2.依托互联网,改造智慧美育空间
借助于家校社联合的形式,以政府部门牵头引导,利用信息化手段,构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体系。调查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可以发现当地小学生家长外出务工比例较高,因而家庭对于学生的科学教育意识不足,导致家校协同育人成效不佳,影响学生的美育效果。对此,可以由政府部门给予资源倾斜,打造互联网智慧美育教室,为外地务工家长创造家校合作美育的参与条件,以在线帮扶的形式,助推农村家庭学生的美育成效提升。例如,可以举办线上绘画作品展,线上演出等美育活动,让家长借助于互联网远程连线、实时直播等不同方式,参与到小学生的美育学习和成长中,最终提升农村学生的美育教学成效。
(二)基于学校视角补全农村美育工作短板
1.补充农村美育教学资源
作为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层,应该在政府划拨的教育资金中,划拨部分资金用于建设多媒体教室、基本美育器材配置、美术、音乐等课程教育工具购买方面,以此促使小学的美育教学基础设施配备更加完善。此外,还应该积极挖掘当地的美育教学条件,将农村当地的传统文化美育价值发挥出来,如陕北农村的舞狮、民歌、腰鼓等文化;东三省农村的踩高跷、窗棂格糊纸;敦煌壁画等,提升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能力的同时,对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以及正确美育价值观树立,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做好农村美育教师互联网技术培训
部分农村学校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帮助之下,已经配备了相应的美育教学基础设施,如乐器或美术器材等。但由于部分农村学校之中的教学科目存在课程集中特征,且科目类型基本以数学、语文、英语等为主,美育教师人数缺乏或是教师自身美育能力不足的情况仍旧存在。对此问题加以解决时,首先需要农村学校关注起来,为该部分教师提供集中、统一的美育教学培训,以此将农村美育教学不足的源头问题解决掉[3]。其次,在教育培训中,可以借助于远程在线培训的方式完成,使农村美育教师不受空间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结合自身不足,借助于互联网线上学习加以补充,实现农村美育教学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美育教学质量提升起到助推作用。最后,可以年为周期,定期举行线上美育教师教学技能考核,要求教师考核通过后,才能进入一线课堂为学生授课,为农村地区学生的美育学习与时代发展紧密衔接,创造契机,以此优化农村美育成效。
(三)基于教师视角补全农村美育工作短板
1.丰富教学资源,有效拓宽知识广度
农村美育教学氛围,应以欢快、浓厚为主要营造特征。但是结合现状来看,部分农村美育课堂模式基本以“照本宣科”为主,导致整节课堂缺乏活力,甚至死气沉沉,很难激发出小学生的美育学习兴趣,甚至部分小学生会在内心深处生成抵触心理,导致实际美育教学成效并不理想。以美育教学中的美术课程为例,该门课程的独立性及丰富性很强,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审美认知能力具有很大影響,且在帮助小学生发散学习思维方面,也可发挥助益。结合前文中提到的农村美育教学现状,可以了解到,虽然我国在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中投放了极多的精力和资源,但因各项因素制约下,城乡之间的教育均衡性仍旧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美术学科的教育中。此时,作为一名农村区域的美术教师,想要全面提升农村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水平,有效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课堂中,可以更好地为小学生打造多元化、多元性课程资源,以此强化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印象和审美感知能力。例如,农村美育教师在为学生教学《俯瞰山川》一课时,就可以先行借助多媒体平台,为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大地的血脉》《黄河弯道》等视频或图片,引导小学生借助于具象化的图片和视频,更加直观的观察和感受到祖国壮丽山河中的美景。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为学生分别展示出西北群山与江南小山,使学生同时感悟雄伟崇山与隽秀可爱特征的山河美景特征,以此引导小学生能够在探寻、发现的学习意识下,学会总结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拓展对于美术的认知广度,使更多农村小学生能够做到从客观角度去欣赏和了解世界,为后续亲自动手创造美术作品时夯实基础条件。
2.增强趣味教学,注重发展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新课标》中提到,美术教育的核心,主要培养小学生对于视觉现象感知、理解以及创造的能力,因而其已经成为农村美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科目。为了达成上述农村美术教学目标,身为农村美术教师,在提升教学质量时,就应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如此才能更好地将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开发出来。因此,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积极借助于互联网远程技术以及网络渠道等方式,为学生搜集更多教育资源。如,可以在美术教学中,以直播的形式,在农村课堂展开双师在线教育教学,由更优秀的教师为学生展开美术教学,提升农村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成效,由线下教师对在线教师的讲解作出详细解读,以此促进农村小学生的美育学习质量提升。