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3-06-25彭逢春
彭逢春
摘要:体验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实践及体验获取语文知识并丰富知识系统的方法。体验式学习能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侧重于在实践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体验式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必要渠道,能为语文课堂增色。本文从体验式学习的概念出发,对比体验式学习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体验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提供指导。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采取创新方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创新的现代教学方法,能赋予学生自主体验的机会,并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体验式学习可以分成体验及学习两个部分:体验是指亲身经历,实地领会;学习是通过聆听、阅读、想象及研究方法获取知识。体验式学习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其心理特点,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
1 體验式学习的概念
体验式学习关注学生个体的课堂参与度,重视共享学习成果,强调以当前教学环境为中心,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条件,指引学生自主体验知识。体验式学习能提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同时,通过总结、感受和体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纵观传统语文课堂,教师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呈现被动特征,传统教学模式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强,对教师讲授的重视程度超过学生的体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学习存在一定优势。体验式学习以学生的课堂参与为根本,倡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及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学科知识的魅力,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 体验式学习的特征
2.1主动学习
体验式学习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教师采取多元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从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式学习侧重于分析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果学生参与不足,将无法获得体验,不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2寓教于乐
一直以来,教育界倡导寓教于乐,要求教师遵循寓教于乐的教育方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分析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寓教于乐,“乐”字包括如下两层意义:第一,要求教师将知识和学生的兴趣融合起来,以知识和兴趣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赋予教学吸引力和创新性。第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体验。
2.3学以致用
体验式学习能让学生认识到语言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运用过程。例如,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如果忽略学生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会导致学生的语言变成僵化的字符。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字符将从学生的头脑中消失。所以,体验式学习能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语言应用空间,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生能成功融入课堂,并在语文课堂环境下交流思想,并传播核心价值观念。
2.4虚实结合
虚拟情境和真实情境越来越相近,要求教师利用创新工具优化课堂情境。所以,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从外界环境、学生内在心境出发,为学生创设语言空间和环境,让学生感受语言空间是灵活的,并不是被提前安排好的,这样,即将学习的语言知识才能唤醒学生的热情。教师将语言知识融入学生的学习体验中,并观察学生的反应,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
3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关注诵读体验,强化学习情感
诵读是带着感情朗读。在学生诵读过程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高质量地指导学生完成诵读任务,让学生迅速掌握诵读的重点和难点,在诵读体验中增强情感。学生诵读文本期间需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清晰地把握情感维度,以理解阅读文本。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并有针对性地传授诵读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顺利融入文本阅读环境中,在诵读体验中巩固学科基础知识。诵读对于学生的语气、语调及语速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做到抑扬顿挫,准确掌握阅读文本的停顿、节奏、抑扬、急缓、重音等要素。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示范诵读,示范时可运用创新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获得体验认知。示范诵读能为学生提供直观和立体的学习契机。
以《三月桃花水》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诵读材料配乐,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当学生聆听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示范的诵读者。结果发现,诵读者正是同班同学。在学生猜出诵读者后,教师可以继续播放诵读材料的配乐,向学生提出聆听要求,学生聆听时会更认真。为学生仿读训练创设条件,教师同时也要跟进指导,指出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纠正问题,为学生的示范诵读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仿读训练兴趣。在课堂中,通过展示诵读,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师为学生的诵读配上音乐后,能带领学生达到诵读高潮。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与诵读材料相关的音频,引发学生的心理触动。同学示范与教师示范存在差异,同学示范期间诵读表现效果超出预期,能为学生深度思考文本内容提供条件,并启迪学生。同时,示范诵读也能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创设优质的学习情境。诵读展示能赋予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诵读也能感动学生,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诵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2注重演绎体验,加强学习感知
对于课堂演绎任务来说,小学生产生了特殊情怀,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出发点,通过教学调度及精心设计优化课堂,为学生自由参与语文课堂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教材中存在丰富的叙事性教学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当作课堂演绎的脚本。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课本剧,引导学生创编及演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大多数学生热衷于角色扮演,但对于角色的把握不够准确,教师应在创编台词、设计动作及表情展示方面进行引导,也可以身体力行,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演绎任务。通过互换角色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及角色认知。对学生而言,在这样的课堂中能得到不一样的体验。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需求為指导,为学生布置课堂表演任务,利用直观和简单的形体表演,提高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表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创设合适的情境,能推动语文课堂学习任务的开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能获得丰富且深刻的体验。课堂演绎方法多样,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3优化辩论体验,启发学习思维
“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为了提升体验式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带有争议的话题,这种方法能为学生参与互动辩论创设条件。争辩作为一种思维互动的学习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优化辩论互动,改善学生的辩论思维,在引导学生推理、演绎及归纳的过程中构建学习体验系统。
争辩任务包括组内辩论、班级内的对抗辩论及同桌辩论,以上这些争辩任务均能赋予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为学生制定个性学习方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将争议性话题融入课堂,能为课堂辩论提供条件。以《海上日出》为例,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重点阅读并分析典型描写,阅读思考期间,教师可以提出思考题:“这是否属于伟大的奇观?”显然,该问题体现的是质疑精神。有人说,海上日出是真正的奇观,但不能用“伟大”来形容。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海上日出就是伟大的奇观。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阐述理由。当学生看到以上问题后,课堂氛围会热烈起来。大多数学生表示支持,认为用“伟大”一词来形容是合情合理。教师成为正方阵营的一员,并指导学生参与课堂辩论。
教师要分析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为学生设定辩论话题,然后亲自参与课堂辩论,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对于辩论任务本身来说,学生能产生参与热情,教师要适时提出辩论话题,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的兴趣,体现多元课堂互动的价值,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塑造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小学语文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将体验式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能赋予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想象和互动中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提升文学素养。体验式学习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为学生带来直观感受,触动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体验学习机会,让学生通过体验任务提升学习能力。诵读是感知性体验的最佳代表、辩论为思维性体验的重点、读写是内化体验,教师应适时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精心布局,合理设计,优化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苏云.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应用[J].科幻画报,2022(4):299-300.
[2]邱新容.体验式学习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研究[J].亚太教育,2022(3):136-138.
[3]李银霞.体验式学习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1(34):52-53.
[4]姚子云.体验式学习在统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