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论要

2023-06-23刘媛刘爱军

知与行 2023年1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儒家传统文化

刘媛 刘爱军

[摘 要] 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面临多元文化冲突、传统文化疏离、理想信念迷失等多重困境,迫切需要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滋养。而提供这种滋养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在知行合一、与时偕行、去伪存真等原则下,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就具体融入路径而言,可采取“4+3+X”的教学模式,即找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四方面契合点,实现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全员覆盖与因材施教、人脑评教与智能评教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多种媒体技术,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实境体验和情感体验,不断增强学生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文化认知和情感认同。

[关键词] 新媒体;儒家;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08(2023)01-0038-11

党的二十大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凝练为具有指导意义的新思想和新理论,这些新思想和新理论也为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思想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特色鲜明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自信,都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滋养。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世代相传、时空筛选而积淀下来的生存智慧和历史经验,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在新媒体视角下,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如何将这种宝贵的文化资源转变为高校思政课的育人资源,如何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课有效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是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新媒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而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人生成长课,很显然离不开新媒体平台这个新的教育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1],明确了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必要性。借助新媒体技术来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既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胃口”,也是应对当今多元文化冲突之下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迷失、价值取向偏离、德性受教不足等问题的必要举措。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为人处世哲理,包括孝悌忠信、与人为善等理念,能够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追求提供精神给养。

(一)多元文化冲突呼唤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给养

随着媒体网站、互动社区、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之中。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交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未经筛选的海量信息极其容易给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拔苗育穗期”大学生造成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偏离、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容易被外界干扰和动摇的时期,国际多元文化的不断交流使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发生了诸多改变。“我行我素”“我有个性”等西方观念侵蚀着青年学生的头脑,而传统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一度与大学生渐行渐远。

针对上述现象和深层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阵地。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引导学生,还要在教育中诠释、运用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会学生识别各种错误思潮、认识其本质和危害并自觉予以抵制。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为人处世哲理和孝悌忠信、仁者爱人、与人为善等思想理念,可以为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提供宝贵的精神给养。

(二)珍视中华文化急需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历史中生成的灿烂文化,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教育理念等有着浓厚的历史性和民族性。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儒家提倡“百善孝为先”的孝悌原则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处世原则等,这些原则溶化在中国人的思维中,表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2]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国儒家文化所宣扬的孝、礼、信、俭等良好德性价值,在当代依然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中国人自古就有靠自己去创造幸福人生的自强自信精神。自强不息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擼起袖子加油干”“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正是对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新时代彰显。“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的人格要求对塑造青年的内在修养具有现实的参照价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日知录·正始》) 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勇于担当,呐喊出“祖国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但目前仍有部分青年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难以像一些应用性强的专业知识那样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因而对这种“无用”的知识不屑一顾,导致他们德性受教不足,缺乏民族自豪感。因此,千百万的大学生迫切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食粮”中汲取养料、陶冶情操,进而更加珍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愿景,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站在民族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将个人的身心品性、德行修为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统一起来,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

(三)坚定理想信念亟待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支撑

理想信念是大學生成长、成才的力量源泉。“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5]但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传播载体日益多样化,使得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养成面临诸多挑战。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指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中的最大汇集地,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因此,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包括新冠疫情叠加的多重影响,“佛系”“躺平”成为部分青年的口头禅,甚至成为一些人暗自信奉的低调处世风格和为人立场。不过,真正“躺平”的只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仍然是大多数,广大青年中主流的观点仍然是相信“成功主要靠个人的努力奋斗”。但也有一小部分青年学生表现出迷茫和困惑,不知所措地丧失了方向感,长期深陷于负面情绪中,因而迫切需要像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党所要求的那样,“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诸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汉书·贾谊传》) 的爱国主义价值指向、“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 的敬业笃实精神、“凡出言,信为先” (《弟子规》) 的诚信之道、“泛爱众,而亲仁” (《弟子规》) 的友善理念等等都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塑造有重要价值的思想资源。总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提供了丰富的践行规范,有利于青年学生形成厚德自强的人生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匹夫有责”的国家观。

