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省属院校IT类专业产教深度融合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3-06-25汪波高刃
汪波?高刃
摘要:湖北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与国内IT企业探索新型学徒制的现代化办学形式, 形成了集校企招生、同步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与教材共享、教育教学同步、师资队伍双向推进、考核评价同步管理的“六同”育人体系。但地方高校受体制、政策的相关制约,如何使得校企双赢,从而真正意义上促进行业发展、激发各大企业自合作高育人的内在动力,是产教是否能够深度融合的基础,也是本项目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工科;产教融合;“六共同”协同育人
一、背景
校企合作是院校教育长期发展以来的一种必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本质上是高校以发展为方向,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企业培养专业性人才,注重的是人才其个人具有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建设目标是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全面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总之,无论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面,还是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层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坚力量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已是必然趋势。
二、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随着教育不断面向现代化,当前教育逐渐将产教结合作为研究重点,产教结合作为教育体系改革的必要部分,本课题将理清思路并分为两大特点:一是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对于产教融合的理论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其应用转化提供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二是拓宽研究模式,以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为切入点,分析高校在产教深度融合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与现实问题,并根据多方面剖析原因,提出开创性意见,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从而得出切实且具体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二)研究方法
以事实为主,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方式,注重过程研究,在过程中保持对于疑问的敏感性,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开阔视野,不断采取借鉴发达国家对于产教融合的成功案例,从而总结出具有可行性的改革建议。本文拟通过用比较、案例、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课题进行研究分析和详细论证。
(三)实施步骤
动员部署阶段:做好新工科背景下IT类专业产教深度融合课题的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气氛,成立课题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组织实施阶段:完善课题开展实施的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召开座谈会,广泛收集意见,确定一些基本的方法、内容、形式等。
总结分析阶段:进行成果分析,个案状况测试。认真做好研讨分析,总结得失,写出下一阶段整改措施。
具体来说,以“行业需求引导——项目及竞赛牵引——全程导师引领——课程体系支撑”的思路开展培养模式的探索。
第一阶段:基础建设
实施开展项目建设,展开本项目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实际的运行机制;和相关深度合作企业、部门联合制定;采取每月固定联系机制和年度会议机制,强化资源共享和协同育人;建立产学合作的协同育人联盟机制的培育方案;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的共同管理和建设方案。
第二阶段: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
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若干关于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的核心研究团队,从硬件设施、平台运行管理、创新创业实践培养目标等各方面开展平台建设,建成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和工程教育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进企业参加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创新创业等活动;在校企共建的实践创新平台上开展课内课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工程教育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各类实习实训活动。
第三阶段:项目总结完善
全面推进工科人才培养各项活动的开展,实行质量评估机制,在人才培养和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初步显现成绩,形成协同育人的一批代表性和有影响力的成果。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探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产教深度融合实现路径。将通过借鉴国际国内成功的产教融合案例,结合我校学科优势及湖北地区的产业优势最终探索出实现该路径的可行性方案。
(二)研究内容
1.重点研究如何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其特点就是要突出“学科交叉,产学融合”。依托湖北经济学院经济金融类专业的学科优势、特色和行业地位,结合区域与行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强行业内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产业链与专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总体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先导,以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 以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为突破點,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突出个人实践能力的总体培养,对于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真正意义上造就一批又一批基础扎实、专业素质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工科人才,为区域内经济发展和各大行业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精尖人才。
2.构建产学一体实践教学平台与产学研融合的科研创新平台
在当前背景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提高IT类教学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常态化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和集体综合实验平台。在此过程当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教师引导的各类纵、横向课题研究,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开创性地利用各大企业资源和现有条件,打造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研平台与科研设备共享机制,。
3.构建与产业链对接的教学体系
根据新工科的内涵特征,特别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对IT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我校IT类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与增强职业素质为主线,坚持现代性、针对性、应用性和融合性的根本原则,构建紧密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使得二者能充分融合,真正意义上将理论融于实践。构建“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实验—行业应用实验”的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形成特色鲜明、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的精品课程体系。
4.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双师型人才队伍
目前,大部分高校师资均偏重学术型,重理论、轻教学和实践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可以采用引培结合、专兼结合的思路进行“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从海内外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引进高水平人才,同时从内部挖潜,加大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力度,有计划的选送教师进入企业接受培训和挂职锻炼。积极探索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兼职师资队伍的建设模式,从企业引进工程实践能力强、丰富工程经验的行业领军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优化师资结构,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