对于部分需要教师讲台授课的农村小学校,教师想要提升美术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则应该充分将VR等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课堂上,提升小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并锻炼其形象思维意识,保留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其预留想象空间。例如,农村美术教师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由于学生的资历以及生活经历有限,导致其并未亲身去过海洋馆等场所,所以对于海洋世界的色彩斑斓以及海洋世界的神秘性,均存在想象力不足的情况。此时,教师就可将VR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课堂中,让小学生佩戴上相应的技术设备,随后将设备连接网络,为小学生播放海底世界相关视频。此时,小学生可以在VR技术的支持下,更加直观地看到会吐墨的章鱼、披着苍绿色外衣的海参、可爱外表的小丑鱼、凶猛的大鲨鱼等多种海洋生物,让小学生更为真切地认知到形态美、色彩美和海洋生物游动的动态美。同时,在VR技术支持下,小学生还可以更加深刻地观察到真实海洋生物的不同特征及外在形状,随后在美术作品创作中深度融入个人认知,发挥出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出属于自己的“海底世界”。
3.强化自主探究,构建课堂互动模式
依托于互联网打造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小学生的课堂互动及体验感,使小学生可以在技术支持下,形成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从而优化美术学习效果,提升美育成效。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成长规律,注重美术课堂的资源配置,在网络资源的输出下,让学生理解教学主题、掌握课堂学习目标,并学会自主合作学习,才能营造更具互动的美术课堂,让小学生在课堂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丰富其内心体验感的同时,提升美术教学品质。例如,教师在授课“六面怪脸”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为小学生播放面具表演视频。视频播放之前,教师可为学生阐述视频背景:远古时代下,人们对于所生活世界的了解知之甚少,面对自然灾害时,往往会认为“恶魔作祟”。因此,为了将“恶魔”赶走,而佩戴面目狰狞的面具,并在固定的地点举办极具庄严和肃穆场景的仪式,以此寄希望于实现“人类征服自然”。当小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小学生展示面具制作和装饰方法,小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紧跟讲解视频中的操作步骤,先练习初步的剪裁手法和技巧,当其在课堂上掌握基础技巧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为学生分组,让其分组完成实践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完整的面具作品,并将作品制作全过程录制下来,作品优秀者可放在班级展示角展览。”由此,小学生的好胜心很容易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面具制作中去。作品完成后,由学生之间先行互评,选出心目中前三名理想作品。随后,由教师为所有小组的作品给出评语。期间,教师需要通过观看制作回放视频,对每一小组制作面具时出现的不足,给出参考意见,帮助小学生及时纠正不足,最终优化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美育教学中,想要全面补足短板,提升美育教学质量,充分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很有必要。首先,应该政府部门出面,投放一定资源、资金和精力,用于搭建智能化美育教学生态模型,以远程教育模式的构建,为比较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生美育教学提供支持,优化美育质量。其次,学校应该给予一定支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培训,随后以教师为转化点,传递给小学生更多的现代化美育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互联网美育教学能力,熟练操作各项现代化教学技术,才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形成美育意识,提升美育创新能力,为其长远发展、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包刚 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中心小学
参 考 文 献
[1] 王开智.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微规模学校美术教学策略探索[J]. 学周刊,2021(6):163-164.
[2] 李天瑜. 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合理应用微课[J]. 好日子,2020(14):121-122.
[3] 左玉洁. 互联网视角下高校美育服务农村小学模式研究[J]. 才智,2020(32):105-106.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互联网+促进农村小学美育教育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Z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