二、新媒体时代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困境

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正掀起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包括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新媒体的广泛渗透,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也面临诸多困境。

(一)大学生思想观念和学习方式深受新媒体影响

新媒体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技术向公众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它具有信息资源丰富和及时高效、交流便捷等优势,在当今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大学生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媒介进行碎片化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新媒体优势得到充分显现的同时,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也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一方面,新媒体导致部分青年学生思想发生困惑和迷茫。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获取较高点击量,一些新媒体平台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历史性,导致学生容易受到错误价值观的误导。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对信息的选择、判断、甄别能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信息内容和价值理念经常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冲突,某些非主流思想在高校有一定市场,导致一些大学生感到困惑和迷茫,还有部分大学生功利性过强,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对人生的整体规划,并且往往偏重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

另一方面,新媒体使青年学生的自律能力面临考验。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新媒体,他们享受着信息化学习媒介带来的丰富学习体验。新媒体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打破了学习的时空局限,但由于学习中缺少教师的督促,部分学生的在线学习变成了“挂机”播放,新媒体学习面临主动性和有效性的双重考验。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存在短板

“无论一个民族国家具备怎样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教师对于民族国家文化传统的传承都是至关重要的。”[6]传统文化对于思政课堂至关重要,但其融入课堂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可从教师理论素养和师资培训机制两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教师缺乏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认知和素养。部分授课教师呈现出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学养不够、体悟不深等弱点,无法有效地满足授课需求。有些教师甚至对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存在理解偏差,因而出现全盘否定或无限夸大儒家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的错误态度和倾向。一些教师虽有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的意识,但因缺乏在新时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法,讲解起来经常存在生搬硬套或蜻蜓点水等现象。

另一方面,高校现行的师资培训缺乏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内容和系统机制。在现行的教师培训中,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学术研究能力方面的培训班和专题讲座较多,而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方面的专门培训甚少。多数思政课教师无法掌握有针对性、科学性的讲授方法和技巧,不能深入引导受教育者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切身体验和情感共鸣,导致学生仅能了解浅层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而对知识背后的价值意蕴以及时代内涵难以深刻理解。此外,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价值长期被忽视。由于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大部分高校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考核制度方面都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未能很好地建立系统性的传统文化教研与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的融合互促机制。

(三)思政课教材结构和内容设置不完善

从课程本身来看,高校思政课的教材结构和内容设置等方面还未实现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有效衔接,影响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广度、深度与效度。

一方面,从教材体系的结构来看,思政课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待优化。在创新发展上,教材内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发展”不充分。例如,传统文化中的“尚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思想有相通之处,但在思政课教材体系中,并没有对两者的共通之处进行深入解读和创造性转化。仅凭教师各自的理解和发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实践来看,融入的内容较为机械单一,且存在过度转换现象:部分教师引用传统文化时不能深入理解它的实质内涵,而只是生硬地移植个别相关语句,这种机械的融入难以发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同时,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的内容存在过度转换的情况。因此,我们既需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又要保证素材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正确、规范地解读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以扩大它的传承面和影响力。

三、新媒体时代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原则

要想在新媒体时代充分实现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我们需要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促使其与新时代发展相协调,与实践要求相契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我们既要借助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来避免干巴巴的、枯燥的儒家传统文化理论说教,又要坚持儒家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这种融入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知行合一,与时偕行

知行关系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议题。孔子对知行关系就有诸多论述,例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王阳明更是明确指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传习录·上》)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儒家传统文化重要的精神特质。面对新时代深刻、复杂的社会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社会践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强调“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7]。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需要赋予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更多的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内涵,使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精神在新时代得到创新性发展。

我们的实践活动在顺应自然节律、因时制宜、知行合一的基础上,还要积极进取,打破陈规陋习的束缚。中国共产党坚持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时偕行” (《周易·损》) 的精神,一贯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本本化。“苟日新,日日新” (《礼记·大学》) ,时代的更新和发展都在“日新”当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解决各类棘手问题的治世良方,而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与时偕行”。我们有责任让古老的传统文化跨越时空,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上、在青年大学生心中焕发光彩。

(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文化方面则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第一动力。