5.构建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离不开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制定出本科专业评估关键指标和次要指标,包括对于不同专业定位与不同目标、师资队伍规模、专业基础条件、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一系列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对给出的指标进行打分并确定加权因子。然后利用单一属性和多重属性价值理论对关键指标和次要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指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多属性价值理论分析结果评估人才培养质量取得的成效
(三)研究重点
1.研究面向“人工智能+泛金融”的计算机类新工科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目前人工智能在泛金融行业中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泛金融行业中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而且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类似事件对传统金融业态的影响,可以说泛金融行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拥抱已经成为潮流。行业未来需要大量的既懂人工智能技术又熟悉泛金融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行业和技术发展迅速,不管是行业的新商业模式还是技术发展的新进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时效性要求。产业需求与人才知识、技能能否快速衔接,成为企业和人才共同良性发展的关键。由此,需要一种面向“人工智能+泛金融”的计算机类新工科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解决上述问题。
2.研究符合泛金融产业需求,整合校内外要素资源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紧跟行业发展需求,才能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有效。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提供优质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才能使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因此需要研究建设有效的跟踪机制,使得培养体系能够实时得到产业需求变化的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在整体目标框架下研究建立协调机制,使校内外要素资源得到整合,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有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分段落实,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循环迭代,不断反馈,不断优化,不断整合,使这种培养模式实现闭环发展,能够常建常新,跟上产业和科技的发展。
3.研究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建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个性化人才培养平台
统一、标准化、千人一面的课程和训练,能够实现人才的批量和标准化培养,但是难以做到人才培养针对行业需求的精准匹配和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因为有限的校内教育资源,难以应对千差万别的行业中不同企业的具体人才要求。同时,也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实现因材施教。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潜在方向就是建立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个性化人才培养平台。现代学徒制起源于欧洲,这种制度有效解决了培养过程中知识的学与用不匹配的问题。希望通过企业的师傅、学校的导师以及学生助理导师的分工协作可以实现行业需求、人才培养中的个性化需要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的高效匹配和有效整合。从而使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三个主体,企业、学生、教师有机协作,且相得益彰。
四、创新点
(一)快速响应行业动态的“人工智能+泛金融”的计算机类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敏锐觉察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传统泛金融行业的融合趋势,利用我校优势金融学科,有针对性地跟踪并探索“人工智能+泛金融”行业背景下的计算机类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传统财经类院校中,计算机类专业培养特色与学生就业出口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原创性和实践创新性。
(二)培养目标明确且培养责任细化持续改进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创新
改变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的传统教学局面,为每门课程提出具体可检验的培养任务。并通过不断反馈,促使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持续改进。使我们的交叉课程体系,能够形成合力,使学生针对“人工智能+泛金融”行业中的需求,更加精准、有效地获取培养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有机融合金融学与计算机学科,建立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个性化人才培养平台创新
通过学生助理导师、学校教师导师、企业导师的三层次现代学徒制个性化平台的搭建,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个性化的培养过程,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教学相长”。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加了解自己未来从事行业的需求,实现毕业到就业的平滑快速过渡。这种多学科、专业交叉协同,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专业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实践环节协同,多种形式的协同并举、贯穿于计算机类工程人才培养实施之中,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全程协同创新。
五、结束语
总体看来,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我院目前产教融合的研究正逐渐走向成熟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然而也存在着少部分问题,如研究结论共识不够、产教融合不够深化、核心要素厘定不清晰。目前的校企合作之路有待进一步拓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进入“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的变革间接促进了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扩张,因此,我们需要以产学融合创新的新工科视角审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寻求人才培养链与产业生态链、创新链多方面的有机衔接的逻辑理路与具体途径。
作者单位:汪波 高刃 湖北经济学院
参 考 文 献
[1]赵旭,索浩,王丹.“新工科”背景下產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20,37(01):10-14.
[2]刘伟雄,何静. 基于产教融合理念的“引企入教”探索与实践[J].包装工程,2019(S1):75-80.
[3]聂小燕,许宣伟. 新工科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风,2020(28):146-147.
[4]刘建平,宋霞,杨植,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04):230-232.
[5]张海生.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8(01):41-55.
[6]朱为鸿,彭云飞.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02):30-37.
[7]谢笑珍.“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5):81-87
[8]蔡瑞林,李玉倩.新时代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旧动力转换[J].现代教育管理,2020(08):115-121.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新工科背景下省属院校IT类专业产教深度融合路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20GB042);湖北经济学院校级教研项目《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计算机核心专业课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6035)。
汪波(1977-),男,河南潢川,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