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2023-06-25李泽惠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大思政人力资源管理

李泽惠

摘要:在“大思政”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力求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与路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文章通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论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契合性,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观察学习理论,比对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出路径改革思路。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契合性

课程思政是指以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为载体,分析专业知识内容中弘扬正能量和爱国情怀,秉承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法律和法治意识等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传统教学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侧重于理论知识与管理技能教学,对寓价值观于知识的传授方面还有待提高。其实,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指导性极强,旨在为社会培养从事人事管理工作中具有学科理论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与课程思政有着统一的教学目标。思政元素构建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理论体系都是以人的本质、人的需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研究基础,同时经济、文化、社会等宏观环境,以及家庭、学校、亲友等微观环境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客观变量。由此可见,两者理论构建的内驱力相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具有课程思政优势的学科。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适用于“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当人们进行社会体验并反思这些经验时,会构建出自己的表现形式,并将新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学习本质上是一个社会过程,因为它嵌在社会背景中。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主要是基于理论知识的反复记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单向接受知识为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课堂更重视学生对问题的追求,教师的教学是基于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的互动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习小组研讨展开。此外,考核评定依据也更加多元化,以学生作业完成度、观察能力和个人观点论述为主要构成。

(二)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该理论阐述人能够以各种方式不断学习新事物,如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来学习。但大多数情况下,人通过观察别人来汲取知识的效率更高。所以说,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方式。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表现,记住观察到的有效行为,然后通过自己的行为复制这些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影响观察学习理论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第一,干扰因素。如果环境中有其他东西在争夺注意力,则会影响观察学习被保留的程度。第二,时间因素。如果观察和行为执行之间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间隔,对行为的记忆会减弱。第三,动机因素。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有强烈的动机或兴趣去模仿观察到的行为,该行为在个体日后表现的留存率会更高,并且与观察失败对象进行学习相比,成功的行为模式更能引起观察者的学习并付诸实践。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教学主要短板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强化

根据观察学习理论可知,个体为减少不必要的试错成本或提高成功率,会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指导自己以后的行为,所以具有较高社会地位、较强能力或较成功的对象,更能促使观察者学习。教师需要以“立德树人”“德智交叉”为教育主线,切实践行“教书”“育人”的双重要求,将思政元素柔性融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输出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中潜在的价值理念,深入浅出地传授立身处世的品德,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专业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个人素质,做到既能洞悉组织发展,又深知学生需求;既有专业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了解时政,又深悟中华文化精髓。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人格培养与价值引领。然而,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是一个新的挑战,特别是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思政映射点有待挖掘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材较多,但是梳理其主要教学内容可以发现,这些教材基本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综述、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录用、职业生涯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九个模块开展。在“大思政”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主要通过知识点引申思政元素,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国家和行业政策法规教育,以及誠信、责任、合作等职业道德教育。然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知识点存在相通性,这样的教学设计单节课的教学反馈较好,学生接受度较高,但是整套课程的教学结束后,会出现知识点与思政点杂糅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有全局观和系统性,通过分模块、有侧重地梳理课程主要传达的中心思想,然后整合思政元素与管理专业知识点,形成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实践度有待提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构建有关的知识体系。学生是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和接收主体,教师则是成为组织建构学习的帮助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教学、故事讲解、游戏训练、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头脑风暴、小组辩论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然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为了充分保证知识点的教授与课堂节奏的把控,大多数课堂时间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以至于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得不到保障,容易出现学习状态疲软的问题。

此外,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思政教育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就是文化管理。因此,做好课堂专业知识和思政课程教育,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

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一)为教师提供多元化发展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学生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学生观察学习的榜样。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育人时,要注重自我学习,强化教学技能,提高个人素养与文化底蕴,并且及时关注实事,实现课程思政建设与自身提高的同步发展。同时,教师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深入剖析思政元素,将传统优秀文化、爱国精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及为人处事之道等温润地传达给学生,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教师加强教学技能和时事政策的自我学习之外,高校也应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实践机会。一方面,可以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协同合作,定期开展研讨会,得到思政理论知识专家智库指导;另一方面,建设校企合作资源库,鼓励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开展挂职锻炼,以实践经验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增强教学信心。此外,高校应帮助青年教师制订成长计划,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一对一指导,采取双向听课、教学交流等形式。

(二)有效梳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点

在教学设计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通过教学实践可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的设计内容和呈现方式将直接决定学习结果。表1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

(三)深化校企合作,夯实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实践性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体系是以教师授课为主,但教师长期在高校从事教育工作,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是实际处理管理工作的经验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校开设微讲座,与学生分享社会实践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管理知识的兴趣,并建立自己的价值标准。另外,学生对未来要步入的工作场所充满期待,所以高校应深化校企合作,安排学生赴企业参观学习,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市场调研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展望

“大思政”背景下,在教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基本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时,教师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把正确的观念和习惯内化到自身的行动中。因此,教师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培养出有责任、敢担当的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陳柳源.“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融合路径探索[J].高教论坛,2020(8).

[2]康海燕,王胜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探讨[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8(3).

[3]马然.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对分课堂的“全方位育人”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0(2).

基金项目:2021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大思政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240。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学院)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大思政人力资源管理
翻转课堂在高校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模式的构思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线描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下的高等数学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