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不是单纯的文化传承,更是国家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和“三全育人”教育观的重要落脚点。教育者需要在契合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前提下,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精神内涵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精神力量。要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对接青年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8]。具体而言,“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9]203。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治国平天下的理性经验和实践教训,为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提供借鉴。儒家思想中的“以民为本”“天下为公”等都与现代概念相衔接,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促进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 ,中国共产党人用卓越的智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获生命力。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新时代的文化创新提出更高要求,正是为了在扬弃继承、转化创新的过程中把稳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盘。具体来说,“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9]203。传统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时代的烙印,而我们所需的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10]。诚然,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历史文化精华是文化发展的血脉和根基;但是,如果故步自封,守着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闷头钻研,传统文化必将失去生机活力,最终与时代现实脱节。

(三)去伪存真,博采众长

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儒家传统文化有其精华,也有糟粕,我们不能片面地、以偏概全地全盘肯定或否定,而应去伪存真、博采众长,客观地利用。

坚持去伪存真,首先要抵制教条主义,积极转变态度和思维,深刻认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国家独立富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保持阶层之间平衡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其次要反对崇洋媚外,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传统文化内在规律出发,发现中国文化的精神,从中国文化的内部进行探讨,而不是拿西方模式来硬套;最后还要善于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防止堕入“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泥潭。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同文化思维的融合与交往也呈现出越来越深入的趋势,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时代发展对传统文化提出的新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11]。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只有坚持在批判中分析、在分析中选择、在选择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的原则,才能不断开辟中华文化发展的新境界。在与外来文化的双向互动中,我们不仅要秉持开放姿态,还要具备包容态度,使大学生做到既不孤芳自赏,又不妄自菲薄,提升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崇敬和自豪。

四、新媒体时代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借助新媒体,以教材为根本,创设情境化教学、具身体验等多维教学模式,全面展示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目标。课程可具体采取“4+3+X”的教学模式,即找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四方面契合点,充分利用新媒体实现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全员覆盖与因材施教、人脑评教与智能评教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多种媒体技术,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实境体验和情感体验,不断增强学生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文化认知和情感认同。

(一)把握“四方面”教学内容的契合点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央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了重要部署,包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可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展现和塑造。高校思政课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利用新媒体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时,教师要主动研究和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受众的关注点和心理规律,要探究清楚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文化的源流关系,找准融入的契合点和切入点。

1.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根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也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一方面,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作为在中国盛行了两千多年的思想学说,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2]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譬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强不息”“和合”等理念早已溶入国人的血液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百姓日用而不知” (《周易·系辞上》) 。另一方面,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底色。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和“魂”。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益的内容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吸收、借鉴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基,同时也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经过新时代中国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认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

2.儒家民本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

从孔子“所重:民、食、丧、祭” (《论语·尧曰》) 和“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等语中“民”的重要位置,到孟子“仁者爱人” (《孟子·离娄下》) 和“与民同乐” (《孟子·梁惠王下》) 等语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人,都可见儒家传统民本思想重视民众对维护国家统治的作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精华,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2],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传统社会中儒家所推崇的道德理想主义与现代社会的平等要求成功对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它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为指归,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3.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

“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13],习近平总书记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新时代发展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切合中国国情的治国理政理念。其一是以“和”文化的源流发展外交理念。“和”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以和为贵”“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理念就是将儒家传统“和”文化运用到国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典范。其二是弘扬法治思想,实施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深化了依法治国实践,反复强调“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有度》) 。只有符合国情、反映人民利益的“善法”,才能为各项事业的推进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其三是以勤俭廉政思想改善党内政治生态。“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公正无私是我国政治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廉洁政党建设,开展了“打虎”“拍蝇”等一系列反腐败行动,有效遏制了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其四是借鉴生態智慧建设美丽中国。“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治国理政中对“人与自然和谐”整体观的积极践行,与儒道诸家的“重时、尚中”“道法自然”“因任自然”等生态智慧相耦合。“生命共同体”理念和“两山论”又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生态智慧。

4.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和而不同”不是为了表象的相同和一致,而是追求内在的统一和谐。儒家“和而不同”思想是中国传统“和”文化在社会领域的重要体现,它主张具备海纳百川的胸襟,追求多样化发展,在承认和尊重彼此差异的同时实现“和”的状态。当前各国之间意识形态有别、文化传统不同、发展模式多样,只有以“和而不同”思想为准则,尊重各国在发展中的差异,打破隔阂,努力实现共赢,才能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传统“和”文化的思想精华,纵观历史和现实,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妥善处理国际社会各种复杂关系的重要依据。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因此,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我国秉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坚持求同存异,致力于实现世界各国和谐共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是承续儒家传统“和”文化、妥善处理“和”与“斗”的辩证关系、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光辉典范,突出地显示了中国的通变智慧。

(二)创新实践“三结合”教学模式

在当今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将传统的线下教学与应用现代技术的线上教学相结合,多措并举呈现各类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资源,兼顾学生特点而因材施教,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面实现优化转变,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互动和广泛交流。

1.将“面对面”的传统教学与“键对键”的现代化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理念上,要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向“教师、学生双主体”的转变。在发挥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优势的同时,应当依托新媒体平台“键对键”的现代教学模式,弥补传统课堂学习的局限。教师“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14]。要从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自觉建构的引领者转变,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自主能动性。通过师生间知识、情感、思维、观念的双向互动,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从被动的“看客”“听众”角色,转变为主动学习的“主角”和“能动者”。

在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慕课(MOOC)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不断彰显。使用慕课的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优质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例如,可以学习“儒家经典文献导读”课程,研读《尚书》《诗经》《论语》《左传》等儒家经典文献,掌握研读经典的方法;还可以学习“儒家伦理”课程,从伦理学视角重温和审视儒家思想的本义。在课后讨论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答疑解惑,学生也可在交流中各抒己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2.将“大水漫灌”的全员覆盖与“精准滴灌”的因材施教相结合

在教学方式上,要实现从理论灌输向“灌输、渗透并重”的转变。传统思政课教学过分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方法呆板,拘泥于教材体系,教学环节多是单一填鸭式的理论灌输,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致使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失去应有的吸引力。而新媒体教学以开放、互动的特性吸引和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改变了传统说教式的“传递”方法。思政课教师在坚持理论灌输的同时,不是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原封不动地“递”给受教育者,而是通过“探究、启发”的教育模式,将教学内容通过新媒体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使教育对象受到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浸润,使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真正“入脑入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在活化教学方式等方面坚持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时而行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情因材施教,进行“私人定制”式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合理设置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方式。这样,课程最终实现“大水漫灌”的全员化知识覆盖与“精准滴灌”的因材施教同向同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将“人脑智能”的教学评价与“人工智能”的教学分析相结合

在教學评价上,要实现从“主观经验”向“主观、智能并重”的转变。传统课堂的教学分析主要由观察者使用量表、依据经验来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数据进行人工采集和分析。人脑的主观情感和认知局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准确性、全面性。因此,我们要通过“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15],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创新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将人脑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促进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过程科学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由多种智能技术构建起来的新型智慧教室可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录,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采集学生学习情况数据,为每个学生精确“画像”,识别学生的学习偏好和学习障碍,协助教师开展精准教学。同时,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后台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量化监控。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形成常态化,使得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更加精准、全面、真实,且数据分析结果可以更快捷地反馈给教育工作者,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分析也不可忽视“人脑智能”的作用而只推崇“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一切类脑活动都是以人脑为基础的,尤其知识的创新和能力的提高,最终还是要依靠人脑来完成。因此,要结合两者的优势,互补不足,实现科学分析,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

(三)丰富多维媒体技术下的学习体验

“4+3+X”教学模式中的“X”就是灵活运用多种媒体技术,以丰富学生的多元学习体验,并开拓课堂之外更为广阔的“第二课堂”。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教师在使用传统的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要尝试将VR、AR、智能终端等新媒体、新技术引入教学,探索教学新途径、新方法,以可视、可听的情境化引导和沉浸式体验,将思政课堂的触角延伸到千里之外,让青年学生能够做到“极目远视”和“思接千载”,从而真正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走进青年学生的“眼里”和“心里”。

1.感官体验

要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具身认知情境,启发情感认知。

在课上讲解中,教师可通过添加古籍、纪录片等,依托形象直观的教具,营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教学氛围,带给学生视、听、触等真实感受,更好地向学生系统阐释蕴含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例如,利用孔子诞辰2 572周年纪念日契机,师生共同在线观看“2021全球云祭孔”和“2021年厦门(同安)孔子文化节”,共襄盛事,缅怀先贤,让学生在礼乐和鸣中见证庄严古朴的祭孔典礼,感受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教师借此仪式感,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开笔礼、拜师礼,凸显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从而筑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在课下实践环节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校内的博物馆、校史展览馆、图书馆等资源进行现场教学,真切生动地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推荐阅读《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视频书(VBook),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还能够扫码聆听总书记原声;可组织观看视频资料中的“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帮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精髓;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中国孔子网”举办的“我心中的孔子”微视频征集、“拱手有礼”短视频话题挑战等系列活动,礼敬先师,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2.实境体验

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知识点抽象难讲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师生互动交流不足等教学痛点。新媒体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教育智能化的进程。智能虚拟现实和5G技术可以有效支持实时VR/AR/MR和远程学习,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情境化。借助数字化虚拟技术,教师可以创设传统文化场景,可以利用线上“云展览”和“全景”App等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例如,登录“衢州数字博物馆”网站,在“泗淛同源”孔子文化展中,可以看到古籍书画、孔府档案、珐琅青铜祭器等不同品类的珍贵文物90余件,其中包括明代的孔子燕居图轴、彩绘圣迹图册页、吴彬孔子杏坛讲学图轴等难得一见的珍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也应如此。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禁锢在书斋里的古板文字,而是具有生活气息、能够指导实践的“活教材”。学生通过关注“美丽中国App”公众号,可以看到上千个景点的3D全景,在导游的讲解下足不出户地体验身临其境般的“旅游”,尽情享受在“云端”上进行文化研学的乐趣。例如,选择山东省,可以参观著名的“曲阜三孔”,即孔府、孔庙、孔林。特别是,在传染病肆虐、不适合外出进行实地研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在“云端”参观全景、听语音讲解,来进行“虚拟旅行”,从而促进“知行合一”教学目标的达成。

3.情感体验

教师除了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和充满感情的肢体动作来激发学生思想共鸣,还可以依托各类网络平台上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充分感受国学经典魅力,领悟圣贤先哲教诲,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例如:学生可以学习董宇艳教授通俗易懂的“儒家文化的精髓”微课,可以在官方权威的“学习强国”App上聆听牟钟鉴教授探讨儒道并行、儒道互补的“儒道互补与人生”系列学术讲座,可以在年轻人喜欢的“哔哩哔哩”上聆听“傅佩荣谈儒学:当我们决定学习孔子究竟应该学习什么”讲座和“一起学论语”专题系列讲解,可以在大众常用的“抖音”App上关注“国学讲堂”听曾仕强讲儒家思想、关注“国学壹点”听“尼山讲堂”,从而丰富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学生利用休闲的碎片时间,在指尖上随时随地轻松学习儒家文化,既能有效地达成获取知识的学习行为,又能促进良好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结语

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伟力转化为实践动力,努力发挥好高校思政课的立德树人主阵地作用。在当今新媒体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高校思政课要借助新媒体优势,积极创新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达,创造性地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并成为激发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最终汇聚成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1).

[2]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9-25(2).

[3]  刘爱军,董芳芳.青年德性养成教育中的儒家文化资源[J].当代青年研究,2018(1):32.

[4]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3-05-05(2).

[5]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2).

[6]  杜钢.当代中国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5(19):35.

[7]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8(1):7.

[8]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2-12-26].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9]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10]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8.

[11]  新华社.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4-02-18(1).

[12]  新华社.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光明日报,2012-11-16(4).

[13]  新華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光明日报,2014-10-14(1).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9.

[15]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2-12-26].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责任编辑:余明全〕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儒家传统文化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